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对推动贵州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作者:​王子尧 发布时间:2022-06-05 原出处:《赫章彝学》第八辑 点赞+(

摘要:贵州彝汉“双语”教材建设是贵州彝族地区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它关系到贵州彝汉“双语”教育的成效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鉴于此,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好贵州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各项措施任务,认真应对“十二五”期间的贵州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紧密结合我省彝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深化彝汉双语教材建设与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彝汉双语人才的素质教育,为贵州彝族地区在今后的十年义务教育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彝汉双语;双语人才;教材建设;阶段目标;措施建议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有自己独立文字的一大民族,彝族先民早在远古(哎哺)时代起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彝文,汉文史志称之为“爨文”、“韪文”、“夷字”、“倮文”或“罗文”等,彝文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史实,现存的大量金石铭文和古籍文献,就足以证明彝文在历史上曾记下了许多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笔历史文化理当是彝族的也是祖国各民族人民的珍贵遗产。同时,也说明了彝文自古就是一种书面通用的社会交际工具,在当今的社会里也能够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教育与传播作用,也能承担实现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文化传媒等的任务。21世纪,各种思想、文化将向多元化发展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是一个地区的双语文水平如何,它将是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准参数之一。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最有成效的途径之一,它不仅体现了民族教育的重要特点,而且也是在民族教育领域中执行民族政策的定位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汇聚的大家庭,民汉双语始终关系到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民族教育等的一系列重要问题。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贵州彝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彝族是贵州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彝汉双语的教学是彝族地区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生基础课程,它对全面提高彝族学生的彝汉双语素养,学好其他课程,培养双语人才,传承弘扬彝族优秀文化传统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行政与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最为主要的,那就是它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成败、发展与进步,这都有着很大的连锁反应关系。办好双语教育利在千秋,特别是县乡所在地的民族双语学生要多学多吸收一点其他民族的一些先进文化,学会了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彝族近百万人口,其中约有90%的人操母语。母语在彝族地区的交际语言中仍占据第一位,它是彝族群众的思维载体和彝族文化的主要传承工具。贵州彝族大多居于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市)的八个县46个乡镇中,就有56所学校曾开展过双语教学,其中,彝汉双语就有21所。六盘水地区已曾有8所彝汉双语点,其它地区如黔西南、遵义、安顺、贵阳等县市都曾有过零散的彝汉双语学校。面对构建和谐社会与保持多元文化并存的需求,必须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投入力度,力争将学前“双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规划体系的重大目标。为全面了解彝族地区彝语使用情况及彝族人民对彝汉“双语”教学的意向,而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搞好贵州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贵州省民委语文办于2010年11月组织专家学者到彝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市,深入到了各乡镇村落,作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调研。从此次调研和以往几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时至今日,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龄儿童不通或只是半通汉语的还不少,特别是学龄儿童在对汉语词汇的理解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而“双语”教育的成效直接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编译出版新的彝汉“双语”教材,以满足贵州彝族地区的教学需求。在经过多次的调研与考查中,得到一些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不少民族干部们的一致赞同,彝汉“双语”教材采取独立编译的模式是非常正确的,其次是在彝区考查时也同样得到了85%的彝族群众的肯定,这充分说明了“独立编译民语教材”的模式是符合彝族地区教学实际需要的,是科学的,是具有可行性的一种教材编译模式。近些年来的彝汉“双语”教材及读物的编译出版还远远不能满足彝族地区的教育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例如威宁板底、赫章珠市、毕节龙场、大方六龙、六盘水的勺米等一些彝族聚居的乡镇小学至今都还没有一本合适的“双语”教材读本,更别谈什么课外读物了。因此,建议尽快组织专家立足于彝族文化和贵州彝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实际,独立编译出版一批真正适合于贵州彝族地区教育实际需要的教材,并下发到各教学点,以满足各教学点的教学急需要求。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教学主管部门要立足于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的原则和目标,要在实际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能过多地去强调学习彝文,而应以学习彝族文化为主,把教学的目的放在开发学生智力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从而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服务于国民教育这个总目标体系。在后续的彝汉“双语”教材编译和教学实践工作中,应把这一意见作为教材编译和教学实践的主导思想。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现代社会一再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要具备创新精神,要有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与翻译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我省各地彝区开展彝汉双语教育应在传承与弘扬彝族文化、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等多个方面的基础上去发挥其最重要的作用。面对彝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与保持多元文化并存的需求,面对正确处理各地彝区开展双语教学各门课程之间衔接的需求,各地彝区开展彝汉双语教育必须要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全方面去进行一次系统的改革完善。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贵州省部分学前、小学低年级多年来开展双语教学的事实证明,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较早就克服了民汉语言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更好地接受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再深教育。