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产业破题 勇于发展担当——对牟定县边远少数民族村产业发展调查思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实践证明,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是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实现路径,也是推动乡村发展进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产业兴旺,既可以适度规模化种粮,也可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但是,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发展乡村产业,不是简单地种几亩地的问题,最关键是,乡(镇)、村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判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谋划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精准选择基于地区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努力培育支柱型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现状:千方百计促发展
(一)发展产业特:全县发展核桃、云南红梨、猕猴桃、冬早桃、江红李、火龙果等经济林果10.3万亩。争取到位财政衔接资金、沪滇帮扶资金8725万元,实施产业项目30个,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占比达55%。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224万元,扶持1309户脱贫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突出抓好现有种植基地巩固和生猪稳产保供,引入亿碗米、民致心等现代农业企业5户,迈康旺、天众等规模养殖场新增生猪产能10万头。
(二)新型经营强:全县培育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7家、家庭农场58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35个。
(三)产品质量优:培育一批“三品一标”。实施农产品认证登记发展计划,不断扩大我县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总量规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通过初评,牟定腐乳入选省级“绿色食品牌”区域目录、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
二、症结:找准瓶颈补短板
(一)封闭思维。边远山区极少数村干部封闭思维突出,没有面向市场确立发展思路。主要表现在:一是边远山区由于区位优势差,产业化水平低,社会文明程度不高,藴存着与生俱来的思想上的封闭。二是在经济发展上,主要表现为,思路广度自我封闭,习惯于小局部研究,忽视村域经济与市场的结合。三是思维方式自我封闭,习惯于传统比较方法,忽视用市场尺度判断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四是发展措施上的封闭,习惯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工作方式,忽视用市场机制促进村域经济发展。五是思想上封闭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认识不新。一是极少数农民思想认识不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极少数边远山区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经济基础差,严重缺乏资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晚、程度低、效益表现慢,广大农民还未充分体会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好处,从而对调整抱无所谓的态度。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高,既无力投入,又不想投入。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务农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劳动力,文化素质差、市场意识淡漠、市场信息闭塞,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跟风性、盲目性,只图眼前利益,依赖政府投入的思想严重。二是区域阻碍发展。边远少数民族山区,由于区域分布相当分散,对发展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严重阻碍。现行分散的土地经营体制,土地流转中,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与产业发展区域化两者形成了矛盾。规模小,总量少,农业企业发展空间小。交通运输不便、农产品交易困难以及主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边远山区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可开发的未开发,开发了的程度又不高。边远山区可开发的潜力很大,但开发程度不高,具体表现在:广阔的山地、荒坡地、荒山、山林和田地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有大量玉米、药材、家禽、家畜、蔬菜、花椒、水果、土特产等大多没有形成商品,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还有丰富的水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民族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等等开发力度又不够;诸多不利的因素导致村域经济发展缓慢,没有农产品加工业,难以延伸产业链,更谈不上城镇化发展;也谈不上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四是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主要是部分边远山区村没有农产品精加工企业,没有农业产业化链条,无法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五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科技兴农倡导了好多年,但部分边远山区农民还在从事粗放的农作,其农产品的质量低,产品品质差。因此,提高农技干部自身素质,全面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行。六是思想理念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首先是极少数村干部和群众思想理念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其次极少数村干部和群众怕担风险不敢发展,即使发展,也是试探性的,样样都有一点点,样样都没有搞出名堂来。再次还有部分群众发展观念还较落后。对发展的产业不注重中后期管理,导致没有收到好效益。
(三)基地滞后。边远山区夯实产业基础首先要建好基地,要有充足的产品,要保证产品质量,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多年的坚持与努力。但目前极少数人不愿意在基地建设上下“苦功夫”,更乐意在“短、平、快”的招商引资上做文章,以为只要招到了“大老板”、引进了“大项目”,制约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许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其实不然。招商引资的确能很快解决边远山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瓶颈”“短板”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逐利是资本的“本性”,没有哪家私营企业愿意带着巨资到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在耗时费力的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上“砸钱”,而只愿意在加工、销售等投资效益好的坝区开发。
(四)产业雷同。一是农村产业发展缺乏统筹性整体规划。目前,极少数边远山区村尚无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区域产业分工、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缺少谋划,对生态旅游型、产业发展型、现代农业型等多元特征没有相互统筹融合。各村自行上报的建设项目,缺乏总体性布局考虑,项目单体设计也难以融入到产业的总体建设中。二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也不够鲜明。极少数边远山区乡村产业规划,没有针对乡村产业基础、发展条件、人力资源等因素整合当地各类资源,在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等要素方面较为欠缺;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不够明确,没有从区域城乡统筹和乡村错位分工角度来具体谋划彰显本土特色的乡村产业。三是产业发展同质化情况严重,存在跟风现象。近年来,部分边远山区为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形成跟风、效仿现象严重,一些农户往往一哄而上,反而导致经济效益欠佳。
