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吉木哈:贵州彝族的独特文化
前言导读
贵州省有80多万彝族,主要分布于毕节和六盘水两市以及黔西南州。全省以彝族为主冠名的县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唯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现今分布于贵州的彝族,大多属古代武、乍、糯、恒、布、默“六祖分支”中的恒、布、默三支后裔。
恒(侯)支系:在黔西北和川南、川西者,称:东恒扯勒家或古侯家;在滇东北者称:西恒乌蒙家;元代奢节夫人、明代奢香夫人、大屯土司庄园主(辛亥**志士)余达甫(若瑔)、黄埔军校一期生杨伯瑶、贵州民族研究所余宏模老所长等古今名人,均为恒支系东恒扯勒氏后裔。恒部后裔,明末至今,已衍生出《百家姓》中的余、杨(白)、苏、李、禄(陆)、张等汉姓。
布(必)支系:在安顺和毕节一带的,称:德布氏、布播勒或布巴兰家。在毕节市中西部一带的,称:德布氏、布乌撒或必俄索家。明代至今,已衍生出《百家姓》中的陆、安、黄、马、杨、李等汉姓。
默(闽)支系:在贵州境内称德施氏、阿哲家或水西家。汉文史志称阿哲为济火,因助诸葛亮征南有功,受封罗甸国王,世长其土。从蜀汉建兴年至清康熙之世,阿哲后裔受历代王朝封号达六次,在贵州、水西独家世袭1474年至“改土归流”。明代至今,此家支已衍生出《百家姓》中的安、沙、潘、陇、卢、罗、龙、童等汉姓。
贵州彝族恒、布、默三支,既有共同的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地域文化,可称之为“大同小异”。例如:同为宗亲,汉姓不同;汉姓相同,宗亲不同。
一个民族要在国内外民族之林站立起来,一定要“文化”作支撑,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标志。贵州彝族独特的远古文化、宗教信仰、天文历法、语言文字、风情习俗等文化标志,因过去受彝汉语文翻译沟通障碍和交通、通讯闭塞等诸多原因及条件制约,在视觉、听觉上,难以让族外的民众所见、所闻、所知晓。就是族内民众,也不是轻易能理解读懂自己的“文化”。
贵州彝族远古文化
贵州彝族的远古文化信息,主要储存在历代本民族中有文化自觉的人士脑海里,更主要的是用他们的文化自信之笔,储存在彝文古籍文献中。
《哎哺啥额》(西南彝志)《爨文丛刻》等彝文古籍记载说:哎哺之世,清浊二气混杂蒸腾于朦胧的宇宙中,经过不断交融、变异、升华,“清气浮为天,浊气凝成地”混沌初开。在日月、寒暑、风云、雨露等大自然的作用下,天地间产生了“会动有生命,有血又有气”的万物和最初的人类。彝族称这一原始时期为:哎哺时代。
“哎哺时代”的彝族先民们,在语言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居住在原始森林中的大树上“采果子充饥,饮雨露解渴”(汉文史志称:有巢氏时期)。
后来,在长期艰辛探索的先民中,有一位叫“哎奢耿诺左”的仁人,带头“捆柴点火把,吓跑了猛兽”。使先民们得以从树上下地觅食充饥;去有水的地方饮水解渴;到洞穴中遮雨避风;燃火取暖熟食(汉文史志称:燧人氏时期)。此时的“奢基奢莫氏”群体,“语音很悦耳,语意完备了”。之后,又有一位叫“哺哲普额克”的智士,带头设“记年树”和“记月石”,使先民们得以在时令季节变化中,适时撒播荞谷、 捕捉幼畜幼禽训养,用以补充食物(汉文史志称:炎帝神农氏时代)。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撮泰吉》(变人戏)就是对这一远古时代先民生活形态的生动表演。
漫长的“哎哺时代”的彝族先民们,在为生存繁衍而采撷、渔猎中,从云贵高原顺山势而下,逐渐向自然气候良好、野生物产丰富的四川盆地蔓延,在“尼兹洛姆”(今宜宾一带)“能沽洛姆”(今成都一带)经历了漫长的“尼能时代”。
彝族古代社会从上述哎哺、尼能时代发展进步到“实索时代”,由“实阿武”和“索买遮”率先“兴起了开亲嫁娶礼仪”(史学界称彝族的“实索氏”为蜀叟氏或蜀山氏)使先民们的社会生活,进入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度阶段。是时的彝族先民们,依照母系崇龙、父系尚虎之崇尚信仰意识,自称“卢鹿濮”(倮罗铺或陇噜铺或罗罗铺)即“龙虎氏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针对旧时代汉文史志中一直用“猓猡”、“罗鬼”、“爨蛮”等字词予以贬辱,与其自称和他称名目繁多等情况,统一称西南夷中崇尚龙虎之族群为:彝族)。
