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彝族的花灯舞蹈
蒙自为历代兵防重镇。明、清以来,屯垦戌边将士与土著民族的不断结合,使得中原文化渐开蛮荒之地。随着改土归流的实施和中央王朝权力的不断深入,蒙自社会经济从土司奴隶迅速转入封建地主制。兴盛的科举制度又造就了一批批土著民族的知识分子,由此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全面文化交流。蒙自彝族花灯就是渊源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的。
蒙自彝族花灯发祥长桥海边的彝乡辛乙孔村(即今雨过铺镇永宁村),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清同治年间,辛乙孔村就有了花灯演唱活动,并在本村秀才杨鸿仪的倡导和参与下,取当地民间素材编剧入戏,嘲讽鞭挞强权,揭示民间疾苦,传达底层贫民寒士的喜怒哀乐之情于说唱花灯歌舞之中,留下了《小鲤海》、《花鼓公》、《打渔》、《放羊》等十多个剧目及《金银点》、《猜花调》、《梳妆调》、《拜年调》等十多首曲目。
蒙自彝族花灯融歌、舞、剧于一体,行腔道白皆为汉语,生、旦、丑、末同演文戏,剧情活泼、语言诙谐、舞姿优美,乐曲欢快。器乐以四弦、三弦、滇胡、京胡为主,无打击乐。道具仅为巾、扇、花鞭。生、旦、丑、末角皆有一定行头,脸谱崇自然淡妆。
(图片摄影:普长寿)
蒙自彝族花灯在知识分子的参与下,经历代艺人的锤炼,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浓郁的乡土气息、优美的民歌风韵自成一体,深深植根于红河南岸彝族民间,历百余年而不衰。
蒙自彝族花灯以行会的形式生存和发展。早期的民间花灯会组织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礼仪,即新春开灯,设祭“冲天烽火唐王花灯神位”、执牌灯彩妆游街、逐户向会员拜年、设场公演,正月十五之后“封灯”。会员户必须是演员,每年须捐缴一定会费;当灯会应红白喜事邀请演出时,收取一定演出酬金,以补助活动经费、添置服装、道具和乐器。
蒙自彝族花灯注重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倡导“编戏要有益风化,不唯娱乐而作”,艺术上追求“唱有韵味、舞有弦点”。
蒙自彝族花灯师承传代,口授心领,继承师出一门,演技各展春秋。广泛流传于建水、开远、个旧及蒙自县内彝族民间花灯,皆由永宁村第二代花灯艺人李展所传。至今,永宁村第五代花灯艺人杨锦辉及其弟子们仍活跃在传统彝族花灯舞台上,在继承和创新中,积极为本民族传统习俗服务,为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建设服务。
(图片来自蒙自文旅)
彝族花灯是一种歌、舞、剧相结合的地方民间戏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传统舞蹈有《拉花》、《花鞭》、《绿翠鸟蚌壳舞》、《板凳龙》、《打花鼓》等,多为婚、丧事服务、重娱乐。
彝族花灯舞蹈经过长期锤炼,按照彝族人民“又要规矩、灵巧,另要大方、豪爽”的审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拉花
《拉花》是彝族花灯中的“团场”舞蹈,起着开场,镇场的作用。旧时跳“拉花”,男子手部动作有欲摸女子胸部之势,女子则在胸前环遮绕挡。整个舞蹈在“欲摸”和“遮闪”之中相映成趣。现在的“拉花”已摒弃此意,并渐演变成一种调度多变,舞姿新颖优美迷人的多人团场舞,使开场气氛更热烈。此舞蹈属一种基本组合舞蹈,较能概括地反映出彝族花灯舞蹈的表演技巧和风格特点。
打花鞭
“打花鞭”也叫“打霸王鞭”,是彝族花灯歌舞中的一种技巧性舞蹈,贯穿在花灯歌舞《四大臣》中表演。也可单独成舞。亦能自娱玩乐。音乐《猜花调》、《梳妆调》等比较优美欢快,直到现在只要是彝族集居地区,不论山区还是坝区流传都比较广泛。
绿翠鸟与蚌壳舞
《绿翠鸟与蚌壳舞》是一种带有戏剧情节的表演性习俗舞。亦近乎街头活报剧。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开始流传在蒙自彝汉民间。婚、丧、喜庆节日都能演出。
传说:姜子牙在辅佐周武王伐纣之前,隐居山野,常直钩垂钓于江中。一天,见一翠鸟狠命追啄一蚌,便以自己钓得之鱼引诱翠鸟,从而保护了蚌,原来,这蚌本是天宫一仙女,因思凡欲奔人间被玉帝发觉,罚其变作蚌精永居水中,永不得见天日,并命一天神化作翠鸟临海监视,见蚌出水便立即啄死。《绿翠鸟与蚌壳舞》表现的就是这神话故事。初期仅有姜子牙、蚌精、翠鸟三个演员,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喜庆节日的大型广场舞蹈。
板凳龙
《板凳龙》是一种以长条凳为道具,拟“龙”翻腾的娱乐健身性舞蹈。二十世纪初传入蒙自,在彝族地区广泛流传,渐渐成了民间“花灯会”的一个热闹节目。此舞除了在喜庆节日演出外,每逢村中“祭龙求雨”时,作为一种祭祀娱神舞蹈表演祈求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打花鼓
《打花鼓》是歌、舞、剧相结合的传统彝族花灯剧目,反映了一对安徽凤阳花鼓艺人去云南的所见所闻,唱词内容可根据演出地区的特点即兴创作、改编、舞蹈动作欢快、潇洒。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朴喇鼓舞
- 2 玉溪彝剧简介
- 3 彝族月琴
- 4 神秘的哀牢山彝族三笙
- 5 鹤庆吹吹腔
- 6 彝族传统民间乐器 之一 “ 克西菊...
- 7 左脚舞
- 8 彝族四弦弹唱
- 9 情趣盎然的烟盒舞
- 10 彝族妇女(花腰)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