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故乡啊啦彝寨

作者:李宏荣 发布时间:2010-06-22 原出处:新华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站在繁华昌盛的插甸街上,抬头朝西北那座连绵得似彝家醉汉样的山头望去,一条似飘带样的“通达工程”缠着莽莽苍苍的大山,然后向遥远的白云深处的一个彝家山寨延伸而去,这个彝家山寨就是我的故乡啊啦,路的一头连着我可爱的啊啦古彝寨,一头搭着繁华昌盛而文明的插甸街市,两头之间是15公里的通达公路。从插甸乡的地理位置上看,故乡啊啦彝寨坐落在插甸乡与田心乡分界碑岭上,是插甸乡的一道西北大门,那里气候宜人,是个美丽的“鱼米之乡”。每当我想起美丽的故乡啊啦古彝寨时,心里的感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尘封在心底的记忆犹如涓涓流水,时常缓缓地流入我的脑海,又袭人指尖,悠悠地散在键盘上,敲击出故乡啊啦的感受与记忆,在生活的琐碎记忆中,至今让我无法忘怀的是故乡那所山乡母校和浓浓的中秋习俗文化氛围,那似故乡彝人的那壶陈年老酒一样,时间越久味儿却越醇香。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乡母校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出故乡彝家山寨那所低矮的木楞房小学校,然后上中学、上大学,然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我总忘不了故乡彝家山寨那方天地里狭小的母校。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乡啊啦彝寨在云贵高原滇中武定县那气势磅礴的金沙江南岸崇山峻岭中,山寨四周是连绵得似彝家醉汉样的山峦,那翠绿而连绵的大山把100多户人家的山寨点缀得更加美丽。寨子背后的那座山包虽然很不雄奇,但却生长着一棵棵苍天古树。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古树林旁边有一块翠绿的草坪,70年代初草坪上搭起了几间低矮的木楞房,在那道窄窄的大门坊上写着“啊啦小学”几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是寨子里的那位“穷秀才”—民办教师杨老师用墨汁书写的,这就是我的小学母校。母校很简陋,门窗无玻璃,四季的山风出出进进,寒冷的冬天里张张小脸被冻得通红。书桌是一边用三个土坯搭一块宽一尺的木板做成,凳子依然一边一个土坯搭块木板就坐。能够坐在这样的教室里识大山外面的文明,我们的心里特别高兴。望着课本上天安门城楼的画像,心里美美地梦想着哪天能登上天安门城楼该有多好!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百多户的一个古老彝寨里,孩子似山麻雀那样多,没有一个不想坐在教室里识大山外面的文明。每天寨子里的公鸡叫头遍时,杨老师敲响了那个挂在校门口古树上的大铜钟,我们一边揉着腥松的睡睛,一边争先恐后地向学校里飞奔而去,落伍了就没有座位,没有座位就只能站在墙角落里旁听,旁听的时候只好用指头在土墙上不停地学写汉字。每天杨老师在那块张木匠送来的小黑板上,写上几个土碗口大的生字,然后耐心地教,大约吸一袋旱烟的功夫,又把我们放到那片古树林里,蹲在灰堆里不停地在地上练习写生字,我们一边认认真真地学写着汉字,一边编织着梦幻般的童年美梦,多少神秘的童年美梦失落在那片古树林里。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故乡山野里的苦荞传来丰收的喜讯时,在一个艳阳高照古树林的中午,一群喜鹊在古树林枝头唱起了快乐的歌谣,不一会儿山外走来了杨老师和蒋老师,他们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他们的到来给母校带来了福分,进校不久就把那几间低矮的木楞房推翻,建起了6六间带有楼层的大瓦房,窗子是清一色的玻璃窗,教室门也严严实实刷成绿漆的木板门,书桌和凳子是标准的配备,那四季发野的山风被拒之门外,教室里再也没有旁听生了。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时,国家不富强,故乡彝家人的生活也不富裕,家家户户支付书费和购买铅笔字本都很困难,那位蒋老师很擅长抓勤工俭学,寨子里赐赏一片山地给学校,精明的蒋老师在那片山地里描绘着新的蓝图,每周的劳动课就带领全校师生在山地里勤耕,劳动使学生懂得更多,使每个学生更加勤奋读书,劳动果实用来饲养肥猪,每年向插甸公社食品组卖几头肥猪,解决了全校的课本和字本费的开支。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勤工俭学的劳动果实,换来了幸福的新年元旦节日。