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彝族大山普法的“德古”后人
我希望通过直播普法,让彝族同胞们能够学到一些法律常识,不去侵犯别人的权利,同时保护好自己二月的“小春城”西昌,明媚和温暖仍然是主基调。西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这里被高山和河谷环抱,其独有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让这里一年四季日光充沛,和煦如春。城市里聚居着全国最多的彝族人口,漫步西昌街头,随处可见汉彝双语的路牌。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路人穿行在摩天大厦间,不见丝毫违和。
二月的“小春城”西昌,明媚和温暖仍然是主基调。
西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这里被高山和河谷环抱,其独有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让这里一年四季日光充沛,和煦如春。城市里聚居着全国最多的彝族人口,漫步西昌街头,随处可见汉彝双语的路牌。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路人穿行在摩天大厦间,不见丝毫违和。
对于当地的彝族人而言,四川攀西律师事务所律师阿佳迩郭的存在就是定心丸。他那间位于西昌市区的办公室,咨询案件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不时也会有面带局促、神色不安的访客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他们说着流利的彝语,面色泛着强紫外线地区居民常见的黑红。还有一些人衣着简朴、风尘仆仆地从偏远的彝族山区或县城赶来,只为见阿佳一面。
在彝族地区,人与人之间出现的矛盾纠纷多由“德古”出面调解,这是彝族人长期遗留下来的民族习惯。“德古”是旧时彝人社会秩序的维系者,通常由彝人家族中品德高尚、威信甚高的长辈担任,他们秉持着一套自成的价值观,解决婚姻、财产等纠纷,甚至调解人命官司。
阿佳的父亲就是一名“德古”。从小看惯了“德古”调解矛盾纠纷的阿佳,长大后却变成了挑战“德古”的存在——准确来说,他想要用现代法律来纠正这种调解机制中荒诞无稽、忽视公民基本权利的部分。
当同行用普通话帮客户打官司时,阿佳回归了自己的母语,冒着人身风险到村子里办理案件,宣讲法律;在直播间给彝族人免费普法。和同行不同的是,阿佳要考虑彝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也要遵循一个法律工作者的准则,他正努力寻找着一种最优解。
20世纪80年代,凉山北部的冕宁县城厢镇加古尔村还是个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彝族村落,这里土质差、粮食产量低,日常果腹的只有玉米和土豆,交通也极其不方便,村民们的生活基本上与世隔绝。
这是阿佳出生的地方。包含阿佳在内,7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让阿佳的父母越发觉得生活艰难,捉襟见肘。因此,阿佳在初中毕业后选择去福建当兵。在部队的两年,阿佳接触到了现代法律制度。
在部队的一次普法课上,宣讲人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屠夫在市场卖猪肉,突然跑来一只狗要吃他的猪肉。屠夫本能地举起屠刀吓唬那只狗。狗边叫边往外窜,跑的时候又吓到了旁边一头猪。于是猪也跑起来,最后撞到了一个买菜的老婆婆。老婆婆就把猪的主人、狗的主人和屠夫同时告上法庭。最后法官判决,由狗主人和猪主人来赔偿,因为他们没有管好自己的动物,导致了第三方受到伤害。”
故事虽然简单,却让自幼看父亲调解纠纷的阿佳感到耳目一新,“我突然感觉到,学法律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开始自学法律,退役后,成为一名律师。可随着“插手”的纷争越来越多,阿佳越发感受到一些彝族习俗与现行法律规则冲突的情况,例如彝族婚嫁中的“天价”彩礼和离婚时关于彩礼返还的诉求。
阿佳迩郭给当地村民积极普法。(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按照彝族的习俗,彩礼是两家人表达尊重和诚意,开始互相了解的仪式。在阿佳父母刚结婚的那个年代,彩礼也就一两百块钱。后来,村里的水泥路修起来了,年轻人开始出外打工了,彝族人结婚的彩礼也随之成为天价。娶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彩礼要25万元到40万元不等,远远超出了当地人的承受能力,即便是对于打工或务农的普通彝族人而言,同样是个天文数字。
