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彝诗馆(诗歌) > 诗歌评论

地域与彝诗随想

作者:麦吉作体 发布时间:2015-06-26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诗馆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何为诗?诗歌或许雏形于原始宗教。把“诗”字分解,那是言字旁和寺庙。人在寺庙中言语,那肯定是在和脑海中虚构的神灵对话。在历史的漫长里,从口头诗到文字符号为载体的诗,形成传统意义上的诗。诗歌在其中艰难蜕变和升华。从原初发自灵魂的呓语转向经人工修饰的文本。文化多元性,诗歌也应该是多元性。而随着网络通讯发达和现代文明进程,世界各地文化相互渗透。诗歌也明显存在相互借鉴技法的混血。此时,“地域诗歌”理论的诞生是必然性的。它拒绝千篇一律的诗象,更拒绝灵魂被无限性复制。彝族诗歌更是“地域诗”大厦的一块亮丽砖瓦。
 
  没有地域,做诗的生命是短暂的。独特地域文化是过去和现在的沉淀。它会养育着这位诗人及其诗。因人类居住环境和文化元体等有别,不同族群对周围事物乃至整个宇宙有着不同认知。深厚悠远的地域文化为各族群诗人提供取之不竭的资源。西南彝民族同样也是众多璀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员。
 
  彝族自古居住在云贵川三省深谷和密林间,高山上。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十月太阳历,语言文字,宗教经籍,服饰文化,神话传说等等扬名国内外。彝族信仰祖灵,万物有灵观,雌雄观等是其生命哲学。中原统治触及西南以来,各地彝族相继受其影响。1956年,凉山经民主改革,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存在结构随之转型。云贵相对很早进入封建统治体制轨道,原生文化结构受瓦解。兴起于当代的三省汉语诗歌随之呈现不同式样。
 
  彝族祖先曾在南高原创建过古蜀国、古夷国、夜郎国、南诏国、古滇国、哀牢国等在国家,彝诗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祖先隐性文化之魂吸附着现代彝人。每个彝族诗人诗写中难免怀旧情结。在自己的诗写里融入彝族文化意象和标志性符号。大凉山诗歌群体更加活跃,一代接着涌现一代,崛起于这座横断山脉,座座山峰站立着失去神灵后的诗神。
 
  解放以来,彝族诗歌从原生母语口头诗向以汉语叙事转轨,这是一次历史性意义的族群生命图谱解读方式。以汉语为躯壳,寄予母族魂灵。吉狄马加、阿库乌雾、发星、倮伍拉且、吉木拉格、阿苏越尔、巴莫曲布莫等等是代表人物之一。他们把山地文化以诗性创造呈现,深入这个民族骨髓构拟奇诡的精神图像。这部份群体及其追随者是远古神力毕摩在当代的再度脱胎。机器感和物质化下的彝族传统宗教意义上的神职人员毕摩将面临失灵危机。
 
  视野放眼全国或者全球,彝族诗歌尚且未有深远影响,但内部已引起骚动并出现 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即使不曾出现震撼中国诗坛的作品,但拉美洲等边缘族群已率先引领。网络通讯覆盖诺域,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获取知识也便捷,这样的境遇会推动彝族诗歌更加沸腾。发星、阿索拉毅等民间诗歌活动者将更大更广更远地激活彝诗系统,让其进行健康地新陈代谢,彝诗必然会迎来新气象。
 
  歌诗的源动力或许是爱,诗人对身边一切的爱,对自然,对民族,对世界,对生活,对神灵等等。世界趋同化的当前,彝族人家园意识和族群意识迅速崛起,社会施加的压力反射本位意识。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神贵族群体,他们急切溯源民族历史文化曾经的辉煌。大部分彝族诗歌内容大同小异,故土情结浓郁,诗歌的题旨和重心最终偏向南高原,凭借母语诗或汉语诗书写母族及其自身精神。汉语诗以吉狄马加为代表,母语诗以阿库乌雾为代表。
 
  自从吉狄马加的横空出世,彝诗歌进入了一个时代。民刊《独立》《彝风》的诞生,彝诗歌由跨入了另一个时代。据不完全统计,云贵川共约有140名彝族诗人。相对其他国内少数边缘民族,这个数字庞大惊人。目前,作品质量虽参差不齐,众多诗人深受前辈诗人的影响,诗写思维也定性狭窄,个体创造性贫弱。自身民族文化精髓尚未掌握,无能借鉴先锋异族诗歌元素等纵横向度知识制约,没有能大突破前辈和自身。但彝诗歌团体热情饱满,诗火旺盛,气势汹涌。
 
  诗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灵语。它是从生活与生命缝隙里挤压出来的。彝族特有的山地文化是彝诗强大宽远厚重的食粮储存仓库。各种本土性文化元素在彝族众多诗人群体诗中俯拾皆是。地域的力量和包容在此得到实证。地域是一种站在本土文化根系上跟对方对话的有效文化单元。地域诗保持自己灿烂星光的同时,富广泛意义和全人类性。地域在诗歌上的所指与其名字是相悖的。它不是一种玩技法的某派诗歌及其艺术审美倾向。它背靠和尊重人类各地文化元体,各树其帜缤纷异彩。
 
  信仰缺失,文化瓦解,元体模糊,物质肆掠,权势横行,精神危机等等,这些都狼狈为奸朝彝区大地疯狂扑来。而彝族诗歌风暴的掀起是有意义的。它作为人类最崇高精神之魂抵挡世俗黑暗的魔须。没有诗人的民族是悲哀的,庆幸的是,位于西南边陲的这个小地方能栖息那么多大小诗人。以诗歌之器构拟和传播民族,构建沙漠化的精神家园,给浑浊的民族意识泥潭冲荡稀释有意义。愉悦自我孤寂魂灵,助于释放个体精神压力。探索人类精神,建设人文思想。
 
  彝诗疆域已雏形。彝诗浪涛狂卷而来。老中青诗人群似群山般构筑人文精神钢铁之城,捍卫千年历史文化的诺域。信息爆炸式和灵魂漂浮性的当前,彝族诗人们需坚守自己的母族文化,恪守个体无二的魂灵,吸取西方等先锋诗营养。深入浩瀚精深的民族文化海洋,广泛借鉴其他各族诗写技法和思想,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深切体会现实生活和生命等等,彝族诗歌的辉煌帝国才更好建成。文化是运动的,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若保持恒久的生命力,遵循物质发展规律,而不断探索和创新是诗歌运动的方式。我们宣言,中国西南将一团亮光膨胀宇宙,升起璀璨的耀眼星辰,与日月同辉,与精神永恒!那是中国彝族诗歌!
 
  (2012年8月29日 晚00:02分 喜德)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