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大年正月十五盛行“偷青”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霄”,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以舞狮、耍龙灯等活动来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据古代一些典籍对古人的偷菜行为作有记载。宋代洪皓《松漠纪闻》中说,人们是从契丹人哪里承袭放偷习俗后,有妇女明目张胆地率领婢妾到他人家,趁着主人迎客之际偷窃物件。主人发现后,提家用茶食糕点上门赎取。在清代广东、四川也存在“元夕偷青以受詈为祥,失者以补詈为吉”的习俗。同时,四川还有“四偷”的习俗。即“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
可在四川凉山州会理民间则盛行一种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即正月十五日晚上有到别人菜地里“偷青”的习俗。而在会理大年正月十五“偷青”这寄托着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的习俗,从此就流传下来。虽然没人知道这个习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会理人至今仍然保持着到大年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偷青”这个传统习俗。
“偷青”就是“偷菜”。这“偷”也是明目张胆地偷,菜地主人或看守者在,也只会对来偷者说些客套话:“慢点别踩着菜了,歪了脚。”少采摘点,吃不完浪费了很可惜”等。并不会大骂或驱赶“偷青”者。因为在会理民间,大家都很尊崇这一传统习俗。在整个“偷青”过程中,大人以“偷”青菜、白菜为主,寓意为勤快、清净;小孩以“偷”葱、蒜为主,寓意为聪明上进;年青人以“偷”芹菜、芫荽为主,寓意为勤快、许愿能圆。同时还希望挨主人几句责骂,以图吉利。
据先辈们讲:“不偷不亲,越偷越清。偷回青,家中来年清洁平安。”可见“偷青”是谐音“亲善,亲密,亲近”等睦邻与吉祥之意,这显然是种田人所崇尚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偷回的菜蔬得先放在家神土地处的墙下,向神祇献青,通白一番,似乎想让“偷青”变得合理合法似的。当天夜晚偷来的蔬菜要煮来吃,这就叫“吃青”。
会理人在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偷偷摸摸地到别人家菜地里偷青菜、白菜等蔬菜煮来吃,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清清(青青)白白”做人的习俗。正月十五这天吃过晚饭后,人们就会走出家门,在野外田间地角散步游玩,就作好观察,看看哪儿田地里有新鲜蔬菜,好在夜晚行动。到了晚上8—9点钟准备出发去偷青,偷青者男女皆有,或手提食品袋,或提小菜篮,或肩背小背篼,向着有菜的地方前行。到了菜地,有啥就偷啥,拔萝卜、扯青菜、砍莴笋、掐豌豆尖、拔蒜苗、扯白菜......会理人认为在正月十五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去偷蔬菜,不仅偷的人开心,被偷的人家也很高兴。因为这天晚上,你家的蔬菜被别人偷得越多,就表示你们家的菜种得好,财源、人缘都好,在村子里也越受欢迎。偷到的蔬菜品种也有相关寓意:偷到菜,寓意财;偷到葱,寓意聪明;偷到蒜,寓意会算数。切记无论是黄瓜、北瓜还是南瓜都不能偷的,寓意:瓜宝。
正月十五夜晚,在会理城郊及周边的菜地里,到处都有打着手电或利用手机电筒偷菜的人,犹如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一闪一闪的,很是显眼。此时,你若步入郊外的公路上或村道,随处可见偷青者手抱“偷青”战利品一路追逐嬉戏的少男少女或儿童们,甚是热闹。
“偷青”只是意思一下行,但偷的人家越多越好。大家知道种的菜可能会被偷,因此这天晚上也会有人守菜,毕竟种菜也不容易。但主人家绝不会叫骂,只是假装咳嗽、吸烟点火或小声说话以示警告:“少偷点,到别人家地里去偷点吧!”但近几年来,有个别人不守这一传统规矩,“偷青”用大背篼去偷,想做不劳而获的美梦,影响极为不好。有的菜农为防止菜被偷得太多,在当天下午就在菜上浇上粪便以阻止偷菜,如你去偷青在菜地边闻到粪便臭就要绕开走,以免弄脏全身,让“偷青”的快乐变成失望。“偷青”重在开心、快乐,为珍惜种菜人的劳动成果,最好每种菜偷一至二棵就行,别太贪心,想不劳而获的事最好不去做即可。
“偷青”回来后,偷青者们就会作各自分工,有的洗菜,有的烧水,有的准备制作蘸水调料,一般把菜煮成一锅来吃,或偷前煮好火锅备好,待偷青回来,再放入偷来洗干净的菜放入火锅中煮来吃,或与汤圆一起煮来吃。吃时与亲朋好友一起边吃边聊,并把煮的菜汤也喝上几碗,真可谓其乐融融,异常开心。目的是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家人清清净净、清清白白。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清清(青青)白白”做人。小孩聪明伶俐,年轻人勤奋上进,无病无痛,平安健康。
古人偷菜“偷”得不亦乐乎,体现了当时的人民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而今人偷青“偷”的是传承这种快乐生活的习俗,体现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而时下的网络“偷菜”游戏,则体现了网络发达的时代对大众的一种娱乐。大家在网上的 QQ 农场里玩偷菜游戏。说不定还受过正月十五“偷青”的启发呢。有人甚至在 QQ 农场上留言:“欢迎大家来偷菜!”网上偷菜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消遣方式,它和大年十五“偷青”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主人家都不会生气,因为他也要偷别人的。而且,大家有时还互相攀比,看看谁的 QQ 农场等级高,种的植物好看,才有了相互偷菜的那种乐趣。
凉山州会理民间现今保持着大年十五偷青的传统习俗,这是当地人们一种生活美好寓意和快乐体验的再现。偷青这习俗要保留下去,参与偷青者还得多考虑菜农利益,为珍惜种菜人的劳动成果,最好每种菜偷一至二棵就行,如贪心偷得太多,有失对种菜主人辛勤的劳动的尊重,如果你偷得多而被菜主人抓着,有失自己做人的尊严,不利于团结,更不利于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作者简介:何宗林,彝族,四川省会理市人,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四川温江微篇文学协会会员,会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网站、新媒体平台及报刊;有作品入选书刊,有作品参赛获奖。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