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我和我的民族

作者:老野鹤 发布时间:2008-01-30 原出处:中国作家网2007-8-30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有多少人问我阿细的来源,我说:阿细老人的大三胡会慢慢对你说;有多少人问我阿细的传说,我说:请你走进《阿细的先基》;有多少人问我《阿细的先基》,我说:那是阿细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多少人问我阿细毕摩,我说:毕摩的力量是风雷给,毕摩的使命是爱神托。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老人的大三胡正在拉响,它是那样的深沉而抑郁,它用伤感的语言诉说着“阿细的来源”。阿细,是从神话中走来的大英雄,全中国四十多个彝族的部落中,阿细是唯一一个有案可查的用人名作为部落名称的民族。经词中说:阿细的坐骑是金马、飞马,云南昆明市金马坊的传说就是阿细的飞马。阿细的刀,是金子做的仙刀,刀一扬起来,坏人的脑壳就象西瓜一样脆响着开裂。传说中:阿细急公好义,爱民如子。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首歌唱阿细的颂歌中这样吟唱自己的英雄: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是名人的儿孙,阿细是勇士的子弟。阿细是夏天的树木,树下人们好躲阴;阿细是高大的房屋,檐下儿孙好歇凉。阿细是春天的太阳,给大地送来回春的春光。阿细是夏天的太阳,给嫩绿的群山披上碧绿的亮妆;阿细是秋天的太阳,给丰收在望的田园洒上金光。阿细是冬天的太阳,永远温暖着阿细人的心;阿细是巍峨的大青山,永远屹立在红色的红土上!阿细是铮铮的山岩,历经风雨雕凿而不改急公好义的初衷!阿细是不落的太阳,永远高升在阿细部落人的心坎上!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的祖先,发迹于美丽的滇池沿岸,明镜般的高原湖泊,蕴育出一个种族的祖先,从元某猿人到腊玛古人,阿细的先民率先完成了从猿到人的演变;从天火(有时是由雷击造成)烧山到钻木取火,从“靠石架火烧,流出红铁水”到罗锅煮饭铜鼓祭祀,阿细先民创造的文明顺着金沙江、南盘江、牛拦江、北盘江、澜沧江,以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源源不断地向四方辐射。中国的龙文化源自于彝民族,珠穆朗玛峰不过是阿细语的“住嫫崃嫫”,喜玛拉雅是“喜勃波”,泰山就是阿细语的“太三崃”……我和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老人当“宝物”的民族,每次举行摔交运动会都要安排他们跳老年式的阿细跳月,实在跳不了的也要请他们在摔交场上“招摇过市”,“寨外有大树,寨中有老人”是我们阿细人的经典名言,阿细部落人没有一个五保户,老人们还不到“五保”的时候,就被其侄儿侄女们赡养了,我们阿细人总是固执地认为,不会善待老人的民族决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和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只讨媳妇不送聘礼的民族,“挑水来认亲,背柴认公婆”的习俗至今还让多少外族人羡慕不已。我们的阿细妇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喝白酒不抽烟的民族,阿细的先知先觉们早就知道喝酒抽烟危害胎儿的健康发育,并在整个部落社会中推广,直至形成世袭的风俗。我们阿细人在婚姻问题上讲究不是同辈不婚同家族也不婚,“最亲结婚,生儿如猴,混辈结婚,生女如鼠”的古训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我要自豪地告诉世人:阿细人的先进文化比常人所想象的还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欧洲人还在为怎样分年月日而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却使用太阳历劳作了几百个世纪,我们的祖先使用太阳历劳作了几个世纪,并把一年等分为五季十个月,每个季度两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合计360天,余下的5-6天为过年日,它精确的计算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它一年各月的日数整齐,季节准确到一天不差,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一种古历法的科学性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创造的一部伟大、精湛的天文历法,同时也是彝族人民创造的璀灿夺目的民族文化。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希腊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违反了天神宙斯的旨意而,盗取火种带给人类的时候,阿细毕摩钻木取火成功的喜悦早已写进了创世纪史诗――《阿细的先基》!