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档案:列来拉杜
《民族画报》主任记者,研究生学历,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影视人类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边缘文化传播公司,项目主管。
我1984年9月――1988年7月,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读大学,1988年9月――1991年7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上研究生,期间系统学习了人类学、文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新闻学等社会科学知识,1990年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东方文化学。参加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1996年9月――1997年8月,在北京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系统学习摄影理论与技术,2000年――2001年在北京新东方外语学校学习英语。2003年12月、2004年,参加新闻出版总暑和国家民委组织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2004年5――6月,主持大型彝族服饰画册《穿在身上的历史》的拍摄和文字撰写,同年10月用彝、汉、英三种文字对照出版,获出版社的优秀编辑奖,并列入新闻出版总暑对外交流的书目之一。2005年11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个人的摄影专题“中国彝族文化摄影展”,并在部分首都高校进行巡回展,得到大学生和老师们的肯定和赞扬。2006年5月参加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组织的“纪录片导演班”学习。2000年12月通过主任记者专业技术资格认定,2001年聘为主任记者,到今年已有六年了。
一、任职期间能积极主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决执行党的新闻方针、政策,坚持党在新时期的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的政策、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展示边疆少数民族的幸福生活,报道建国五十年来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
建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连接山外的公路延伸到山村、草原,奔驰的汽车运来花花绿绿的工业产品时,也带来了现代的种种文化思潮。为了宣传报道在解放前,社会发展滞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同胞,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逐步过上幸福日子。我独自采访了生活在东北中俄边界黑龙江边捕鱼为生的赫哲族,西南边陲中越、中缅边界的拉祜族苦聪人、佤族、独龙族、阿昌族、德昂族,以及四川凉山彝族,西北甘肃东乡族、保安族,青海土族等。这些专题内容跨越时间长、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材料,采访技巧上还要避免面面俱到、各民族报道情况雷同的问题。为了写出高质量的稿子,下去采访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查阅了五十年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情况调查材料,并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心里有了大概的报道提纲。
解放以前,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地区,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广大劳动群众没有人身自由,以血缘、家支为纽带的几百个社会组织,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通过不同家支地盘要有“保护人”作担保,同时要缴保护费才能顺利通过,否则,有来无回,被俘为奴,永远留在那里,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云南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山的苦聪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原始密林中,许多人没有衣服,靠兽皮、树叶和布条来遮体,住的是权权棚,棚顶盖竹叶或芭蕉叶,由于山里寒冷,他们又没有衣被,只能终年烤火取暖。他们生产靠刀耕火种,是金平最苦最穷的少数民族;云南阿佤山地区的佤族同胞,还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盛行猎人头祭谷求丰收的习俗。每到砍人头季节,整个阿佤山都处在人心慌慌的恐怖世界中;生活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族,处于木棒点种的原始时期,整个民族没有一所学校,人们要靠刻木结绳数豆来记事……
带着酝酿已久的采访激情,我独自一人踏上去往西南、东北边陲的路程。在大凉山彝族人腹心地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地;在黑龙江的街津口、饶河的赫哲族;云南西盟、金平、福贡等地的佤族、拉祜族苦聪人、独龙族地区,与当地的老百姓同吃同住采访,获得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比较全面的掌握了情况,写出专题。
过去因为交通不畅、家支势力割据,与外界交往少,有“文化孤岛”之称的凉山彝族地区,现在己经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成都到昆明的铁路横穿其中,还开通了西昌到昆明、成都、北京的航线。公路修到村寨,人们自由自在地来往生活着……我完成了《大凉山向共和国报告》、《公路带来的山村集市》、《民族改革“一步跨千年,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的专题。其中《公路带来的山村集市》获2004年国家民委“第四届民族好新闻”二等奖。
在过去盛行猎人头祭谷习俗的阿佤山地区,我看见的是宁静的田野里,默默耕耘的农民,在山坡上嬉戏追赶的牧童,或是在农业技术指导站门前争先购买农药的佤族同胞。一点也想不到、看不出,他们是昔日为了获得丰收,相互砍人头祭谷民族的后代……我以一篇《一步跨千年―阿佤佤山的历史变迁》的专题,真实地记录了佤族同胞的今日生活。
