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映红不夜天——火把节大型民俗表演写实
7月19晚,中国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人山人海,打歌跳脚的声音此起彼伏,三女找太阳的浮雕在灯光的映衬下流光溢彩。公园的通道上,穿着艳丽彝族服装的彝族群众排成长龙边走边唱,边唱边跳……
20时30分,州委书记丁绍祥等州党政领导及应邀参加火把节的领导、嘉宾们如期来到演出现场观看演出。在州委常委、楚雄市委书记张之政的主持下,中国彝族祭火大典拉开了序幕。
“笙歌曼舞迎宾朋,火把映红不夜天。在这美好的夜晚,我们在彝族先民创造的太阳历下共度2006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红卫富有感染力的讲话,掀起了整个晚会的第一次高潮。杨红卫说:“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是彝族先民按照十月太阳历法确定的年节。楚雄彝族火把节自1982年开始由政府主办以来,历届州、市党委、政府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以‘火把节’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品牌,使‘火把节’成为了彝州对外开放、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重要舞台。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儿女有火一般的热情、火一般的胸怀、火一般的活力。传承火文化、研究火文化、发扬火文化是我们彝州儿女的神圣天职……”
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舞台上,一把巨大的三弦和一面巨大的图腾锣摆放两边,鲜花和火盆摆放整齐。“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熊熊的火把即将点燃,热情奔放的三弦已经调好,让我们尽情狂欢,点燃激情,共度这个不眠的火把之夜!”杨红卫高亢地宣布后,“火之神韵”――中国彝族祭火大典正式开始。
雄浑的过山号声中,毕摩“祭火”开始了。民间艺人弹响了最大的三弦,敲响了最大的图腾锣。彝族“毕摩”点燃了火把广场上最大的火把后,全场一片欢腾。紧接着,老虎笙表演开始了、小豹子笙表演开始了,这些原汁原味的彝族舞蹈,生动反映了彝族群众的劳动和生活,极富感染力。彝族民间艺人当场表演的手伸滚烫的油锅,脚踩、舌舔烧得通红的犁头等绝技,更是惊险刺激,让在场的观众感叹不已。由彝族民歌手演唱的男声独唱《彝族打歌》欢快动听,女声独唱《放羊调》宛转悠扬,仿佛把人带到了美丽的彝山,带到了彝家人的生活中。
彝族婚俗表演,是整个晚会的高潮。在“婚礼”司仪的主持下,八位“新娘”被请上了场,紧接着,观众席里的八位“新郎”也被请上了场。最终,四对“新人”“喜结良缘”。邀请观众参与的婚俗表演,“背新娘”、“喝交杯酒”、“入洞房”等一整套彝族婚俗一样不少,妙趣横生,在忍俊不禁中,让人了解了彝族的婚俗。
“月亮出来了,弦子调好了。我们大家一齐唱,歌唱丰收年……”晚会在彝族歌舞《月亮出来了》的表演中结束。随即,太阳历公园的上空,艳丽的礼花竞相绽放,熊熊的火把映红了天空,千人撒火把,万人大狂欢开始了,整个火把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时间已经接近深夜11点,但四面八方的群众,仍然不断涌入太阳历文化园。火把广场上,人们“耍”着火把,唱着彝族跌脚调,跳着左脚舞,尽情狂欢。忘情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农村的、城市的、部队的、地方的,都融入一起,尽情地享受火把节带来的欢乐。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所属专题: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火把节图片/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黑石大洞 梭山一绝
- 2 精美的石头不仅仅只会唱歌
- 3 神秘的撒尼村
- 4 昙华山马樱花
- 5 我的彝乡旧情
- 6 寻访阿诗玛
- 7 泸沽湖,一个打不开的结
- 8 路南石林――叫一声阿诗玛
- 9 探奇揽胜黄莲行
- 10 余秋雨“点金”普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