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恢复统一彝族年和火把节两大节日时间意义重大

作者:火补舍日 发布时间:2014-04-15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内容摘要:世居于祖国大西南的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彝族的祖先于万年前就创制了独具特色的彝族天文学。继而创制了一部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然后又在“太阳运动定冬夏、北斗指向定寒暑”的原理基础上兴起了一年一度的彝历年和火把节,并曾在数千年中全民统一时间过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的两大节日时间从近代以来陷入了极不统一的落后泥坑中。为了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习俗和文化,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把彝族两大节日时间恢复和统一起来,这是一件事关中国彝民福祉,关系到这个民族世居的祖国大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中华各族人民实现国强民富的伟大复兴之梦的大事。   
 
  关键词:恢复统一 两节时间 中国彝族 孜某耿里  
 
  自称为尼,他称为彝的彝族,是个跨国的民族。当下可划分为国内彝族、中南半岛各国彝族、海外侨居彝族三部份。中国大西南是这个民族的世居地。据最新的人口统计表明,分布于国内滇川黔桂四省区的中国彝族总人口为1千多万,其中云南600多万,四川300多万,贵州100多万,广西数万。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昆明、贵阳等大中城市也有少量的居住者。
 
  世居于中国大西南的彝族,是中华56个兄弟民族乃至全世界两千多个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古代先进近现代落后未来很有希望的民族。
 
  一、彝族是中华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之一
 
  据《勒俄》、《梅葛》、《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彝文古籍和《中国彝族通史》等汉文史书以及民间相传。彝族曾经历了伍遮(雪水生物)→阿妞(猴类)→举乌(猿类)→伍凑(原始人)→什圣(勺)→耿俄→你里(尼能)→木乌→丘补→笃慕(都木)十个历史时期。有些已被彝族世居的西南诸省区发掘的古人类遗址如云南元谋、晋宁、四川三星堆、金沙、贵州沙井、铜鼓山等地出土的地下文物所印证。也有些被发掘于西南以外的内地乃至外国的文物所印证。独具特色的天文学、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被专家誉为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的古彝文、原始易经和先天八卦五行等是彝族文化灿烂的主要特征。
 
  二、独具特色的彝族天文学
 
  勤劳勇敢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彝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地发现了宇宙中的地球、太阳、月亮、北斗、茨颗、扫它、博布、纳杆、旨也布等宇宙间的星球,具有既自动又互动的规律。先民们在观察、认识、掌握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创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彝族天文学。
 
  中国彝族天文学的核心是“地心日动”。在公元1543年西方波兰籍的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地动”说成立之前,全世界人类都处于“地心日动”说的观念,中国彝族也不例外。至今,我们的一千万同胞中,没读过书的和居住偏僻的那部份,依然还处于老的这种观念中。古代彝族先民创制的天文学之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白天观察太阳围绕地球运动的规律,傍晚观察北斗柄指向运动的规律。因为彝族世居的祖国大西南属山脉延绵、江河纵横、间有平坝的高原山地。先民们尤其是他们之中的天文学、历法学家们就常以东西两方的山脉和沟坝适合的观察点作“天彭”,观察太阳升暮运动的变化。以南北两方宽长视线观察北斗柄指向的变化。
 
  在太阳运动的长期观察中,天文学家们发现太阳在气候最冷时的日出或日落点就在地球(以山脉作代表)的最南端(日南至,即冬至),气候最热时的日出或日落点就在地球的最北端(查阅的诸多资料都如此说。其实,根据笔者数十年的观测结论是,较冷时的日出或日落点在东南端,最热时的日出或日落点在正东偏北方)。
 
  三、彝族历法的产生
 
  先民中的天文和历法学家们就把太阳围绕地球运动的一个大时空或周期称之为“木次颗”即一年,把太阳从东出西落的短暂时空称之为“木次尼”即一天。然后将1年360天划分为18个时段,就成为了第一部彝族最早的18月太阳历。每月20天,一年18个月360天。
 
  十分有趣的是,据历史学家考证从亚洲中国迁徒,经西北利亚、白岭海峡到西半球美洲大陆居住的印第安及其后裔玛雅等族群,也使用18月历。且仅是该历法的年月日名称两个民族各异。那么东方中国彝族和西方印第安人之间,有无亲缘关系,这是有待中外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们研究考证的另一个历史问题。
 
