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撮泰吉”的文化生态与现代传承研究
【摘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傩戏“撮泰吉”,尽管深受彝族广大群众所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它的传承却面临着诸多困局,要使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将它的传承与当地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乡村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
【关键词】彝族;撮泰吉;文化生态;传承保护
古乌撒彝族的重要传统文化——傩戏“撮泰吉”,虽被载入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但其之生命并未获得新的活力,反倒是亦步亦趋地走入衰败境地。如何保护好这一传统文化财富,成为当前社会各界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于2012年7月,在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进行了深度访谈和专题调研,收集到了部分田野资料,并参照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在此提出一家之见,请专家学者指教。
一
彝族“撮泰吉”是流传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一带的古老民间傩戏。当然,对彝族“撮泰吉”是不是属于傩戏一类,学界有争议。贵州民族大学顾朴光先生认为裸嘎寨彝族“撮泰吉”应属“古戏”而非“傩戏”。他在《彝族古戏“撮泰吉”浅探》一文中谈到“笔者赞同戏剧说,因为‘撮泰吉’虽有舞蹈(如‘铃铛舞’和‘狮舞’)和民俗活动(如‘扫寨’),但它们在戏中只是次要成分,并且大都是后来加入的。”[1]同是贵州民族大学的庹修明先生则认为裸嘎寨彝族“撮泰吉”确属“傩戏”而非“古戏”。庹修明先生早在1987年就提出了“傩戏说”,后来他又在《贵州傩戏文化》一文中强调“彝族傩戏‘撮泰吉’,完成了傩祭向傩戏艺术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是低级层次。”[2]贵州民族文化宫的席克定先生则不同意“古戏说”和“傩戏说”,认为“撮泰吉”不过是一种民俗活动。他在《“撮泰吉”讨论中的两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撮泰吉’活动记录了彝族先民生产活动从狩猎、游牧生活进入耕牧结合的定居生活这一发展过程,而不是以驱疫、逐鬼为目的的傩戏”。[3]其实,学界多数学者认为“撮泰吉”属于一种古戏剧,是戏剧的“活化石”,这个定位应该是准确的。由于“撮泰吉”带有原始古戏剧的鲜明色彩且兼具傩戏特征,笔者认为,彝族“撮泰吉”是一种古老民间傩戏的判断,应该是成立的。
在多民族共存的贵州省,很多民族,如汉族、苗族、土家族都有自己的古傩戏传统。自古以来,傩戏不仅在民间百姓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和地位,在上层人士中也颇有影响。据文献记载,“孔子见乡人傩”,也“朝服而立于作阶”①,可见傩戏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傩戏“撮泰吉”是彝族民间傩戏彝称的音译,有人译作“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现在常用“撮泰吉”这一译名,取义吉利之汉字谐音。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三字合在一起的“撮泰吉”大意为“人类变化的游戏”,相当于“变人戏”。从“撮泰吉”整个表演场景来看,“撮泰吉"讲述了变成鬼神的人类先民当初迁徙、垦荒的历史过程,借助于鬼神的形象和威灵来祈祷吉祥平安、五谷丰登。因此,有学者认为,“撮泰吉”的含义应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鬼神的游戏”。
有关威宁板底彝族撮泰吉活动起源的记录有三条线索:一是古代文献。根据《西南彝志》、《彝族创世志》的相关记载和一些学者的推断,“撮泰吉”演出活动大约起于西汉时期。二是民间传说。据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罗德显的调查,板底彝族群众于清初康熙年间即迁徒于此,流传于板底的“彝族撮泰吉”的演出活动亦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年年举行。因无文字记载,具体可考证的传承情况仍不清楚。三是实证调查。根据现在可考证的资料,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撮泰吉由该寨的文正洪承袭,此后由于受那个极左年代的影响,撮泰吉活动一度停止。到了70年代初,撮泰吉始由文道华传承至今。
古代文献对于撮泰吉的记载仅仅限于《西南彝志》和《彝族创世志》的零星记录,关于其早期古代缘起的情况,所谓源起于西汉时期的说法,缺乏其他相关文献的佐证,不足以成定论,也不能解释为何以后历代又销声匿迹,不见文献记载。至于有学者调查认为,威宁板底彝族自清初康熙年间才迁徒于此,因准确年代无从考证,此说也只是口口相传,也缺乏文献的印证。彝族作为一个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体系的古老民族,对表现本民族祖先的迁徙、生产活动的“撮泰吉”竟然无确切文字记载,真是令人费解。因此,彝族撮泰吉究竟起源何时还有待学者做深入探究。撮泰吉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其古朴而厚重的面貌必然有其历史的风霜,只是我们至今还未揭开其身世之谜而已。
二
撮泰吉的文化意蕴十分深厚。首先,撮泰吉表现了彝族古老的图腾崇拜模式——山神崇拜。直至今天,板底彝族还将白草坪上的大山视为本民族的神山,对之仍然心存敬畏。目前,该山上修建了巨大的风电叶轮,当地彝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触动了他们心中神圣的山神。其次,在撮泰吉表演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表明迁徙至贵州西部的彝族先民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文明社会。第三,撮泰吉反映了彝族先民亲近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以及对待自然灾害和人生灾祸的抗争与乐观。