(五)经营较低。一是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当前,极少数边远山区乡村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格局尚未形成。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以小规模、分散式的传统耕作农户为主,存在“单打独斗”现象;规模化生产意识较弱,发展规模种植的企业不多,部分特色品种种植规模也不大。二是产业精深加工环节薄弱,产品产业链过短。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除少数几家上规模的腐乳加工企业外,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滞后,缺乏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支撑;多数农产品出售的还是原始产品或是简单的初级加工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低。三是产业品牌建设落后,缺乏产业市场竞争力。边远山区乡村的一些特色农产品,普遍存在品牌建设不到位的问题,使得边远山区村一直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调研中了解到,乡村产业品牌大多较为散乱,品牌整合度不高,体系不够健全;品牌建设投入也不足,产品品牌的设计、包装档次不高,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品牌运营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宣传、推广意识,存在低端化运营现象,导致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四是文旅休闲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产业融合优势。近年来,部分乡镇、村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水果、文化的“文农旅游”也纷纷涌现,但挖掘不够、雷同较多,没能形成本地特色产业;一些农业生态观光园,未能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特色对园区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简单照搬外地运行模式,项目设置重复且杂乱,缺乏创新和特色,从而丧失对游客的吸引力和自身竞争力;一些人文意境浓郁、蕴涵着丰富乡风民情的古村落,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与乡村产业融合不够,特色文章做得不够,没能形成产业化。
(六)设施脆弱。一是随着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极少数边远山区农村原有的电力、运输、流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已相对落后,成为制约当前边远山区村产业发展的短板。二是调研中发现,农村电力设施建设不均衡,极少数边远山区村电力短缺,面临大风、雨、雪季节时常常断电;交通也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部分边远山区村还没有县城至农村的公交车,影响边远山区群众出行,影响城乡商品流通。
(七)人才缺乏。一是从当地产业的从业人员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新业态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少;部分农村存在“空巢”现象,年轻人不甘于如父辈一般生活在农村而选择毕业后留在城市打拼,导致农村新生代力量匮乏,一些边远山区农村甚至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生产要素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乡村产业发展。二是从村“两委”干部队伍看,极少数边远山区村干部中有年纪大的,有年纪轻的,而且,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较弱,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足,密切联系群众方式方法不多,“身入心不入”,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未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对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难以提供有效指导。三是从农村产业需要的技术人才看,缺少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科技是助推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现阶段,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农业技术服务力量薄弱、群众掌握科学技术的意愿和能力有限,难以有效支撑乡村产业发展。
三、对策:创新思路筑振兴
(一)敢于产业破题,筑牢发展担当。千方百计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边远山区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更新乡(镇)、村干部思想观念,因为乡(镇)、村干部是政策、思想、技术的传播者,其思想和观念决定着农村工作成效。扶贫先扶智,农民是“三农”主体,长期生活的环境使得封闭守旧,小农经济意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对于他们来说,饿不死,胀不饱,能有饭吃,填饱肚子就行。他们认为农村就是农业,农业就是种田,种田就是种粮。他们很难冲破传统的农业模式。因此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广,农民增收才有希望。当前边远山区村应着重对农民技能培训,培训应涉及到方方面面,着力实现“五破除、五树立”,即破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大市场观念;破小而全的地区封闭观念,树立商品经济新观念;破狭隘的小农经济观念,树立商品经济新观念;破片面追求产值指标的粗放增长观念,树立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增长观念;破传统的行政干预的旧观念,树立服务引导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正确了,才会在实践中不会迷失方向,做到以“营销市场化”来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二是办好农民教育,转型发展理念。转变理念是创新实践的前导。当前,边远山区农民教育依然是个重要的问题,办好农民教育对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边远山区农业的主体还是农民自身。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农村生活的认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内在发展动力,将“带着发展”转变为“农民自己要发展”。将典型先进农村发展经验、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传递给边远山区农民,引领他们转变发展思路,进而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
