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山鹰组合,一路走来一路歌——山鹰组合三十年巡旅
在中国大西南苍茫的原林深处,在金沙江畔南高原厚实的版图上,有一支头顶蓝天,脚踏高原,手举太阳,奔衍几千年,像雄鹰一样飞翔而生生不息的山地部族,他们的名字叫彝族。
他们用高挺的英雄结书写着灿烂的文明,用智慧在长空放飞着一群群自由自在的雄鹰。这个以鹰虎为图腾崇拜,以 “诺苏”为族群自称的古老民族,用勤劳和勇敢奔突于广袤的大小凉山和青山绿水之间,他们用诗来思维,用歌来舞蹈。他们世代衍承的诗歌遗传因子和音乐的禀赋,在鹰灵诗魂后子的身上得以代代传承。
坐漏古典,千年等待。
正是这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音乐文化土壤,1991年。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音乐原创组合——山鹰组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南高原这片土壤的孵化下横空出世,他们用诗的思维和母语灵感铸就彝族独具的嗓音,使山鹰组合点拨而出的歌声产生了强悍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情张力,将古老的彝族音乐搬上了现代音乐舞台。
一 潇洒山鹰组合 一路走来一路歌
1993年春,山鹰用纯洁的乡士气息发行了第一张彝语专辑《我爱. 我的家乡》。
1994年初,“山鹰组合”录制了第二张彝语专辑《大凉山摇滚》,首开彝族通俗流行音乐——彝式POP的先河。
1994年,山鹰签约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推出“山鹰组合”的第一张汉语专辑《走出大凉山》,在没有过多媒体宣传的年代,专辑销售量达到了80多万张。
1995年,山鹰代表中国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95“亚洲音乐节”,第一次将中国少数民族通俗流行音乐带进了世界舞台。
1996年,录制发行了第二张汉语专辑《离开家的孩子》同名主打歌曲荣获广东广播新歌96首季十大金曲奖。
1997年,在完成第三张汉语专辑《火一样的人》后,“山鹰”觉得自己当前的音乐和都市的生活方式与自己的音乐梦想日趋渐远,于是选择重回民间。
1997年——2000年,“山鹰组合”先后到了西藏、云南、贵州和故乡大凉山等地采风。
2001年,“山鹰”再度北上,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并成立了北京龙曰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山鹰”制作发行了第四张汉语专辑《漂人》,同名主打歌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金号奖——组合金奖。
2003年,“山鹰”制作了十年后又一张彝语专辑《忧伤的母语》。
2004年,在经历了十年的积淀、追寻、采风及碰撞后,“山鹰”打造并推出了第八张具有浓郁东方民族特色的乡谣大碟《忠贞》。
十三年的翱翔,可谓惊喜与成功洒满山鹰飞翔的旅途。
二、山鹰彝刀小试,音乐显露锋芒
在改革大潮汹涌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西南这片土地上春风佛动,万象更新。流行音乐也悄然走进大小凉山。
在现代音乐的影响下,出生于四川大凉山美姑河畔一个古老的村庄的彝族小伙曲吉曲布(艺名“老鹰”,“山鹰组合”的主创者)在1992年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用积累已久的音乐感受创作了第一支彝语流行歌曲《想妈妈》。这首歌无数次的唱哭老鹰他自己,更唱哭了很多很多听歌的人,令很多母亲听得泪流满面的开山处女作,在昭觉县家喻户晓。这样的反响给老鹰很大的鼓励,这首歌也引出了他后来的几个兄弟伙伴。
1993年2月,老鹰、黑鹰、小鹰(最早山鹰演唱组成员,后来离开“山鹰组合”,在大学进修。)和12个舞蹈演员一起组建了自己的民间艺术团。
在昭觉县从来没有过本土艺术团演出,第一场演出,他们费尽周折才找到幕布、照明灯,这些舞台设施。但是“山鹰组合”把彝族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把彝族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的歌声,震撼了彝族乡亲,演出现场一片沸腾。昭觉县县委书记在演出中走上舞台激动的说:“‘金丝鸟’(‘山鹰组合’最早的名字)的歌声就像春风,吹进我们彝家人的心里。”
锋芒显露的“山鹰组合”开始在大凉山各地演出,他们的音乐之旅由此一发难收。艺名为老鹰的曲吉曲布是工人,艺名为黑鹰的佤其衣合是畜牧师,艺名为小鹰的奥杰阿格是教师,他们三个人用自己的工资收入很困难的支持着艺术团的演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他们总是坐着东风卡车出去演出,秋天风很硬,但是艺术团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山鹰”的音乐没有作任何配器和包装,简单靠三把吉他伴奏和清唱,但深受广大彝族乡亲的热烈欢迎,演唱被录制成盒带,在彝族村寨互相传借。
三、定名正身叫山鹰、振翅飞出大凉山
1993年,在喜欢民族音乐,关注民族文化发展退休的前老州长巴莫尔哈的帮助下,“山鹰组合”录制了第一盘专辑《我爱我的家乡》。巴莫尔哈说,鹰是彝族的图腾和吉祥物,彝族人生活在大山中,孤芳自赏、固执、含蓄,永远喜欢像鹰一样。由此老州长巴莫尔哈将他们的音乐组合正式定名为“山鹰组合”。
1994年,“山鹰组合”录制第二盘专辑《心想事难成》。这一年“山鹰组合”受邀到贵州参加文化活动,演出在活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州电台的记者将山鹰的录音带带回广州,推荐给了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几经周折寻找到“山鹰组合”,制作人在成都听完他们的清唱之后,当即决定签约。太平洋推出“山鹰组合”的第一张专辑《走出大凉山》。在没有做任何媒体宣传的情况下,专辑销售量达到了50万张。著名乐评人黄燎原评价说:山鹰的音乐,你要用心去听,你在里面可以听到来自大山背后的声音,听到中国未来的音乐。