撮泰吉表明彝族先民很早就以戏剧形式享受着精神文化生活。其一,撮泰吉揭示了戏剧艺术的发生,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全是反映彝族迁徒、农耕、繁衍的生活历史,尤其是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更是典型地将舞台生活化,表演者走村串寨,扫除灾害和瘟疫,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一家,都要坐在火塘边念一段吉祥祝辞,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走时再从柴房四周扯一把茅草。之后来到寨边路口,把三个鸡蛋埋入土中,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如此生活化的艺术,不正是对“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最好诠释吗?其二,撮泰吉诠释了戏剧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戏剧形式不是什么雅俗共赏,而是全民狂欢,其精神价值长久不衰。
彝族撮泰吉作为彝族人民驱避邪、迎吉祥、祈丰收的一种文化形式,与当地其他民族有类似之处。古时腊月,黔西北其他民族也都有驱逐疫鬼的仪式。“夷俗则种殊族异”,据《大定志稿略》曰“正月元日五鼓,爆竹开门,谓之接灶。谓灶神去岁上天,今始归,接之以入也,已,焚香、陈酒果于祖先并灶前,俱鲜衣拜祖先,仍长幼序拜,以及亲友。正月九日,俗谓九皇生日。先夜张彩灯,至十六夜方止。又择日合邻右修醮,谓以祈年逐疫,至醮日,以竹及纸制船,遍历市巷,送之水际而焚之。(类似扫火星)盖亦傩之意也。”②
从这个记载可看出,撮泰吉的表演活动与当地其他民族的风俗在几个方面较为相似,一是时间大体上吻合,都是在阴历春节期间表演;二是内容相似,都有祭扫祖先,驱赶灾疫的含义;三是形式相似,都有游街串巷,取一象征符号(纸船、火星)而焚之。虽有类似,但是在文化比较上却有质的区别。彝族撮泰吉以傩戏形式史诗般地表现彝族先民迁徙、垦荒、牛市、祭祀、交媾等原始先民生活的全过程,其古朴戏谑的表现形式、浓烈原始的生活气息,折射出丰富的彝族文化信息,这是其他民族戏剧表演无可比拟的。
彝族撮泰吉深深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其所具有的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特点,使其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也使这种原始艺术具有戏剧发生学和艺术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关生产、生活的表演活动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
撮泰吉能够在威宁板底一带流传至今,除其文化所特有的传承生命力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与其封闭落后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据《黔南记略》记载,古代“黔称漏天,威宁尤甚。成阴积雾,浹旬淫霖,虽暑月犹拥裘。谚曰乌撒天,常披毡,三日不雨是神仙。”《威宁志》也有对其生态环境的记述,威宁“三面距滇,地势极高,风劲气寒,凛冽与北方无异。土旱地脊,植物不茂,惟多松树。所种宜荞,稻谷不登”③。交通十分闭塞。威宁州旧志云:“威宁前临可渡,后倚乌门,岗阜盘旋,山夺险厄,襟带一湖,平连诸甸。羊肠小径,十倍蜀道”④。这样严酷的生态自然环境,闭塞险峻的交通条件,使撮泰吉能够如化石般完好地保存了其原始古朴的表演形态,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只被少数人掌握和传承的艺术显得十分脆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其遭受致命打击,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板底彝族“撮泰吉”作为板底彝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在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成功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传承与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却面临诸多困境,笔者通过与乡镇干部的访谈,实地走访主要传承人文道华老艺人,真切地感受到撮泰吉的传承与保护前景谌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撮泰吉作为一种戏剧表演的文化形态,缺乏一种长期固定的组织形态。通俗说撮泰吉没有一个固定的戏班子。撮泰吉的这种无组织性,使对这种文化的传承、研究与普及失去了基础。
二是撮泰吉的传承人和参与者没有起码的经济支撑与保障。笔者到撮泰吉主要传承人文道华家走访,亲眼看到其穷困的境况,家中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一台看不清牌子的古董电视机因接收电线坏了,仍放在堂屋破旧的桌上,成了唯一象样的摆设。家中生活饮水至今尚靠接雨水经沙池窖沉淀过滤后饮用。板底裸嗄寨的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脊、物产薄欠,交通不便,至今仍没有通村的行车道路。为了摆脱贫困,寨子里的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文道华的儿子、媳妇也长年在外打工。贫困的生活,使撮泰吉的传承陷入危境。
三是由于缺乏人才骨干和经费,平时偶尔的演出,多半是不计报酬的行政命令,久而久之,演员也不愿再参加演出,掌握撮泰吉艺术的人并不多,而且是“传男不传女”,年轻人长年在外打工谋生,造成演出队伍后继乏人,这一稀世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文化断层局面。
四是撮泰吉道具缺乏专业化的制作和管理。傩戏表演是借助道具的,没有一定文化水准的道具,其表演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撮泰吉表演的道具如傩面具、尖尖高帽、服饰等都是演员自己制做、自己保存,演出需要再拿出来用。笔者走访文道华老艺人时,他从家里旮旯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中拿出一件件做工粗陋的面具展示,毫无美感可言,让人颇有失望的感觉,没有了撮泰吉高贵神秘的最初意象。
