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新寨入画来
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新貌。 蒋志明 摄
一步跨千年的凉山,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紧跟时代的步伐,这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我州规划彝家新寨建设1378个贫困村(大凉山彝区1091个、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287个)。
我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事来抓,全州“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为35.6万人,占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的25.7%,占全州贫困人口的38%。
2018年全州易地扶贫搬迁2.8万户13.37万人(含提前实施的5.2万人),完成住房建设2.26万套10.48万人。据统计,目前我州已有206万人、近44%的农村群众入住新居,到2020年,将实现80%的行政村和村民入住新居。
清晨,阳光从山顶斜射过来,将金辉洒向山谷,备耕土地上凝结的晚霜开始融化,严冬里的大山逐渐从僵硬中暖和过来,果树上的花苞已经成型,正等待来年的春天。
这里是平均海拔2470米的昭觉县塘且乡呷姑洛姐村,是一个极度贫困村,全村125户农户中,贫困户就达71户。住房破败、公路不通、饮水困难……曾经,众多难题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脱贫攻坚路上。
三年前,昭觉县委宣传部工作的戴自弦到呷姑洛姐村任第一书记,在省、州、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及爱心企业结对帮扶下,呷姑洛姐村变了模样。
短短三年时间,呷姑洛姐村先后完成了通村公路,人畜饮水等扶贫项目,村民用电线路经过全面技改,减轻了农户用电负担。可喜的是,经过数月奋战,71户贫困户移民搬迁工程于2018年10月全面竣工,验收通过后,村民们已全部搬迁入住新房。
“我们住进了新房子,水泥路还通到了村里,电视也看上了,再也不用背水吃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得很,瓦吉瓦哦!”2019年元旦前夕,贫困户甲巴拉黑在新居小院里非常高兴。此时,屋内的火塘正旺,他接了满满一壶自来水,准备洗个热水脸。
“我们脱贫了,好日子就有盼头了,将来致富那是不用说了的,虽然我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但幸福日子一天比一天多。我骄傲,因为我遇到了这个时代。”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村民曲木依尔说。
“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嘱托,带着火普村村民脱贫奔康!”乡、村干部这样说。这里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火普村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2018年4月27日,三岔河乡三河村的9处安全住房集中安置点开工建设,2019年春节前群众将告别土坯房,搬进新家。
在凉山,这样幸福村落还有很多。撸起袖子加油建出来的新村新寨一个接着一个,越来越多的凉山老乡搬进了新居。
“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 把寨子搬下山
金阳县丙底乡布洛村彝家新寨全貌。白里呷摄
“我今年72岁了,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从深山老林搬迁到山下,住进小洋楼,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说起搬进新居快一年的生活,雷波县汶水镇铜厂沟村阿合阿叶心里充满感激。
据介绍,铜厂沟村平均海拔达1750米,山高谷深,一块球场大的平地也没有。村内不通公路,没有清洁饮水。400多亩贫瘠的坡地,主要种植玉米和马铃薯。全村共有彝族村民101户431人,其中低保户有38户127人,建卡贫困户30户164人。
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交通闭塞”等实际困难,“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而要解决通水、通路、通电等问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成本非常高。
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铜厂沟村决定实施整村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如今,村民们住进了别墅一样的小洋楼,道路硬化,水、电、广播、电视、通讯配套完善。村内卫生室、文化室、幼儿园、民俗文化广场、便民商店等一应俱全。
2018年元旦刚过,普格县马洪乡久史村呷布俄加一家四口告别了寒冷的高山生活,从海拔3000米的土坯房搬到山下白墙青瓦的新砖房中。一年多前,呷布俄加拿到了每人1.5万元的国家扶持资金,自己筹资2万元,总共花8万元在山下螺髻山镇的黄草坪村修建了砖混结构新房。新家,温暖舒适,有沙发、有电视;就连孩子们的上学路,也变为宽敞平坦的柏油大路。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他和妻子很满意。
同样是2018年,告别了居住多年土坯房的是布拖县拉达乡博石村六组27户彝族人家,从海拔3000余米的木且山之顶,搬迁到山脚下的新村。
