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友珍和梅葛传承
唱梅葛,已经成为了郭友珍老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即使在哄娃娃入睡时,她也会用绵软悠扬的梅葛调唱一段类似摇篮曲的歌:“睡吧睡吧,阿妈的小心肝哟,阿奶的小乖乖哟,打也舍不得打你,骂也舍不得骂你……你阿妈背柴去了,你阿爹放羊去了,留我在家里……”
郭友珍是楚雄州姚安县的马游坪村人,村中少有的云南省省级民间艺人。除她之外,还有几位老人的事迹依旧会被村民们津津乐道。上世纪50年代,马游坪村的彝族艺人罗学明等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梅葛;1990年6月,马游坪彝族民间艺人罗斌、罗登荣、自开喜赴日参加第三届亚洲民间艺术节,演出马游坪彝族史诗梅葛和民族歌舞。这些是一个深藏在山中村子的荣耀。
“根谱”遭遇危机
梅葛是一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诗。“梅葛”一词是彝语的音译,意为“唱述过去的事”,因以唱述为特点,“梅葛”又是调子的名称。在彝族人看来,“梅葛”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反映了彝族人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全貌,它是彝家的“根谱”。几千年来,它完全靠口耳相传保存下来。通过它,上辈人向新一代人教授原始的知识经验,以维护古老的社会传统。它一度流传于楚雄的姚安、大姚、永仁等彝族人密集的地方。
现在,梅葛的传唱范围却正在逐渐萎缩。即使是在具有“梅葛故地”之称的马游坪村,它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马游坪村彝族人的先辈从凉山迁徙而来,凉山地名多带一个“坪”字,为怀念祖先,村子遂叫马游坪。尽管这个村子有浓厚的念祖情节,但这些似乎并不能抵抗现实社会对梅葛传承的冲击。
依照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协委员普珍的调查,现代家电如录音机、电视机、VCD等走进了彝家山寨,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娱乐方式在消亡,彝族村民对“梅葛”已十分冷淡;有的青年出外做工,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境。
在马游坪的2000余人中,60岁以上擅长演唱“老人梅葛”含创世内容的歌手已不足5人,且无人能够完整演唱;30至50岁的中青年,多只会唱“青年梅葛”,仅有极个别能够演唱部分创世“梅葛”;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会唱“娃娃梅葛”的歌手已十分稀少。老歌手与青年之间的传承正在发生脱节。
村民尝试“突围”
自开旺属于5位老人中的一员。尽管已过花甲,他时常还会面对群山用苍凉的语调唱上几句梅葛:“远古没有天,是天不像天,竹竿戳得着;远古没有地,是地不像地,云雾脚下踩……”这是一种没有回应的歌唱。空旷的山谷显得这种歌声更为孤独。
而在以前,对着山林亮嗓子传音后,山中时常会有回应。不需要认识,也不需要见面,就对唱起“梅葛”来。生活在能歌善舞的群体中,唱“梅葛”成为获得认可的一种方式,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途径。自开旺说:“倘若唱得好,会获得对方的尊敬;倘若唱得不好,人家就不理睬你了。”
自开旺2004年退休,此前他是姚安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尽管在城市里有家,但他还是回到了马游坪村。对于他而言,马游坪村的“梅葛”是他一生难舍的情结。1960年,16岁的自开旺加入了村里的梅葛文艺表演队,一直延续至今。在最初的22人中,现在仍旧活着的仅有5人。他现在的任务是专门研究宣传梅葛,他能编能写能唱,也会多种乐器。
如今自开旺更多的时候是在村里的义学堂活动。义学堂于1734年建立,沿用至今。现在的义学堂已不仅仅是村里孩子读书的地方,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梅葛传习所”。以自开旺为代表的老一代人试图利用义学堂这个地方,来让梅葛传承下去,留住彝族的根普,也留住这个古老村寨的荣耀。
除自开旺外,这个钟情于梅葛的群体还有67岁的郭友珍、罗斌、罗英、罗文辉、自桂菊等诸多村民。他们采用集中培训和个人传授的方式对村寨里的年轻人进行梅葛的传承。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一起演唱、整理梅葛,为马游坪近年新组建的梅葛艺术团出谋划策。到今年,他们已经录制了梅葛原唱音带24盒。录音机是自开旺退休时单位送给他的纪念品——这是他对单位的最后一个要求,目的也正是为了搜集和普及梅葛。
现在村寨里的娃娃一般都会唱“娃娃梅葛”了。这得益于马游梅葛小学彝族教师的课堂传授。2004年,也就是自开旺退休归乡的那一年,马游坪小学的教师开始用彝话教授孩子梅葛。他们用录制的梅葛盒带,一句一句向娃娃传授。
为了增强互动性,让娃娃学唱更多的梅葛,去年9月,出身“梅葛世家”的罗英又担任了马游梅葛小学学前班的班主任。曾担任过马游梅葛艺术团团长的罗英,2岁时跟着妈妈唱梅葛,5岁时又得到父亲的传授;17岁参加马游梅葛文艺宣传队,如今算来,也有20多年的历史。
罗英的主要职责就是教授梅葛,每天的5节课中,3节课用来学习文化知识,2节课用来学唱梅葛。周一至周五的每个下午,马游梅葛小学的教室里,时常会传出稚嫩的童声唱的“娃娃梅葛”。
这样的场面是郭友珍老人乐意看到的,这可以让她想到孩提时的时光。她也会感觉到古老的传统又有了传人。对于她而言,梅葛似乎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出于对梅葛的深厚感情,她着实不愿意看到梅葛失传——那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东西。
但倘若让唱梅葛成为年轻一代人的生活习惯,马游坪似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因为仅凭一个村寨来传承彝族的根谱,其力量总是显得太单薄了些。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