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光阴之:布拖札记
这次来大凉山,目睹西昌的几个活动之后,我掩饰不住对沦为舞台化的商业化的表面化的火把节的失望,中午吉克曲布请在美女峰吃饭,我告诉他我决定到布拖去。曲布家里晚上要做法事,他脱不开身,好在甲哈鲁黑和依乌欣然答应前往。布拖火把节的开幕式在早上九点,我们决定明天早晨五点就从布拖出发。从西昌到布拖,弯弯曲曲的公路一刻不停地穿过大凉山腹地,出租司机开得很小心,他吹牛说,西昌的好多司机,根本不敢开这条路。翻过一座光秃秃的山坡,依乌指着马路边同样光秃秃的一条土路告诉我,瓦其依合的家就顺着这条路走进去。汽车绕过一道山坡,滑过一条叫梭梭沟的山沟,依乌指着马路边孤零零的一所学校说,这是瓦其依合小时候念书的地方。我曾经跟几个领导说,彝人制造和山鹰组合,在传播彝文化方面的功劳,政府花几百万几千万做宣传都达不到。念及此,我留恋地回首,孤零零的学校早已不见,只有那座孤零零的山坡。
一
太阳毒得超过我的任何记忆,站在白花花的太阳底下,除了紫外线钻进皮肤所带来的那么一丝不爽外,我一点也不觉得热。先前的几组赛马,我和宇子无一例外都赌赢了,这一组刚进场,我一眼就看中了那匹跳跳跃跃的小黄马。骑手是一个精瘦瘦的男孩,拖着马鞭,狼一般的眼睛火一样盯着他的爱马。再怎么装,我看得出,他怎么也不会超过十四岁。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赛马场,成千上万的观众,他瞅都不瞅一眼。除了燥动不安的黄骠马,连近在咫尺的我几次给他打手势他也视而不见。而那匹马的体型,就是严格按照黄金分割,也量不出半点差错。它不停地尥蹶子,虽然赤着脚,小蹄子的孤度仍然完美得无可挑剔。绸缎似的毛皮,接近天堂的颜色,熠熠发亮,怎么也不像来自偏远山区的农家。小时候我养过一匹黄花,它奔跑的时候,常常喜欢不吭一声地将头埋下,不熟悉它这德性的生客,猝不及防之下,几乎没有不被摔下马背的。有一年冬天,大雪,草料匮乏,父亲把它送到外县的表哥家寄养。次年春天,我去接它回家,翻山越岭之后在一条无人烟的水沟边找到正在啃食草根的黄花,它身上沾满了野草籽,鬃毛蓬乱,骨瘦嶙峋。我打个口哨,它扬起脖子,晃晃脑袋,嘶鸣着小跑过来偎在我身旁不停地磨蹭我。多年后一个女孩子给我读“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诗句,我面前总会浮现出黄花洁白的牙齿,尾巴在晚风中歪歪地飘向旁边的一幕。
“黄花肯定是第一名,”我回过头对躲在太阳底下的宇子说,“你看它,这才叫眼空四海。”
“黄花?”
