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坪彝族乡田野日志:小凉山彝人有嫁妆制度吗?
摘要:小凉山彝人有嫁妆制度吗?几经询问碰壁之后,我不禁大胆猜测,是不是在彝人文化中没有嫁妆这一概念。如果没有,那么女方家庭赠与女儿的东西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的?刚开始我用自己惯有的文化视角去探寻小凉山彝人的嫁妆体系,并没有获取到有效信息,后来发现运用当地人的自我表述才是理解彝人嫁妆制度的上策。
嫁妆在汉人社会、苗人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血亲和姻亲之间的财富分配,说明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沿着这个思考路径,我也开始探寻凉山社会的嫁妆制度,以及嫁妆和婚姻、聘礼之间的关系。
图1:年轻彝族妈妈与宝宝
小凉山社会婚嫁制度中,高彩礼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嫁妆在彝人社会是否存在,如果有的话,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交付。带着这些问题,刚开始几天的田野,我一直带着自己的心理预期:既然彩礼那么高,并且大家平日做客给的礼金都很高,那么嫁妆也应该会很丰厚吧。因此,我开始带着自己的心理预设访谈不同的人,于是就产生了以下对话:
“哥哥,你之前结婚的时候,你媳妇那边回了多少嫁妆啊?”期待着这个哥哥讲出我内心预期的答案,仿佛是自己与自己打的赌,希望自己能赢,在询问的时候一直都紧盯着我的访谈对象
“没有嫁妆!”哥哥听完问题后,表情疑惑,思考片刻之后才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当时还在心里自我安慰,这几天大家收集到的信息答案都不一样,是不是这个哥哥回答得不对?
“姐姐,你之前结婚,父母那边给了多少嫁妆?”一个人的回答不一定准确,或许我需要再问以下其他人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嫁妆?不有,不有,我们这里是不有嫁妆的。”这个姐姐稍微迟疑了一下,又经过几秒停顿后,似乎在思考如何给我一个符合我的文化体系的答案,最后还是给出否定的答案。而我在这种互相的疑惑之中,发现我与她没有话题,也无法再进行进一步地访谈。有一股挫败感,但想到下午还需要汇报每日进度时,觉得应该继续坚持询问下去。
我在想是不是年轻女性对于自己的文化不太了解,这些传统习俗应该问一些年迈有长期生活经验的老年人,她们或许知道的多一些。
“奶奶,你姑娘出嫁的时候有没有给嫁妆啊?”会不会阅历更加丰富的老年人会更加了解这些传统习俗,带着这样的想法继续去寻找我预设的答案。
“不有,我们这点不兴给嫁妆呢。”奶奶认真思考回答了我的问题,奶奶都不知道的话,会不会真的彝人社会就是没有嫁妆。
“嬢嬢,男方来接亲的时候,女方需不需要准备一些物品,一起带过去,比如被子?或者其他东西?”最后的挣扎我决定换种方法问,是不是大家没有将女方带回给婆家的物品归为嫁妆。
“这个还是看新娘父母了,他们要是准备,那就可以带过去。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的。”从嬢嬢的描述中还是可以看出,只是少部分女方会带去婆家一些东西,但这只是娘家人的心意,并没有强制性。
我再三地从男性的角度、年轻女性的角度、以及老年人的角度想去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但是似乎都是一样的结果,下午开会向刘老师表达了我的困惑之后,刘老师提醒我:并不是所有女方家出的钱财物品都叫嫁妆,或许在彝人社会是否有另外的叫法或呈现方式,我们不能直接用自己惯有的思维方式去定义其他文化。我开始反思嫁妆在凉山彝人社会中到底是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用外部观念我应该怎样去理解彝人嫁妆制度,在开始第二天田野调查之前,还是预先想了一下,我应该找一个相对了解我们惯用词汇的访谈对象。并且访谈过程中,换一种问题描述方式,使得我的提问能够有效地被访谈对象理解。于是就找到了重要的访谈对象:孙姐姐,在N县的县政府内工作,是土生土长的彝族人,但也与其他民族有频繁地交往,对我们平时的惯用语有很好的理解。
图2:火塘对话
“姐姐,你们这边结婚前或者结婚了,女方家里给消给男方这边什么钱或者东西啊?”
