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物质文化与自然科学

从彝族的风俗文化看彝家民居

作者:​刘浩文 发布时间:2022-02-17 原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人口650万,居全国第六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中以四川凉山州、云南楚雄州人口最为密集。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居住特点为小聚居,大分散。彝族是古羌戎的后裔,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从唐朝起便有了自己的文字及流芳百世的诗歌典籍,其发展源头可追溯到170万年前云南的“元谋猿人”时代,是它拉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本文主要以彝族的风俗文化为背景,谈谈彝家的传统民居,以便让人们对彝族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风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在社会发展的长河里,它不仅是各个时期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反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映会渗透到文化中的其它领域,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彝族聚居地两种较为古老的风俗文化。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家支

“家支”彝语称“此伟”,是“家”和“支”的总称。家由于人口繁衍,按血缘系统,后代分为大支和小支,小支以下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它是家支连环中的基本单位。家支的名称一般以共同的男性祖先的名字来命名,并且编成家谱,世代相传。因此,各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有着浓厚的认同感。家支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对内互助协调,加强内部团结,保持血缘的延续性,对外增加对其它家支侵犯的防御能力和本家支的扩张能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每个家支都有自己独立的领域,森林、牧场和火葬场等是本家支的公共财产,外家支的人不得侵占使用,否则将导致冤家械斗。彝族的家支中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但有严格而详细的习惯法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彝语叫“节伟”,它包括土地、买卖、婚姻、家庭等多个内容。家支内各成员包括头人普遍都自觉遵守这些法规,但如发生纠纷或触犯法规,则由本家支中见多知广,德高望重的头人出面调解或按章执法。彝族家支的作用是全面而深远的,在它无所不包的体制中,强烈的集体意识和长期的冤家械斗,对彝家传统村寨的形成和选址以及民居的布局及其形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宗教

彝族的宗教一直处于一种古老的原始状态,其核心思想是众神论。在众多的信仰中,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是最普遍的。在一些混居地区这种崇拜还融入了道教和佛教的某些思想。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祖先崇拜的思想基础是“三魂论”和“祖界”观念,彝族的先辈普遍认为已故祖先具有三个灵魂,它们各有不同的归宿。其一守候坟地,其二回祖界与先祖灵魂相聚,其三留在家中供奉祖先的灵位上,它们三个融为一体影响和左右着后代的祸福兴衰。“祖界”是指祖先灵魂最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后世各代先祖的灵魂才能与始祖相聚永远。彝族这种既朴实又深遂的思想观念是彝家阳宅(民居)和阴宅(坟墓)典籍的主要依据,也是彝族各种祭祖活动形成的基础。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的祖先看来,自然界中的火、石、树、水、日月等等都是有生命的,并且是通人性的,因此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生活风调雨顺,牛羊满圈,他们崇拜所有的神灵,即自然崇拜,但在这些众神中,“火”却是他们最崇拜的对象之一。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对火虽然存在着这种矛盾的心态,但他们坚信灾难是人们对神灵的不忠而造成的,只要人们尊重它、崇拜它,火神就会降福于人。每年“火把节”彝家村寨中欢腾的“火龙”和彝族民居中不灭的火塘就是对火神崇拜的最典型的表现。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居住形式

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经济、艺术、论理及宗教等文化的综合反映。彝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洞穴和树巢是彝族两种最原始的居住形式。洞穴是指古人借助天然的岩洞遮风避雨,同时出于彝人祖先的洞穴崇拜思想,认为“愈陡峭而有天险之岩洞愈可护祖”,而选择的场所。树巢是指在那些地势低矮,多雨潮湿的地区,人们为抵御虫蛇的侵袭在树上搭建的窝棚。正如《韩非子·五蠹》中所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两类建筑由洞中和树上渐渐移到地面,继而又由功能单一的空间成为功能较多的空间以及丰富的建筑群体。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建筑选址与总体布局