(二)谋划产业布局,精选发展特色。一要在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内涵,坚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村庄实际、符合片区特色的整体乡村产业规划。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其乡村产业规划进行科学地设计完善,并将调整后的产业规划纳入乡镇总体规划统筹实施,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规划体系,以具体指导各村的产业项目建设发展。二要从新发展理念上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方向。边远山区村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精准谋划农业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道路,注重高质量产业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决杜绝为了发展产业而发展产业,坚决抵制“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要认真研究构建特色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激活农村钱、地、人等各种资源要素,调动村民的内在活力。坚定不移宣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发动干部群众打好生态牌, 算好生态账,走好生态路,依靠生态致富,努力构建产业发展长效机制,通过培育地方支柱型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三要推进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根据各乡镇、村的环境特色风貌,因地制宜,融合当地乡村的自然风情、人文历史、产业特点,着力凸显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并将这些资源在空间上进行集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有“内涵”的乡村与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带,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费的外溢。如在特色农业方面,可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工农业生产及加工产业。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方面,可以结合古村落特色,挖掘非遗文化,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四要探索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带动提升示范带周边村的产业发展。示范带周边的产业振兴,要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紧紧依托政策扶持、把好当地产业命脉、找准发展切入点,对本村现有产业进一步排摸梳理并加以统筹整合,打造富有发展后劲的乡村本土产业。五要带领群众走精准发展、精心管护、精深加工、精品营销的“四精”农业之路, 提高特色产业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构建利益共同体,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村情,围绕群众、企业的需求,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培育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用足产业政策,做好发展衔接。一要做好乡村振兴产业与以往扶贫产业政策的衔接。当前特色产业小、散、弱的局面尚未全面改善,未来需要着力实现从有产业到兴产业的转变。二要建立健全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政府要牵头梳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产业补助政策,统一补助标准,拓宽产业补助政策信息的覆盖面,做好乡镇与村级、农户层面的衔接,对于已出台的补助政策要及时跟进确保落地;落实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并督促其执行到位;出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政策,确保单独选址的农业休闲旅游设施等有预留规划建设用地。三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形成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扩大财政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投入规模,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切实缓解“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题;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根据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开发符合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四要妥善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以现代农业园区、特色田园乡村、特色小镇为载体,引导支持工商资本、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发展。开展“企业带动”工程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推动更多的工商资本向农业倾斜,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投入农业领域。
(四)优化产业提升,延伸发展融合。发展特色产业不能小打小闹、分散经营,否则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形成长效稳定的乡村振兴机制。要推动产业上规模、树品牌、提价值,必须有足够多的产业资本投入来保障。要依托当地资源要素,探索研究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延伸产业链条对接资本市场,走产融结合之路。一要做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打造新型优质“绿色+”农产品。要跳出传统农业框架,按照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导向,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整合完善现有产业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格局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着力点,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优化现代化、智能化设施装备补贴,加快引导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推动更多种植大户、农业企业主动参与绿色果蔬等高效作物生产;要成立村级果蔬专业合作社,依照土地流转政策集中土地,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用心打造具有特色的果蔬品牌;要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对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规模化统筹安排,将标准化、有机化贯穿始终,使农产品品质更优、附加值更高;要对近年来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各种资产进行盘点,做好资产管理维护,把沉睡的资源变为新阶段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本;要摸清底数、明晰产权、规范管理,确保资产持续保值增值,优化资源配置,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增加动力。二要加大品牌农业培育力度,增强科技兴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设立龙头企业培育基金;支持企业、村级农业合作社等的合并重组、技术改造、对外合作,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专项资金扶持、政府性基金投资推动一批农业中小企业做精做专;三要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做好“农业+”大文章。制定“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加快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具体地,做好“互联网+”“品牌”大文章,依托互联网技术,引进网络科技公司入驻农业生产园区,发展农村电商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与渠道优势,将特色农业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做好“旅游+”“增值”大文章,以“旅游+”为核心,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新产业,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五)拓宽产业新路,找准发展优势。一是发展产业必须找准优势。目标正确,事半功倍;目标不对,努力白费。近年来,一些边远山区先后发展过很多产业,其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惨痛教训。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找准山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边远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有些外来物种虽能在山区生长,但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造成产量不高、品质不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本地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效益好时容易一哄而起,效益差时又一哄而散,这样的产业虽能在边远山区发展,但没有明显优势,也没有生命力。