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我国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历来都是国家和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族语言与文字既丰富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又相当程度地限制了我国民族地区的繁荣和进步。因此,辩证地认识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充分认识我省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地位,摸清我省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促进我省民族教育的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全面了解、准确掌握我省民族语言与文字使用情况,为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我省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省份,总面积176167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2.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民族大杂居省份;全省有3793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5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8.29%,仅次于广西、云南,居全国第三位。其民族语言的使用也呈现“多而杂”的特点:有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民族语言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民族语言保留得比较完整,且本民族语言中的地域性都比较强。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完善与发展,各民族人民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民族语言与汉语用语和其他语言的交融也随之而加强,如此一来,民族语言也得到了丰富。同时,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涌流时代的社会,要求人们以通用而熟悉的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交流,从而达到双语知识的自我提高和共同发展,民族语言的局限性就十分突出地表现了出来。这一现象,在民族教育的基础教育中冲突是明显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也不无表现。这些因素,其影响的程度、范围、如何变迁,将依靠我们从事此项研究工作的同志去调查、去总结。而“双语”教育的成效直接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的。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贵州自古以来由于受到地理、历史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民族教育在解放前的发展一直都是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滞后于全国大部分省区)。以1949年的数据为例,全省仅有小学494所,盲哑学校2所,中等学校81所,大学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 ,全省青少年文盲率在90 以上,解放前整个贵州的教育尚且如此,更谈不上什么民族教育的发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来,贵州的民族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照耀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种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多民族、大杂居的贵州,有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据2007年资料统计,全省有独立设置各级各类民族学校333所(含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师范、民族高等职业学院、民族师范学院和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省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学生人数达335.9万人,占全省在校生人数的38.74%,接近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人口中的比例。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经过数代知识者们的艰辛努力,我省88个县市(其中46个在民族地区)在2006年全部实现了“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2009年6月,贵州“两基”顺利通过国检。实现“两基”并通过国检,这在发达省区算不上成就,但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贵州,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因为在本世纪初全国基本实现“两基”时,贵州的“两基”覆盖率仅为35%,全省88个县市仅有32个县实现“两基”,未实现“两基”的55个县市,大部分在民族地区。贵州“两基”实现县数和“两基”人口覆盖率,均位于全国倒数第二。说“两基”对贵州和贵州民族地区是一场攻坚战,一点也不夸张。2001年,贵州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全省实现“两基”的时间由原定的2010年提前到2005年,比国家2004年正式启动西部“两基”攻坚战整整提前了3年,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两基”攻坚战,经过贵州各民族人民的努力,2006年,实现了预定的“两基”攻坚目标。2009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贵州省接受国家“两基”国检会议上充分肯定了贵州为实现“两基”目标所作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绩。他总结说,贵州省“两基”所取得的成就将在贵州和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将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加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需求,是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民汉双语编译教材模式及民汉双语教学及教材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民汉双语教育和教学的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母语教育改革完善的经验,遵循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有效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多个方面去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这才是我们要去努力抓住的定位方针。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贵州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建设的目标规划

从理论而言,彝汉双语教材是体现彝汉双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大知识载体,是进行彝汉双语文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我省彝区的彝汉双语教育及教学的一大改革,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彝汉双语人才的一大重要保证。彝汉双语教材建设是我省彝族地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提高彝汉双语教学质量的一大基础性工作。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的基本理念

