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试谈彝学会研究毕摩文化的现状及其对策

作者:莎玛俄毕子博 发布时间:2021-05-3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甘洛彝学 点赞+(

​內容摘要:试谈彝学会要研究毕摩文化的地位、职业道德现状及其对策,为传承和发展毕摩优秀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毕摩文化;地位;职业道徳;现状;发展对策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image.png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是彝语译音。“毕” 意为“读” 或“诵”,“ 摩” 即“长者” 或“老师”, 二字合解,则为“掌天命神权的老师” 或“吟诗诵经之长老”。 毕摩,在远古时代,是氏族社会“政教合一” 部落首领,掌军事,司祭祀,管理氏族内部事务,是与兹(君)、莫(臣)、毕(司祭)三位一体的统治者。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英,彝学研究离不开毕摩,毕摩文化研究是彝学研究的核心,由此可写成以下的诗词:“毕摩文化是全科书, 东方华夏古文明,聪明才智有毕摩,毕摩文化千古传,百科全书世公认,讲述历史传知识,道德情操规范行。维护安定促团结,乡土文化集大成。毕摩文化内涵宽,自然科学在里面。天文医学多种类,社会科学更全面。人类民族民俗学,文学著作有文献。彝族心理素质强,树立人生价值观。集成语言和文字,族群文化靠它传。寓教于乐融一体,精神面貌大改观。毕摩文化要传承,血脉延续启文明。彝区文化大犮展,小康社会早建成。“近年来,彝学地位不断上升,正在成一门显学,受到学术界的热情关注。其标志性的情况有:一是川、滇、黔的省级彝学会相继成立,数量较多的彝族聚居的市、州、县、区都基本上成立了彝学会,国內影响不断深入;二是已经开过五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国际影响不断扩展;三是彝学已经报经教育部批准为二级学科,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层次升级到了顶层;四是彝学教学院和科研院所不断增多,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丰富,有的大学重新恢复了彝语专业大学生招生,一些地方开办了彝文学校。五是进入国家级层次的科研科目越来越多,大量的彝族和各民族的专家和学者,民间人士在开始纷纷转入彝学研究,彝学研究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六是在中国西南,许多大专家深刻认识到,若彝族研究不清楚,西南历史就无法写清楚,大家都呼吁要重视彝族历史,特别是毕摩文化的研究。但是,在彝族地位不断上升,彝学研究热潮滚滚的时候,所有的研究家不约而同地发现,对彝族的研究就离不开彝族毕摩文化的研究,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为此,下面就以彝族毕摩文化道德在彝学研究中的地位和现状及对策作一概述: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先说毕摩文化优秀道德在彝学研究中的地位:毕摩是彝族历史文化传习人、创造人、传播人,是彝族文化精英,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毕摩文化研究在彝学研究中处于关键地位。彝族文字创造离不开毕摩,彝文的传承和使用是毕摩专门人才职位;彝族的典籍文献编篡和传承也离不开毕摩;彝族的哲学和宗教的研究也离不开毕摩;彝族历史的记录传承还是离不开毕摩;彝族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毕摩;彝族医药卫生离不开毕摩,如:毕摩在服务社会和彝族人的许多职能中,除了通过禳解,洁净等仪式为病人解除病人身上的痛苦之外,还通过医药,卫生服务解除病人身上的痛苦,使病患者在肉体上,心灵上都得到解脱和康复。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天文,历法的研究也离不开毕摩;彝族传统教育离不开毕摩,如:《玛牧特依》中的伦理道德教育与毕摩文化,对彝族道德素质教育有促进作用,如;有无不学匠,没有不学匠,打铁空落落,有无不学毕,没有不学毕,若有不学毕,经书黄纸空落落……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社会生活,精神信仰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毕摩,同样的,彝学研究许多领域,离开了对毕摩文化的研究,都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优秀道德文化研究的现状:在历史上,彝族文化为中华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发挥过作用,彝族文字记载着彝族历史发展点点滴滴都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都有详细的记录,如:十月太阳历在天文历法上准确地划分时节;实行火化的殡葬制度为现时的殡葬打下的基础等等。但是,由干种种历史原因,彝族毕摩优秀的文化道德曾被视为“封、资、修、牛鬼蛇神” 的东西而加以禁止;彝族文化传承人的毕摩被打成牛鬼蛇神而遭到批斗;毕摩们亲手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书卷被强行烧毀,如:从毕摩大师阿督鲁鹏至有名的毕摩雅古书部后裔蛮恩到沙玛俄比毕摩的部份经书被“造反派” 搜出烧毀。随着党的民族政策优越性的发挥,各地政府对弘扬彝族文化工作力度的加大,彝族聚居县的多数县以上都成立了彝学会。政府的倡导和学会活动的频繁开展,各地开展了丰富的毕摩文化活动,如:美姑县,马边县和云南省丽江市西川县,昭通市的大关县等,他们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毕摩文化道德研讨会和年轻毕摩培训班及展示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培养训练了毕摩队伍,又传承和发展了彝族毕摩文化。但是,有的彝族地区因受到先进文化的冲击,加上西部开发,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因素影响,部份民族民间文化濒临消失。在民众心目中最具权威的毕摩文化也发生着微妙变化。文化变迁形式层出不穷,其传承毕摩文化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如:在搜集、整理、抢救、保护毕摩文献方面,我县语言文字委员会,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搜集,抢救,翻译,整理并出版了一些重要的毕摩典籍。动员有名的世袭毕摩献出遗存几百年的老经书进行翻译成新的经书出版,如吉洪当洗老毕摩(从美姑毕摩之乡迁来我县居住多年)经他囗念老经书整理成规范的新编彝文毕摩经书数本将要印刷出版。