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镇南杂咏》的发现及李文臻其人

作者:普显宏 发布时间:2024-02-26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已转变成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国内的一切工作已步入正轨,全国第一轮市县新方志编纂工作已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启动。我们南华县也不例外,成立了南华县志办公室。但从民国年间郭燮熙编纂的《镇南县志》之后,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南华再没有编纂过县志。当时无编志专业人员,只好从写作水平高的知识分子中寻找人才,全国各地大致如此。李文臻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从事县志编纂工作的。
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1691.jpg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华县新中国第一任县志办主任是李文臻,上任之前在离南华城五公里的楚雄州吕合煤矿办公室工作。这是一个原来由省属直管的劳动改造单位,聚集了大量“反右运动”时候下放的知识分子。我1983年楚雄卫校毕业后也被分配到吕合煤矿的职工医院化验室工作,知道当时在吕合煤矿,后来平反恢复“工作”的有楚雄一中校长张毓吉,楚雄师专教授夏扬,楚雄州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王志明,楚雄州妇幼保健院院长刘桂珍,楚雄州文联主席芮增瑞等,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但我到煤矿报到的时候,这些历经磨难的“高知”,还有李文臻,他们都已经恢复工作离开了吕合煤矿。所幸的是后来我都熟识了诸位,对他们崇敬有加。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文臻上任县志办主任后,就开始做“查史搜资”的基础工作。这本《镇南杂咏》就是李文臻到昆明云南省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在古籍仓库中发现的一本唯一记载南华风土人情的个人诗集,印刷于宣统元年,即1909年春。当时还没有普及铅印技术,诗集是古老的石刻印刷,作者是福建人黄大琮。写于镇南,成书于昆明,故南华之前也不知道有此书,是省图书馆古籍孤本,显得十分珍贵。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1690.jpg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文臻从省图书馆影印回《镇南杂咏》后,又由县文化局复印入藏于县图书馆。《镇南杂咏》全书共三十二页,16开大,竖版石印,从右到左翻阅,分“杂咏”“附存”两部分,杂咏58首,附存计诗、词15首。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2年7月,我到南华西街上的县图书馆查阅此书,在众多古籍中颇费周张才找到她,不准外借,只让我用相机拍照。时隔十一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到两旗海湿地公园旁的县图书馆寻访此书,在电脑上查到的存书目录竟然是《镇南杂志》,从三楼找到四楼仓库才翻到此书。封面“镇南杂咏”四字是楷书竖排于左侧,“闽中黄大琮”五字稍小排于正中偏下,扉页上有“闽人黄大琮诗全卷”八个大字。然后是188字的自序,落款为:宣统改元春正月蛰庐识于州南军次。正文前有“闽中蛰庐黄大琮未定草”十字,此处盖有篆刻的“云南省图书馆收藏章”。诗作不分行,连续排版,不占版面,石刻印刷。大部分诗作结尾处都有注释,字体小于正文,故排版看上去还是显得十分美观。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镇南杂咏》是南华县志办原主任李文臻在省图书馆发现并抢救回南华的古籍,对我们研究清末镇南的社会风貌和人文风情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后来收录于第一轮新编的《南华县志》和《南华县文化艺术志》中,才得以传世。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1689.jpg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文臻:楚雄南华县人,1961年毕业于楚雄师范学校。南华县志办公室原主任,曾任《南华县志》主编,云南地方志学会理事,昆明金碧诗社会员。主要作品:《南华县五街乡彝族风俗调查》,载《彝族文化年刊》,在国家和省、州地方志和历史研究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1995年5月印刷的《南华县文化艺术志》选录其诗《学步集》七十首,多为州内十县市志书编审及文化活动有感而发。另有部分楹联挂于南华西山寺、三爷庙等。晚年住昆明与儿子一起生活,2022年出版散文集《萍踪琐记》和诗词集《陋室诗草》。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约是2014年春天,我在楚雄桃源湖广场上闲逛,一老人从我旁边走过,看着我说,你胡子这么长,一看就是个不简单的文化人。我大惊,问他原来是搞什么的,叫什么名字?他报上名来:李文臻。令我大喜,激动得上前握住他老人家的手。说我也认识你啊,我到吕合煤矿工作前,你是煤矿的办公室主任,我多次听人说起过你。但我到煤矿职工医院工作的时候,你已经调南华县志办当主任去了。我创办“煤海文学社”时,许多文友都讲到过你的写作水平很高。我到南华县城工作后,为考证李根源一百多年前在南华立下的三块“郑和故里碑”,查证当年你到大罗邑调查郑和养父后裔飞正昌的情况,读过收入《南华县文化艺术志》里你的70首古体诗,还喜欢你作词作曲的《岔河情》……他也是意外惊喜,我当即要了他的电话……这就是我与李文臻唯一的一次奇遇。cM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3年9月11日于家豪小区)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普显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