钻木取火成功的意义重大非凡,那火种不是盗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而得来的,那是一种值得自豪的光明磊落之举,并否鸡鸣狗盗之徒所能想、所能为。钻木取火的成功,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丰碑!从此,挨冻的阿细先民们不再无奈地等待,不再憨痴痴地等待雷击或者发生野火,而是变被动为主动,把用火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西方天主教的创始人把“洪水满天”的故事写进《圣经》里的时候,而雄心勃勃地来弥勒阿细山传教的法国神父包罗维尔亚,却很悲哀地在《阿细的先基》中寻到了洪水满天的源头。当神父包罗维尔亚以救世主的身份给阿细人创造文字不久,中国和西方的文字学家和民族学家们就同时向世人宣布研究成果:号称最优秀的英文和一些欧洲文字不过是彝文的衍生种!中国的汉人有“救命草”之说而没有令人信服的典故,但在长诗《阿细的先基》里却把这个典故说得明明白白。当中国的翻译家们还来不及把《圣经》翻译给中国读者们拜读,《阿细的先基》里早就记载着人类共同的祖母叫“野娃”,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西方人在用彝文造字的同时,也接受了彝族的神话并大胆地“为我所用”。当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们喊出第一声“解裹放脚”的口号时,我的阿细民族的妇女们,已用一双大脚很豪迈地走过了五千多个春秋了!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写在羊皮纸上的《阿细的先基》,那是一部古老的歌谣,我和我的民族把祖先创造的文明时代代地传播;写在羊皮纸上的《阿细的先基》,那是一个土生的神话故事,我们阿细人把希望和自己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解用歌声诉说。现代的高科技与古老的《阿细的先基》,是包容的,并且是可以互为佐证的,地球三劫难、人类四代人,蚂蚁瞎子人、蚂蚱直眼人、蟋蟀横眼人、筷子横眼人,决不都是空穴来风!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部气势磅礴的《阿细的先基》,一部空前绝后的《阿细的先基》,记载着阿细先民的再次崛起与灭顶之灾。苦难过后,我们这个历经千古的民族生生不息,怀想着又一个全新的文明与崛起!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民族的诞生,历经了不应该历经的太多的苦难,写在羊皮纸上的《阿细的先基》,历数着阿细的先民们用光脚板留下的足印;大理古城的城墙和老昆明城墙的石砖上,记载着阿细先们民们屈辱的牛马不如的生活;写在羊皮纸上的《阿细指路经》,这样描述曾经的风景:“尔所经之处,雪山春阳光,疾去慎勿瞻,青鹰谷中鸟,顾视且勿妨……”写在羊皮纸上的《阿细指路经》,这样描述曾经幸福的生活:“阿细的祖先,住拖登来若。那个地方啊,一年四季里,有鲜花开放,有鸟儿歌唱。森林里有鹿,麂子和箐鸡。江河中有鱼,还有虾和蛙。这里的人们,不愁吃和穿,男活九十九,女活九十九,小孩生下来,就有九公斤……”写在羊皮纸上的《阿细指路经》 中,这样赞美澄江美丽的风光和阿细先民的生活:“澄江那地方,山清水秀地,鱼鲜果美地。澄江那地方,蓝色的海水,绿色的田园。我们的祖先,海中泛渔舟,渔火映明月,车水来捕鱼,扎把来捕鱼。澄江那海中,抗浪鱼儿游,成群又结队。”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然而,这一切与今日的阿细人无缘,唯有阿细毕摩呻吟诵指路经的歌声,引领着一个又一个亡灵去观赏曾经的风光,去享受祖先们曾经享受过的幸福和欢乐!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月流火,阿细燃火,从农历五月端五节的纪耻节,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农历六月二十四的胜利狂欢,其间堆积着无以数计的阿细先民的尸骨。如果没有龙的凶猛,如果没有虎的顽强,如果没有火的血性,就不会有一个自称为“罗倮”的民族!最古时的阿细先民,那是一群自称为“大脚族”的母性氏族人,他们不甘于高山褶绉的羁绊,用冻裂的光脚板踏倒荆棘,把碎石踩成粉瀣,从中国的大西南到大西北、再转战中原、又南归大西南直致南亚,在高山岩石上留下一个个永不消蚀的足印!“龙”和“虎”成了阿细先民的性格特征,“龙”和“虎”是永远翱翔于阿细人天堂里的图腾!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伴随着阿细老毕摩的法铃声,我和我的民族轻轻地走进阿细毕摩的经词里。哦,阿细老毕摩的经词:那是带给山寨的福;阿细老毕摩的行毕作法:那是增添万人的乐;毕摩的经词,那是一个永久的祝福;那是一个永远的依托;那是一个永远的爱慕;那是一首永远的颂歌!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毕摩,是阿细智慧的化身。阿细毕摩:一个传承文明的好师傅,阿细毕摩:指明一个平安富饶的天国。写在羊皮纸上的阿细毕摩经,流淌成一条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正是阿细人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使得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更显科学性。