彝族的聚居地主要是高寒地区,社会经济是农牧兼营,生产力很低下。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多是“前面有坝可种粮,后面有山可放羊”,并且地势要险峻,水原要充足,又能了望四周,即有险可守,有路可走的河谷山坡朝向向阳的地带,同时还将彝人万事万物皆有灵的思想融入其中,观青龙白虎,查朱雀玄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居主要是沿山地的等高线依山设置,整个布局小而紧凑,建筑高低错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种不规则的建筑群体彝族称为“望子”(图2),彝语叫“巴嘎”,其实是彝家的一种村寨。一个“望子”的住户通常在十几户至二三十户之间。他们一般都由同一个家支或有社会隶属关系的家庭组成,村民间和睦互助。寨内建筑一般以村寨首领的住房为主体,一般较为高大,其它村民的房屋则建在它的四周,有的村寨则不分主次,均为简朴的平房。碉楼是彝家村寨的显著标志。它高约十米左右,平面成正方形,是家支间发生冤家械斗的产物。它常建在村寨的入口处,既可眺望敌情,又可抵御进攻。有的还在村寨的四周修筑高大的土墙,其标志更为显著。村寨的另一个特征是阴宅区,即焚烧与墓葬区。它是人间与天堂的一种联系通道,并且与阳宅一样在地域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故一般设在三面起伏,正面平缓的风水宝地上。上述是彝族典型的传统村寨,它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遗憾的是这种形式的村寨至上世纪50年代后就已所剩无几,而另一种彝家村寨由于融入了较多的汉族文化,其布局及组成与汉族村庄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再赘述。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单体建筑与结构形式

彝族民居的平面一般分为圆形、方形和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一般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建筑”向人工建筑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人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地要造成簸箕样,天要造得帽圆”,故这些客观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平面是圆形的变异,是原始观念的简单模仿向理性思维的迈进。矩形平面是因建筑功能的增加而出现的。它使房屋更易营造和更易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并且,它与方形平面一起成为后来建筑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边远彝区的民居多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室内功能分布没有明确的界限,空间具有模糊性。由于冤家械斗和气候寒冷,建筑内侧狭小的窗户使室内光线较为暗淡(外侧不开窗)。进入房屋的右上方是燃烧着的火塘,一般兼有厨房的作用。彝族称为“锅庄”,由三个刻有云朵图案的石块构成,它是内部空间的主体及全家聚集的中心。左边是牲畜圈,圈内牛羊的多少是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因此在空间上占有一席之地。火塘右侧是家人睡觉及堆放杂物的地方。房屋的墙体由夯土或土坯构成。屋面主要有茅草或木瓦板两种。该类民居与环境协调一致,表现为简单朴实,其显著特点是人与牲畜共存同一个内部空间里。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的另一类民居主要存在于地势较平坦,或靠近城市的地方,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较好,以及受汉族建筑及风俗文化的影响,建筑不论在空间划分与空间组合等方面都与前一种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类民居主要由三间正房和四间厢房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正房中间的明间为厅堂,是全家起居的共享空间,传统的火塘仍是室内空间的主体,祖先的灵牌“玛都果”,放置在墙上的方孔中或墙前的方桌上(上类民居中它被隐藏在屋面下或墙的顶部),它与火塘一起成为厅堂中的两个主要精神空间。明间两旁的次间是所有房间中最好的房间,主要用于长辈的卧房,这体现着彝族尊重老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对应上去的角楼是粮食的蓄备处。正房两侧是厢房,主要供晚辈或外人使用。这种民居由于有单独的牲畜圈和厨房,所以与上述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人与牲畜的分离,火塘与厨房的分离。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抬梁式、穿逗式、木罗罗及拱架式四种。前三种与汉族常见的古典建筑结构类似,均为木构架承重。拱架式是一种木结构,它利用杠杆平衡原理,采取多层挑出,减少室内主柱,增大空间跨度,既节约木材,又丰富室内空间,是彝族建筑结构中具有创造性的形式之一。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上述外,彝家民居还在门窗和拱架等构件方面有着丰富的雕刻装饰以及红黄黑三种醒目的建筑颜色,它们仍然都独具特色,是彝族传统文化作用的又一反映。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彝家民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群体建筑、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结构等,都能将其与风俗文化和地理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建筑显示出既有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又有汉族文化的渗透痕迹,是中国建筑文化中一个灿烂的组成部分。I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8期。
图片:来自如一摄影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