“天价”彩礼使得一大批年轻人因彩礼问题而“婚不起”,相爱之人无法终成眷属。一些家庭不得不借钱来娶媳妇,自此变得一贫如洗,甚至一辈子背负债务。阿佳举例说:“有好几个儿子的家庭,他们要付100多万元的彩礼。可他们哪有那么多钱,只好去借。结婚本来是喜事,但从结婚的那一天起,本来不负债的人也欠了一屁股债了,只能慢慢还,还了一辈子,到老才还完,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阿佳看来,当地的彩礼习俗演变至今,不仅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另外,彩礼给得多,也给离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按照彝族婚姻的传统习惯,提出离婚的一方,必须全额退还彩礼,甚至进行数倍的赔偿。阿佳透露,男方提出离婚时,扣了彩礼之后赔偿相对少一点。若是女方提出的离婚,则会被要求退还彩礼,并且要支付彩礼钱的两三倍甚至付出好幾十万元的经济补偿。
让阿佳觉得更加拧巴的是,相亲过程中,一方如果不愿意继续交往或结婚,或者答应结婚又反悔的话,也要进行一定数额的赔偿。在阿佳经手的一个案件中,女孩和男孩相亲当天便同意结婚,过了几天,女孩越想越觉得不合适,就提出了悔婚,结果赔了男方7万元。“吃了一顿饭,赔了7万元。”阿佳至今想起仍然觉得匪夷所思。
阿佳迩郭(左)为前来咨询的村民答疑解惑。(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更为极端的还闹出过人命。阿佳曾经办理过一起案子,两人在网络相识,在暧昧阶段时被双方家长“催婚”,男方还给了32万元的彩礼。可临近婚礼,女方后悔,没参加这场婚礼。事后,男方要求女方退还彩礼并赔偿,女方家长不乐意。在双方激烈的争吵中,女方家长放话称:“我有两个儿子,我不怕你们闹。”男方家长被激怒了,回应道:“两个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直接把你两个儿子干掉。”后来,男方家长带着一把刀直接找上了女方家,把家中的母亲和其中一个兄弟捅死了。这起案件最终得到审判,凶手被判死刑。在这桩牺牲了两条性命的血案中,无论是凶手还是死者,都深受“天价”彩礼习俗之苦。原来,在这场未完成的婚礼之前,女方还退了一场婚礼,并为此赔了一大笔钱,家庭仍在负债,所以他们想用这32万元来还债。但是男方又必须要回这笔彩礼钱,因为他们也是借的高利贷。
回看这起案件,阿佳觉得,“这是一场恶性循环,拆东墙补西墙”。若没有一些传统习惯规则对离婚和彩礼的固有观念加持,这本应该只是两场不成功的恋爱,即便有冲突,也断不会变成一场人命官司。
在宗族观念很重的彝族人心中,这些冲突并非完全无法解决,当有威望、被众人信任的家族“德古”站出来调停时,当事人也是愿意做出一些让步和妥协的。但是在阿佳看来,“德古”并不能完全实现正义。
在阿佳还很年轻的时候,他目睹过自己堂妹的遭遇。堂妹嫁人后,在外赚钱补贴家用,在内任劳任怨操持家务,付出了很多。但这段婚姻仅维系了3年,堂妹的丈夫不想要她了,但又不愿主动提出离婚,因为一旦这么做,堂妹的丈夫就要不回彩礼。为此,堂妹的丈夫就对堂妹拳打脚踢,极尽虐待,逼得堂妹不敢再回家。堂妹的父亲知道后,很心疼女儿,不得不主动提出离婚。于是男方趁机要求退还彩礼,并索要额外赔偿。阿佳的父亲作为“德古”在其中斡旋,最后堂妹退还了10万元彩礼本金。
这让阿佳难以接受,因为这场婚姻中,堂妹饱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最后却没有得到任何经济赔偿。阿佳认为这太不公平,和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相悖。
有类似遭遇的彝族女性不在少数。仅仅在阿佳身边,他的远方表姑阿佳依月也是彩礼和不幸婚姻的受害者。阿佳依月嫁人多年,为丈夫生了两个儿子,其间没有从这个家得到半分尊重。酗酒的丈夫不分青红皂白,动辄殴打她和孩子,有时拿刀砍,有时用脚踹。阿佳依月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可一想到离婚的赔偿,她不得不忍气吞声,根本不敢提离婚的事情。
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家暴是管理老婆的一种“方式”,甚至只有当家暴到了让女方“破相”的程度,娘家人才会来讨要公道、赔偿,并且家暴受害者要通过赔偿才能离婚。这在公序良俗上,很难让人接受。
“眼下,我们不敢提离婚,因为只要我们一提,姑父就会漫天要价。”阿佳说道,“姑姑第一次去起诉离婚时,法院判决不予离婚。但如果分居满一年再起诉,法院会直接判决离婚”。
话虽如此,阿佳的语气依然沉重。按照阿佳多年调解婚姻纠纷的经验,这件事不会在法院判决离婚后就画上句号。“如果单纯用现代法律去处理彝族人的婚姻,效果不是那么好。”阿佳说道,“姑姑和姑父依然从心理上无法接受,两家人的矛盾都还在,冲突还会继续,说不定就会闹出人命来。”目前,阿佳正在为姑姑写第二次起诉离婚书,协调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金额。如果姑父答应离婚,姑姑就退回7万元的彩礼。