“没有想过这辈子还能走出大山,没有指望这辈子能走出土坯房,更没有奢望这辈子能住上属于自己的‘小洋房’。”回想今昔巨变,美姑县洛俄依甘乡瓦吉吉村贫困户日木良眼含泪光。
如今的瓦吉吉村集中安置点,一栋栋白色的“小洋楼”依次在山地铺开,楼前白菜、青菜、蒜苗等绿色蔬菜点缀其间。
“没想到还能住这么好的房子” 党的政策好得很
“以前,我们住在半山腰上,不要说通电话,就是电都不通,水也要自己到沟里去提,哪有现在方便哦!”村民马么有洛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赞不绝口,家具家电齐全,水电和沼气都配套。
这里是狮子山下的金阳县丙底乡布洛村,经过精准帮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了解,为实现全村安全住房的全覆盖,布洛村整合43户彝家新寨指标、23户易地搬迁指标和新增贫困户24户指标,将居住在狮子山脚下的90户贫困户398人集中安置在布洛村正洛组。
喜德县甘哈觉莫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是凉山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规划建设57栋住宅楼,计划安置贫困户1409户7097人,基础工程于2018年5月初启动,9月底完成一期20栋楼主体框架施工。预计2019年底,全部搬迁群众可入住聚居点。
“入住群众来自全县52个贫困村。”甘哈觉莫村第一书记王友介绍,喜德县2018年、2019年拟退出的贫困村中,3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都将住进这里。
米市镇洛尔村贫困户沙马打叶是入住户之一。他家老房子在距县城50多公里的半山腰上,喝的是“水窖”水,一到雨季满是泥沙,浑浊不堪;旱季,水量少得可怜。“听说聚居点里有自来水,娃娃还能上县里的小学。”沙马打叶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以前我们住的土坯房子,一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哪里有水泥路哦?都是土路,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到山脚下的麻栗镇赶场,鸡叫头遍就得起床,背上东西,打起电筒就走路下山。赶完场,随便吃点东西,就又往回赶,来回8个小时,天不亮出发,天黑了才回来,日子过得苦得很。”德昌县麻栗镇大象坪村村民感慨道,现在搬进新房子,日子越过越好。
“好房子有了,好日子过起了,之前‘四好’啥意思都不知道,现在摆在我们的面前啦,房前屋后整洁了,卫生好了,身体好了,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永远跟党走,党给我们送来了漂亮的房子、带来了幸福安康的日子,我将以百倍的精神来做好‘四好’创建,真正成为‘四好’家庭。”昭觉县塘且乡依火补且村村民尔几拉格笑着说道。
“努把力我们的日子就越来越好过了” 新房子里的梦想
美丽的彝家新寨。施建华摄
2018年元旦前夕,布拖县龙潭镇幸福村完成新建安全住房40套,功能完善住房40套,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搬进新居。村支书拉马尔且说,集中搬迁那天,每家每户都在杀猪宰羊,其他村民也全部去帮忙、祝贺,村子里比过年还热闹,看到一家家贫困户那么高兴、激动,很多村民和村组干部喜极而泣。
“搬迁的时候,我们都不相信。刚搬下来的时候,还偷偷地回去。现在我们在这里能够赚钱,生活比山上好多了,我们再也不会回到那个穷地方了,努把力今后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51岁的村民阿海体西常常望着群山说。
山上,是越西县申果乡达布村的旧址,距离现在的新家88公里,海拔2600米,一年大多数时间低温寒冷,就连相对耐寒的花椒和核桃这些经济作物都不能种植。申果乡抓住了国家易地移民搬迁和东西部对口帮扶中佛山市对口帮扶凉山的大好机遇,一口气搬迁了五个村子下山。达布村搬迁到了南箐镇新华村,距离县城就十多分钟的车程。
“现在政策好哦!我以前生过一场大病,家里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和两个娃娃需要养活,生活困难得很。易地搬迁之后,村镇领导帮忙,支持我去德昌县城学习了酿酒技术,建起了酿酒坊。如今,我就用村里产的苞谷和荞麦酿酒,一年要卖3500斤左右的酒,收入5万多元,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德昌县麻栗镇大象坪村村民安国才说,不是特困户了,走在村里,腰板都能挺得笔直。
50多岁的同村村民安巴尔是“一村一幼”的厨娘,同时还负责打扫村里院坝和道路的卫生。安巴尔戴着头巾,穿着干净,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妥妥帖帖。
生活好起来了的村民,更加重视教育发展,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安巴尔的两个女儿,一个大学毕业当了老师,另外一个正在读大学。安巴尔说,两个女儿赶上了党的好政策,通过大学生扶贫贷款上了大学。希望她们都能回来当老师,让农村里更多的孩子都能受教育,孩子们有了知识,将来就不用再吃苦受穷了。
翻过一山又一山,踏平坎坷成大道。“追梦”路上,凉山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为更多的老乡搬进新居,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9年,我州计划实施12.05万人(占全州“十三五”总任务数的33.8%)的易地搬迁,覆盖9.59万人的彝家新寨建设,凉山的新村新寨将更加美丽。
(记者 沈虎子,原标题:新村新寨 入画来)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