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月亮种在村庄》——与诗歌有关的岁月(后记)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一直以来,想写一篇自己与诗歌的文章,思量很久,却不知如何落笔。好在今年的10月20日是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借此机会,写下我遥远的梦,把多年来歌颂这片厚重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文字,集结出版,以作为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倍感自豪。
当我重新整理这部集子之时,距离我最初的写作已有15个年头,回首过往的岁月,感慨万千。提起笔重述与诗歌有关的文字时,内心有太多的酸楚,同时也充满了幸福和宁静。没有人知道,那么多年以来,我依然痴狂地做着诗歌的梦。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我,抒写着那一行行文字?
我想起了生我养我的故土,想起了生活在这片七彩高原上的人们,他们淳朴、善良、憨厚和坚强,在他们的身上,所表现出的品质,不止一次地如浪花般拍打在我的心底,让我无数次热泪盈眶,而正当这时,那一行行美丽的文字便从心底迸发,变作火光,温暖了我日渐寒冷的心,又如拐杖,搀扶我走过这摇摇晃晃的人间。
作为生活在这片苍茫大地上的一员,也作为这里的一个孤独的行吟者,我知道我是幸福的。一路成长的足迹,如风中的花,摇曳在生命的最美深处。
我于1980年1月1日出生于小凉山腹地,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由于村庄太小,以至于这个村庄从未出现在你所了解的任何一部书籍之中,这里的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而父亲在这里备受尊敬,当了27年的村长,就这样,我在他们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
在这里,我是一个被他们宠坏的长不大的孩子。每个夜晚,总是光着脚丫,拖着下巴,倾听哥哥姐姐们讲民间故事。那样的夜晚,火塘里时常挤满众神的影子。从那以后,我种下了一个小小的理想:长大后,我也要写出一些美丽的故事。上了小学后,当我的一篇篇作文被老师在班级上朗读的时候,我是那么的快乐,从此更喜欢上了文字。中学时学校创办了文学社,我总是喜欢投稿,可是两年了从未发表过。到了第三年,发表一首诗后,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写诗的信心更加坚决了。高中时,我自己创办了诗社,发表别人的诗作,也发表自己的诗作。于是梦想:高中毕业后走进大学的中文系。大学时,我实现了高中的梦想,如愿走进了中文系。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课堂里,教授对我讲:“你的诗写的真好。”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感动至极,我觉得这就足够了,从此我知道,诗歌将会伴随我的一生,事实也的确如此。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教育岗位教国文,有幸结识了我县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鲁若迪基、阿卓务林、吉春老师以及诗人任尚荣、李永天、吉克木呷、佳斯阳春、华秀明、周宗寿、沙马永生等老师,跟他们在一起,我真正感受到了创作的幸福和温暖。在他们的鼓励和影响下,我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并相继在《边疆文学》、《诗潮》、《黄河诗报》、《丽江》、《凉山文学》、《新文学》、《壹读》、《丽江日报》、《宁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百多篇作品,四十多篇作品分别选录于若干诗歌读本之中。
在这之后,又认识了阿鲁.中华、杨艳川、罗云、王婷、肖亚豪、代龙正、余政华、罗云松、吉克杨聪、沙玉龙、杨增娣、马黑阿晶姆等小凉山文学的后起之秀。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不可能有今天的这本集子,除了感恩,我还能做什么呢?只有写出优秀的作品,报答他们以外,今生怕是无以为报了。
在很多个写作的夜晚,我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过:感谢那写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也感谢那些那我爱的人,我恨的人,出生的人和死亡的人。正因为如此,我的诗里常有他们的泪,他们的笑,也常有他们的疼痛和希望,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鲁若迪基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的诗是那片土地上的一捧土,是爱恨交织的疼痛,我想用诗证明,诗人是爱的代名词,即便是恨,那也是因为爱。”
感谢诗歌,因为我人生的很多机遇是从诗歌开始的,可以说诗歌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诗歌,我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师和朋友,再艰难的岁月,总有真情相伴。因为诗歌,我逐渐认清和拥有了这个世界,尽管我的身体,慢慢地被世界污染,但我的灵魂,仍然努力地干净着。感谢诗歌,让我从卑微中找到真实的自我,尽管我不是诗人,但至少我正努力地成为诗人,再也不会迷失自我。感谢诗歌,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尽管一路充满坎坷,但我仍努力地尝试着赞美。此时此刻,感谢的太多,最后,再次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博大的爱,才有了我这些笨拙的文字,也因为我所生活过的那个小小的村庄,和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有了这一枚种在村庄的月亮。
在这本书付梓印刷之际,得到了宁蒗县委县政府和县文联县作协的大力支持,
中国彝族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智红先生欣然为本诗集作序。著名诗人,文化学者海讯为本诗集作了精深的评论,以及著名诗人、青年评论家李永天老师和沙辉先生都对本诗集从不同层面地作了分析。在此,一并致谢!