那时家家户户生活很困难,两家人一年能杀一头80公斤的肥猪就算“小康之家”了,所以一家人很少的一点猪肉要吃一年,除了过年时能吃上一些猪肉外,日常生活里哪家也舍不得饱吃一顿猪肉,只是贵客临门时才能吃上一点到口不到肚的腊猪肉片。在这样的日子里,每年过新年的那天,学校里就杀三头100公斤以上的大肥猪,还邀请家家户户的家长一起分享鲜猪肉,那天可以嘴边冒油地饱撑一顿,吃不完的肉分给学生带回家里。所以,过新年是山乡母校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也是山乡母校最欢乐最热闹的日子。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弹指间,我从故乡啊啦小学走出了大山,从中学到大学都在繁华的都市里寒窗苦读,大学毕业后又在县城里安居乐业。而今,我曾就读的故乡那所木楞房早已在地平线上消失,只是云南省武定县插甸乡啊啦小学依旧存在,一幢崭新的钢筋水泥筑起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山乡母校还办起了寄宿制,教职员工从3人发展到12人,学生们都可以坐在漂亮的教室里识字。每次我回到故乡彝家山寨时,都要走进山乡那所母校里看看,山外来的杨老师和蒋老师早已光荣退休。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那教学大楼上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听,那朗朗的读书声又在母校上空升起……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守望中秋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走出家乡彝寨多少个春夏秋冬了,但我却年年守望着故乡彝人的中秋节,因为中秋节是人们团聚的日子,是赏月的最佳节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节,而今成为了中国人民的法定节假日,所以身在异乡天地里漂泊的我,更加守望故乡彝人的中秋佳节。不论我走出故乡彝寨多少个春夏秋冬,但刻在我记忆深处最深的还是30年前的童年那个中秋佳节,那一幕幕故乡彝人的中秋节习俗文化总在眼前挥之不去。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乡在滇中乌蒙山余脉那气势磅礴的金沙江南岸崇山峻岭中的武定县阿拉彝寨,那里山高林密,气候温凉,物产丰富。每年中秋节走来的时候,正是故乡那丰富的物产成熟的季节,也是故乡彝人们忙忙碌碌之后收获劳动果实的季节。在这样物产成熟的季节里,是故乡彝人牛羊膘壮的时候,也是故乡彝人们分享着丰收的劳动果实。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乡彝人们从农历八月十三那天就开始操办着中秋佳节的贡品和美食,趁着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手脚麻利的故乡彝家女人们,就钻进传来劳动丰收喜讯的山地里,开始挖洋芋、扒青包谷、摘瓜果。虽然那时寨前田里的稻谷还没有开始收割,但故乡彝家女人们会采上几把金黄色的谷穗回家,然后把一粒粒的谷子采摘下来,再用平底锅生火翻炒,待锅里飘出清香的稻谷香味的时候,就把谷子倒进木臼里舂去谷壳,用簸箕扬去谷壳就露出了清香的新米;再把刚收割回家的新苦荞,用那盘古朴的石磨诠释出面粉,这一切都是故乡彝人中秋佳节里不可缺少的一种美食。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入农历八月十四的那天午后,故乡彝家男人们就会从厩里拉出一只壮羊,一般都由三至五家合伙宰杀一只羊,然后把宰杀洗净的羊肉平均分配,每一份里都有整只羊肉的部位,这样一年由一家献出一只壮羊。而故乡彝人在中秋节那天里禁忌用刀,所以在中秋佳节里要用刀切砍的食物,都在八月十四那天午后就切砍备好,以便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欢乐的日子里煮烹蒸炒。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的那天一大早,男人们把分到的羊肉烀羊汤锅,手巧的女人们制作着圆圆的苦荞粑粑,蒸着香喷喷而软糯糯的新米饭,煮着色香味俱佳的杂窝菜。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太阳黄昏的时候,故乡彝人们就开始吃晚饭,饭桌上摆的是一道羊汤锅,一道山猪火腿,一道杂窝菜,一罐小锅酒,一甑新米饭。当一家人围座桌边吃饭前,先盛一碗新米饭给自家的狗吃后,人们才能开始品尝中秋佳节的风味美食,在故乡彝寨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哩:“在很久很久以前,故乡彝人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那一片片肥袄的田地里,勤劳的彝人们用聪明的智慧和汗水获得五谷杂粮,使彝人们的日子过得丰衣足食。