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毅:童年记忆里香甜的烧包谷
走在宽敞美丽干净的米易街道上,有一种熟悉的声音、有一种诱人的香气、有一种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颜色让我回忆起40多年前的童年。
“买烧包谷了,香甜可口的烧包谷……”。只要走在米易城南大街或城北大街上都能听到这种熟悉的声音。看到烧包谷、烧土豆的小摊上,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看看烧烤摊,金黄色的烧包谷、烧土豆那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颜色。问问价格,烧土豆,小的5元,大点的6——8元;烧包谷,小点的6元,大点的8元。买一包8元的烧包谷,尝尝味道,没有童年时的那种香甜味,太硬了,牙齿啃不动,知道自己年老了。
走在米易的城南大街,烧包谷只能看看颜色,啃不动了,不去品尝,只能出8元买一个土豆尝尝童年的味道。
40年前的米易县麻陇彝族乡,秋天的田野里,只有成熟的稻米与包谷地两种单调的颜色。我的老家大木村,人多地少只能对有限的耕地精耕细作,解决社里队员的温饱问题。由于地处高高的白坡山脚下,灌溉非常方便,用不完的麻楠河水欢腾的向南奔去。彝族社会员们,在社长的哨声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战斗”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着一曲曲美丽动人的“农业学大寨”的故事。
烧包谷是我童年记忆里美好的回忆。那时,没有什么高科技,新品种,那时生产队很少对包谷施化肥,施的一般是农家肥,更不能说有今天的“农药”。烧包谷、包谷饭吃起来香甜可口。那时,家乡有一种早产的包谷叫“早包谷”,早包谷成熟比一般包谷早20天,一般是用来煮起吃或烧起吃,可非常香甜,还能解决温饱问题。在红红的火塘里烧一包“早包谷”整个屋子都是香甜味。每当我在红红的火塘里烧包谷,干农活回家的哥哥在很远处就闻到味道,先声夺人的说:“弟弟,你肯定在烧包谷”。
“弟弟,哥哥吃一半”。说着进屋后就没有商量的劈去一半快速吃起来。
“非常香甜,原来弟弟慢慢烧的包谷才好吃……”在哥哥的鼓励下,我又给哥哥烧一包非常诱人的烧“早包谷”,屋里都是我哥俩高兴的笑声。
20天就在高兴声中慢慢的“过去”了。早包谷吃完了,本地包谷又成熟了。我到地里去找黄黄的早成熟的包谷米,烧来吃,一天就“消灭”掉7、8包。在本地包谷地里找“好吃”的包谷,那就需要找那种被虫“咬”过的“病包谷”,那种包谷,看起来“臭”与“丑”可吃起非常“香甜”。地里的包谷全部成熟了,那就需要找还未完全成熟的嫩嫩包谷,嫩嫩的烧包谷吃起更有一种香甜的味道。那时没有“冰箱”,也不知道会保温冰冻的“冰箱”。趁包谷没有完全成熟,在自家包谷地找嫩嫩的包谷放在离火塘比较远有湿气的床下,找几百包包谷“藏”在床下,可以吃一个月,让自己始终吃到那嫩嫩的包谷味道。与哥哥一起分享吃烧包谷的味道。哥哥在米易县麻陇中学教书时,周末我俩都到家里分享吃烧包谷味道。
每年包谷要成熟时,我母亲都会劈十多包包谷,让我上学时顺路带给在麻陇银行工作的沙阿姨。每当收到嫩嫩的包谷,沙阿姨笑着脸说:“谢谢姐姐还记得我喜欢吃烧包谷”。还说:“再过十多天后,再带十多包包谷来品尝”。
“好!阿姨我会带来的,我妈忘记了,我也不会忘记的,请阿姨放心”。十天后,我又高兴的带十多包包谷给沙阿姨,还是看见沙阿姨那高兴的笑容。
40多年过去了,好似非常漫长,又觉得吃香甜的烧包谷还是昨天。童年的回忆,让我想起美丽的家乡麻陇,想起那和蔼可亲母亲。住在县城哥哥已经满60周岁退休了。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经常在梦里出现……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作者:杨正毅,彝族,四川米易人。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散文学会、攀枝花市作家协会会员、《华人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现任教于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文学》《攀枝花晚报》《安宁河》《华人文学》上发表《彝乡之子》《彝家拜年》《美丽的彝寨》《小艾过节》等散文、小说作品120余篇。联系电话:15808100132 qq:1437879948 微信名:阿惹阿他 微信号:yangzyat 联系地址:四川省米易县攀莲镇河西社区教师园区19栋2单元402室。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