除了财产纠纷,抚养权归属也是离婚官司的一大重点。根据彝族的传统,彝族夫妻离婚后,孩子多由男方抚养,女方也没有付抚养费的习惯,因为女方退还的彩礼就相当于给孩子的抚养费。从阿佳办理过的案件情况来看,提出要抚养孩子的彝族女性很少,因为对于她们来说,能顺利离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一些传统的习惯规则给彝族女性带来的痛苦不止于此。根据彝族的传统,如果丈夫意外去世,获得的赔偿款不能交给妻子和孩子,而是由家族的人来掌管,这样的规定主要是防止女方卷款跑掉。“但是这样一来,赔偿款可能会被其他人非法侵占。”阿佳曾经办理过一起案件,当事人丈夫因工伤于2007年去世,工地赔偿了30多万元,在当时已经算一笔巨款。但男方的叔叔和哥哥们一直将这笔钱扣着,女方索要多次无果。10年后,女方找到了阿佳,阿佳将男方的亲戚悉数告上法庭,这才要回了这笔钱。
回忆这起案件,阿佳仍然很生气,“按照法律来说,这些人根本没有这个权利扣下赔偿款。当年,女方原本打算用这笔赔偿款买下一个商铺。如果真的买下,到2017年,这间商铺的价值会有100多万元了,可拿回的30多万元早就大大贬值了”。
讲述这些案件时,性格正直、脾气爽快的阿佳常常语含愤怒,但在真正处理彝族人的矛盾纠纷时,他又深知,仅靠法律硬碰硬是行不通的。在彝族地区,一些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有时候法律看似把问题解决了,但如果完全按照法律而不顾大家的观念,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你单纯讲法律,当事人觉得太冰冷了,他祖祖辈辈沿用的规矩被推翻了,他真的接受不了。”阿佳说道,“所以很多案子里,就算法院判决了,当事人仍然会在法院之外继续找对方麻烦,和他们扯皮”。
慢慢地,阿佳摸索出一套“刚柔并济”的平衡之道——以传统的形式调解矛盾,确保矛盾纠纷在坚持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得到有效化解。
“一边讲法律,一边动之以情。”阿佳说道,“比如女方悔婚,男方要求退还双倍彩礼。我就会告诉他们,按照法律规定,彩礼可以一分钱不退的。我们现在可以答应给一半彩礼本金,就相当于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彩礼了,双倍就别想了”。阿佳曾经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按照这个说法也成功化解了他们的矛盾。
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情况是阿佳僅凭一己之力无法解决的。亲近如自己的姑姑,即便起诉离婚,也是这个彝族女性在家暴旋涡中痛苦多年后不得不走的路,离婚后姑父一方是否还会继续纠缠,也还是个未知数。“我只能尽量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给他们一些警告——反正犯法的事情不能做。”阿佳说道。
尽管在调解中兼顾着彝族同胞的风俗习惯,阿佳依然希望凭借自己学得的现代法律知识对传统风俗习惯中存在的一些内容违法、有失公平的情形,进行指导和纠正,提高彝族同胞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当他看到那些牵扯进早婚、重婚或是因婚姻纠纷犯了刑事案的同胞时,心情总是很沉重。他想到,事后调解只是一种被迫的应对方式,自己有没有可能做些事情来预先防治风险呢?
2020年6月,阿佳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普法作品,第一个视频就与彩礼问题有关。阿佳的普通话不算流利,但并不妨碍他用一口流利的彝语,给大家普及法律知识、排忧解难。视频发布后的第二天,阿佳就收获了一批粉丝。视频的下方,尽是大拇指和玫瑰花的表情符号。
在阿佳看来,短视频为彝族同胞打开了一个窗口,他们通过这个窗口联系阿佳和咨询法律问题,阿佳也会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遇到反馈较多的问题,他便在直播间里统一讲解。现在,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阿佳几乎每晚都出现在平台直播间,为彝族同胞解答法律困惑,“即使不识字的人,只要有手机就能了解法律”。
“我希望通过直播普法,让彝族同胞们能够学到一些法律常识,不去侵犯别人的权利,同时保护好自己。”说着,这个瘦削的中年男人又接起了一个电话,语气轻柔谨慎,彝语对答如流。西昌冬季的阳光洒在他脸上,同样轻柔。而下一个惊惶不安的彝族访客,或许也能从这间办公室里,捕捉到一丝温暖的阳光。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原载:《方圆订阅》2022年4期;文字来源:搜狐网-街边的那些生活观察。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刘伯承和政治委员
- 2 大凉山飞出的彝族兵
- 3 彝族姑娘:姚林辉
- 4 上海大剧院为彝族金嗓子杨学进首开...
- 5 营造
- 6 忆李力
- 7 “月琴之王”阿署竹林的艺术人生
- 8 难忘阿细跤王龙文才
- 9 某色尼古――大凉山彝族口弦名匠
- 10 万选蓉:做聋儿永远的“漂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