在故乡彝寨里有一个名叫嘎波的人,每年收割稻谷的季节里,不但没有把撒地的谷子颗粒归仓,而且把丰收的谷子满地撒落,他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被天上掌管五谷杂粮神的仙人看见,便打算把稻谷收回天上,不再让人间的人们遭踏稻谷。故乡彝人们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便狠狠地批评着嘎波的不良行为,但不论故乡彝人们怎么恳求,那仙人还是迟迟不点头。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那位仙人来人间收稻谷了,并决定稻谷颗粒不留人间,使人间的人们再吃不到软糯香美的大米饭。那夜故乡彝寨里有条大黑狗,听到仙人商议收回人间稻谷的声音,正当仙人们要收回人间稻谷的那瞬间,那条大黑狗悄悄地跑到粮仓边的一堆稻谷旁,用毛茸茸的长尾巴往谷堆里一卷,然后又悄悄地跑出粮仓里睡在屋檐下。那仙人开始收着人间的稻谷,寨子里升起了第一声公鸡的鸣叫,仙人没有留意大黑狗尾巴下还藏有谷子,便风风火火地回到了天堂里。天亮后彝人们发现粮仓里没有一粒稻谷而伤心地哭了,大黑狗卷着尾巴走进悲伤的彝人群中,然后扬着尾巴轻轻地摇摆,不一会儿地上堆满了一堆黄灿灿的稻谷,彝人们高兴地欢呼了起来,并把稻谷颗颗粒粒地收好。开春时把稻谷撒在秧田里,待秧苗成长后播插在一块块肥袄的田中,秋天又获得了大丰收,从此,彝人们又吃上了软糯香美的大米饭”。那时起故乡彝人们就说,人间的谷种是大黑狗传下来的,所以在每年的中秋佳节里,故乡彝人们会先盛一碗新米饭给自家的狗吃,而后一家人才开始品尝新米饭,这种习俗文化代代相传至今。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吃过羊汤锅,喝过小锅酒,尝过新米饭,月亮挂在了故乡彝寨的夜空中,家家户户摆张圆桌在院子里,把制作好的圆圆的苦荞粑粑,摆在圆圆的桌上贡圆圆的月亮,先贡过月亮神后人们才开始品尝苦荞粑粑,用苦荞粑粑贡月亮神,在故乡彝寨里还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动人传说故事哩:“传说玉皇大帝令掌管五谷的神仙,给人间分发五谷杂粮籽种的那一年,那神仙没有把苦荞籽种分发给人间,因月亮神一年四季夜夜行走在高山峡谷之中,她对人间大地的土质和气候都一清二楚。而苦荞是一种不择土质和气候的粮食作物,特别适宜在高寒冷凉地区播种,在那些叟叟的山地里也会有丰收的喜讯,这样月亮神就冒着风险把荞籽送给了彝家人,勤劳的彝人们开垦出一块块荒凉的山地,再用枯枝烂叶把开垦出来的生地烧焦,采取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把荞籽播撒在山地里。火把节一过山地里的苦荞成熟了,彝人们就把苦荞收割回家,当漫山遍野的苦荞收完时中秋佳节到了,彝人们就制作又团又圆的苦荞粑粑。当黄昏的太阳铺满彝山翠绿的大山时,家家户户都制作好了团团圆圆的苦荞粑粑,彝人们正当要品尝苦荞粑粑时,他们又想起了月亮神,如果没有月亮神把苦荞籽种送给彝人,那么彝人们就吃不上苦中回甜的苦荞粑粑,所以先贡月亮神后才能吃。但黄昏时刻月亮还没有走出家门,这样家家户户在黄昏时刻吃晚饭中,却没有品尝一嘴苦荞粑粑,而是等到太阳回家月亮出来的时候,把圆圆的团桌支在院子里,再把圆圆的苦荞粑粑摆在桌上贡月亮神,待贡过月亮神后,一家人围聚在团桌边,一边欣赏着挂在夜空中那轮圆圆的月亮,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着苦中回甜的苦荞粑粑。”从此,中秋贡赏月亮成为故乡彝人们的一种习俗文化而传承了下来。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我的思绪从30年前那个童年的中秋佳节和那与中秋佳节有关的生动故事中走出来时,在今年的中秋佳节我又回到了久别多年的故乡彝寨里,又坐在了日日夜夜永不熄灭的家里那个祖传的千年火塘边,一边享受着千年火塘的温暖,一边看着家里30年来的一切变化,一边听着阿妈唠叨生活的甜蜜,一边看着阿爸做着中秋佳节的风味美食佳肴。是阿,故乡彝人们的生活变了,变得让我无法看到昔日的一点点斑迹,而唯独千年不变的是故乡彝人过中秋佳节的习俗文化风情,以及中秋佳节里那一道道风味美食佳肴,这幅千年不变的中秋佳节习俗文化风情,就似故乡彝人酿造的那壶陈酒一样,让人越品越有一种浓浓的风味,让人越品越想品那种独特的滋味。此刻,黄昏的阳光洒落在故乡彝寨西边的那座光坡山间,手脚勤巧的阿爸把一桌丰盛的风味美食佳肴摆开了,使多少年没有品尝过故乡彝人中秋佳节风味美食佳肴的我馋得直舔口水,阿妈依旧传承着先辈们的习俗文化篇章,她先舀一碗新米饭和菜肴给家里的那条大黑狗吃,待狗吃完后叫我们开始吃饭,这样一家人就团团围着丰盛的餐桌边,开始品尝着中秋佳节的风味美食佳肴。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实,故乡彝人的中秋佳节,就是分享劳动丰收果实的佳节,自然摆在餐桌上的风味美食佳肴,都是秋天的劳动果实为主旋律,那每一道风味美食佳肴都是绿色无公害的食品。