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彝文书法史探索

作者:​阿鲁拉伙 发布时间:2007-06-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27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彝文创造的时间虽然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说:“在西汉以前就有了彝文,而且到西汉时对彝文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彝文的发展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波折才发展到今天,难能可贵。古往今来的无数墨迹给我们留下无数的足迹,为我们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现存彝文在物体上书写的文物来看,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无以计数的彝文书法艺术墨迹,如:“明•成化中铭文,水西大渡河建石桥碑记,镌字崖(凤氏碑),新修千岁衢碑记,教育经典和大量的毕摩手记”等,为彝文书法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h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在物体上书写的最早文物目前有“公元前(475—221)年间的战国”矣诺”铜印;公元前(202—公元8年)间的西汉铜铸镭体(永传祖传祠手碓);西汉“螳琅山统辖手印”;西汉一字格青铜剑“虎”;汉代铜凉壶足圈铭文“水器”等。从以上文物的铭文说明,彝文书法艺术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未知当时先民们是用什么书写工具来书写的,今天我们只能从墨迹的各种迹象来作研究和判断,并没有历史记载来正实。根据彝族历史书写工具来看,可能是用杉木片制成的笔来书写而成。从其文字结构、笔锋、笔力、章法等来看,当时对彝文的书写已经步入了比较规范阶段,这就说明彝文的书写规矩和书写艺术早已形成,后来由于家族的迁移、分支等因素,在书写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区域发展壮态。再后来又因各区域间文化发展相互隐瞒,缺少交流,加之在高山、江河的隔阻等原因使彝文发展成今天的鼎立之壮。但不管它是如何发展过来的,其祖宗都是从一家中发展而来。今天的汉字也不是一家所创造,而是六国文字通过整理规范以后形成的,书写也并不另外。h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