彝族社会从兴起父子连名制计算世系之后,从父系一世希姆遮(有希弭遮、孟赾、希慕哲、希米遮等同音异写)至三十二世武祖(慕阿苦)乍祖(慕阿切)糯祖(慕阿热)恒祖(慕阿卧)布祖(慕阿克)默祖(慕阿齐)“六祖分支”(实为分封),西南地区彝族社会,进入“宗法奴隶制”形态。
《哎哺啥额》(西南彝志)《爨文丛刻》这两部贵州古彝文巨著,前者原本,今珍藏北京民族文化宫;后者为已故中外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与已故大方彝文学者罗文笔先生,共同整理翻译,史无前例于公元1936年,由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所载内容,被学界称为:中国彝族的“百科全书”。彝族先民们,在为生存和发展而拼搏、思索的实践总结中,形成了独特的思路和行为方式,便成就了彝族独特的远古文化。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信仰,突出表现于“祖先崇拜“。汉文史志中,以卢鹿、倮罗等谐音字称彝族。卢或倮,义为龙;鹿或罗,义为虎。其原本意义是以“龙”代表母系祖先,以“虎”代表父系祖先。彝族崇拜龙虎即崇拜女性和男性祖先,后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虎的子孙。
彝族宗教信仰活动,体现在宗祠祭祀和丧礼祭奠过程中。无论是为君长或为英雄选择土葬或火葬,都必须由呗摩(经师)主持。各个祭祀环节,念诵不同的经典,都要呗摩担当祖先与后裔、逝世者与健在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是故,旧时的御用文人们用“罗氏鬼主”、“罗甸鬼国”、“鬼师”、“鬼筒”之类贬辱词在史志上描写彝族的宗教信仰。
彝族历史上纪(君)穆(臣)呗(师)够(匠)四位一体统治阶层中,主持宗教活动的“呗摩”(经师)地位很高。
“改土归流”后,呗摩失去统治阶层地位,回归民间主持宗教活动,传授弟子,使彝文、彝书活用至今。
因此,学术界将“改土归流”前的彝族宗教称为“政教合一”;将“改土归流”后的彝族宗教称为“教教合一”,即宗教信仰和教育文化合而为一。
天文历法
彝族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观察太阳和北斗七星的升降变化,掌握了季节更替规律,创制出自己特有的《十月历》。
根据探索调查成果,陈久金、卢央、刘尧汉三位专家合著的《彝族天文学史》问世,引起世界天文学界极大关注和研究兴趣。
日本天皇宇佐神宫的世袭祭史——马场纪美史先生,于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日知晓中国彝族古代使用过以北斗柄指向定寒署,以太阳运动定冬夏的《十月太阳历》后,惊叹道:“这一事实对我的冲击,就象原子弹的冲击波一样强烈”。他在《北辰信仰的起源与宇佐神宫》论述中写道:“彝族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就有发达的天文学了……彝族不仅是中国天文学的创造者,而且还是由周王朝,甚至经过春秋战国而由秦汉继承下来的‘中原文化’的奠基者,……这就意味着,中国大陆文化的开拓者,就是这些古先民。”
由此,彝族《十月历》今已被称之为《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结束了《太阳历》产生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之类纷纭之说。
《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是依太阳照射地球纬度的周期,把一年分为十个月,每月为三十六个属相日,每两个月(72天)为一季。一年五季,用尼、舍、液、省、舵(土、金、水、木、火)五个元素(五行)分“闳普”(公或阳月)“闳莫”(母或阴月)。译义如下表:
彝族十月太阳历五季五行相生和换季物候译义与阴历月份对照:
(1)甲月木公,乙月木母:木季,水生木,木母未日变,赶牛犁地忙,正二三月,第一个星回节——火把节;