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的基本理念是:严格遵循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中央主要领导关于“要因地制宜地在不通晓汉语言的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育”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秉承“双语和谐”的理念,立足“辅助国民教育”的基点,以使整个贵州彝族地区的彝汉语文文化水平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得到一个显著的提高,我们要以使彝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为主要目标,编译一批科学的、符合贵州彝族地区“双语”教育实际需要的教材及课外读物本。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全面提高我省民族地区学生的彝汉双语素养。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的编写要面向彝族学生,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应培养彝族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培育彝族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彝族学生能正确掌握、理解和运用本民族和汉族的语言文字。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正确把握彝汉双语教学的特点。彝语文是彝族学生的母语教学课程,而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的内容则必须大大丰富许多没有人文科技方面的内涵,这对学生的精神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对彝汉双语教学内容的反应也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彝汉双语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发展方向。同时,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应注重母语教学对其它课程的辅助功能,充分发挥彝汉双语在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先进学习方式。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必须要根据彝族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重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先进学习方式。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提倡彝汉双语综合性学习,将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教育。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必须要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我们拓宽彝汉双语的学习和运用领域,帮助学生加强用母语学习和理解汉语文及其它课程,在不同的课程教育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获取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彝汉双语知识。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应根据各地彝区、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不断调整、更新发展。同时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信息化和彝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实际进程,推动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编译的变革和发展。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我省彝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彝汉双语教材建设与管理改革,全面推进彝汉双语人才的素质教育,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注重双语配套,加强彝汉双语教材的选用管理。结合我省彝族地区文化产业优势及精品双语的课程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力争编出一批代表我省彝汉双语水平的精品教材。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二五”期间,我省语文办对彝汉双语教材建设工作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彝汉双语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反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彝汉双语文教材,符合彝汉双语文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具有我省民族特色,以国家规划教材为重点,门类齐全,适应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需要的教学教材体系。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任务  

1、要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彝汉双语教材建设要更新思想观念,深化改革,要适应多样化的民族双语教学需要,把握好双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注重民族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彝族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在彝汉双语文教材建设工作中树立精品意识,增强质量意识,抓好重点规划,着重搞好彝汉双语文的基础课、彝汉双语文主干课以及彝汉双语课外读物等的教材建设,结合我省彝族文化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及民族文化中的精品课程建设,选择较好的原有的优秀双语文教材,逐步修订完善,形成彝汉双语教材中的精品教材,适用于我省彝族地区的中、小学双语文教学教材。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扩大品种,合理配套。为完善中、小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其个性发展,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既要有风格、形式多样化的教材,扩大教材品种,又要实现教材系列配套。彝汉双语教学及教材的基本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也要系列配套。有条件的应做到彝汉双语教材与电子教材同时规划、协调发展,抓好彝汉双语软件教材的建设,积极编制彝汉双语文精品的课件。处理好彝汉双语教材的统一性与多样化,基本教材与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彝汉双语文教材与彝汉双语软件教材的衔接关系。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加强彝汉双语教材的选用管理,保证高质量的彝汉双语教材进入课堂。本着编选并重、择优选用的原则,大力推动彝汉双语高质量教材的选用,结合我省彝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写彝汉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需要,通过深入调查、专家论证,选择优秀的、具有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彝汉双语文课本进入课堂,促进彝汉双语教材在学校中的推广。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落实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主管部门要把彝汉双语教材建设作为彝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彝汉双语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的彝汉双语教材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对彝族文化教材建设的监督、检查与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彝汉双语文教材建设及经费的投入力度,主管部门要建立彝汉双语文教材的建设基金,支持教材的编写、出版与研究,完善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基金管理办法。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充分发挥彝汉双语教材建设委员会在教材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彝汉双语教材建设委员会在教材选用、教材审核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彝汉双语教材建设委员会对彝汉双语文教材的建设要进行认真分类指导,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加强教学和教材工作与改革的建议;大力提高彝汉双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彝汉双语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开展对已出版的彝汉双语教材的评介、评估和推荐工作。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健全彝汉双语教材建设的规章制度,加强彝汉双语教材的编写与管理工作。(1)建立严格的彝汉双语教材编写管理制度,对已选用的教材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积极组织完成彝汉双语各年级段的规划教材及自编教材的编写任务,加强建立健全管理工作,以保证彝汉双语各年级段教材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使教材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2)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做好彝汉双语教材的评审及评估工作。