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葛薪火传承人——记姚安县优秀农村乡土人才罗文辉
在姚安县茫茫群山深处,有个名叫马游的小山村,山村不奇、不秀,固然也就谈不上有多美。但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地方,却是声名远播,而且非同凡响。原因就是这里诞生了举世闻名的梅葛。
梅葛是彝族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它没有文字记载,千百年来,靠彝族人民口头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梅葛文化概括了彝族古代历史发展,展示了古代彝族先民恋爱、婚事、丧葬等奇异的风俗习惯,被称为“东方圣经”。
梅葛能有今天的辉煌,靠的就是无数热爱它并且为之薪火传承的民间艺人。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是众多传承者中的一位,他就是37岁的罗文辉,现任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马游梅葛表演队的总负责人,梅葛演唱的主要台柱。一个农村基层领导同时又是梅葛传人,两种身份的统一,让他和梅葛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使得梅葛传承后继有人具备了更好的条件。
梅葛这部经典彝族史诗,自流传于世起就注定多灾多难,在新中国成立前,它并不广为人知。1959年由云南省民族民间文艺调查队搜集整理,后经公开出版,才得以广泛流传,由于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得到了各级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后受“文革”影响,梅葛又成为破“四旧”和反封建迷信的牺牲品,经过十余年的横扫,无数梅葛艺人受到冲击,梅葛演唱几近绝迹。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被重新重视并展开了抢救和保护。
幼小时的罗文辉,就在梅葛重现生机的时候接触到并喜爱上了梅葛。随着年岁渐长,罗文辉的梅葛演唱水平也逐步提高,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他虚心好学,遍访全村梅葛演唱高手,使得他很快步人了较为通晓梅葛的民间艺人行列。进人村委会工作后,深感梅葛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他开始在自身刻苦学习的同时,发动全村青少年学习演唱梅葛。特别是担任村委会主要领导后,更是把梅葛的传承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县、乡各级支持下,组织成立了马游梅葛文化站,组建了马游村梅葛表演队,按梅葛的演唱形式分为老年梅葛队、中青年梅葛队、娃娃梅葛队,定期不定期组织培训和演出,使梅葛的生存空间得到了较大拓展,奠定了良好的传承基础。
梅葛表演队成立后,罗文辉为筹措必要的经费多方奔走,争取到了梅葛文化保护和传承经费。为使更多的人欣赏到梅葛的风采,他在表演队身兼导演、策划,表演多种角色。在他的带领下,加人表演队的演员们不论老幼,都将传承表演梅葛当作了自己的职责,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使梅葛这一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流传更广,有机会目睹现场表演的观众越来越多。
在梅葛越来越受重视、影响越来越广的大好形势下,罗文辉更是信心百倍。他审时度势,在县委、县政府打造“文化姚安”、打响“梅葛、花灯、逸西文献名邦”三张牌的施政方针引导下,大胆提出了举办梅葛文化节的设想,很快得到县、乡各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村到乡,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梅葛文化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尤为可贵的是文化节的举办,还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前来研究和交流探讨,进一步扩大了梅葛的社会影响。
罗文辉,这个普普通通的彝家汉子,好像从出世就为梅葛而生,梅葛也在他这一代成就了辉煌。在梅葛艺术走向兴盛的同时,罗文辉也借助梅葛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先后荣获楚雄州首届“民歌大赛”三等奖,被楚雄州委、州政府命名为“优秀村官”、楚雄“二会一节”庆典民族唱法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奖励。
这些年来,在罗文辉和无数热爱梅葛艺术的仁人志士努力下,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强力扶持推动下,有关梅葛的文献著述层出不穷,梅葛表演到了北京,出访日本,《梅葛》长篇叙事史诗被美国专家马克·本德尔翻译介绍到了海外。依托梅葛的传唱表演,梅葛也逐渐成了马游村一大新兴文化旅游产业。会表演梅葛的马游彝族青年男女,更是成为各地表演团体争抢的对象。姚安马游梅葛,在历经几度风雨之后,终于露出了它亮丽的丰姿,并以她独特的魅力和珍贵的价值,在红遍城乡的同时,被国家文化部作为姚安文化商标注册。今年上半年,随同姚安花灯一道,顺利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梅葛,这一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终于在历经千年之后,得到了它应有的殊荣和地位。
面对这一切,罗文辉非常感动,是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使梅葛的传承有了坚强的后盾,同时他更为之自豪的是在梅葛所创造的辉煌中,也有着他为之奉献的一切。为此,他坚信梅葛不老,他为梅葛献身的精神也永远不老。他的生命能走多远,就与梅葛相伴多远。
这,就是梅葛传人罗文辉的誓言。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