(2)丙月火公,丁月火母:火季,木生火,火母酉日变,蜻蜓舞沟间,四五六月;
(3)戊月土公,己月土母:土季,火生土,土母亥日变,树叶始变黄,六七八月;
(4)庚月金公,辛月金母:金季,土生金,金母丑日变,老鹰回南方,八九十月;
(5)壬月水公,癸月水母:水季,金生水,水母卯日变,大雁回南方,十冬腊月,第二个星回节——彝族年。
彝族先民们以天数、地数辨东南中西北(五方)生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学说,是一位叫“确能额”的天文学者,给天地“打记号”产生的;后来又经过名叫“额旭”和“闳施”的历法学者归纳;天数为:一三五七九;地数为;二四六八十;天阳地阴交融,生五方五行。
彝族先民以天数、地数辨五方、生五行的论述,与汉文古籍《易经》中“一变生水,六化成之”理论相吻合;前表所列物候变化与农事活动,与中国古代《夏小正》所记相似;五季分段,与先秦“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五季相对应。
彝文古籍记载的先天八卦:哎哺、且舍、鲁朵、哼哈,与汉文古籍记载的八卦:乾坤、离坎、震巽、兑艮对应相通。
因此,日本马场纪美史先生在其论著中感叹道:“《淮南子》几乎一模一样地继承了古代彝族的宇宙理论,这一事实却鲜为人知”。
随着岁月之推移,时代的变迁,彝族先民们结合中原阴历,创作出《妥鲁立咪数》(《宇宙人文论》)留传至今。该古籍在毕节地区翻译完成后,由北京民族出版社于一九八四年三月正式出版发行。
语言文字
彝族语言是彝民心理的基础,是彝文字的底座。彝族的语言文字是世代彝族人民创造的无名氏作品。它牵连着彝族先民的精魂,是现代彝族人民的通史和文化史。
哎哺时代的先民们,通过反复体验气候变化,不断观察花草树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位叫“哺哲普额克”的智士,他带头在“密姆喽嘎”地方,设“记年树”和“记月石”刻划最初的历法,使彝族先民们得以在时令季节变更中,适时捕捉幼小的禽兽驯养,适时采集荞谷种籽撒播,获取肉、粮和皮毛,解决温饱。艰苦奋斗地从漫长的“哎哺时代”渡过了漫长的“尼能时代”和“实索时代”。从此,彝族先民们脱离了“男的不知娶,女的不知嫁,知母不知父”的蒙昧、野蛮阶段,迈步踏入有智慧、有知识、有语言文字的初级文明社会门槛。
彝族语言文字,是彝族文化的内核。一代接一代的彝族人民,把有知识有智慧和能记录学问的仁人志士尊称为:“奢哲”,对其产生无比尊崇敬重。
时至两晋,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述:“夷中有桀黠能言者,谓之耆老,使为主。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古彝文与其它任何古文字相比的优势在于“活”,从古至今,活学活用,活态传承,实属人类文字史上的奇迹。
在彝族文献档案2003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基础上,由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主办,邀请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合作组成的“中国古彝文与世界古文字比较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8月22日形成《中国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价值地位评鉴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建议报告》。2011年3月该课题被列入“国家形象创新传播共建工程”,切实推动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2012年4月6日将古彝文列为“中国国土文化名片”,并将该课题主要研究中心地贵州毕节市彝族方言区评价为“中国的世界古文字地标”。毕节学院已承担“彝文计算机国际编码输入法”课题。以上课题总指导乔惠民先生认为:中国古彝文,包括彝文献独立作为世界古文字珍稀遗产,是当之无愧的,整体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也是必要而可行的。