“它的名字叫黄花。”
“是的,你看,它太烈了,你看,它往场中一站,场里场外都傻了。”话虽这样说,但是从小在马背上滚打出来的我,深深懂得,“健儿需快马,快马需健儿。”这条放到任何一条马背上都不会出错的规则,对于布拖山坡上的彝家人,个中滋味,他人难以领会。鲁黑说,凡是要在火把节赛马的家庭,再穷,人手再短缺,一年四季,他们也会安排小骑手专门伺候赛马,汉人玩物丧志的那一套,在这儿没戏。接受了一家之托的小骑手,自然而然地把这一切上升到家庭尊严的高度。不退缩,不服输的血性,接过缰绳的那一天起,就在他们的心中发芽生根,骑最快的马,几乎成了他们整个童年的追求和梦想。
每匹马都由两个成年男子护送,每匹马都着了火似的跃跃欲试,抓住辔头的男人被拖来扭去,根本把持不住队型,场面一片混乱。黄花几次人立,马背上的孩子随着起起伏伏,我为组委会没有在起跑线立几根栏杆感到极其不满。当孩子勒横黄花正要翻身下马的当儿,鬼迷心窍的裁判却吹响起跑的哨笛,几匹马一窝蜂往前窜。黄花刚刚第二次纵身,孩子就从马背上滑了下来,他的个头不及马背高,我只看见他的两手紧紧攥着马鬃,跟跑了几步,奋力起跃,可惜黄花的速度太快,马背也太光滑,他的一只脚刚挂上马背,人已经仰面倒在马肚子底下。我看见黄花的一只蹄子,狂暴地踏在孩子的身上。电光石火之间,马队一阵风似的卷过。没容我惊呼,孩子一个鲤鱼打挺就站起来,骑士般向四周挥挥手,便折回身去拦截脱缰而去的烈马。全场掌声雷动,还有人打起尖厉的口哨,而我的泪,在孩子终于抓住空跑一圈之后的黄花,轻盈地翻身上马的一瞬,悄悄地流了出来。六月二十三日的布拖,天高,云淡。
二
据凉山州档案局介绍,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是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学识渊博,神通广大。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鬼神,又指导人事。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毕摩文化是原始文化的综合体,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医药卫生,天文历法,人伦规范,军事思想,农业畜牧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百科全书似的毕摩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世界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它在世界上是稀有的,在原始宗教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是舶来品,而是自身文化,是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人伦规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近几年,读了包括《西南彝志》在内的数十本文化典籍,对于毕摩,尊敬之心,一日胜过一日。所以当我走过主席台,看见一位辫子拖到脚后跟的老毕摩,一位裸着画了虎纹的上半身的中年毕摩被一堆记者围着拍照的时候,我莫明其妙地感到生气。我知道,这些照片,要不到第二天便会传到那些自以为是的主编信箱,不出一个星期,他们就会摆在那些所谓的学者和小资们的案头,被那些肥胖而退化的手指翻动。在飞机上,我曾经认真纠正一个空姐书写彝人的“彝”字,在广州一家臭名昭著的酒巴,我曾经耐心规劝一个误入歧途的妹子,但是当毕摩被披上伪文化的外衣,被娱乐成性的男男女女表面化庸俗化解读,作为一个知白守黑的彝家后代,作为一个才浅学疏的彝家后代,除了本能的愤怒本能的悲哀,我的确没有资格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公众诠释深不可测的毕摩文化。上个月在昆明,倮倮告诉我,他曾经请央视的几个记者去跟拍一次毕摩祭祀仪式,记者们到现场后给他打电话说,毕摩并不像倮倮说的那样属于彝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反倒像杂耍,神神鬼鬼的。接电话的倮倮很尴尬,现实中的倮倮们很伤心。今天,在布拖贪婪好奇的眼晴中,也有我的一双。可是我的血却渐渐冷却下来,几乎是近于漠然地看完毕摩们吃火,舔烧红的铧口诸多表演。当观众席上传来排山倒海的欢呼,而毕摩捞出油锅中的鸡蛋向四周炫耀的时候,一种愧疚,一种屈辱,辣辣地流淌过六月二十三日的布拖。我实在想不通,几年前倮倮看见的,为什么今天仍然一成不变地在我面前上演?而我不辞劳苦,翻过乌蒙山哀劳山小凉山大凉山来到布拖,难道为的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见证世人怎样猥渎高山仰止的毕摩文化?我看见了错,可是我不知道错在哪儿。我呆呆地立在栏杆边,心里酸溜溜的,一句话也没有跟宇子说。
当几位毕摩表演完,退回幕后,我挤过去,举着相机,却不忍心按下快门。退场时碰见西南民大的依乌,他铁青着脸说,太不严肃了。
我站住,象抓住稻草似的问他。
“你说还能表演多久?这样下去。”
“他们这一代行,我们这一代也还将就。下一代就难说了。”依乌像在课堂上讲课那样一本正经,“要看可以,起码的仪式应该得有,宰牛,至少净一个星期的身......”