为保证彝汉双语教材的编审水平和质量,促进彝汉双语教材的建设,参照教育部对民汉双语教材的评估要求,制订对教材的评估标准,定期从我省语文办所开课程使用的彝汉双语教材中,抽取10%左右的教材进行评审评估,坚持彝汉双语教材质量的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定期检查教材的施教情况。(3)加强彝汉双语文教材的评介工作,推动优秀的彝汉双语文教材的选用。逐步建立健全彝汉双语文教材的评介制度,大力开展对已出版的彝汉双语文教材的宣传评介和推荐工作,加强对我省优秀的彝汉双语教材的宣传推广工作,扩大影响,积极将我省语文办所组织编写的优秀彝汉双语教材向省内外推广。(4)积极进行彝汉双语教材的研究,巩固教材改进的成果。彝汉双语教材研究是提高彝汉双语文教材编写与选用质量的重要措施,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彝汉双语教材内容及体系的研究,对中、小学彝汉双语教育及教材的评介。(5)建立彝汉双语教材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彝汉双语教材管理的信息化。为使管理工作更有效率,尽快将彝汉双语教材管理纳入民语文教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彝汉双语教材信息库,实现彝汉双语教材的信息化管理。(6)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编写高质量彝汉双语文教材的积极性,构建高水平的彝汉双语教材的编写队伍。坚持彝汉双语教材评奖制度,积极开展各年级段中的优秀彝汉双语教材的评选。对优秀高品质的彝汉双语文教材力争申报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的优秀双语文教材评选工作。对于获奖的优秀彝汉双语教材,教学主管部门和省语文办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将彝汉双语教材建设成果与科研成果应同等对待。对于在彝汉双语教材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双语学校及个人,教学主管部门和省语文办也应给予表彰。为促进我省彝汉双语教材的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彝汉双语教材的质量,教学主管部门和省语文办要定期进行优秀教材的评选,并积极将我省的优秀彝汉双语教材向外推荐、评选各年级段的优秀彝汉双语文教材奖。进一步落实彝汉双语教材工作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高水平的彝汉双语教师编写彝汉双语教材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以老带新的彝汉双语文教材编写队伍,提高彝汉双语教材的质量。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建议解决我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难以持续发展的几大难题

党的十八大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对推动贵州民族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多民族大杂居的贵州,必须立足省情,大力发展贵州民族双语的教育。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贵州民族教育六十多年来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余年,又进一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的总体而言,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全省乃至整个民族地区都欠发达、欠开发的最大瓶颈仍然是智力和人才的整体落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贵州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贵州民族教育是处于“追赶型”的基本态势。尤其是对贵州民族双语教育而言,任重而道远。具体讲,应该坚持“六个不动摇”:一是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黔,科教兴民族地区是民族地区的战略。坚持民族双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不动摇。二是坚持民族双语教育服务于民族地区,服务于少数民族的宗旨不动摇。从我省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办好各级各类的民族双语学校。三是“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不动摇,巩固提高我省民族地区的“两基”目标成果,建立一所有较高水平并在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大学,要以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双语职业教育为重点,坚持民族双语的基础教育,民族双语职业教育和民族双语高等教育等的综合性协调发展。四是珍惜我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珍惜我省各族人民历史上和睦相处的历史传统,坚持搞好并推进我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校园的指导方针,坚持在我省各地各类学校中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坚持民族特色教育不动摇。五是认真实施《贵州民族教育条例》立法,坚持依法促进民族双语教育发展不动摇;六是以“两基”攻坚投入经费为榜样,力争“两基”“国检”后的贵州教育投入经费及贵州民族双语教育投入经费不低于“两基”攻坚的投入力度。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根据贵州近些年来的民汉双语普及调研,发现有不少地方的当地政府部门,对“双语”教学的重视力度还远远不够,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敷衍塞责的现象。因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重新系统化地来重视“双语”教育工作,力争加大对“双语”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主要是配备师资力量和搞好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多次调研,调研者们还发现,有不少地方的“双语”教学之所以成效不明显,很大原因是少数民族孩子在没有经过“双语”学前班过渡期的培训就直接进入到小学一年级学习,造成了学习上的很大障碍(听不懂)。而目前学前“双语”教育又没有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得很多学校都感到很无奈(当地确实需要学前“双语”教育,想开展但又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故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建议将学前“双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为妥,全方位给予政策和经费保障,从根本上去解决学校开展学前“双语”教育的后顾之忧。只有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之后,才能正确制定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措施。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认真研究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省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困难和问题,就是:缺乏民族文字载体推广的民族语言,而民族语言又较为普遍地在民族地区使用着,缺乏“双语”教学师资和必要的经费支持等等。为此,首先要解决民族语言使用的局限性,要使民族语言与汉语乃至英语等普通用语互通,要使民族语言“活”起来,真正成为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交往中的工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师资培养、经费安排上给予大力支持,完全彻底地地解决“双语”教学难以为继的大难问题。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我国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自治条例中,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规定,应作相应的修改和补充,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调研工作,尽快出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为民族语文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促进社会语言和谐。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把双语文教学纳入国家教育体制管理。有效解决师资、经费、课程、课时等的设置,教材统编规范管理等的问题。明确双语教育的地位,把双语教育纳入我省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总体方案。希望教育部、国家民委尽快出台这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必须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建议中央财政安排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汉双语教育专项资金,最好是优先考虑贵州这个多民族大杂居的省份。