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云南彝医药养生文化的理论探索

作者:​张洁 发布时间:2023-05-03 原出处:​《健康护理订》2021年7期 点赞+(

摘要:彝族医药理论体系是我国传统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实践,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以其理论体系为基础,探索其中蕴含的丰富养生文化理论,总结出“整体健康观、重在预防观、饮食调养观”三个基本内涵,彝族人民在生命认识、预防疾病、养生保健、饮食调养方面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彝医药;养生;理论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彝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也是彝族先民们在与自然、疾病的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医药学知识,形成了大量医药文献,构成由基础理论、病因机制、用药理论、特色诊疗为一体的系统的医药理论体系。它是彝族文明的见证,更是我国传统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云南作为彝族聚居地之一,彝医药在当地应用广泛,同时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为彝族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彝医药也为边疆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了贡献。我们以云南彝族医药理论为研究基础,聚焦其中的养生文化思想,对进一步认识彝族医药具有重要的意义。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医药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彝族文化及其哲学观的体现。彝文《宇宙人文论》记载:“天的周围三百六十度,人有骨头三百六十节,天有星辰八万四千颗,人有头发八万四千根”,宇宙是个大天地,人生是个小天地,“天有日月,人有眼睛,天上有风,人就有气,天会雷鸣,人会说话”……从中可以看出,彝医药同中医药一样,从宇宙天地自然现象来阐释人体生命变化规律,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彝医药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哎哺、清浊、五行、八卦”理论体系,是彝医药辩证治疗的总纲。彝语“哎”为阳,“哺”为阴,“哎哺”是生命运动变化的基石;“清浊”二气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与人的脏腑相属,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关系;八卦由“哎哺”衍生而成,五行八卦相通,用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其中,“清浊二气学说”是彝医的独创,“五行八卦理论”與中医学大致相同,由此可看出古代彝医学与汉文化的交融,受汉文化影响较大。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医药理论体系同中医学一样,不仅重视治疗疾病,同时也注重预防疾病,预防和养生是彝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生命长久健康,延续生命活动。通过整理彝族医药文献发现,彝族先民们在生命实践活动中就已深刻认识到养护生命的重要性,虽未明确像中医学一样提出养生思想,但整个彝医药理论体系里是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文化的,因此我们认为彝医药体现出“整体健康观、重在预防观、饮食调养观”三个基本养生观。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整体健康观

整体健康观的核心要义是“整体”,整体指的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括人体自身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两个方面。养护生命活动时,要从整体的观念出发,避免片面性,不仅考虑自身,也要了解自然、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彝医学跟中医学一样,非常注重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分析人的生命、生长、健康、疾病的规律。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哎哺”学说代表彝医整体健康观中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联系、对立、消长和变化。彝医认为,“哎”与“哺”充满宇宙天地之间,处于不断的消长运动中,天地、日月、水火、昼夜、寒热、生死、健康与疾病等等都是“哎哺”此消彼长的结果。一是自然界中的“哎哺”平衡协调,则四季循环交替正常、风调雨顺,不会因自然环境、气候的恶劣变化而使人致病。二是在人体内,也发生着“哎哺”的消长变化,“哎”消“哺”长,“哺”消“哎”长,升降出入,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健康者为“哎哺”平衡,病者为“哎哺”失衡。三是以“哎哺”为基础,自然界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天地同观”,天人感应,人与自然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顺应自然,则能够健康长寿。因此,彝族先民已经认识到整体观念的重要性,人不是孤立的人,病也不是孤立的病,在辩证施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季节气候、生存环境、太阳历法、八卦方位、人体机能与生命健康活动的关系,用药物加以治疗恢复人体健康,实现内外环境的平衡统一。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行八卦”学说代表彝医整体健康观中配属生克的关系。古代彝医同中医一样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是组成万事万物及人体的五种元素。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并进一步用这种关系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一是五行的配属,天地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的五行是肺、肝、肾、心、脾,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人与天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彝医认为人的五脏分别具有“肃杀、生发、炎热、厚重、寒凉”与天地五行相应的生理特征,并借助这种关系进一步去分析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生命健康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五行相生相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循环,才能相辅相成、平衡发展、生生不息,阐释自然界与人体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并应用于养护生命的实践过程。从人体生理角度看,如若发现脏腑某一方面出现问题,按照生克之顺序,可以推测相应的生理变化和影响。比如《宇宙人文论》中提到:“若是肾水往上泛滥,与心火不容,则头痛发热”。三是五行八卦相通,八卦方位也与人体脏腑器官相对应。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彝医擅长用八卦来分析疾病发生的外因,充分考虑脏腑之间的关系,加之对天干地支、季节气候、外界环境、时间方位的分析,从而确定维护生命健康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气血经络”理论代表彝医整体健康观中上下贯通的关系。“气”指的是构成人体的清浊二气,是生命的根本。清浊二气在人体脏腑组织中各有三条循环的通路。《西南彝志》中提到:“清气三条路,一是经心脏,二是通咽喉达七窍,三是经肺肝达肾脏;浊气三条路,一是经尾根达头顶,二是经肩胛达脑髓,三是经肾脏达头顶。”这就证明清浊二气六路循环通畅,囊括人体各个脏腑器官,将机体内外上下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彝医“六路经络“理论虽不是系统完整的经脉理论,而且不同彝文古籍论述也有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彝族先民们已经认识到只有气血运行正常、六路畅通,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生机盎然。如若清浊二气失衡,气血运行不畅,脏腑经络堵塞,人体将产生疾病,重则威胁生命。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重在预防观