风情习俗
贵州彝族独特的风情习俗,主要在民间节日、婚礼、丧礼等活动中呈现。
一、节日
(一)陇闳打守木(过龙月初三节)。此节到来,村寨请祭师念《祭龙经》,杀牲献神山、祀神树、虔诚祭神龙。与汉族三月三祭轩辕,时间相同,意义相近,形式有别。祭祀完毕,各寨巡山护林、种植苗木。而后摆长龙宴聚餐畅饮;再后唱跳《那瓦陇阁睹》(牵手跳龙门)歌舞;尽兴而散。今大方县响水民族乡青山(官寨)村,有这一节日纪念碑于“文革”时“破四旧”被掀倒、后被村民暗中埋藏、又掘出重竖的《献山林四棱碑》所载内容,与现今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主题,极为一致。
(二)姆闳打俄木(过马月初五节)。又称:赛马节、采药节、对歌节。与汉族“端午节”时间相同,意义,形式有别。解放前,大方中箐扯勒土目杨伯瑶(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家庄园前面每年端阳赛马,场面最为盛大。解放前后威宁百草坪赛马场(彝语称:阿哲姆者迪)每年端阳赛马,最为火热。
除赛马而外,识药懂医者,提前一日上山采药,认为在端阳之日对症内服外用,药效倍增,药到病除。因此,大方县城历年之“端阳药市”长盛不衰。
再除采药赶药市而外,带酒肉野炊对唱情歌的彝家男女们,情绪非常热烈。情歌词曲,年长者依传统套路问答对唱。成年人以传统曲调配即兴词句问答对唱。知识青年们则在自己掌握的传统曲调基础上,创作有本民族特色的词曲对唱。今已出现青年人自发或在基层文化、民族等部门引导下,在乡村城镇演唱情歌自娱或娱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热情打造中,贵州彝区已初现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承、走向创新、进入弘扬端倪。
(三)活闳尼肘里舵走姐木(过绵羊月二十四火把节)。彝族火把节又称“过小年”和“星回节”。节日的产生,与本民族古代十月太阳历法有关(参见本文“彝族十月太阳历五季五行相生和换季物候译义与阴历月份对照表”)。贵州彝族火把节,恢复最早的是大方县响水民族乡青山彝村过节活动,今已满三十个年头。水城、盘县、织金等地彝族火把节活动,规模比较庞大,但不及滇川彝州有自治条例放假、由州政府牵头组织拉动旅游那般火热。
(四)瓦闳打梯课亥木(过猪月初一新年)。彝族过十月年又称“过大年”和“第二个星回节”。节日的产生,与本民族古代十月太阳历法有关(参见本文“彝族十月太阳历五季五行相生和换季物候译义与阴历月份对照表”。“十月初一牛角花,牛苦一年犒米粑”是民间描述彝族犒劳辛苦一年的耕牛的顺口溜。彝年之际,秋收结束。彝家造米酒打糍粑,杀鸡、宰羊祭祖先,磨豆腐、推香面、准备过年。最独特的是:大年初一(现依阴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从田边地角采来一种金黄色的“牛角花”,将两陀糍粑贯穿于两只牛角,插上牛角花,把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赶牛至河滨湖泊,让牛饮水时看见自己倒映水中的美好模样,而后为牛清洗,取角上的糍粑喂食,犒赏其辛苦一年之功劳。入夜,彝家堂屋撒松毛,铺筵席,盛酒肉饮食,欢度彝年。彝族过年时,有“扫火星”习俗。今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撮泰吉》(变人戏)多在年节举行“扫灾除害”活动中出场表演,演示内容涉及远古人类进化,训养牲畜,繁衍生息等情形。
二、婚礼
彝家婚礼从迎亲、发亲、送亲到回亲,过程细节很多。世人因语言障碍,难晓其具体情节,统称彝家婚礼为:打亲敬酒背新娘。彝家婚礼中的每一过程与细节均有歌有舞,词曲舞蹈,深刻动人,舞姿优美。黔西南州申报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阿妹戚托》彝族婚礼歌舞,被国内外赞誉为:东方踢踏舞。
三、丧礼
彝族丧礼从古至今,不论君长、英雄、平民逝世,都必须由世代传承的布摩(有呗耄、毕摩等同音异写,译称:经师)主持诵彝经祭奠后,方可举行土葬或火葬。诵彝文经典的程序、祭奠必念经书卷册、都很多。前往悼念的亲戚,每到一家,均有鼓乐等祭祀队伍跟随吹奏、唱跳、丧礼乐曲歌舞。今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凯合呗》(铃铛舞)是彝家很多丧礼歌舞中气势特别恢弘之类。