三
相传,过去火把节时彝族妇女手拿一根约三尺长树皮剥一节留一节的“花棍”,既可用来“抽打”摸拉她们的男人的手,又可用于跳朵洛荷时姑娘们各抓一头转着圈儿唱;又传古时男人们狩猎归来,妇女们便在火堆旁烧烤猎物,向围在周围的男人斟酒添肉,并围圈而舞,以示庆贺,表示慰问,经过若干年的演变而形成现在这种手撑黄伞围圈踏歌而舞的形式。
阿力色呷认为,朵洛荷,彝语称“冬洪”或“冬格”,是特定在火把节活动中举行的传统歌舞。
朵洛荷是一种女子集体歌舞。其歌舞形式古朴简单,具有原始歌舞的集体击壤而歌的特征。姑娘们围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圈,一个圆圈少则十人,多则几十人。围成圆圈后,姑娘们慢慢地向顺时针方向不停地转动。曲调极多,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唱腔优美。每种唱腔都有固定的曲调,旋律具有所地山歌的风格,结构上为一句一歌,每种曲调每句的前后都有固定的衬词,其节奏缓慢,大致与舞步吻合。其韵律特点不在舞动而旨在舞情,不刻意要求舞步形式的复杂多变和技巧,而在简单的舞步中传唱丰富的歌词,复沓往返,不厌其烦,乐此不疲。
歌词除常用的以外,大多由领唱者即兴编词而唱。形式有独唱、合唱也有对唱,如今多数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内容有歌唱幸福生活的、有反映风土人情的、也有反映地域风貌的,而更多的是倾诉姑娘的命运、思念远方的亲人,其内容广泛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意味隽永。坐在草地上,望着打黄伞的姑娘们一圈圈走过,感伤的调子像碰到水的盐一样四处弥漫:
“朵洛荷
好斗的公牛哟
快到草坪来极斗
今年不把威风显
明年啊
犁地的抬杠就要架在你身上
漂亮的骏马哟
快到草坪来飞
今年不把马蹄扬
明年啊
驮粮的草鞍子就要搭在你背上
年轻的姑娘小伙哟
今年不来草坪上玩
明年啊
成家出嫁走他乡”
儿时见过的景像,千里迢迢地涌上心头。在我的家乡,在我小的时候,每逢婚嫁,我是场场必到的。新娘走出娘家大门,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她们通通都举着伞,到了夫家的院子里落座,新娘总是把伞打得低低的,不肯让人看见她的容颜。尽管我那时听不懂她们的《哭嫁歌》,尽管今天我也听不懂布拖姑娘的朵洛荷,但我直觉其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宇子问鲁黑这些女孩在呤唱什么,鲁黑说,女孩子的伤心事啊,对两眼发呆的陌生人的埋怨啊,她们什么都唱。而我知道,这种已经成功地向联合国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只要她们一开口,一个女孩的追求与梦想,忧伤与孤寂,光天化日之下,其直奔心灵的咏叹,就是心如死水的城市人也难以抵挡得住。成千上万的人拍摄了他们围圈踏歌而舞的形式,成千上万的人记录了她们哀怨的内容。但又有几个人通过这种现象厘清其本质呢?列维斯特劳斯对非洲丛林中的原著民有过系统的研究分析,而我目力所及,还没有看到从种族或族群方面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猎奇以外的论述。这正如爵士乐之于美国黑人,之于美国黑人从非洲贩卖过来的祖先一样,历史往往被现实所弱化和虚化。文明的创造和文明的消失,永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件事。科学能将人的声音保存上千年,但是文化的传承,从来不取决于技术手段。对于高度保持了民族纯粹性的彝族,时间之于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费孝通先生当年对民族文化的某些态度,抽开其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面纱,纯粹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看,有些地方值得商榷。斯大林对于甄别某一民族所提出的五大要点,快两个世纪了,仍然是这一领域最为经典的理论。区别仅仅在于: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需要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表述而已。对于由某一特定族群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人类学鼻祖泰勒早就有过精彩的见解,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窃以为,如果说依山水走势分疆划界为的是便于农活及行政管理的话,那么,将这种方法往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的族群身上套,不管出于哪种需要,都是大错而特错的,对于国家和民族都是一种伤害。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