  四、十月历的创制
 
  18月历被人们运用了一段时期之后,相传先民们尤其是一位名叫什圣阿智的天文历法学家认为,这部历法有月份多天数少,没置闰等毛病。于是就立志改进和创制一部好算、易记、使用方便的历法。他们将太阳每年运动到地球最南端的日出点命名为“子久”之天文点;把太阳由南向北运动到地球最北端的日出点命名为“子弓”之天文点。再将一年360天按“土上木,木上火,火上铜,铜上水”的顺序排例的五行元素作代表,划分成土木火铜水五季,又以一切事物都有公母(阴阳、雌雄)的观念,把每一季划分成公母两个月,五季就成公母十个月,每个月恒定为36天,用十二生肖轮3回。这就成为了一月三轮36天,一季两月72天,一年五季360天。另加5—6天(每4年为一闰,其中3个平年5天,第4年闰为6天)作祭祀祖先和欢庆太阳回归活动日。笔者家乡观察太阳运动的彝老们就称这5—6天为“日休”或“日睡”。合计起来是平均每年有365.25日,与太阳回归年密近。
 
  五、两大节日的兴起
 
  我们这个民族的两大节日即彝历年和火把节源于古老而科学的十月历。相传由一位名叫欧补科萨的历法家在总结民众祭祀祖先和太阳神作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太阳“子久”(冬至)天兴起了用牲品祭祀祖先和辞旧迎新“科昰”(过年)习俗;由一名叫火梯那板(也称火体拉巴)的大圣人,在太阳运动至“子弓”点上的(夏至)那天,战胜了天王妄图灭掉人类而派来人间作恶的斯仞阿比等天兵天将。并发动群众取得了用火海的战术烧灭了天王放来人间妄图吃尽禾苗的天虫的胜利。从此兴起了一年一度的彝称“东伺”的火把节。
 
  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之后,人们发现火把节在太阳运动至天文点之“子弓”天过,不太适应农耕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当时正值广大群众在田间或地块上管理庄稼的大忙时季。从气候上来讲又恰恰是梅雨季节。于是,天文和历法家们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广泛听取大众意见基础上。把他们每天傍晚或凌晨观察北斗星斗柄上下运动的规律加进来,既完善了十月历“太阳运动定冬夏,北斗指向定寒暑”的结构和原理,又丰富了十月历的科学内涵。就按此原理将火把节的日期改在北斗斗柄上指到最高点的“智久”(大署)这一天。用当今使用的公历换算则在每年的7月22—23日。这个时季,一是恰遇人民大众农闲了,二从气候上是以晴为主的时候。人们疲劳的体力得到了恢复,也有精力筹备了,必用的牲品牛羊猪鸡壮了,坡上的荞麦可以尝新了,正是举族欢度佳节的良时。
 
  从那时起,彝族全民性的时间统一的一年一度的“科昰”(过年)和“东伺”(火把节)。这种优良传统习俗就在中国大西南彝区延续了数千年历史。
 
  对于彝民族的过年和火把节的名称,史书和本民族以及其它兄弟民族有过不同的说法。例如:称彝历年为星回节,北宋《太平广记》载“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谓之星回节”,《滇系·杂载》说“火把节即星回节”。称火把节是星回节之说,清康熙年间的云南《禄劝县志·风土志》载:“六月卄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称两节都是星回节之说;大年和小年之说;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之说;火把节又或是农历“六月六”之说等,这些记载都一是只反映北斗指向的变化而忽略了太阳运动的变化,二是官方用汉农历替代了彝历的反映。仅从1949-2048这一百年来看,彝族火把节在大暑天与汉农历相遇的就有1954.1973.1984.2003这四年。也许官方在彝区强制推行汉农历的那年遇着这类情况,所以从此以后就成为六月二十四就是火把节的习说了。
 
  其实,只要我们用十月历“太阳运动定冬夏,北斗指向定寒暑”的原理来理解,就会明了彝历年是祭祀祖先和太阳神的节日,又是辞旧迎新、感恩祈福求安的节日。也是欢庆太阳回归到地球最南端之“子久”、冬至点的节日。如果真正的将太阳和北斗运动作为十月历的原理,那么,要说过年是“星回节”,倒不如说是“阳回节”,更不是过小年了。
 
  火把节是祭祀祖先神灵和火神的节日,同时也是欢庆北斗星斗柄回归达最高点(宇宙最北端)的“智久”大暑点的节日。所以,称火把节为星回节是合理的。有些文人达官把汉农历“六月二十四”当作火把节的代称是不对的。因为它并非彝历。但是,六月卄四=火把节的观念和作法,在一些区域和支系中已经形成。还有一些区域或支系又以农历“六月六”作火把节的代名词。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