到底哪些才是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强生命力,且适合边远山区长期发展的产业,需要我们深入基层、脚踏实地,认真调查、比较、分析、研究来确定。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找准山区的优势所在,目标才更加正确、决策才更加科学,确立的主导产业才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只要群众能够化被动为主动、上下一心,工作推进起来就会顺水顺风。如果不提前做深入调查研究,只惟上,不惟实;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特别是不考虑当地技术人员观点,那也只会发展一些事倍功半甚至白费劲的“短命产业”。二是发展产业必须持之以恒。找准优势,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后,就应坚持不懈,努力扩大基地面积、壮大基地规模、提高产量质量、增加基地效益,同时还要抓好加工企业、产品品牌、销售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区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将产业一步步做大、做深、做透、做实、做强,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不因市场价格的一时波动、领导的一时变迁或者其他因素的一时诱惑,而使既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受到影响。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三是发展产业必须找准特色文章。作为边远山区村,必须立足当地优势,围绕“特”字做文章,突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的方面,就是要大力实施“科技先导、结构调整、开放带动、生态兴村”四大战略,坚持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各项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重点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快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就具体产业来说,要着力解决工业不优、农业不强、三产不活的问题。改变工业不优的着力点在于培植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要集中力量办好工业园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兴办龙头企业,实现工业的“二次创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资源加工型行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并重点抓好化工、矿产、建筑建材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改变农业不强的着力点在于立足边远山区土壤、气候、资源等,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传统农业向“订单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势特色生态安全农业,做大做强以粮食、蔬菜、花椒、核桃、肉牛、食用菌、中药材等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和特色瓜果;大力发展肉牛、三元杂交猪、山羊、蛋鸡以及特种养殖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改变第三产业不活的着力点在于抓好以县城及乡镇村农贸市场为龙头的市场经济,坚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业。
(六)完善产业设施,夯实发展后劲。加大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高标准建设并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结合村庄布局优化,把农村道路交通、运输、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与“边远山区村”打造相衔接;要尽快开通县城至边远山区村公交车,解决好山区群众出行难、商品流通难、市场交流难的问题。
(七)育引产业人才,保障发展高效。一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依托远程教育站点、职业院校等教育平台,立足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展系统性培训;尽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围绕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办人及有创业计划的大学毕业生、退伍返乡军人等分类开展订单式线上、线下培训。二要加强乡(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谋划工作有思路、推进工作有力度、解决问题有办法、引领发展有担当、对待群众有感情的干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有较高文化和较高技术专长的人员扎根边远山区,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培养产业带头人,带领当地群众致富。三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借鉴并推广先进地区开展的农业人才定向委培模式,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四要注重服务人才的引进。结合实际,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返乡就业的财政支持办法;可有针对性地引进与我县“拳头”农业产业发展相关并亟需的高学历人才,督促各乡镇、村及时掌握并更新涉农人才信息,并对涉农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与维护;出台相关政策,遴选本乡本村的创业型大学生到村任书记主任,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与发展活力,缓解大学生留不住的问题;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吸引“乡贤”回归,以能人志士的实体项目投资,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档次。五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是专家团下乡。要联系邀请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农业专家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指导边远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体系。其次是特派员进村。县科技部门要选派科技特派员,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再次是农技员入户。即:要配置农技专职人员对接农技推广示范户,示范户再来带动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要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推动产业升级换代。边远山区村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将农产品初级或深度加工、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市场流通企业联合起来,把边远山区的玉米、蔬菜、水果、办养殖场、山野菜、野生菌加工厂形成专业化、体系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真正实现稳定的致富渠道;要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支撑和促进产业发展。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升级,电商直播引流销售,为边远山区拓市场、保订单、稳产能、找出路。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作者简介:李振华,1967年12月26日生,男,彝族,党员,大学,西南林学院毕业,云南省牟定县人,参加工作至今:工作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谦虚自信。善于研究基层党建,勤于研究“三农”工作,乐于研究文学艺术。(电话15808787909)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牟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