1996年,“山鹰组合”代表中国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95亚洲音乐节”,第一次将中国少数民族流行音乐带上世界舞台。他们淳朴的声音打动了评委,歌曲获得“最受欢迎音乐奖”。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在充斥咖啡、西餐、迪厅的环境里,想保持淳朴和自然谈何容易。商业化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每个行当。1997年,“山鹰组合”被定位到劲歌劲舞的现代前位路线上。每天接到的上百封歌迷来信都在为他们所走的音乐风格痛惜,“山鹰”离大山越来越远。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以老鹰为首的山鹰组合翱游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与现代流行之间,在倾心游历不同风格的音乐长廊之后,一直推崇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和擂振邦的音乐元素并受他们的音乐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老鹰逐渐醒悟,以缺失深厚民族文化音乐底蕴的劲歌劲舞的现代流行走势来演绎和诠释山鹰的音乐理念,两者间无法找到交合点,这不是山鹰要走的音乐之路。于是“山鹰组合”与制作方分歧越来越大,山鹰组合在迷茫和困惑的心情中完成专辑《火一样的人》的制作之后,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1998年在他们事业处于巅峰时突然离开了灯光照耀的舞台,毅然决定到西部采风。
四、为拾乡谣民乐之火、回归家园采风民间
大小凉山的彝人都有着一种执着、一种恪守。按照他们的说法,当他们死去,他们被电解而非火葬的骨灰才会长眠于彝山黑色的泥土中,他们的灵魂才会破土而出,并像子居鸟一样翱翔于天空,愈飞愈高,飞向天和地的中央,飞向先祖阿普笃慕的居地。离开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后,准备远走民间采风的山鹰组合首先到达了北京。到了北京,他们本来有机会和北京的唱片公司签约,但是考虑到那时那些的音乐已经和山鹰理想中的音乐偏差很远,冒然签新的公司也不会有什么进步,于是山鹰最终决定远走一趟,到西部采风。
从1998年底到2000年,整整三年间,“山鹰组合”先后到了西藏、云南、贵州、和故乡四川大凉山采风。他们一路踏寻着音乐创作的源泉,认真感受和收集那些地道的民间音乐。“一棵树木,不懂音符的合声,由两只管子组成的羌笛演奏出的动人的音乐,彝族的口弦,这些躲在大山后面的声音一一展现在山鹰面前。”而他们所到之处,也受到了各族人民的欢迎,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真正的舞台,这一切让老鹰到现在还深深感动:“民间储藏着厚重的民族音乐,山鹰没有理由不去民间。从民间来到民间去,这辈子我们肯定是注定要做音乐,我们山鹰不想去争什么,但只要少数民族在的地方都会听到我们的歌,然后我们会把少数民族的东西像桥梁一样建设得像都市里面这样一种桥梁的作用,我们要一直做下去,我们要为这些人表达他们现在的状态,生存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情感路程,我们要用歌声描写这些美丽的山水,这就是我们的理想。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唱歌,没有理由停歇下来,我是一个彝人,我会永远歌唱我的家乡。”
经整整三年多的长途跋涉,2001年底,山鹰组合从抉择西部,回归乡谣的重拳出击中,从民间之旅带回沉甸甸收获再度北上,在北京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并成立了北京龙曰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沉寂三年之后山鹰组合于2002年制作发行了第四张汉语专辑《漂人》。在《漂人》中显示的是山鹰组合更多对民族音乐的重新审视和乡谣民乐内涵的关注与诠释。他们的音乐来自心灵深处,自然天成,在主流音乐与非主流音乐的碰击声中,我们听到了一种拒绝媚俗的声音从大山中传来。山鹰把彝族的口弦、羊皮鼓,以及少数民族音乐里各种音乐元素运用到新专辑里,主打歌曲《漂人》、《阿妈宝贝》、《姐姐的眼泪》和《心愿》等体现了丰富的民族音乐内涵。就像老鹰所说“这才是真正的“山鹰”音乐。”
在《漂人》中,山鹰找到那些躲在山后的声音和那些慢慢逝去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山鹰组合”对他们的音乐风格进行了精心地打磨,那些他们一直在找寻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和声和不乏时尚气息的旋律得到极至凸显,更为重要的是,这张专辑让我们听到了一种古老与现代、纯朴与文明、民族与世界的回响。《漂人》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看到了“山鹰组合”坚持走彝式POP的决心, 而山鹰的努力成果也得到中国乐界的认可,同名主打歌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金号奖——组合金奖。
历经三年的打磨和铸炼,他们找到了自己音乐的着陆点和起驾跑道,山鹰组合振翅飞翔了。
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的山鹰组合,一腾飞,转眼就是三十年。他们始终用走心的音乐,抵达了忠贞一生的音乐,山鹰组合用生命的信仰,诠释了彝族千百年来在南高原演绎的天籁与交响!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普驰达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图片摄影:黄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