强调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是彝医预防医学思想的中心内容。彝医重视疾病的治疗,更重视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因此,重在预防观是彝医药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重在预防,适时顺应自然客观规律。在整体健康观中我们就提到,彝医有着“人与天地同观”的思想。自然界会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变化,会发生寒暑昼夜的交替,人的生命活动必须要顺应自然变化,适应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延年益寿。反之,人体就会发生疾病,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或加速疾病恶化。因此,在四季更替之际,彝族先民特别注意观察气候温度、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尤其是注重季节性疾病的发生。如夏季多“暑、湿、热”毒致病,就常洗矿泉浴预防皮肤病、风湿病,外搽烟油防山蚂蟥、虫蚁,佩带雄黄或家中养鹅防蛇等。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重在预防,避免邪毒的入侵。彝医认为,风毒邪气是致病的直接因素,风毒主要来源于四时五行的乖戾之气,产生于食物、药物、水源、居住环境、疫病等各个方面。为了避免邪毒的入侵,损害人体生命健康,彝族先民们特别重视使用扶正药品、食物增强机体脏腑的功能,以抵抗毒邪,这些治疗方法往往具有养血补肺、益气健脾的作用。比如《献药经》记载“煮食麂子肉,既可治麻风,又可预防麻风传染;煮食菁鸡肉,既可治疗麻疹,又可预防麻疹。”除了借助药物、食物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外,彝族人民从实践中也体会到,选择居住地时应该避开疫病流行区和毒草丛生、瘴气流行之地。对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人应该实行火葬,对染病的牲畜亦实行深土埋葬。这些方法充分体现彝族医学的预防思想,也是注重养生保健的重要体现。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重在预防,注重补养后天。彝医观察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如《劝善经》所说:“人生来就骨肉结实的,见漆不过敏,接触疮不然疮,接近麻风不染麻风;人生下来就骨肉孱弱的,见漆就过敏,接触疮就染疮,接近麻风就染麻风。”如若先天不足,清浊之气太弱,那在生命过程中就要依靠后天的补养,以保证“哎哺”的平衡,使生命健康无病、生生不息。彝族先民非常注重实践疗效,比如针对体弱、有风不散的症状,多采用温泉泡浴、药物炖鸡肉服、服食药酒等补益之法,滋养气血、增强抵抗力。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饮食调养观