而在独龙族和拉祜族地区我发现,从前靠刻木结绳数豆来记事的少数民族同胞,已经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自己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其他民族一样他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平等的现代文明教育……我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独龙族研究生开始采访,一直到独龙族聚居区,形成了《刻木记事民族的后裔―发展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一瞥》、在拉祜山上我亲眼目睹了在田野里劳动、节日里欢歌笑语的人们,写出《苦聪山寨唱新歌》等专题。
采用历史与现代相互比较的方法,介绍了过去社会发展滞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今日生活、教育、文化、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受到社会和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在这些采访实践中,我体会到:(1)在采访涉及范围广,事件跨越的历史时间长、空间大,牵扯面广的稿件时,采访前要尽量多查阅历史资料,拜访有关专家学者,列出详细采访路线和采访提纲,以免在采访中浪费时间和精力。(2)多依靠当地宣传部门的力量,获取大量的信息,随时修改计划,增减采访内容,提高报道质量。(3)到采访点,在拍摄时要抓住采访对象最有代表性和最具有特点的内容,巧妙应用光线和摄影技巧的变化,避免在同一专题中出现类似的画面,要拍生活环境与人物表情的照片。(4)报道历史与现代对比的专题时,采用历史照片与现代生活场面相互对比方法,尽量寻找和采访到历史事件中当事人或他们的后代,以增强说服力,更好吸引读者和说明问题。
2.宣传、报道优秀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开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把民族文化转化为经济资本,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作为大型综合性刊物《民族画报》的摄影记者,几年来,参与策划和采访的宣传民族文化方面的专栏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精粹”,“饰之蕴―中国少数民族佩饰文化”,“探访远离都市的村落”,“民俗旅游”,“风情大观”等,其中,我是“饰之蕴―中国少数民族佩饰文化”,“探访远离都市的村落”专栏的主要策划和采访者,稿子在《民族画报》上连载后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肯定,《大凉山彝族民间选美》、《寻找歌师》、《探访巴马长寿之乡》、《在黑虎羌寨聆听雕楼的故事》、《火祭――火神送来的狂欢》等专题被《人民日报》等其他报刊杂志和网络转载。
“探访远离都市的村落”针对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紧缺等重大问题,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日趋匾乏,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理想,这些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解决,非常棘手的问题,在中国某些远离都市的边远山寨,早在几百年以前就得到很好解决,他们祖祖辈辈沿袭下来,教导和奉劝后人如何善待自然、节制消耗资源、控制人口增长等的民族民间习惯。它们与现代国际上所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有不谋而合的功效。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呢?这些习惯对后代会有什么影响?他们又是如何把这良好习惯保持到今天的?带着这些问题,我踏上了探访之路……
在贵州一个叫占里的村寨里,我惊奇地发现,这个村1951年人口数量720人,到1997年依然是720人,几十年内人口成零增长,刑事案件发生率也为零。据当地的老人们讲,他们祖先生活的年代也曾有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人多土地少,人多吃不饱,经常发生偷盗抢掠的事情。后来立下一条寨规:夫妇有50担稻谷田的可以养两个孩子,有30担稻谷田的只准养一个孩子。于是,这种符合科学的生育观逐渐形成,一直沿袭到今天,出现了《五世同堂八口人》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在一个叫岜沙的小村寨,村前寨后树木成林,我在采访中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一种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上千年来一直沿续着谁家增添人口,生了小孩,就在村前屋后植树的传统,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盖房时,这些树也成参天大树,是上好的建筑木材,人口与森林资源同样增长。由于有这些习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一条公路穿越寨子中间,但是至今从没发生过用现代交通工具偷盗木材的案件,引发成专题《岜沙,密林中的美丽家园》。
民俗旅游系列专题的出发点是优秀民族文化属于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让人们共同欣赏和共同来保护,宣传报道民俗文化,提供详细的民俗仪式与资料,吸引广大读者来旅游,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让他们意识到文化能带来经济收入,要保护好传统文化。
《青藏高原神秘的跳“於菟“》、《正月里过“老虎节”》、《大山深处时装秀》、《生活形式艺术化的跳菜》、《山上女儿也梳妆》、《献给祖先的宴席》、《表现生活形式的活态文化》等一系列专题文章陆续发表,引起社会的极大兴趣。有人说,以点带面、小题大做,对报道了几十年的民族民俗,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促进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发展都有好处,难能可贵。2005年,主持图文并茂集中表现彝族服饰文化的大型画册《穿在身上的历史》的采访和文字撰写工作,深入到彝族山寨,拍摄了许多反映彝族服饰文化的珍贵照片,该书用彝、汉、英三种文字对照出版,出版后获得出版社的优秀编辑奖,并列入新闻出版暑对外交流书目之一。