阿细毕摩的祭祀与祝福,与现代科学没有任何的冲突,祈求健康与平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祭祀乞福不是叫人不劳而获,而是劝导人们正视自然,以求“看见够得着,心想事就成,”让辛勤的劳动得到应有的报酬!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和我的民族相信:阿细毕摩会呼一阵喜雨润禾苗;我和我的民族相信:阿细毕摩会击一道闪电劈妖魔,是他点燃智慧的光;是他点燃生命的火。千年的秘密要他掌握;万年的秘密靠他说破。“君来毕(毕摩)不起,毕(毕摩)起君不祥,”阿细部落人的谚语道破了必须尊重毕摩的真谛。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人敬茶,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敬酒。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三道酒:一道拦门酒,二道祝福酒。三道留客酒。”三道酒,是我们阿细喜迎宾客的最高礼仪。“这甘美的酒,是谁造出来?这清凛的酒,怎样造出来?”长诗《阿细的先基》里说得很明白,我们阿细的先人,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酿造出了用于祭祀诸神的祭祀酒。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和我的民族,“有酒不想肉,有肉就想酒。”然而,“这甘美的酒,我们不先喝;这清凛的酒,我们不先喝。这甘美的酒,先来敬天神;这清凛的酒,先来敬诸神!”我和我的民族,不仅爱喝酒,还要拍起巴掌唱酒歌,抱着酒缸端着酒碗跳酒舞。阿细酒歌是歌颂劳动的歌谣;是庆祝丰收的赞歌;是喜迎宾客的祝福;是新朋老友相聚的“将进酒”!在我们阿细人的酒歌里没有一个“干”字,只有“小酒儿喝一口,喝一口,”说“干!”那是汉人的做派。我和我的民族认为:来之不易的“小酒儿”不能一饮而干,它需要细细地品慢慢地尝,才能享受到劳动的光荣与欣慰。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酒歌唱了一首又一首,同一首的酒歌唱了一遍又一遍。酒香弥漫,是为净宇涤污;篝火熊熊,是为祈福除秽。酒香依旧弥漫,酒歌依旧起伏……正是这久经不息的酒歌,托起了我和我的民族不朽的灵魂!正是这浓郁不散的酒香,凝聚了我和我的民族强大的力量!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于是,我看见:《阿细敬酒歌》的音符早已溢满了弥勒的土碗;歌唱生活的激情,在厚实的牛皮鼓上跳动。理所当然地,我也在大土碗盛满的豪情里,在那浓浓的包谷酒香的乡情里,醉了又醒,醒了又醉,然后又带着几份醉意回家,把自己的女人狠狠地爱上几次。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俗话说:不到云南弥勒,就不知道什么叫彝族。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彝族,真的要到云南弥勒来看看。“到了弥勒,不想回来。”这是游客对云南弥勒的感受!无论是祭火节、火把节、还是欢快激越阿细跳月节,我和我的民族,穿着用手工纺织的麻布褂子,向你袒露着大山般的情怀,吹响五十六把过山号欢迎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的远道而来!二十只牛皮大鼓,二十对铜钹,四十只羊皮铜鼓,还有八十只嘹亮的洋号一起伴奏着我们的脚步一路前行!四百双跳跃的脚步,两百双热烈的巴掌,再和上两百把“咚咚”而响的大三弦,为你呈上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的大餐!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我和我的民族用竹笛、大三弦和简单的音符,配合着我们的手脚模拟生产劳动的动作和丰富的队形变化,以演绎不尽的欢快激越的舞蹈,以展现我和我的千古民族的丰采!我们几百人整齐划一的舞步卷起漫天的红尘,我们跳得直不起腰,可脚板还在发痒;我们跳得大汗淌,可巴掌还在发痒!这就是举世著名的大型舞蹈――阿细跳月!阿细跳月的谜语叫“一蹦三十天”,“蹦”就是跳,“三十天”就是一个月,你如果不知道这些,注定是得不到阿细姑娘的媚眼。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的阿细跳月,是由扑灭一场蔓延的野火而演化而来,我们的阿细跳月跳到天安门、跳进中南海,跳进那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当美帝国主义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把侵略与遏制的狼烟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我们的阿细跳月艺术团随着中央慰问团,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最前线,向“一口炒面一口雪’的志愿军将士们,转达了来自祖国亲人的最亲切的问候!