饮食調养,是医学各家非常注重的养生方法,其实质都是为了通过饮食调理,摄取营养、能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彝族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与养生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彝族人民治病防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知识、经验和行为。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药食同源。动植物既是食物来源,也是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药物,比如苦荞。苦荞在彝语中称为“格诺”,是彝族人民最为重视的一种食物。彝族人民生活在高寒山区,主要种植作物就是荞麦,荞麦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食疗功效。中国古代医书中提到,苦荞性苦、平、寒,具有“实肠胃、益气力、利耳目、消热肿风痛”的功效,可入药。日常生活中,彝族人民将荞面制作成粑粑,吃荞面粑粑常搭配蜂蜜,彝族有谚语“蜂蜜苦荞面,百病都不怕”,蜂蜜自古以来也是保健佳品,苦荞与蜂蜜相结合,具有润燥解毒、抗菌消炎、滋养补中的作用。关注彝族人民的居住环境,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变化无常,损害人体健康,所以食用荞麦不仅仅为果腹,同时也是彝族人民为适应自然规律而做出的一种选择。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酒入药用。酒在彝族祭祀、婚丧、宴饮、日常饮食中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彝酒用谷类和曲酿成,其性悍,质清,味苦甘辛,具有散寒滞,开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效,酒还能消毒杀菌。酒有多重功效,因此在彝家火塘边必有一杯酒。彝家山寨的妇女生孩子必须吃甜白酒煮鸡蛋,认为甜白酒补益气血,能使产妇身体恢复。彝族人民除在日常生活中饮用外,酒还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疼体冷,肚腹冷痛等病症。彝族用酒历史较长,范围很广,数量较多,方法各异,常见的有酒泡药、以酒为引煎药、以酒兑服药粉、以酒调药外敷或点火酒搽拭消毒伤口等,这些都是彝族医药中的古老传统医疗方法。可见,酒在彝医药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样在《劝善经》中提到:“酒喝多了成痨病,成疯病……”说明彝族人民已经认识到喝酒过度,会损伤机体,不利于养生保健。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重饮食卫生。原始狩猎时期,彝族先民们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后来火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生肉可以变成熟肉。但食生的习俗还是被彝族人民传承了下来,生食极易引发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或导致食物中毒。因此,《劝善经》告诫人们:“不要吃生肉、生血、生肝子,要煮熟吃,不要用生命换口福。”如此直白的表述表明彝医已经注意到了食物不洁是病从口入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这也是人们在养生保健思想上的一大进步。这一观点后来对彝族人民影响很大,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卫生。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上所述,彝医药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反映在彝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出这个像火一样热情的民族对生命的热爱。“整体健康观、重在预防观、饮食调养观”三个养生观点,以整体健康为基础,以重在预防为前提,以饮食调养为具体方式,三者相互作用于生命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人们养生保健提供了参考。xi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 饶文举,杨本雷.清浊二气及其气路学说是彝医基础理论的核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
[2] 高金荣,许嘉鹏.“哎哺”学说是彝医辨证治疗的总纲[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
[3] 吴海妹,陈子方,沈凡艺,尹子丽,冯德强,郭沛鑫,解宇环.云南省傣医、彝医“毒邪致病”理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性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
[4] 王雪艳,杨扬.云南彝族饮食习俗中的医药文化内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
[5] 周树成.云南彝族医药发展史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
[6] 王敏,王舒怡,李仲良.试析彝医基础理论源自十月太阳历[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36.
[7] 高金荣,杨本雷.论彝医之清浊二气[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
[8] 徐士奎,罗艳秋,王正坤.气浊学说:彝医认识宇宙与生命运动的核心理论[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
[9] 钱韵旭,杨波,李莉.彝医理论体系中蕴涵的哲学思想[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
[10] 贾克琳,周游. 彝医预防医学探析[A]. 中国药理学会.2008心血管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药理学会:中国药理学会,2008,1.
[11] 施剑平. 中、彝医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3.

基金项目: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健康理念下云南民族医药养生文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2020J0311)。
作者简介:张洁(1989—),女,云南中医药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学、中医文化学研究。
原载:​《健康护理订》2021年7期;文字来源:参考网。
图片来自:搜狐网 FM99香格里拉之声。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彝族传统医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