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我的根在高原

作者:杨荣昌 发布时间:2012-07-0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为一名站立在云南高原大地上的文学追求者,我常常感受到大地母亲对我写作的馈赠,苍茫雄浑的南高原和绮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是诱发我写作的情感酵母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80后的年轻一代写作者,身上背负的历史因袭和重压,已不像我们的父兄辈那么地沉重。我们生长在一个以消解庄严、解构崇高、娱乐至死为能事的文学时代,写作的神圣感与尊严感常遭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嘲弄。许多作家为此放弃了对道德的承担,和对人类如何能更好地生活的精神探索。在此背景下,写作的根容易丢失,文字也容易变得虚华漂浮、临空蹈虚,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对写作最致命的伤害。然而当我在云南大地上寻觅,在云南作家作品中漫游,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试图寻求对话时,我常常感觉到那些远逝的、逃逸的的神灵纷纷回到现实的场域,他们以在场的姿态,诱我深入,进入一片充满神秘色彩与人性深度的文学天地。正如参加此次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班的学员,他们来自全省各地,每个人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民族,与他们相处的日子,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文学色彩的心灵体验。Im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我的民族文学评论中,对彝族诗歌的研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彝族诗人是多民族作家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在当代文学的星河中,如璀璨的星辰,散落于滇、川、黔诸省的土地上。他们大多自小与山水为伴,沐浴于自然的灵光神韵,受袭于民族传统文化之因子,及长,在现代性潮流的漫涌裹卷中,走出群峰手臂的牵挽,外出求学或闯荡。独特的知识承传和人生经历让他们获得返观自身的多重视角:对自然童蒙经验的深情回眸,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热情礼赞及对其在社会变迁中遭致异化的忧伤叹惋。《灵魂漂泊的家园》是第一篇对当代重要的彝族诗人普驰达岭诗歌的研究。该文以意象分析为切入点,围绕诗歌中体现出的民族心理、历史意识与家园情绪,重点探究了诗歌中丰富的彝族文化内涵、民族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别具一格的言语表述特征,从而由写作题材、地域特征的分析进入到审美经验的论述。
 
    《向天之路:彝族当代诗歌的精神轨迹》,是我去年发表于《民族文学》的一篇文章,今年初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2011年度选》评论卷。在这篇评论中,我重点探究了彝族诗人守望传统的家园意识,与天对话的神性情节和鄙俗时代的灵魂探索,其中家园意识包含着对具象化家园的聚焦、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呈现和对失落传统的深情缅怀三个层次。千里彝山民风淳朴,图腾繁复,源自远古的民间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喷涌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彝族诗人们站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互汇的焦点上,以诗歌呼唤神性,飞翔审美想象,在对民族心理的展示中致力挖掘本民族丰富的审美内涵,表达彝族人独特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在探究天人关系及舒展性灵的言语表述中,以充满神启的思维和异样的言说方式,构筑自己孤绝的诗歌叙述立场,探索诗歌在这个愈益物质化的时代所能达到的灵魂高度。
 
    从对彝族诗歌的关注扩大到对民族性和地域性写作的浓厚兴趣,构成了我写作《边缘力量与民间精神——论地域诗歌的艺术特色》的心理动因。无论是生存特征还是文化形态,“地域”所指涉的是与主流中心相隔离的一种状态,就文化特性而言,地域文化与强势文化主体之间有融合、交媾、互渗,细究其内部构成与外在形态,它又是强势文化视阈中的“他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的融汇与交流创造出璀璨的文化成果,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个性,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就是由各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华共同构成的。在文章中,我从地域诗歌写作的物质背景和诗人的生存形态分析入手,归纳了地域诗歌中的自然特征、大地品质和民族特性,以及诗人对神性思维和理性批判精神的追求。地域诗歌是中国诗歌方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们独特的思维、敏锐的触角,呈示了一块异质存在的诗歌世界,在题材拓展、意境营造和诗艺表现等方面,为现代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云南大地上漫游,我依然倾心那些在少数民族民风腾蔚的区域中倔强生长的汉儒文化。最近两年来,云南通海的汉族作家杨杨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以故乡通海为圆心、滇南为半径、昆明为边界,构筑起自己独特的文学视域,以近乎偏执的激情,挖掘、书写着脚下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传奇往事,透过历史的沧桑面影,解读南高原上悲怆、慷慨、可歌可泣的现实民生与异质文化。他是名副其实的生活于小地方的写作者,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汉儒文化无处不在的强大渗透力,却彰显出广博浩大的精神气象,这正是我们所倡扬的“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鲜明体现。生活在云南的26个民族,都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和谐共生,唇齿相依,我们坚守于云南的写作者,有责任把这些民族的精神、品格、心理、气质,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形成云蒸霞蔚的云南文学气象。   
  
  长久以来,云南的一代代作家们用他们充满魔法的笔触,点染了云南最绚丽的高原色彩,云南的一代代批评写作者,为积聚云南文学精神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与作家一道,为了民族性的坚守与超越,投注了自己全部的激情与汗水。老一辈理论家的贡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尤其在云南现当代文学的史论著作中已有定论,而今天站在云南民族文学的前沿舞台和研究高地的中青年学者们,他们的努力与贡献也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同。就其对我个人的影响而言,比如马旷源教授,李骞教授,纳张元教授,黄玲教授,马绍玺教授等,是他们创作与理论比翼齐飞的全能才华,知性与感性互融交织的综合气象,民族性与普适性双向探索的精神姿态,深深地触动了我。读他们的著作,总是能让我找到原初性的理论资源,让我获得灵光乍现、醍醐灌顶的淋漓快感。
   
     生在云南是幸福的,生在云南的写作者更是幸福,因为我们脚下的土地,赋予了我们太多的灵感,我们的每个民族,敞开的都是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学世界。为了这块神性的土地,为了这些充满魅性的民族,为了这里身体扎根大地,灵魂翱翔天空的人民,更为了文学这个甜蜜的诱惑,让我们固守南高原之根,为实现云南文学民族性的坚守与超越,以百折不挠、之死靡它的精神,纵笔驰骋,纵情高歌吧!Im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谢谢大家!

Im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本文为作者在——在2012年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论坛上的发言稿)Im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