对我来说,今后文学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依然不会停止,就像故乡那条无名的河流,日夜不曾停歇。若有人问我,今后诗歌创作的走向,我想,除了这个又爱又恨的世界,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疼痛的人们、幸福的人们以外,就只有我遥远的故乡和父亲的村庄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选入这部诗集的诗作,大多数属于近两年的作品,有少部分旧作。如果可以,请认识的你或不认识的你,栖息于这些美丽的文字之下吧。在诗写过程中,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6年8月7日于小凉山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当我重新整理这部集子之时,距离我最初的写作已有15个年头,回首过往的岁月,感慨万千。提起笔重述与诗歌有关的文字时,内心有太多的酸楚,同时也充满了幸福和宁静。没有人知道,那么多年以来,我依然痴狂地做着诗歌的梦。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我,抒写着那一行行文字?
我想起了生我养我的故土,想起了生活在这片七彩高原上的人们,他们淳朴、善良、憨厚和坚强,在他们的身上,所表现出的品质,不止一次地如浪花般拍打在我的心底,让我无数次热泪盈眶,而正当这时,那一行行美丽的文字便从心底迸发,变作火光,温暖了我日渐寒冷的心,又如拐杖,搀扶我走过这摇摇晃晃的人间。
作为生活在这片苍茫大地上的一员,也作为这里的一个孤独的行吟者,我知道我是幸福的。一路成长的足迹,如风中的花,摇曳在生命的最美深处。
我于1980年1月1日出生于小凉山腹地,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由于村庄太小,以至于这个村庄从未出现在你所了解的任何一部书籍之中,这里的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而父亲在这里备受尊敬,当了27年的村长,就这样,我在他们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
在这里,我是一个被他们宠坏的长不大的孩子。每个夜晚,总是光着脚丫,拖着下巴,倾听哥哥姐姐们讲民间故事。那样的夜晚,火塘里时常挤满众神的影子。从那以后,我种下了一个小小的理想:长大后,我也要写出一些美丽的故事。上了小学后,当我的一篇篇作文被老师在班级上朗读的时候,我是那么的快乐,从此更喜欢上了文字。中学时学校创办了文学社,我总是喜欢投稿,可是两年了从未发表过。到了第三年,发表一首诗后,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写诗的信心更加坚决了。高中时,我自己创办了诗社,发表别人的诗作,也发表自己的诗作。于是梦想:高中毕业后走进大学的中文系。大学时,我实现了高中的梦想,如愿走进了中文系。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课堂里,教授对我讲:“你的诗写的真好。”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感动至极,我觉得这就足够了,从此我知道,诗歌将会伴随我的一生,事实也的确如此。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教育岗位教国文,有幸结识了我县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鲁若迪基、阿卓务林、吉春老师以及诗人任尚荣、李永天、吉克木呷、佳斯阳春、华秀明、周宗寿、沙马永生等老师,跟他们在一起,我真正感受到了创作的幸福和温暖。在他们的鼓励和影响下,我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并相继在《边疆文学》、《诗潮》、《黄河诗报》、《丽江》、《凉山文学》、《新文学》、《壹读》、《丽江日报》、《宁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百多篇作品,四十多篇作品分别选录于若干诗歌读本之中。
在这之后,又认识了阿鲁.中华、杨艳川、罗云、王婷、肖亚豪、代龙正、余政华、罗云松、吉克杨聪、沙玉龙、杨增娣、马黑阿晶姆等小凉山文学的后起之秀。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不可能有今天的这本集子,除了感恩,我还能做什么呢?只有写出优秀的作品,报答他们以外,今生怕是无以为报了。
在很多个写作的夜晚,我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过:感谢那写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也感谢那些那我爱的人,我恨的人,出生的人和死亡的人。正因为如此,我的诗里常有他们的泪,他们的笑,也常有他们的疼痛和希望,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鲁若迪基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的诗是那片土地上的一捧土,是爱恨交织的疼痛,我想用诗证明,诗人是爱的代名词,即便是恨,那也是因为爱。”
感谢诗歌,因为我人生的很多机遇是从诗歌开始的,可以说诗歌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诗歌,我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师和朋友,再艰难的岁月,总有真情相伴。因为诗歌,我逐渐认清和拥有了这个世界,尽管我的身体,慢慢地被世界污染,但我的灵魂,仍然努力地干净着。感谢诗歌,让我从卑微中找到真实的自我,尽管我不是诗人,但至少我正努力地成为诗人,再也不会迷失自我。感谢诗歌,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尽管一路充满坎坷,但我仍努力地尝试着赞美。此时此刻,感谢的太多,最后,再次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博大的爱,才有了我这些笨拙的文字,也因为我所生活过的那个小小的村庄,和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才有了这一枚种在村庄的月亮。
在这本书付梓印刷之际,得到了宁蒗县委县政府和县文联县作协的大力支持,
中国彝族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智红先生欣然为本诗集作序。著名诗人,文化学者海讯为本诗集作了精深的评论,以及著名诗人、青年评论家李永天老师和沙辉先生都对本诗集从不同层面地作了分析。在此,一并致谢!
对我来说,今后文学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依然不会停止,就像故乡那条无名的河流,日夜不曾停歇。若有人问我,今后诗歌创作的走向,我想,除了这个又爱又恨的世界,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疼痛的人们、幸福的人们以外,就只有我遥远的故乡和父亲的村庄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选入这部诗集的诗作,大多数属于近两年的作品,有少部分旧作。如果可以,请认识的你或不认识的你,栖息于这些美丽的文字之下吧。在诗写过程中,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6年8月7日于小凉山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