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显宏:人人都会的不是艺术
2023年7月11-13日,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暨文艺评论骨干培训在楚雄师院举行。从讲座安排可以看出:鉴于目前文艺评论各艺术门类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这次培训前期偏重于绘画艺术的鉴赏交流,然后是二十大文化自信自强的辅导,最后才是文艺批评与理论研究。五位讲官中,马国强、陈文利两位讲绘画艺术;樊泳湄讲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宋家宏、张清民两位讲文学评论。从客座教授来看,省外的三位,本省的两位,统筹安排,考虑还是比较周全的。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骨干培训合影
第一讲《当代中国人物画欣赏》,由中国国画院研究员、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国强主讲。马国强今年71岁了,却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讲起话来激情澎湃,手舞足蹈,言辞入情入理,充满青春活力,讲述颇具感染力,学员也听得认真。
云南省评协主席晏中给马国强颁发聘书
马国强一上来就赞美云南,说云南是美术家的天堂、文学家的天堂、音乐家的天堂,云南的文艺家们是幸福的,他非常羡慕云南文化的多样性,有2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能歌善舞,这个河南就没有;一个民族与一个民族性格又不一样,开放张扬,甚至狂野,且极富个性绝彩,完全不像他们河南的含蓄内敛,中规中矩,相比这些云南就更胜一筹。
骨干培训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
接下来马国强向学员们传授他这辈子从事人物绘画的经验与技巧,但我听的时候多,记的时候少,学到领会的可能还不到十分之一。回来翻阅整理笔记,把我自己学到的或一些自认为精彩的观点、片段分享给大家。
一、马国强第一个强调的还是八十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主旨: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第一源泉唯一源泉。他说不论是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不论文艺界什么乱象、多么浮躁、有多张狂,这都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
马国强说,一位画家,对形体一定要了然于胸,方能一气呵成!如何做到了然于胸,如何一气呵成,第一必须到生活中去,对生活有所感悟,对时代有所感悟,保持对生活感悟的鲜活感,第二是灵感必须从生活中来,技法必须从生活中来,存在即合理。离开了生活,你的艺术就是一壶浆糊。亲临现场体验和感悟是一个过程,有的美术家常常对着一堆照片描摹,没有经历灵感和情感体验,缺失了过程,你的艺术是失真的,作品是不完美的。
对于画家,马国强主张“走到那里,画到那里”,用写实主义手法,并强调这一方法同样适应其它门类的艺术创作。这与我的写作方法完全相同,我要求自己体验最多,而不是最好,然后把经历和感悟及时写成文章。马国强说现在的美术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数着胡子画的画家越来越少,老百姓通通不屑。有一年,有人要把赵本山评为劳动模范,这就很荒唐。赵本山的小品低俗,我们可以包容,但绝对不能褒扬,文艺界要正本清源。他最恨无个性、无由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摹仿,挂上胡子就是苏东坡,扯掉胡子就是李白,认为重复和雷同、步人后尘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大忌。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技法没有实际意义!
在绘画技法方面,马国强通过自己的画作,讲解了写与描、块与面,笔触、线条等等技法。每幅画都要有变化和对比:快慢、冷暖、浓淡、黑白、疏密、刚柔、明暗等等,他说“没有对比就没有美”。长期以来,马国强创作了大量的中国水墨人物画,他的人物画仅用一种颜色,就是用写书法的墨汁深浅色调不同线条组成,凌厉粗壮,很有气势。喜欢用衬托和对比手法,比如画一个主要人物时,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就会在旁边或后面画一些次要人物;中间画一个主要人物时,颜色比较深,旁边或后边的一些次要人物颜色和线条就比较浅。这使我想起我们南华清末画家郭燮熙画的墨梅,也是用墨画的,花朵枝干全是黑色,却也栩栩如生,让人感觉出梅花的红艳。
马国强对艺术家的定位和要求非常高,他认为好画一定要创新,但创新的不一定是好画!绘画要讲究技法,一波三折,余味无穷;绘画也要有高潮和高峰!
