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毛文洪与楚雄普显宏诗歌通信
显宏先生好!
先生令我看诗,很是难为了我。
不是谦虚,说真话,我确实不擅诗。而且就其他文体来说,在攀枝花,大家对我的文章的归属,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总的看是散文,但其中又有过多的纪实成分;说是纪实文学,又有散文的结构与粉饰。出过两本书,《从永春河到金沙江》与《阿妈的手擀面》,其中文章大体如此。也写过一些“评论”文章,还受到被评者的喜欢,但有人却说存在“评弱介富”、“理论不足”的毛病。我自己觉得,我之作文,并非刻意,实为从心顺手,不喜欢过多的羁绊与雕饰。
我也写过几首诗,或发表、或被收入集,但本意还是自我陶醉,玩玩而已。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我也曾经学过一点“平仄”知识,也相信律诗具有平仄和谐的内在魅力,但是不相信唐朝那些诗人写诗时都一定是按照规定的平仄依葫芦画瓢。拿“押韵”来说,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但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又当怎么讲呢,押的可是仄声韵啊,可见无论平仄押韵,还是有例外的,关键还是要从心顺手。写诗的技巧,无非也如欧阳修《卖油翁》中的卖油翁所说:“无他,但手熟尔。”
因此,要我看诗是拐的,我看不出什么名堂。
但是先生的指示不办是不行的,所以只好硬着头皮讲几句。我想,先说了上面几句掏心露底的老实话,即使下面说错了,先生也不会怪罪我的。
一、喜欢先生“在文章的四个部分开头时都用诗起‘兴’,然后再进入正文”的结构和设想。照此结构操作,相信会是一幅很好的《虎乡行吟》图!期待拜读。
二、关于先生的四首诗,我觉得都好,从中可以看出未来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和重点。尤其喜欢二、三两首。
三、这里就第四首《走是要走了,舍是舍不得》谈点看法。
1、我觉得第一句还是让它入韵的好。律诗首句不一定非要入韵不可,但就仅只四句的绝句来说,我还是喜欢首句就入韵,这样更顺口一些。原诗首句“情绵绵”颠倒一下,改为“绵绵情”就入韵了。
2、原诗“诗会离别情绵绵,山城久旱逢甘霖”,写了两种情状,一是文朋诗友离别的难舍难分,二是山城下了雨。假若在逻辑上理顺一下,将这两种分裂的情状统一起来,调动当时的自然景(雨),来抒发人物的离别情,也就是改成“山城虎乡降甘霖,恰似离别绵绵情”可能要好一些。
此外,作为老朋友聊天,我想在这里顺便讲一个我亲历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在楚雄桃园湖听一男一女两个歌手对歌。俩人唱到兴头上,唇枪舌剑,不依不饶,越唱越激烈,只听那男的唱道(大意),像你这样又馋又懒的女人,讨到家里什么活也不会干,一天就只知道屙尿(suī),哪个要?我一听,觉得不对了,火药味这样浓,那个女的可能吃不消会发火吧?谁知道,那女的不卑不亢,从从容容笑嘻嘻地,银牙一露就把回答丢了过去:
小妹一天尽屙尿(suī),
屙进夜壶当农肥,
不料小哥喝一口,
还说美酒加咖啡!
我一听,当场就像你们这些文人所描绘的那样——笑弯了腰。
(先生看到这里,一定也笑了哈!
我觉得这首民歌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好听,顺口,容易记住;二是逻辑清晰(屙尿是小妹的特长——小妹屙尿的目的是当农肥——不料小妹的尿被小哥喝了——结果小哥还说“不放糖都要得”。);三是诙谐幽默。你看,小妹的尿都是“美酒加咖啡”,你说小妹到底能不能,美不美?
民歌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力。有些民歌的威力,用“震撼”两字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譬如下面这两首流传在我们家乡的民歌:
(一)
十八媳妇三岁郎,双手抱郎上牙床;
不是公婆双双在,你当儿子我当娘!
(二)
五月撒秧六月栽,儿在娘家就怀胎;
头顶三颗瘪谷子,你要粮食哪里来?
很明显,第一首是控诉童养媳陋习的,第二首是讽刺不按科学办事所谓“跃进”的。
我喜欢民歌。我觉得中国的民歌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海洋,我认为从民歌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今天周六,估计先生会稍微清闲一点,故而多讲了几句。谨此敬颂
文祺!
毛文洪
2013年6月29日星期六于蜀南攀枝花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毛文洪:男,1946年出生,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四川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从永春河到金沙江》《阿妈的手擀面》《维西记忆》等。先后获攀枝花市文学艺术创作奖,曾参与创办文学季刊《苏铁》,并担任该刊副主编。曾任攀枝花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攀枝花市西区文联副主席,攀枝花市西区作家协会主席。
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普显宏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