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教育

好人谭兴平

作者:​杨正毅(彝族) 发布时间:2022-03-25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在米易民中校园内师生都在传颂着谭兴平老师关心民族学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毫不夸张的说谭老师关心民族学生的好人好事传遍了白坡山脚下的彝族寨子,龙肘山上的傈僳族寨子,安宁河畔的回族村子。在谭兴平老师榜样力量的带动下,民中校园内汉族教师关心民族学生,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乐章。
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心精准扶贫学生杨介。好人故事从马鹿寨景区传到二滩湖畔,得石镇的彝族村民都夸谭兴平是关心民族学生的好老师。“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为了进一步掌握了解精准扶贫学生的家庭状况,让精准扶贫学生“一个也不能少”。2020年11月29日下午,笔者与邱德友副校长、谭兴平老师家访米易县得石镇马鹿寨彝族社区马鹿寨组的杨介。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冬季的米易,阳光明媚。午后的安宁河畔,有种春天般温暖的感觉。从米易县城驱车到得石镇二滩湖畔,又从二滩湖畔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霸王山,经过山路18弯终于到了马鹿寨彝族社区马鹿寨组。车开到山顶,空气非常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谭兴平老师第一次到霸王山山顶,感觉非常好,他感叹道:“这里的环境太舒服了!哪个周末约朋友带家人到这里吃顿火锅感觉肯定非常好,让他们也领略到马鹿寨风景的美”。马鹿寨彝族组,地处高山,交通不便、水源困乏、气候寒冷,这里只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荞子等农作物。彝族村民经济收入非常低,还有几户比较贫穷的彝族农户属于精准扶贫户。外出打工挣钱是这里年轻人发家致富的最佳选择。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马鹿寨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有几个年老的彝族妇女在那里聊天。我们打听杨介家住在哪里时,热情好客的杨介大婶主动把我们带到杨介家。走进精准扶贫学生杨介家,杨介与母亲穿着朴素的衣服坐在屋檐下“分享”午后的太阳,院坝里堆满了刚从地里收获到家金灿灿的玉米。杨介就读于米易县民族中学校七年级七班,是属于家庭贫困辍学在家被政府动员回校学习的学生,小学时多次辍学在家,学习基础非常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谭兴平老师按照彝族的传统习俗,热情地把买好的两瓶白酒及水果递给杨介。杨介母亲用彝语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到屋里坐,要给我们宰鸡做饭。谭老师说:“我们非常忙,天黑前需要赶回去,还有两家精准扶贫学生家庭需要家访,我们到你家就是了解你们家的家庭状况”。谭老师向杨介母亲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的“两免三补”政策。对于杨介母亲听不懂得地方邱德友副校长用彝语进行慢慢的解释让她详细了解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谭兴平老师用手轻轻的拍拍杨介肩膀说:“杨介你是个男子汉,需要树立自信心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啥困难就给我说,我会尽力帮你解决的,彝族年过完了,感冒好了后立即回校上课,学校冬季运动会要开始了,押加、长跑等两个运动项目还等着你为班级争光”。一句句温暖的语言回荡在大山里,温暖着彝家小屋。腼腆的杨介同学一声不吭,只是不停的点头微笑,默默的感受着汉族老师带来的春天般“温暖”。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心傈僳小孩的成长。米易县民中教育集团七年级19班的学生兰海权,傈僳族,家住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社区3组,家有四口人,父母是文盲,哥只读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在家务农。由于父母是文盲,不能在生活上、学习上指导兰海权,兰海权生活及学习习惯非常差。由于学习基础非常差不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连最简单的请假条也会出现10个左右的错别字,20以上的加减法也不会做,生活不能自理。谭兴平作为他的体育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非常关注兰海权的成长。体育课上,对体育课没兴趣怕苦怕累的兰海权始终懒得参加锻炼,谭老师坚持作思想工作让他必须参加锻炼,鼓励他做好每一个体育动作。不会做的动作谭老师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做示范,直到兰海权掌握每个动作要领。