学员们在楚雄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考查学习
马国强认为绘画没有创新,没有素养,大量的仿制、复制,那是美术工程。这样的人是美术从业者或美术工作者,不能称之为画家,他从不敢说自己是艺术家。我认为这一点马国强主席的要求过于严苛,这两年我到乡下采风,看到几乎每一个村庄的墙壁上都画满了彩色壁画,这些画或人物,或山水,皆为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非常接地气,也很受民众欢迎,也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也许是地理反差大吧,在乡村看到这些美术画,特别亲切,对我的视觉冲击力挻大的,感觉不知要比城市街头那些画强多少倍,简直就是美翻天了。我常感叹,这几年新农村建设,农村出现了数以亿计的壁画,无意中不知培养出了多少画家!但按马国强主席的说法,他们只不过是美术工作者,美术从业者,混口饭吃而已,还称不上真正的画家。
马国强讲到美术的两个功能就比较客观:一是自娱,自娱的第一心态就是要快乐,绘画时快乐,绘成后更快乐,这个体验过程对人的身心有益。二是悦人,这就要求画家的创作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有真情实感,达到一定的水准,别人也愿意分享你的快乐而快乐。
对马国强主席说的“成功的画家”不外乎有两个途径,我就不完全认同:一个是专业内承认,另一个是市场承认。过去社会正常的情况下的确是这样。但现在私欲膨胀的物质社会里,可以说专业内承认的也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不承认的也不一定不是好作品。同理,市场上的黑暗更不可小觑,曾经的书画界被黑帮一样的大佬们掌控着,他说值多少钱就是多少,他们靠所谓的业内“权威”“名望”一年捞金几千万甚至上亿。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画家及他们的美术作品,既不可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卖出好价钱,这是一个常态。但我要说,他们的创作仍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不是所有的画家和他的作品,都必须得到专业和市场承认,才有价值,这个心态我们要端正。
至于马国强提出的艺术“四个评判标准”我还是基本赞同的:一是思想含量;二是艺术含量;三是创新含量;四是劳作含量。以我的理解,思想是作品的灵魂,道德高地,站得高其价值自然就大,但不一定与量成正比。好的作品都与人的付出有关,也许是手头功夫的积累,千针万线的密织。艺术走笨拙之路,要吃得了苦,练就杂技一样的技能,人人都会的不叫艺术。不要想一蹴而就,就能战胜别人的千丝万缕,任何成功都不可能轻轻松松或随随便便,都需要付出汗水和艰辛。
学员们在楚雄州博物馆调研彝族历史文化
马国强的培训交流更为活跃,有三位学员提出问题,马主席均一一解答。
一、普洱学员问:普洱人物版画曾在全国获奖,但版画现在没落了,作品越来越少,问马主席有何看法?马国强说版画在美术中相对特殊,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左联”为了宣传抗战而普及的一种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便于直接印刷,但印多了后期就不明晰。现在作为收藏,版画印出后常编号,会编到五号或十号甚至更多。但也有追求绝版的,即只印一张后就毁版以保持其价值。原来我工作的吕合煤矿就有一位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的版画家,叫盛莉芸,一生搞版画创作,获重大成果,版画入展中国美术馆,出版了版画作品集,早年就加入中国美协了。
二、有学员问,他们办画展效果不好,如何让年轻人喜欢画画?马国强答:绘画需要天赋技巧,从小培养,不愿意画的要强迫他们去画,使他们逐渐爱起来,没有自律是不行的。如果要安身立命,初中后再继续教绘画,一定要学中国画,考入大学了毕业后有活干。
三、有学员家中侄女艺考,想问问这方面的情况。马国强答,这些年艺考虚热,美术生过量,该降温了,最多五年,一些美院会下马。一个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的艺术家。为五斗米折腰,最后讨饭吃。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