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毕摩文献大都流存于民间,加之其书写传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历史的局限,如:毕摩世袭传承的制度、垄断文字的保守、书写物质的不足,书籍流通的限制,印刷困难等等,他们都把那些宝贵的彝族经典当作自己的宝贝,固守自己那不足一亩之地,还怕别人学去自己的本领,这些保守的思想,还可能会使毕摩文化传承在他们手中断代,后继无人。当前,毕摩文献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和严峻挑战,因毕摩文献多以口诵记忆与手写传抄的方式流存于民间,有极其明显的易损性,特别是在“文革” 十年动乱等多次浩劫,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但彝族毕摩没有忽略本民族的精神财富,千方百计地保存了部份彝文古籍,如果这些宝贵的典籍不加紧收藏整理,将会慢慢消失,从而失去不可挽回的宝贵财富。由于传统生活方式所改变和山地文化的消失,毕摩的生存环境也受到威胁;现代工业文明的扩张,旅游业的兴起及文化资源的过渡开发,许多毕摩后代,外出打工,在大中小学读书,都存在着不愿学和没有时间学毕,这些客观和主观都在侵蚀影响着毕摩文化的传承土壤和发展。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批批老毕摩的相继辞世,许多古老的经典面临着无法解读的危机,许多文献正在成为“天书”。 毕摩文化传统的存活空间进一步缩小,面临失传现象已经呈现,倘若不及时对这些珍贵的人类记忆加以抢救和保护传承,就会对塑造民族的未来造成永远不可弥补的损失。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道德传承,保护,发展的对策:各县、市彝学学会应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民族文化研究队伍,解决传承断层问题。要传承彝族语言文字,在彝族聚居的乡镇,建立彝汉双语教学,营造好彝族文化传承氛围,与教育部门联系沟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增设双语教学,使民间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加上争取政府经济投入和师资培训,用熟悉彝语文的教师代课或专职教师对本民族学生进行授课,并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对双语教学开展得好的学校,由政府实行奖励制度,给予为传承彝族文化做出贡献的老师奖励等措施办法,这样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还要利用学会团体力量,举办彝语文培训班和毕摩培训班,请专业人才授课,传授毕摩文化、彝族礼仪、祭祀、医学、民俗、传说、神话、天文、地理、历法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一批又一批的毕摩文化道德的传承者,给予这些专业老师或老毕摩一定的经济补助,使他们能为彝族文化道德的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的职业道德:一要热爱神职,忠于职守,作毕时不能随意增减、省略仪式程序和过程;二要一视同仁,平等待人。三要诚实求信,遵守毕约,在没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能拒绝仪式主人的邀约,一旦应约,不能履约;不管路途多么遥远,气候多么恶劣,必须按时履约;四是尊重同行,互敬互学。五是举止庄重,行为纯正,不调戏妇女。六是吃苦耐劳,不贪钱财,不能胡乱索取毕酬,索钱应有道,主人给毕摩,自古有规矩,毕摩乱索礼,信众瞧不起。七是作毕守公道:人居集中地,不应高声吼,若是噪声大,邻里不安宁,毕后受人谴,祈福不能福。毕仪服务者,应有公德心,莫砍坎上树,莫折坎下竹,不得不取时,先征他人许。祭品按俗送,毕摩当指明,携置沟壑处,不损环境美。若是就近抛,腐烂生气臭,行者薰臭味,见者都遣责。毕摩还要有严格的职业道德:如不能嫌贫爱富,做仪式的人谁先请到做谁家的;毕摩除做到以上的职业道德外,在没有作毕仪式的时候,就像一般农民一样参加家庭生产劳动,教育子女,参加社会活动。只是有仪式需要的时候履行毕摩职责。要始终恪守急仪式主人之急,要尽力满足。毕摩在彝族地区具有崇高的威信,还可通过用幼犬,公鸡等牺牲品来作毕,希望阻止村子里的年青人吸毒贩毒,偷盗,拐卖妇婴等违法犯罪。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毕摩的存在,是历史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需要。这就需要彝学学会要意识到毕摩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危机感。这就需要正确引导,搞好布局,强化重视。我县是凉山州彝文典籍较多的县份之一,毕摩文化典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抢救和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当前我县发展和繁荣彝族文化的一项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抢救和科学挖掘彝族文化遗产,保护彝族文明,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就要有组织保证和经济支撑,要像美姑县那样成立毕摩协会,配合有关部门收集,整理,抢救,保护毕摩文献的工作。要负责掌握毕摩的分布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必要时提供一定帮助;还要协助搞好“双语” 教学和毕摩培训工作;认真开展本县内毕摩工作的调研,掀起挖掘,传承,保护,整理,发展好毕摩文化的新高潮。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今世界,既是文化交融的时代,也是文明共存的时代,随着现代文明进程日益加快,外来文化冲击日趋严重,既为文化现代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使许多古老文化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值此,文化多元性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保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对历史的负责,替未来着想,有为现实服务 的战略高度,尊重历史,弘扬文明,去其糟粕,存其精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思想,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以及认真履行毕摩职业道德,弘扬毕摩文化职业道德,维护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以毕摩文化为核心的彝族文化研究,为彝区的现实服务,为发展服务,为脱贫奔小康服务而主动积极地工作。2q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作者地址:雷波县锦城镇宁远街19号彝学会办公室。
本文由蒋志聪荐稿,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