在采访这些民俗专题时使我体会到:(1)要紧跟时代脉搏,宣传优秀民俗文化,鼓励人们学习好的东西。(2)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多向当地的老人、民间艺人们学习。(3)要有吃苦精神、和当地的老百姓同吃同住、等待时机、真正领悟民俗形式的文化内涵。(4)要掌握全天候的摄影技巧、配备特殊环境下的摄影器材。
二、熟练运用自己所学文化人类学和传播学的专业知识,在采访实践中不断获取和总结经验,能够完成较高水平的各类专题采访任务,并对民俗文化的专题摄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摄影赛中获奖。
1.丰富采访经验,探索和总结在新闻报道中的专题摄影。
专题摄影,属于摄影艺术的范畴,是新闻摄影中的一种题材,是画报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通过几幅或数十幅照片对典型事例、典型情节进行集中、深入、系统地表 现,反映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形象化的新闻报道。而民俗文化的专题摄影,因在报道内容上有所不同,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较为鲜明的特点。在几年的民俗文化专题报道 中,我摸索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1).题材的多样性。人类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物质生产、春夏秋冬农事活动、生老病死的人生礼仪和宗教信仰、祭祀、节日等都是民俗摄影的对象,也是纪实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民俗应有不同的表现手段,动态民俗仪式的摄影,要求摄影者要了解整个仪式的大概过程,并了解不同仪式细节的文化内涵,要抓拍表现主题内容的点题照片。静态的民俗摄影,如民居、建筑、佩饰等的摄影要求,则更多趋向于摄影者要用“旁观者”的态度去观察和理解,要结合当地族群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因素,用文化动态的眼光去诠释它们。
(2).内容的纪实性。民俗是人们延续至今的一种生活、生产方式,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多地趋向于自然性,不应该有太多的人为和娇柔造做在里边。摄影者应该如实地把这些情况摄制和记录下来。当然,有些专题的民俗摄影需要跨越较长的时间、空间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需要摄影者有耐心、有目的地收集点点滴滴的材料,对专题也需要从感性理解提升到理性的理解,需要对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深入了解所报道事件的全过程,从中找出事件发展的特点。
(3).专题的科学性。民俗摄影如实记录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应该从人类学家的视角去观察、记录、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形成、发展、传播特点。分析总结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型、思维方式等。
2.专题摄影者在熟练掌握摄影技巧的同时,也应该有丰富的文化阅历,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深度有力度的专题作品。
如反映彝族民间信仰工作者《毕摩一一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走近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等专题,我在构思,寻找表现方法时,发现毕摩是彝族民间的知识分子,在没有学校没有老师的旧社会,是受人尊重的知识阶层。一代又一代的毕摩在为彝族民间作信仰工作时,也在默默地传播者彝族的古老文化,特别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彝文,之所以能够传播继承到今天,毕摩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在了解了毕摩的这些文化传播的场所、方式特点后,开始拍摄照片,首先要用图片表现他们所传播继承下来的文化内容,选择一张陈旧发黄、用古彝书文写、画面上有彝族古老图腾图案的经文作为点题照片,意味着这种文化的历史性和神秘感,选择一张这种文化的传播方式,不在教室里,也不在教堂里,是在原野上或是在彝族人居室中心火塘边,师徒、众人们在有意无意的接受知识又传播知识,彝族的传统文化也在这样的条件下默默地传播继承下来……
这个专题对摄影技巧的要求是在自然中表现毕摩在室内火塘边,弱光下做仪式的场面,师徒传授知识的特点,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力。需要有娴熟的摄影技巧外,还要掌握彝族毕摩文化。这篇《毕摩一一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评选为本社的年度“优秀专题”。
近年来,我还采访了香港回归,国庆五十周年大典活动及其国际亚细亚民俗学年会、国际人类学与民俗学2000年中期会议等,多次采访全国人大、政协会议,22个人口较少民族等。《毕摩――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五世同堂、八口人》、《公路带来的山村集市》等获国家民委“民族好新闻”奖、《关注西部代表》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第三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奖、《大凉山彝族民间选美》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人物服饰类”文献奖。《慈母手中线》获“母子情”――全国摄影大奖赛”二等奖。
《寻找歌师》、《打黄伞的彝族姑娘》、《走近美姑彝族文化》、《枪手部落采访见闻》等获中国画报协会各专题奖。
在完成民族画报的报道任务外,我的作品还发表在《中国民族》、《中国少数民族英才录》、《中国少数民族》、《中华锦绣》、《地理知识》、《中国报道》、《民族团结》、《民族》、《妇女》、《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大地》、《中国妇女报》、《漓江》、《青年与社会》,CHINA DIAN,CHIAN WOMEN 《统一战线》、《旅游天地》、《旅游世界》、《穿在身上的历史》、《带面具狂舞的神灵》等画册、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刊用。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