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民俗文化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火把节研究

作者:向雪兰 发布时间:2020-10-03 原出处:《红河学院报》2020.No2 点赞+(

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等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庆祝仪式体现了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文章从民俗文化的视角,研究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火把节的由来和节庆仪式,并阐述各民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传统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云南;火把节;民俗文化;文化内涵;思想观念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民俗文化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火把节研究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各民族火把节的由来

不同民族关于火把节的由来不同,同一民族火把节的由来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整理文献,主要对云南省6个民族的火把节由来传说进行梳理,他们分别是彝、白、佤、纳西、拉祜、傈僳等民族,如表1。从表1可知,不同民族对于火把节的由来有不同的传说,类型繁多,或精彩动人的神话传说,或敢于反抗的英雄人物,或坚贞凄美的爱情故事,或庄重神圣的祭祀活动等,都是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从节日性质和内容来说,可将其分为:庆祝类、纪念类、祭祀类和驱邪祛病类等,其中纪念英雄人物和善良爱民的神灵类较多。节庆时间也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到六月二十七间,但佤族新火节是在农历四五月份。佤族虽然是新火节,但它的由来传说和文化蕴涵与火把节极为相似,因此也把它作为研究对象。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各民族火把节节庆活动

云南6个民族火把节的节庆活动有各具特色,仪式庄严而隆重,特色鲜明,具有特别丰富的文化内涵。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火把节仪式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火把节仪式。禄丰彝族火把节傩祭仪式包括祭祖、开光、祭天、耍火把、扫邪驱魔、送火等。红河彝族火把节包括打牲畜祭献祖灵,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石林彝族火把节包括竖火把、点火把和烧火把及家庭“喊魂”仪式。大理白族火把节仪式包括扎火把、竖火把、压马趟、点火把、在逛火把、抢升斗、耍火把、跨火把、跳火把。佤族火把节包括送旧火、取新火,然后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最后欢歌载舞。纳西族祭火祈福仪式包括点火把、长街宴、跳乐。拉祜族火把节仪式表现为早上:在家点香火,祭祀祈求丰收,叫谷魂;下午:点燃寨中的大火把,众人围火撒香面。然后点燃自家门前的火把,并在家中各处撒香面。[2]到第三天点香蜡,把燃过的火把拔出送出门外。傈僳族火把节则分两天活动,第一天“下火海”“打火滚”“洗火脸”“拉火链”,第二天“上刀山”。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各民族火把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欢庆火把节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禄丰彝族喜欢歌舞娱乐,如在二胡、月琴伴奏下跳左脚舞、躜歌、直脚对脚(跳脚),以及“赛装”、爬油杆、火把接力赛、斗牛、赛马等活动项目,送火把仪式由三大神领头,有彩旗队、大刀队、乐队组成。祭祀仪式结束后,需在野外池塘洗净后方可进村。[3]表达了对火对太阳对祖先的崇拜之情,驱鬼除邪,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红河彝族则有对歌、摔跤等活动,男女老少盛装打扮尽情载歌载舞,祈求五谷丰收,表达美好的祝福。石林彝族在节前“打(杀)老牛”,节日中有扎升斗、放升斗、“跳乐”等活动,在祭祀祖先后烧掉手上的五色线和密枝节分得的锥栗树叶,驱邪撵鬼,祈求五谷丰登。大理白族在节前妇女和小孩染红指甲,在节日中,腌生猪肉拌凉菜吃。扎大小火把:节前,村中年轻父亲和新婚男子都去山上砍火把杆,生男孩的年轻父亲们扎火把,生女孩的年轻父亲们主动去挖坑,而尚未生育的新婚夫妇不能参与。[4]耍火把的另一种形式叫做“点谷火”(即照穗)、打歌、赛马,还有古老的水上“花舟竞渡”等。赛船需迎接“放羊本主神”上船后,下午一点左右,火把快燃完时,老人用铁三角烧“火把开水”泡茶喝,添“火气”,年轻人则在炭火中能找到果子吃,寓于一年内口福不浅。染红指甲与柏洁夫人手扒松明楼残害中亡夫尸骨时手指出血而染红指甲的传说有关,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不渝;扎火把和挖深坑的分工来看,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压马趟是希望六畜兴旺,逛火把是审美活动,表达了白族不仅爱美,也喜欢欣赏美的事物。照穗则是希望五谷丰登。[4]总之表达了白族崇火敬火,以火为中介沟通人、神的文化内涵。佤族“送旧火,造新火”的活动。敲锣和牛角号声响起,全村每家每户在同一时间内用水将自家火塘浇灭。“杀鸡念咒”,以示送走雷神的旧火,断绝与雷神之火的关系。“取新火”按“钻木取火”的办法由德高望重的老人造出新火,各家各户到此处接新火回家,重新点燃自家火塘。[5]节日期间全村人出动挖水沟,修理水塘,泼水在草屋顶上,装置水竹筒等。庆祝新火,寓于幸福快乐,吉祥如意,酬谢神灵。纳西族扎松木火把,并扎上水果和鲜花,还会撒上“叔西”的树叶,长街宴和节日盛装“披星戴月”很有特色,对火对天神的感激崇拜之情。拉祜族叫魂仪式,由家中长辈进行。叫魂后,家长拴魂线在小孩的右手上,魂线由红、黑、青、蓝、紫、绿六种颜色构成。节日中要举行全村性的狩猎活动。[2]拔出火把后,人们可以尽情唱歌跳舞,吹芦笙欢庆新的生活开始了。这是膜拜太阳祈求丰产的行为,火代表光明和力量,也是消除疾病和邪恶的一种寄托。傈僳族“下火海”是五个人赤脚围着用栗柴烧成一大堆火炭跳出跳进。“拉火链”是在火炭里烧烫了的铁链拿在手里传来传去。“上刀山”是把32把磨得锋利的长刀,横绑在两根高约12米的粗栗木杆上成梯子形,顶端有红旗、鞭炮,在一片鞭炮锣鼓声中开始表演,是祈福和驱邪避害的民族情感宣泄与诉求。不同民族火把节的仪式和活动有相似相同之处,但也有各具特色,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佤族新火节有一环节是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防火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其由来传说不仅表达了对火的崇拜之情,也有深深的畏惧之心,希望其他民族在过火把节时能树立防火灾意识并落到实处,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性。在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火把节“傩祭仪式”很有特色,被文化界认为是最正宗的彝族火把节。白族火把节妇女染红指甲是对柏洁夫人的凄美爱情故事表达敬意。纳西族火把节是服装“披星戴月”具有美感,展现节日的审美情趣。拉祜族叫魂仪式中“魂线”由六种颜色组成,还有节日期间的“狩猎活动”也很独特。傈僳族火把节仪式的每个环节都与火相关,“下火海”“上刀山”等活动是民族情感的表达,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总的来说,火把节不仅是祛邪祈福的节日,也是荟萃民族文化精华、维系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的盛会,是各民族传统文化和各种民俗事象及民族风采的集中展示,不论是各民族火把节的神话传说、歌舞表演、娱乐活动、饮食服装、婚姻爱情、宗教祭祀等应有尽有,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不仅是视觉盛宴,感官的享受,也带来心灵上的触动与震撼,火把节对于不同民族有其特殊的意义,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每年火把节是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结语