餐桌上的那道羊汤锅是故乡彝人中秋佳节里必不可少的风味美食,所杀的羊不是童年时那样三至五家分享一只,而是家家户户都会选一只肥壮的黑山羊烀羊汤锅。而故乡彝人煮羊汤锅的方法,与别处颇有些不同,一锅羊汤锅的风味优劣全在于选料和火侯。所以故乡彝人在中秋佳节里吃的羊汤锅,所选的羊是山上放养的肥壮黑山羊,制作时把一只羊砍成核桃大小,并且皮、肉、蹄、内脏汇杂入铜锅里一锅烀。煮时先取一块带皮的白萝卜与羊肉一起下锅,待汤沸后,撤去明火,再用炭火慢慢烀约6个小时,最后捞出萝卜不用。此时膻味尽被拨出,肉中也煨进了萝卜的清香。舀出一碗羊肉,但见汤色纯白如乳,毛肚卷曲,羊肠段段,而骨头与皮肉欲脱还连。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喝着羊肉汤,汤味鲜美,羊肉筋道,慢慢开始觉得鼻尖儿微微冒汗,浑身暖意融融,感觉说不出的受用。这种滋味只有在故乡彝人的中秋节里,才能品尝到这种风味独特的滋味,这种滋味让我永远无法忘怀。这道山猪火腿色香味俱佳,也是故乡彝人中秋佳节中的一道特色菜,那一盘切得有五指宽掌缘厚的火腿肉,拈一块在那碗煳辣子蘸水里打个滚,然后咬一嘴慢慢品味,这道故乡彝人的火腿滋味,让我找不出更华丽的词语来描写,只顾吃过一块又想吃第二块。在故乡中秋佳节里吃的火腿肉,一般都储存了二年之久,所以吃着更有一种独特的风味,放在蘸水里打个滚后吃,可一扫肥腻,使口感和风味更加独特,闻着火腿肉的香味就想品食。故乡彝人的山乡乌骨鸡,也是中秋佳节里的又一道风味美食,这种鸡常年在山野里放养,所以味儿特别鲜美,拈一块鲜美的鸡肉在嘴里慢慢品食,这种滋味永远刻骨铭心。满满的一餐桌风味美食让我品尝不腻,那每一道美食的风味在都市找不到感觉,中秋佳节的风味美食很多很多,这每一道风味美食成为我永远守望的心思。当我在中秋佳节的餐桌上品尝得酒足饭饱的时候,黄昏的太阳光早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之中,餐桌上的风味美食佳肴成为了我生活中永远的记忆,它成为了我生活中故乡彝人千年不变的一道道美食文化,让我品出了它的滋味,品出了它的特色,品出了它的魅力。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黄昏的太阳光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之中,那轮圆圆的月亮又颤巍巍地挂在了家门口的那棵千年古核桃树上,勤劳的阿妈又在院子里摆开了一张团桌,把房前屋后的果树上采摘下来的果实摆在团桌上,还有那个自己亲手制作而有半张团桌大的的苦荞粑粑也摆开,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诵着古彝文上讲述的经书,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堆满了甜甜的笑容,这分明年迈的阿妈是在供着月亮神,这幅供月亮神的习俗文化,被阿妈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彝人们永远传承。供完月亮神后,阿妈把那个自己亲手制作的苦荞粑粑划开,又笑出了一大串故乡彝家女人特有的甜笑声,然后让我们坐在院子里的团桌边,分享着劳动丰收的快乐。夜深了,圆圆的月亮很圆,院子里升起了欢歌笑语,这是故乡彝寨中秋佳节里的一幅风情画。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走出了故乡千年的古彝寨里,却走不出故乡彝人中秋佳节的风味美食之中。闻到故乡彝人那一道道特色风味美食,便拉近了我对故乡彝人中秋佳节的守望之心,这样年年我都守望着故乡彝人的中秋佳节,因为那里的月亮很圆,那里的风味美食很美,那里的风土人情很浓,那里的乡土文化很亮丽,那里有我根……,所以年年中秋佳节,我守望着故乡彝寨那幅浓浓的乡土风情画,今后不论工作再忙,我都会赶回故乡彝寨过中秋节,去重温故乡彝寨那幅永不更改的浓浓乡音乡情。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今,故乡啊啦彝家山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老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现代文明的新声在古老而美丽的故乡彝寨上空中回荡,从故乡彝人们那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变迁诗篇中,正展示出插甸乡各项事业腾飞的一道声影。qQ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编辑: 尼扎尼薇 发布: beley工作室 标签: 故乡 啊啦 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