我们阿细跳月代表团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使者,跳到波兰国的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让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国际友人大开眼界!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年建国大庆,阿细跳月的旋律在人民大会堂里奏响,阿细跳月代表团的全体成员与伟大领袖合影,这张珍贵的大照片,被收藏在中央档案馆里,这张珍贵的大照片,至今还收藏在阿细山寨里,阿细跳月特大三弦的传人们,象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着这一历史性的定格,不到万人聚会的摔交大会决不轻意示人,这是我们阿细人的荣耀,也是世界之最!在那举国欢庆的时刻,阿细跳月代表团团长龙介仁穿着麻布褂子,系着麻布围腰,代表四十多个彝族部落向毛泽东主席敬献锦旗,并自豪地告诉他老人家:我来自东方彝族的阿细部落!这张珍贵的大照片,同样被收藏在中央档案馆里,这张珍贵的大照片,同样被收藏在阿细山寨里。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和我的民族最爱唱的是阿细跳月的欢歌;我和我的民族最爱跳的是阿细跳月的狂舞;我和我的民族最值的骄傲的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举世著名的阿细跳月!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细跳月用于祭祀、娱神、葬礼、娱乐、节庆和爱情等,其功能之强大、应用之广泛、场面之壮大,足以让任何一个世界级的音乐大师自叹弗如!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人敬官,阿细敬火。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敬火祭火,是我和我的民族对火的共同的认知。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用熊熊燃烧的火塘,迎接每一个降生的婴儿;我们在火塘边给婴儿洗澡,我们在火塘边给婴儿命名,我们在火塘边给儿童举行戴银项圈仪式,永不息灭的火塘昭示着永不息灭的民族!我们燃起一堆又一堆的篝火,焚烧不干不净和病毒瘟疫;我们燃起一堆又一堆的篝火,送走每一个仙逝的亲友,为其照亮前去阴间的迢途,然后用熊熊燃烧的篝火为其火葬。就这样,我和我的民族的每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生生死死都永远与火相伴。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一种叫“他保哦来”的春鸟不分昼夜地歌唱着春天的时候,当阿细人喜爱的马樱花开始绽放在百年古树枝头的时候,我和我的民族就要举着木刀和斧头,打打杀杀地送走旧火,驱走火中之妖,喜笑颜开地迎接新火点燃篝火,这就是举世著名的阿细祭火!这就是用人体彩绘进行祭祀的祭火!就这样,我和我的民族,用火把迎来一年又一年的风调雨顺,用熊熊燃烧的篝火传递一个火爆的民族。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请听,祭火场上的牛角大号又奏响了生活的赞歌!请看,几百人整齐划一的舞步又卷起了漫天的红尘!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哦,朋友!如果你认为运气总是欠佳,请你来这里,阿细山寨的寨门口,为你设置了燃着香樟叶的火塘,让你在“跨火塘”中薰去一身的倦意与秽气;哦,朋友!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草裙舞,请你来这里,阿细姑娘们穿着用棕片织就的草裙,为你跳一场场原始古朴的祭火舞;哦,朋友!如果你还在忧愁,请你来这里,让阿细老毕摩把祭祀祝福的烧酒轻轻地洒在你的胸膛上,你的忧愁将随着烧酒的挥发而烟消云散;哦,朋友!如果你缺少笑容,请你来这里,听一听那阿细祭火人欢庆钻木取火成功的呐喊声,你的笑容将随着那笨拙而夸张的祭火舞绽放;哦,朋友!如果你不知道怎样珍惜生命,请你来这里,看一看阿细老人皱纹紧密深刻的老脸和他的跳月舞,你就会知道:再贫穷、再潦倒的生活依然灿烂如歌!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就这样,这就是我和我的民族。我和我的民族吃苦荞饭喝包谷酒嚎着歌一路走来!我和我的民族,吟着古歌《阿细的先基》一路走来!我和我的民族,打着火把寻找幸福和欢乐一路走来!我和我的民族,穿着麻布褂子袒露着金子般的胸怀一路走来!我和我的民族,跳着欢快激越的阿细跳月一路走来!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直到今日,我和我的民族,依然走在一道道的犁沟里,用响亮的皮鞭抽下一缕云絮擦去一身的臭汗,然后把收获的希望播进贫瘠的红土地里;我和我的民族,端起绿色的大土碗,用腊玛古人固有的尖牙利齿咀嚼着大块大块的老腊肉,把分享劳动果实的喜悦毫不客气地咽进肚子里;这就是我的父老兄妹,这就是我和我们的民族,一个以热情奔放的阿细跳月而闻名于世的民族!一个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敬火不敬官,敬酒不敬茶的千古民族!Oo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