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锋:对彝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距今6000年左右西安半坡出土的甲骨文,是神州大地上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与彝族文字有着深厚的渊源,彝族的毕摩认出其中21个彝文单字。距今4600年左右的巴蜀彝族图文,更加证明彝族文字早于其他文字。彝人,这个云南最早的土著民族,也是当今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曾经创造过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南诏文明”。然而,昔日辉煌的彝族文化,如今却进入尴尬境地。彝人的文化传承的确陷入了困境,虽然许多同族人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事实毕竟就是事实,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掩盖都是徒然的。去撕开彝族文化传承的伤口不是为了在伤口上撒盐,而是要直入腠理探病因,深入骨髓找病根,通过不断的清洗伤口治症完善,让彝族文化传承之路顺畅坦途。
一、对彝族文化传承中潜在问题的思考
语言文字的不统一和对自我历史的遗忘淡漠,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彝人内部相互之间缺乏认同感,也就是民族认同的严重弱化和凝聚力的丧失,随着时代的改变,许多东西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所求必有所痛,想发展必须付出代价,在回顾祖先光辉历程时我们更该撕开文化传承的伤口,发现传承过程中潜在的问题。
(一)彝族文化的传承意识淡薄
在长时间接触汉文化的过程中,彝族的文化逐步被同化,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我们选择传承古老的彝族文化,不是要保持落后的生产力,而是要继承先进文化精髓,以至于影响后代子孙在追逐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根本,形成强有力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文化意识淡薄,一是对语言的不重视。许多年轻人不会说彝族语言,也不愿意去学习,总觉得那样古老的文化符号和流行的网络新语相比没有半点潮流,显得俗套羞涩。二是存在不正确的彝族文化传承观念。城市化提高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待遇,却改变了在文化传承上的观念。好多人从大城市回来,就将彝族服饰、风俗习惯、语言基础文化忘记得一干二净,不再以彝族文化为骄傲,反而显得羞涩和不自然。三是认为传承彝族文化对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没有丝毫意义。所以勇敢的传承彝族文化就显得与追求物质生活格格不入。四是忽视了对彝族文化古迹的保护。为了经济发展或眼前利益,忽视了对彝族文化古迹的保护,拆毁一些不可再生的彝族古老建筑单元,导致彝族地区的地域风貌受到损毁。
(二)彝族文化阵地建设投入不足
在广大的彝族地区,彝族文化阵地建设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没有彝族文化传檄馆所、没有传承文化的书籍资料和传承教师。地方政府多将资金用于搞建设项目,却忽视了对彝族文化项目的抢救、保护与建设,这必然会造成物质性的彝族文化建筑遭到破坏和毁损,也必然会造成非物质性的彝族文化建设与保护存在着较严重的缺失,使得流传百年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失传。
(三)彝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空间挤压严重
彝族文化是我国文化资源中较为丰厚的宝藏,但目前开发利用不够造成发展空间挤压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对彝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未纳入到彝族地区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二是不少地方开发利用意识狭隘,只重视自然旅游资源,而忽视了彝族地区人文资源,只懂得“请进来”,忽视了“走出去”。三是彝族文化生存空间正受到现代文化,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其生存空间与领域越来越受到限制。四是创新与改造力度不够,彝族文化无法显示出应该有的生命力,也没有解决好继承传统与向前发展的问题。
二、彝族文化传承要保持的模式
文化传承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的群众实践行为,必须要有其存续的土壤和动力。对于彝族文化而言,文化自觉的培养是文化传承的关键,从文化的他者救赎到自我发展是文化传承的可行方式,而传统文化的村寨依托与保护无疑是文化传承的有效选择。在彝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有传统与现代两种模式,二者之间是具有兼容性的,只是针对传承者不同采取的模式各异,对于以村寨依托传承为主的彝族百姓而言采取传统模式是最好的方式,对于以持续发展传承为主的政府部门而言现代模式无疑是最佳方式。
(一)传统模式
根据文化功能论的观点,文化总是为人类的某种需要服务的,其延续性便是传承性,而不是保护性,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无功利条件下的传承,其特点是娱乐性为主的精神生活。主要表现有,一是无功利性,人们在举行婚丧嫁娶和节日过程中经历的是一种精神活动,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情感和娱乐,而不是为了赚钱或谋取利益。二是集体无意识性,如庆祝火把节,无需刻意组织,大家在白天会主动聚集在一起斗牛、摔跤、跳舞,晚上则点上火把围着山水转。
