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海结盟”人物
刘伯承(1892―1986) 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聂荣臻(1899―1992) 四川省江津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1927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53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肖 华(1916―1985) 江西省兴国县人。1928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营政治委员,第十师三十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冯文彬(1911―1997) 浙江省诸暨湄池湖西村人。少年时到上海当童工,1925年参加五卅爱国运动,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被选为上海工会联合会常务委虽。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秋,到福建。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秘书。1930年起,先后任红四军军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总指挥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红军总前委特务大队政治委员。1931年1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大队政治委员,参与红军通信部门最初的组建工作。11月,任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巡视员,赴湘赣革命根据地检查指导共青团工作,把将要错杀的胡耀邦、谭启龙带回中央苏区,挽救了干部。1932年冬,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1933年7月,任新组建的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不久改任师(后改称十五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丁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月,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巡视团主任。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一大队政治处主任。10月,任大队政治委员。12月,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936年,参加东征战役。4月,调回延安,任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此后长期主持党的青年工作。11月,共青团组织解散,任中共中央青年部部长。1937年4月,在延安主持成立西北青年救国108会,被选为主任,领导陕甘宁边区和西北地区的青年抗日救国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1945年5月,兼任中国解放区青年联合会筹委会主任,组织发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动员国统区的青年参加抗日民主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发动解放区青年参军。指导国统区青年开展学生运动。党中央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后,兼任中共平山县委书记,为党中央做后勤和保3131作。1949年4月,在北平主持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会书记,成为中国著名的青年领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文彬历任青年团中央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中共上海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为第一、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在中共第十二大、十三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果基约达(1894―1942) 亦译作果基小约达,果基小叶丹,彝族。原籍越?厅上背雄,1900年随父迁居冕宁羊坪子(今彝海乡)。 约达幼年倔强豪爽,及长,讲义气,善辞令,好交际。热悉本民族典故和习俗,成为本家支和当地有声望、有影响的黑彝头人。
1935年5月12日,中央红军先遣部队过大桥峨瓦山垭后,遭到罗洪、倮伍、果基支黑彝头人带领的武装围攻,红军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反复宣讲“红军是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为各族人民谋利益的军队。只是路过此地,决不伤害少数民族。”小约达听懂了宣传,派管家沙马尔各前往探听联系后,由冯文彬带领其见刘伯承司令员。小约达答应,愿保红军过自己的领地,并提出与刘司令员喝血酒。刘伯承欣然应允。于是在彝海子北端草坪上,按照当地彝族习惯歃血结盟。仪式毕,刘伯承赠送小约达一支左轮手枪和几支步枪;小约达将自己的黑骡子送给刘伯承。当晚,刘伯承邀请小约达叔侄赴大桥红军驻地,小约达随往,以表诚意。红军授予小约达“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次晨,小约达到喇嘛房泥人为红军带路。红军先遣部队迅速安全通过彝族地区,为红军大部队顺利过境创造了条件。
红军过后,邓秀廷代理冕宁县县长,彝汉人民受到疯狂报复和迫害,果基家被榨去不少枪弹钱财。1942年6月18日(农历5月5日),果基约达在冤家械斗中,遇到伏击,身亡于大桥场外。
1950年春,果基小约达夫人及弟果基尼迫,把保存下来的红军沽鸡支队队旗,献交解放军驻冕宁部队。
沙马尔各(1897-1945) 四川省冕宁县中心公社大盐井大队(彝海乡大盐井村)人,系果基约达外当家娃子。随果基约达参加“彝海结盟”。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