“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嫁妆这种说法,女孩子嫁过去都是需要很高的彩礼,等到结婚之后就要回去孝敬女方家的父母,但是这个孝敬是你生儿育女之后才可以孝敬的。这个用彝族话说就是kʰa³³ pa⁵⁵ kʰə⁵⁵。这个仪式还是会有一些要求,反正都不太一样,要是他有儿子、女儿,大的先孝敬了再小的孩子孝敬。因为我们这边重男轻女的那种思想嘛,然后有的就会想着说,我的儿子还没有讨老婆,但是我的两位姑娘都嫁出去了,不吃女儿的,就要吃儿子的。像这个死者,是我的大姨夫,就是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但是他的小儿子还没有娶老婆,当时是两个女儿想要孝敬他们了,但是我这个大姨夫想的就是要等他的儿子娶媳妇,让儿子先来孝敬,但是谁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反正各个地方习俗都不一样,先吃女儿家的也有,要先吃儿子的也有,我们这边每个开头的姓氏不一样,每个姓氏里面的规定就不一样。”
“kʰa³³ pa⁵⁵ kʰə⁵⁵”是小凉山彝族社会中,女性出嫁有孩子之后,与自己的父母提前商量表示想要举行该仪式,获得允许后,带着丈夫孩子回去娘家,一般会带着米、酒、柴火等物品(如果要在娘家杀猪,还会把要杀的猪带回去)。在这个仪式中,女方父母会给夫妻双方一些钱或物品,并邀请家族内的成员一起吃饭,吃完饭这个仪式就算完成了。
图3:与小卖部嬢嬢交流
这样一说就可以理解之前的访谈对象为何都直接跟我说没有嫁妆,嫁妆可以理解为娘家对新婚夫妇的金钱支持,姐姐所说的这个孝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娘家对夫妻双方的支持,只是进行的时间不同。但在她跟我说到“孝敬”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内心的想法是不是夫妻双方要买东西回去娘家送给自己的父母亲,就像是平时拜年。但还是提醒自己不要先入为主,用自己的常规思维去理解别人的话语。继续听下去之后,发现确实与平时里我们理解的孝敬不一样。不知道是出于姐姐个人的彝语转普通话有差异,或者在他们社会中,对于“孝敬”这个词有不一样的理解,我们一般认为的孝敬是去看望长辈、并给长辈带一些礼品;姐姐说的与我们传统的孝敬不同,女儿回家是需要自己的父母杀猪、宰羊,会宴请自己的亲戚朋友一块吃饭,还会不定额地给夫妻双方一些钱。
上羊坪一位L姓哥哥,今年刚刚结婚,平时都是在外面打工,现在回来准备过火把节。在和他的访谈过程中,他也向我介绍了这个仪式:
“有点类似陪嫁那个,是之后有小孩还要回去,有小孩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才会跟我老丈人他们搞这个,弄这个仪式是需要他们同意的,如果他们不同意,那就不可以回去。我们过去的时候,要把酒、米、要杀猪的话,猪也是我们要带过去,能带的全部带过去之后,差不多就是吃顿饭。这边我老丈人会给我钱,如果我给的彩礼是在十万左右,他们就会给我四五万。就和嫁妆相类似只不过是形式和叫法不一样。”
羊坪的社会平均彩礼数额在五万块左右,而L哥哥在讲彩礼时,说到“新冠疫情之前我们这一辈特别年轻的结婚大概是在十万左右,疫情后就降到了五六万了。而在三十年前,彩礼的价格最高就是一两千多,两千块钱,在当时的羊坪算是比较高的价格。一般女方收到彩礼之后,会将彩礼用于自己家请客时,食物烟酒的采买,虽然是嫁姑娘的行为,但其实真正给到女方父母的钱并没有很多。”说明彩礼并不是固定的,会根据每年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上下调节。
彩礼和婚后父母赠与钱财这两个过程,不管是交付彩礼钱还是婚后回门都需要邀请家族内的人一起吃饭,在这些往来中,维护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礼物的流动》中提到若要培养长期良好的关系,必须通过双方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精心维持,女儿出嫁过程以及之后,还是会有双方家族之间的互动,避免长时间不来往导致关系疏远,是一些礼仪性的行为,代表礼;夫妻回娘家时带回去的米、酒、猪等物品、女方父母给夫妻的钱财,可以看作是礼物中的物,是物质的东西。
从刚开始有自己的预设,问问题时并不是一个寻找答案的心态,只是想要通过询问证明自己的预设是正确的。用这种心态开展研究,如果得不到自己预期的成果,内心就会有一种挫败感,还是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也在反思,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社区时,到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开展田野调查,如何避免自己先入为主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别人的文化。通过彝人嫁妆这个问题,或许在他们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婚后回家举办的这个仪式也不是嫁妆。在他们的文化体系中,这个仪式的文化意义,以及这个仪式到底是婚姻习俗中的哪个环节,这些问题都是我之后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前期查文献资料对所要进入的田野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文献不可能将整个地区所有的文化事项都表达穷尽,所以在自己实际田野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用他者的眼光看待当地风俗习惯,更不能理所当然,我们需要大胆地去问为什么。并在询问为什么的过程中运用当地人的自我表述,以增加对所研究村落的本土化理解。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原载:人类学之滇微信公众号。
原媒体:文字,姚艳玲;图片,刘彦 钮泓宇 姚艳玲;主编,何明;编辑,潘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