一种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集体参与的结果,且成为该集体的生活模式,也是展现该集体观念和思想的途径。我们在传承彝族文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这种传统模式,要让大家在享受文化带来的愉悦过程中把习俗传统、生活模式代代传承下去。
(二)现代模式
在现代彝族文化传承保护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政府行为为主导、法律意识为导向、资金投入为形式的模式。其特点表现为,一是功利性,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动力一方面是希望借助“申遗”获取国家资金投入搞建设,争取政绩;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当地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当地政府收入。二是有意识性。目前彝族文化保护模式在政府主导下又有行政模式、传承人模式两种表现,前者以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后者则是把文化产业专利化,由专利人(传承人)来传承和享受文化资源。
对于彝族文化传承本身,在选择传承模式上要以“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为原则,只要助力彝族文化最大限度的传承的模式就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三、对彝族文化传承策略的选择
全球化背景下的彝族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选择彝族文化传承策略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要从文化传承意识、资金投入、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旅游产业等方面入手,多措施并举扎实推进求取实效。
(一)提升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是彝民族意识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作为传承的内容民族意识又显得异常重要。提升民族传承意识,一要把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团结统一思想和奉献精神作为文化传承的信念元素,要在民居建筑装饰、民俗节日活动、民族文化活动和民族教育事业中强调这一信念元素,使之成为彝族文化传承之魂。二要发掘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引导大家深入了解彝民族意识的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传承观念,把意识教育日常化、实时化。三要在改善彝族居民的生活起居、文化活动的硬件上加入民族信念元素和文化传承符号,物质决定意识的进行传承意识提升。
(二)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发展文化必须建设阵地以提高硬件水平,要把建设彝族文化传檄馆所、购置传承文化的书籍资料和扶持传承教师人才作为阵地建设的根本,多种渠道增加投入促使投入文化传承“有面有料”。一是以彝族地区文化传承对象为主,要积极大胆的“走出去”,把存在的困难向上级反映,到政府部门争取传承项目经费;把优秀的彝族文化产品带出去,和文化企业、宣传媒体多接触,争取拉得赞助搞好宣传增进学习。二是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在整体推进彝族文化传承和民俗旅游过程中要以项目为抓手,以企业为龙头,以当地实际为客观要求,统一标准完善规划扎实推进文化传承。三是以彝族文化传承内容为主,要增加经费支持,对从事民间彝族艺术的艺人给予适当的生活支持与鼓励;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民间的彝族文化文物、彝族建筑单元进行及时收集、补救和管理。
(三)加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可是彝族孩子都在接受着汉文化传统和主流社会的科学知识,远离彝族传统文化,因此,传承彝文化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加入彝族元素。一要在彝族聚居地学校推广“彝汉双语教学”模式,让年轻一代认识本族历史、学习本族文化、了解本族艺术,明白自己的责任与角色。二要组织彝族艺人编写彝文教材,开设彝族文化专业特色班,培养真正的会说彝话、懂传统习俗、有文化内涵的传承人。三要采取“文化传承进家庭”的形式,以彝族家庭为单位开展以节日传统、民俗习惯、歌舞技艺为主的熏陶活动;鼓励各家庭编撰具有自己宗族文化色彩的传承“家谱”,激发后人对历史和现实的责任与担当。
(四)加强旅游产业开发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风俗民俗和彝族文化,推动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地方经济、彝族文化同步发展。一是有计划地合理开发,找准彝族文化开发的切入点,在升级风俗民俗、彝族文化等旅游产品过程中,加大具有彝族文化色彩的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利用,进一步保留彝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拓宽文化旅游发展空间。二是挖掘彝族民俗文化资源,增加民俗民艺的旅游内容和项目,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到浓郁的彝族文化,享受到独特的彝族风情。三是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要坚持以“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团结统一思想和奉献精神”为主的文化传承信念元素,要在吸收先进发展理念的同时仍然保持彝族文化的纯粹性、地方差异性,要在与外来文化融入过程中保持彝族文化的根本性。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