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巨川:忆普雄
(岁月荏苒,如今的普雄稻米飘香,一派生机勃勃 游小军摄)
普雄河畔的枪声
平熄普雄武装叛乱,至今六十余年。发生在大凉山上那场急风暴雨似的反动上层掀起的武装反革命暴乱,使我终生难态。
1955年12月普雄叛乱时,在家的领导干部仅有马文增、梁兴明两人。马文增是普雄办事处唯一的汉族副主任,梁兴明是公安局局长。两人均是从军队转业地方的南下干部。
1954年10月,我从驻凉山部队转业到普雄办事处政府办公室工作。
鉴于普雄地区的电杆、电线时常遭到破坏,鉴于上层人士蠢蠢欲动,政府决定将普雄地区有关上层人士请到办事处学习,商讨民主改革的事,但事与愿违。1955年12月24日晨,护粮去申果庄的部队(一个班)在上普雄依洛地坝同上千名叛乱武装分子交战,晚上,上层人士纷纷不辞而别。我及时向马梁二位领导汇报了情况,马文增说:“你跟他们讲,叛乱是没有前途的,愿留的留,愿走的走!”
我当即回到上层人士学习的住地,传达了马文增的原话。我清楚地记得,除果基阿呷、果基克牛未走外其余的上层人士全部离去,为首者是果基马达。此时,叛乱分子正向普雄政府住地逼进,枪声阵阵,呐喊声四起。
第二天上午,果基马达背着读军校时蒋介石赠给他的美式卡宾枪,率领随从来到政府门前,要求见领导谈判。我向马梁二位领导报告了果基马达前后的异常行动,决定将其暂时拘禁在县公安局。当日晚10时许,数百名叛乱分子冲击公安局。我守卫战士还击的轻重机枪声震耳欲聋。双方的枪声持续30分钟才稍稍停息。
普雄办事处政府所在地贡莫被包围七天七夜,第八天凌晨,凉山军分区杨植森副司令员率20个连从申果庄、上普雄、洛木山压过来才解了围。
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顾那一段战斗历程,仍心潮起伏、感慨万端。倘若马文增、梁兴明二位领导稍有犹豫,不果断地处理了果基马达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看到今天大凉山越西普雄的巨变,我深深体会到实行民生改革,推毁奴隶制度的深远意义。马文增、梁兴明两位领导和普雄军民干部对普雄地区的平熄叛乱是功不可没的。
逃亡的奴隶
1956年元旦刚过,被叛乱分子包围的普雄县级机关才解围,抽调干部奔赴申果庄区开展工作。傍晚,工作队到达上普雄区的竹阿角乡。当地青壮年男女早已被叛匪强迫上山。我们一行十多人住宿在一位彝族老乡家。这位老乡约五十余岁,披着麻布筋筋,在火塘烧起柴为我们取暖。他又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荞面准备做馍馍给我们吃。我婉言谢绝,他执意要做。
他用纯熟的汉话对我们说:“大军、人民政府是我们的恩人!”
我见他干枯的身躯和布满额头的蛛网般的皱纹,知道他深受奴隶制度的摧残。
“你是哪家的娃子?从小就住在这里吗?”我问道。“我原籍会理。二十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妻子被邓秀廷的兵抢来卖进凉山。”讲到这里,他沉痛地说:“妻子被卖到另一个地方,再未见过面。”
老乡告诉我们说:“刚卖来几个月怕我逃跑,一到晚上就用铁链子将我锁住,白天干活才解开。每天天刚亮就下地劳动。饿了吃点洋芋,有时洋芋也吃不上,天黑才收工。直忙到深夜才让睡觉。”
由于主子的残酷虐待,他逃到竹阿角当奴隶。他说:“1950年,我就听说人民解放军进了凉山,等呀,等呀,人民政府的干部终于来了!给我们受难的人治病、分粮和发寒衣。”讲到这里,他愤愤地说,“好日子才开头,奴隶主开始叛乱,他们又想骑在我们这些受苦人的身上,让我们当牛做马。”
“用不多久,我们会将叛乱平熄的。”我们安慰他:“奴隶彻底解放的日子快了!”
老乡惊喜地望着我们。
第二天黎明前,部队开始行动,远方传来零星的枪声。我们告别老乡,又踏上征程。
烽火年月申果庄
1956年1月普雄境内大股叛军武装被歼灭,小股叛匪聚集在地形复杂的洛木大山和沟壑纵横的申果庄地区,并时时虏杀农村积极分子。为彻底歼灭这些失去人性的叛匪,稳定社会,这年的一月中旬,普雄县级机关抽调20余名干部去申果庄区参加民主改革工作。
昭觉县委书记卢海文,山西人,1937年参加革命,任申果庄区工作团团长;马文增、刘五奎任副团长。昭觉县副县长毛筠如先生带领昭觉民工为普雄运送粮食。1953年在金阳县百草坡争取沙马土司安登俊时,我们见过面,共过事。毛先生解放前曾任国民党彝务专员,在大小凉山彝族上层人士中颇有盛名。当时普雄地区由于部队、地方干部的增加,吃粮是个大向题。我们在申果庄工作的日子里,很难吃一次米饭,主食主要是洋芋、玉米、荞面。
申果庄地广人稀,山高水深,平均海拔3000米。一个自然村散布在几座山包上,要走完一个乡,一天的时间是不够的。要彻底歼灭这些土匪,不扩大武装民兵是不成的。于是动员一批青壮年奴隶群众当民兵,在不长的时间里,每个乡都有一个民改工作队。当时干部待遇低,民兵只管吃饭,没有工资。但他们不计较这些,仍不怕苦累流血牺牲。在三年来的平熄叛乱和民主改革中,普雄地区共牺牲249人,申果地区牺牲的烈士就占三分之一。
普雄叛乱时,黑乃坝呷工作队12名队员、干部被困在一座碉楼内,弹尽粮断,被敌人用柴活活烧死。沙苦工作队和一个班的解放军被围困在地堡内,坚守一个星期无一伤亡,受到省州县的褒奖。
在部队的进剿下,昭觉、美姑、喜德、普雄等地逃进洛木大山的首恶分子作垂死挣扎,一有机会就下山抢劫,屠杀无辜群众。普雄境内的首恶叛匪一次强迫200多户彝族群众上山,不愿意者被杀戮40余人。
为彻底歼灭这股敌人,1957年7月,凉山军分区命彝民团一、三营配合公安87团连夜奔袭,次日拂晓前构成包围。经过七个小时的激战,击毙叛匪120人,击伤40人,俘获叛匪84人。昭觉、普雄县的叛匪72人携枪150余支向部队缴械投降。此次洛木大山包围战,部队牺牲25人,伤29人。
凉山平叛、民改至今六十余年,参加那场战斗的人如果健在,都是七旬以上的老人了。当我们回顾一生,不会忘记那段烽火年月的历史。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