火把节是西南民族特别是彝语支民族的传统节日,虽各民族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同,过节方式也有所差别,但都表达了他们对火、神灵、英雄、祖先等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之情。火把节是民族认同、文化传承、情感表达的载体,反映出不同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理念等文化心态,探究各民族火把节的特色,有利于推进节日文化研究,提高民族自觉传承文化传统的意识,增强民族团结、民族认同感,合理开发利用节日特色也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彝族火把节研究较多,尤其是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和云南楚雄彝族火把节都较有知名度。节日活动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火把节是民族创造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的社会实践。本文从不同民族火把节的由来传说、过节仪式和特点入手,探索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展现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感,欢庆节日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火把节历史源远流长,赋予了神秘色彩,神话传说,英雄故事等丰富多彩,代代传承,节日仪式圣神而庄严,形式多样,注重全民参与,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节日。虽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特色,不论是节日仪式还是民族服装服饰,还是娱乐活动都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活力与色彩,使民族自身提升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刘建波,章世家.禄丰县高峰乡彝族火把节文化内涵及意义初探[J].红河学院学报,2013(1):27-30.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罗承松.拉祜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J].怀化学院学报,2014(3):4-6.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王明东.楚雄高峰彝族火把节仪式文化内涵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10):52-55.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李根灿.从火把节看大理白族的人生观[J].语文学刊,2014(6):85-87.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和丽东,张爱谷.火把节文献研究探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82-85.Ql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作者:向雪兰 陈亚颦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本文图文内容从公开互联网平台转载,并经彝族人网重新编排,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涉及版权事宜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