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婺彝族毕摩李茂森的执着追求
李茂森,男、彝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7年10年5日生,系云南省武定县白路镇平地村委会小平地村民小组44号,担任过民办教师、小乡文书、乡长、村公所主任、村委会书记、主任。2005年因工作需要,被楚雄州民委聘用编译彝族毕摩经,六年时间编译了《武定彝族丧葬祭经》三卷《罗婺彝族婚姻礼俗诗》《罗婺彝族古歌二卷》《武定彝族祭祀献牲经》《武定彝族祝膀经》《武定彝族日常祭祀经》《武定彝族献药经》《武定彝族祭祖驱邪经》。还抄写了二百多本《彝文古籍书》存藏。
2011年回武定后在彝家大酒店武定县彝学会办公室工作,任彝学会副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在此期间与彝族文化研究爱好者李绍德、傅朝文、杨建学共同编辑出版,主要彝文编译了《罗婺彝族礼俗采撷》《罗婺彝族婚礼撷萃》,编写彝文教材八本,在县民宗委和彝学会的支持下,办了三期古彝文读书班,培训了一百零三名学员,传承了彝语国际音标拼读法,彝族二十四节令,彝族八方历算等。协助武定县民政局完成地名普查工作,编译了武定县的彝汉地名版,武定县级机关单位彝汉对照牌子。
由于喜爱彝族文化,从小就和家里老人学习彝族婚礼古歌,彝族历算法、礼俗等,成年后经常为本地人择算喜红白事吉日,主持娶嫁婚礼,在村委会期间就协助州委宣传部拍摄电视剧《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中的武定彝族婚礼片段,多次在白路乡政府举办的彝族火把节上主持祭火仪式,先后参与禄劝那拥、武定大西邑、寻甸等五场大型彝族祭祖活动,应邀到禄劝、武定、寻甸、昭通、会泽等地的彝族祭祖大典祭仪活动,现为省、州非遗传承人,武定县彝族学会副会长、多次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几十年来,他接受过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省民委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楚雄州电视台的采访。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也不为自己处在无固定工作,生活拮据而烦恼和抱怨,他初心不移,不忘使命,用全部身心在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的苦旅中奋勇前行。
自幼聪明的李茂森,从小受祖辈、父辈耳濡目染的影响,跟着老爹、父亲学会了不少彝族礼俗和彝族文字。15岁初中毕业,他就开始在父亲身边做帮手,与父亲一道主持彝族礼俗和祭祀礼仪。20岁开始独立为乡村邻里推算彝族八卦的吉凶,为当地彝民测算婚丧嫁娶和起房盖屋动土入宅的吉日,会唱罗婺彝族礼俗诗和罗婺彝族古歌,能主持罗婺彝族婚礼,主持火把节的祭祀祭火和撒火把仪式。
1984年,参加武定县民委举办的彝文培训班,此后多次参加省州举办的古彝文培训班,2001年,参加省民委举办的那拥彝族祭祖大典,跟彝文老师杨自荣学习祭祖礼节。2008年,主持发窝大西邑朱氏家族举办的彝族祭祖大典。2011年~2013年,3次在寻甸县城举办的火把节主持祭火仪式。4次带领武定毕摩到寻甸为当地的彝族家支祭祖,3次带领武定毕摩到寻甸县城,为当地彝民主持祭火撒火把仪式。3次带领武定毕摩到禄劝轿子山和镇雄城为当地彝民供奉祭拜彝族先组。多次参加了省彝学会举办的彝文学术讨论会,还参加过谅山、贵州举办的彝族文化交流会。3次获得州县彝文编译贡献奖。
李茂森有较深的悟性和彝文功底,加之聪慧好学,认真钻研彝文古籍和彝族语言文字,吃苦耐劳,孜孜不倦。彝族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彝族几千年文化的载体,它记述了彝族古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情况,也承载了天文、历法、术算、哲学、文学、生产、伦理、习俗等相关知识,是研究、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的钥匙。熟悉掌握彝族婚丧嫁娶的各种礼俗,熟练的领会彝族文字的音、形、义含意,通过学习彝族文字,全面系统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知识。
李茂森是个毕摩,精通彝文的土专家土学者,他还是一名扎实能干的村官。1982年8月至2005年3月,他在平地村委会任文书、主任、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3年,如果不是翻译编辑《毕摩经》需要,他现在仍然干着支部书记呢。难怪他的言行举指,文化气质素养与当地人相比较为出众,加之高挑的个头,精明能干,他年轻时绝对是帅气的彝家汉子。
2005年3月至2011年,他离开了平地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被楚雄州民委聘用到楚雄州城编译《毕摩经》。6年间,他个人完成了编译《武定丧葬祭经》《武定彝族婚姻礼俗诗》《罗婺彝族祭祖祈福经》《武定彝族日常祭事经》《武定彝族祝膀经》《武定彝族祭祀献牲经》《武定彝族梅葛》,《武定彝族献药经》等共13卷。
编译《毕摩经》,是楚雄彝州浩瀚宏伟的工程,工作量大,设及面广,难度大,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工作,而他靠祖传和自学成为彝文土专家学者,荣幸地与楚雄州的专家学者,坐下来共同编译《毕摩经》,这本身就是对他能力水平的肯定。在众多农民身份的毕摩中脱颖而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值得别人称赞和敬佩,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白路毕摩文化群的荣耀。而他仍然保持一个农民的本色,对人卑恭谦让,乐于奉献,不摆架子,依旧是一名普通的彝族毕摩。
2013年至今,他担任武定彝学会副秘书长、培训部副主任,2023年担任武定县彝族文化学会会长。他编写武定彝文培训教材共5本,抄写了200多本绵纸彝文手抄本。这些年在县里举办的彝文培训班上,他倾心传授彝文课程,共教授学员200多名,用绵纸抄写订制的彝文手册200多本。通过学习,现已掌握彝文软件打字,主编和执行编写了《罗婺礼俗采集》。以实际行动尽心尽地传承彝族文化。
李茂森毕摩,因本人子女工作不在身边,也不愿意学毕摩,对一个毕摩而言无疑很遗憾。但他打破毕摩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束缚,绝不能将满腹所学烂在肚子里,而是广收弟子,除了办彝文培训班,有200多学员学习彝文外,只要有志于学毕摩、学彝文的人他都毫不保留的传授,耐心细致的教。他所教的弟子有8人:禄劝县民政局的干部张中武,其主要学习毕摩的职能,毕摩法器的制作和运用,学习祭山神和供奉祖灵等经文及祭祀仪试;高桥镇庄良村委会庄良村张思学,主要跟他学习彝族八卦历算和运用,学习彝族日常祭祀礼仪和经书;白路镇平地村委会大平地的胡玉权,主要学习彝文经书,祭祖礼仪和火把节的祭火仪规;高桥镇老滔村杨凤光,主要学习彝文经书,祭祖礼仪和火把节的祭火礼仪;高桥镇几梯村张文功,主要学习彝文经书,火把节的祭火礼仪;发窝乡花园村杨选成,主要学习彝文经书,丧葬祭祀礼仪;武定县市场监督局干部杨建学,主要学习彝族文字与应用。武定县市场监督局职工李跃华,主要学习彝族语言文字,彝族古歌和彝族八卦推算和运用。
几年来,他接受过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省民委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楚雄州电视台的采访。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也不为自己处在无固定工作,生活拮据而烦恼和抱怨,他初心不移,不忘使命,用全部身心在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的苦旅中奋勇前行。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县彝学会副会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