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毅:听彝海涛声
春夏之交的五月,我所在米易县民族中学校组织党员与班主任到凉山州冕宁县彝海景区接受红色教育及民族团结教育。听到这个消息时,许多党员教师都非常激动。我很早就想去看看彝海,听听当年刘伯承与小叶丹感天动地的“盟声”,想去看看美丽的神秘的大凉山。
汽车开进海拔2080米的冕宁县彝海乡,空气变清新了,天气也变凉爽了,看看远处茂密的绿色的原始森林心情豁然开朗,感觉似乎进入了仙境,一片片森林、一个个村庄、一丘丘马铃薯地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党政军企同心,决胜脱贫奔康”醒目的标语、红旗、熟悉的彝族文字,熟悉的彝族人让我这位彝族教师倍感亲切,好似这般美景在我的梦中经常出现过。在彝海游客接待中心,彝族女服务员漂亮大方、热情好客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漂亮的彝族服装、精巧的彝族漆器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当地的彝族土特产蜂蜜、木耳、火腿、鸡枞更让我们大饱眼福,大饱口福。教师们掏出人民币纷纷购买,说这些土特产绿色环保一定要让家人尝尝。在“结盟农庄”午餐开始了,坨坨肉、酸菜汤、凉拌蕨苔等一道道彝族风味美菜色香味俱全,非常好看,大家不忍心动筷。品着彝家菜、喝起彝家美酒更让教师们感受了凉山的味道,大家吃着、喝着、唱着,“品尝”民族团结的“凉山风味”。红军树(彝族名字“四打嘎别”),因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过彝海时,红军警卫部队战士在树下休息而得名。这颗树龄150年的老树不仅给我们遮荫,而且成为我们欣赏的风景树。今天有幸在红军树下休息是非常幸运的。
彝海结盟纪念碑下,我了解到:1935年5月,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于长征途中来到大凉山冕宁县,22日,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率部在彝海附近,向彝族同胞宣传红军的宗旨和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彝族同胞对红军的尊重和信任,刘伯承在聂荣臻的陪同下,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在此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红军帮助彝民组建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并授予队旗,赠给了武器。在彝海结盟纪念馆,看到了“长征一个伟大词语的诞生”的解释,也看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同时也了解到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红军长征过西昌、礼州会议、泸沽改道分兵、红军长征与石达开远征路线对比图。从这些图案及文字中,可以看出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关键是党的民族政策非常英明,汉族与彝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好结果。彝族人虽然居住在贫瘠的大凉山,可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彝族人耿直好爽好客,每个彝族人都怀着一颗善良之心战天斗地艰难的生存着,当时的彝族人最恨的是国民党,受国民党长期欺压的彝族人,也只能选择帮助共产党顺利通过彝区北上抗日保家卫国,帮助红军过彝区这是彝族人民最明智的选择。
在彝海畔,红军讲堂碑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同志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彝海结盟传为佳话。”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在彝海畔,学习和感悟长征精神、“彝海结盟”精神,这里既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党史教育的理想之地,又是进行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绝佳之地。
漫步在彝海畔,看到蓝色的海水清澈见底、四周绿色的森林紧紧拥抱着彝海,蓝蓝的海水涛声依旧,诉说着八十四年前这里发生过改变中国命运的彝海结盟,她见证着彝族与汉族长期的友谊,同时也见证着大凉山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从奴隶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从贫困走向富裕奔小康。沿着彝海旅游道路漫步,有一种心情非常轻松的感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嗅着彝海的味道,再用双手捧着海水喝着,甘甜的味道好极了。旅游道旁,有三个彝族小孩在卖樱桃,我问小朋友多少钱一斤,小朋友答道:10元。我说:我们都是彝族,10元就10元。小朋友说:都是彝族那就5元卖给你。同行的彝族教师杨顺华立即掏出10元给小朋友。淳朴善良的的彝族小朋友不好意思地红着脸用双手接了10元钱,给杨顺华老师深深的鞠躬。多可爱的小朋友啊!但愿你快快长大成为祖国的建设者。杨顺华老师提着樱桃与同行的汉族教师一起分享彝海畔的生长出的樱桃,一起分享代表民族团结的小“樱桃”,红红的甘甜的小“樱桃”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米易民中是一所彝族学生占58%的学校,彝族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六分之一,在这里彝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之间需要团结,彝族教师与其他民族教师之间更需要团结,党员教师进行红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这是学校发展之需要,也是米易民族团结之需要。愿米易民族团结之花花开红艳艳。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