四、服饰
贵州彝族的风情习俗中的服饰,也是很独特的一种文化标志。彝族服饰文化内涵有五色观与阴阳、五行和谐相生哲理。从大方到赫章妈姑,从威宁板底到马街,从水城到盘县淤泥河,从六枝到黔西南州晴隆三宝彝乡,彝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但现今都已存在抢救传承问题。笔者读大学时有位中央民族学院的同学科小师妹,现在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博导,又是国际彝学研究专家。她在《新世纪彝族服饰文化跨民族比较研究》论文中,对“旅游经济建立的服饰美术”的阐述,很值得我们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文物、博物)部门以及旅游业和服装企业参考借鉴。如果能在黔西北打造出彝族传统文化中“像样的服饰”文化产业,其拉动效应,不只是全省80万彝族的穿衣一项。
结语
古人云: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笔者对贵州彝族文化的研究,算来有三十多年专业历程,加上病退后的十多年仍在不停地调查研究,对贵州彝族文化历然在目,朗然在心。年近古稀之际,特别对彝文化的“传承”感到“不容乐观”。例如:彝族语言关系到学习彝文的发音准确性,并与彝文构造的思维紧密关联,对彝家后生而言,找回丢失的母语,对“堪以告慰”祖先和“抢救传承”后代,至关重要。
人类文化从距今300万年发展至今,“糟粕”不断被抛弃,传承到现代的,均可称“精华”。因此,现代人对抢救传承幸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应有“刻不容缓”理念。
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艺·贵州行·水西彝寨》节目摄制组一行,于2012年4月21日至4月30日邀我先后参与在大方风山彝蒙之乡和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录制节目时,笔者对彝文化传承怀着“生离死别”般忧伤,不顾“人微言轻”之虑,趁大方县委宣传部徐副部长、八十多岁的资深词作家阎肃老先生、著名指挥家滕矢初老师在场,面对主持人孟盛楠女士的提问,“语无伦次”地回答了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彝家老人们说:彝族传统文化,就是彝家汉子头上的天菩萨。其意思是说:彝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彝民族的灵魂所在。人世间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但是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会不留痕迹地过去。这次中国文艺贵州行,到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的故地,到水西神山下的彝寨,到百里杜鹃花丛中,辛苦采录了一些濒临消亡的影像资料,是真正下基层帮彝家做传承工作。我想:历史上留下来的哪怕只剩一丝一缕的文化精华,都应该抢救、传承、发展、弘扬。这样才能使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百花盛开,才能让五十六个民族之花,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所属专题: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风俗之思茅篇
- 2 石棉彝风彝俗――源流、人口、分布...
- 3 思茅彝族的习俗(一)
- 4 彝族风俗之大理宾川篇
- 5 攀西大裂谷中的彝族俚濮人(三)
- 6 楚雄市彝族民俗
- 7 彝族俚濮人
- 8 彝族风俗之华宁篇
- 9 神秘的倮人
- 10 石棉彝风彝俗――生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