五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政窘迫,不能投入专项资金对撮泰吉进行系统开发使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六是相关部门缺乏文化经营管理意识,对撮泰吉的管理仅限于应付差事地临时性组织演出,既没有对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也没有进行市场化地开拓与经营。
四
撮泰吉作为一种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主要在于它是世居此地的彝族人民的一种精神追求。
当撮泰吉还没有走到历史和社会的前台,没有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的时候,当村寨的山民和青年没有接触和了解山外精彩世界的时候,当市场经济还没有影响和撼动这里的自然经济的时候,一句话,当外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没有触动这里时,撮泰吉可以在自己的封闭圆圈里运行不辍,不需杞人忧天地担心其传承。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影响和冲击下,撮泰吉的存续和发展却面临巨大的困境和挑战,而这种困境和挑战单凭自己是无力摆脱和应对的,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
笔者以为,保护“撮泰吉”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在撮泰吉发源地设立“撮泰吉生态博物馆”,落实相关机构设置、发展规划、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等一系列政府层面需解决的问题,让“撮泰吉生态博物馆”能够运行和发展。
“撮泰吉生态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行应注意“三个结合”:
第一,把“撮泰吉”的传承保护与当地群众的扶贫开发结合起来,解决当地群众的生存问题。针对当地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威宁板底乡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是可以大有可为的。板底距威宁县城仅40公里,又因地处乌蒙之巅,山脊和空旷地带无静风时刻,常年艳阳高照与凉风扑面兼备,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与贵州其他民族地区乡村一样,板底乡村寨青壮年长年在外打工,如果发展起“撮泰吉”文化旅游,开发以“撮泰吉”文化为特征的旅游产品,发展如傩戏面具、彝族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的加工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裸嘎寨距板底乡政府仅仅几公里,居然不通公路,也没有干净饮用水源,政府应该要大力改善板底村寨的交通和饮用水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群众的起码生存问题。
第二,把“撮泰吉”传承保护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结合起来,解决当地群众的发展问题。板底乡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是板底乡发展旅游业的一大财富,当地政府应该着力打造以“撮泰吉”为龙头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以百草坪为依托的休闲度假旅游平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实现旅游兴乡的发展目标,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撮泰吉的传承保护人才匮乏,应配合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举办撮泰吉传承人培训班,组织起一支相对专业的演出队伍,带动鼓励有积极性的年轻人参与演出,修建固定的练习和表演场所,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使参与撮泰吉表演的人从中得实惠,既培养了撮泰吉的传承保护人才,又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把撮泰吉的传承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解决当地群众的同步实现小康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创建的灵魂所在,有着文化铬印的美丽乡村才是独一无二的,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板底乡的彝族村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必须做足撮泰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丰富文化内涵,我们完全可以建立政府主导的独具特色的“撮泰吉生态博物馆”,使之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对“撮泰吉”的各种资料和实物加以搜集和保护,使之成为保护、宣传和研究撮泰吉的基地。
注释:
①《论语·级党》。
②《大定府志》第304-306页
③《大定府志》第302页。
④《大定府志》第303页。
参考文献:
[1]顾朴光.彝族古戏“撮泰吉”浅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4):6.
[2]庹修明.贵州傩戏文化[J].教育文化论坛,2010(3):89.
[3]席克定.“撮泰吉”讨论中的两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1991(2):31.
(本文从网络转载并经彝族人网编排,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如有不妥请联系更正或删除。)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