当兰海权取得一小点进步时,谭老师给予高度肯定和鼓励,有时奖励几颗水果糖给他。在谭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兰海权逐渐对体育课有了兴趣,有时还会积极主动与同学打篮球等,体育成绩逐渐在提高。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兰海权同学刚到米易民中时,不会洗衣服,每晚鞋袜也不洗就上床便睡,弄的寝室臭气熏天,同寝室的同学怨气比较大。谭老师听到这种情况后,教育兰海权讲究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还教育他如何与同学相处的知识。抽出课余时间配合生活老师手把手教会他洗衣服、洗澡,要求他每天养成洗漱后再睡觉的良好习惯。谭老师知道兰海权家庭并不富裕,零用钱也非常少,每个月准时买来牙膏、洗衣粉、肥皂、两双袜子及一些水果给兰海权。在谭老师锲而不舍的鼓励下,傈僳族小孩兰海权生活习惯大有改观,与同寝室朋友也相处融洽。每当他需要帮助时,同学都会伸出无私援助之手。谭老师对兰海权不抛弃不放弃,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树立好自尊心、自信心,对各科树立好学习兴趣,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谭老师给予傈僳族小孩兰海权父母般的“温暖”,让他在米易民中校园内沐浴到民族团结的“阳光”。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教师里,只要谈到民族团结的典范,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谭兴平老师”。学校每年组织的彝族年,火把节等活动时,谭兴平老师都是主动提出来到学校食堂帮忙(杀猪宰羊),做好彝族特色美味佳肴“坨坨肉”。与彝族同事们手拉着手一起跳起欢快的“达体舞”,举杯同庆快乐的节日。每当学校组织各种庆祝活动聚餐时,多数汉族教师喝几杯酒就去忙自己的事,而谭老师、庄学伟、王继军、李井双等几位汉族老师与彝族教师们一起齐唱彝族祝酒歌,共话米易民中美好的未来。谭老师还学会了几句彝族问候语,学会唱三首彝族祝酒歌。每当彝族家长来校看子女时,用“孜莫格呢”(吉祥如意),“咔莎莎”(谢谢),“邛博,麻目咔孜嘛圣”(同志,找哪位老师)等彝语问候学生家长。米易民中的跑道上、办公室里、食堂里处处都留下谭老师与彝族教师讨论米易民中的未来,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教育彝族学生的方法身影。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米易民中的彝族老师们还清楚的记得:2019年春夏之交,彝族教师杨付忠英年早逝时,谭老师每天上完自己的课后,中午、晚上都立即前往米易公墓,与彝族教师一起给杨付忠老师守灵、接待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半夜还给熬夜的彝族教师烧土豆、开啤酒度过了三个不眠之夜。第四天请假,与彝族男教师们一起把杨付忠老师送到米易县白坡彝族乡李明久村,以非常沉重的心情送完最后一程,让杨付忠老师安息在自己故乡的大山里。谭老师与彝族教师们一起同甘共苦四天送自己的同事最后一程,这事受到米易民中领导的肯定,杨光剑校长号召全校汉族教师向谭老师学习,用实际行动搞好民族中学的民族团结。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当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发生矛盾时,谭老师教育学生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时他也会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我们各民族学生不分彼此都需要做到,文明、包容、友爱、团结”。“好话一句三冬暖”。在谭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发生矛盾的同学握手言和变成好朋友。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谭兴平老师,认真教育教学、关心民族学生、团结民族教师,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他所教的班级体育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被学校授予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称号。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月是学习雷锋月,谭老师率先垂范向雷锋同志学习,给予学生春天般的温暖,夏天般的热情。在校园内教育学生做好人好事。谭老师关心民族学生、团结同事的好人好事可能讲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愿好人一生平安!愿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进步!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富强!3g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米易县民族中学校)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