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抓好双语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拓宽渠道,让“双语”人才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设立特殊的双语教师岗位,解决师资不足问题。目前在教师聘用工作中采用“逢进必考”的办法,而懂民族语言的人往往因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掌握普通话有一定实际困难等等而落选。应采取设立特殊双语教师岗位,降低双语教师普通话等级要求等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定向招录双语教师。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在民族院校中开设民族语文师资班,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双语师资人才。高校民语专业招生要采取特殊政策,使人才培养学有所用。必须在报考前通过民语文及口试才能填报民语专业。经过民语文考试后的考生,民语考试分数要占50%以上的分值,同时,民语专业学生应享受减免学费、优先解决助学金、生活困难补助等等特殊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前来报考民汉双语专业。按照贵州民族大学目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每年招40人的计划,每年需要国家减免学费只不过12万元。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要有计划地对现有双语教师和学校中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老师进行基础培训或强化培训,不断扩大双语师资队伍,提高双语老师的素质。每年在省区、州高校内各办一个民语师资中级或高级培训班。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做好民族语文教材、读物、民汉字典、民汉词典等工具书的编译出版工作。根据我省民族语文推行的发展需要,做好学校双语文教材和农村社会扫盲课本的编译出版工作,重点是要做好民语文学科的建设。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办好学前双语教育。希望国家给予支持,参考内蒙、新疆、吉林、西藏等的做法,将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双语班,进行全免费教育。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努力建设“双语和谐”示范工程,以语言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双语和谐”理念在调研中得到了96%的高度肯定,这足以说明了民汉“双语和谐”的语言模式是符合国家利益、符合现阶段国情、符合民族地区实际需要的理想语言模式。因此,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加快“双语和谐”示范工程的建设步伐,在有力地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以语言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以语言和谐促进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将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国家免费教科书系统之中。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建立健全指导、调查、评估“双语”教学工作的制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教育督导室等部门,要创造性地开展各地的“双语”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有指导性的建议,制定出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评估标准。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我省有关教育主管单位及省市(州)人事劳动部门,要在今后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双语教师的职称问题,特别是获得“双语教师资格证”的双语教师,教育部门要统一认识,协调一致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民族学生民语成绩应以适当分值或适当比例分数计入考试、升学总分;双语教师的业绩要和其他科任教师一视同仁,要制订特殊政策,将通过特殊考核的双语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加强双语教育科研工作。各级教育、民族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双语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研究。省级以上的双语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加强法律监督。各级人大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切实履行法律监督和建言献策的职责,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民族语文工作要进行监督,要提出批评和改进的意见。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改进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一切从教育入手,开展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是大多数民族人民的愿望与共识。近些年来,我省民委语文办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先后组织培训过上千名教师,对他们进行学前“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目的也就是要将“双语”教学提早到学前进行。通过受训教师的辛勤努力,收效十分明显。大多数学前儿童已基本掌握了生活用语,为其及早地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正常地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再教育减轻了不小的压力。目前,对我省民族文化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在许多民族地区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经济旅游业建设项目的开发,民族古籍也在不断地得到了积极的挖掘和利用。在这些工作中,都融入了不少的民族双语对话翻译才能达到交流沟通合作,并在交流中不断发现和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语言翻译形式,这必将焕发出民族语言工作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民族双语文化教育之路。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改革和完善民汉双语升学及就业考试模式,为民族地区培养双语人才提供条件。应该承认,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双语文化的差异,还包括贫困、师资力量、技术设备、教育体制等诸多原因。但是目前一提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就有人不断地强调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受限的主要因素是贫困因素、技术因素、人才因素、制度因素,而忽略了对民族地区的双语升学和就业民语测试的模式,这无疑也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的一大疑难问题。只有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只有在各地区认真办好民族双语教育,才能降低因不同文化差异而导致学生低学业的状况,才能在根本上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rp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出版.
[2] 四川省教育厅编.彝语文课程标准[Z].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年1月版.
[3] 吴佳文主编.高中历史解题题典[Z].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 龙正清.彝族历史文化研究文集[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5] 徐晓光.主编.贵州世居民族研究.[C]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
[6] 张和平主编.贵州民族语文研究文集[C].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
[7] 唐建荣.贵州民族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4).

作者简介:王子尧(1954―),男,彝族,贵州赫章县人,贵州民大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彝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语言文字学会副会长。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所属专题: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