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依托自然资源的西南彝族聚居环境生态智慧研究

作者:​杜春兰 林立揩 发布时间:2024-09-07 原出处:​《中国园林》2021年7期 点赞+(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彝族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转变,对聚落空间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如何继承与发扬西南彝族生产生活中与自然资源的协调智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田野调查,分析西南彝族生产生活实践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关系,并建立其与聚居环境的联系,进一步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1)形成了西南彝族聚居环境中"农田-树篱-农田"的镶嵌景观格局、 "聚落-林地"协调的空间格局,以及"林地-农田-牲畜圈"的资源持续利用格局;2)体现了西南彝族聚居环境中分井分类、刻木分水等用水智慧;3)土地资源的地域特征与西南彝族聚居环境的差异化表达联系紧密,主要体现在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与聚落空间的协调关系中。研究过程与方法可为类似传统聚落研究提供指导,也可为传统聚落现代转译过程中如何保留和传承生态智慧提供启示。
关键词:风景园林;西南彝族;聚居环境;生态智慧;自然资源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先民已逐渐掌握了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宝贵经验,并产生了许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应用典范。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及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地关系逐渐失衡,对身处西南腹地的彝族居民及其聚居环境造成了冲击。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南彝族历史悠久,其先祖是与中原文化并行发展的古羌部落,其中“越羌”“旄牛羌”数部经“藏彝走廊”南迁,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后,形成了当今藏彝语系的各个民族。彝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20世纪50年代便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赵心愚对西南彝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尤其是在丧葬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原始研究资料[1]。此后,众多学者投入到彝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当中,主要聚焦于其民族起源[2-3]、宗教祭祀[4-6]、节庆活动[7]、生活习俗[8]和体育活动[9]等方面,并初步揭示了西南彝族传统文化与所处环境的关系。随着1980年后建筑学领域开始关注传统聚落的整体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传统聚落空间特征[10-18]、生成过程及其形态演变,以及历史文化保护[19-21]等研究当中,对传统聚落空间的系统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其中也不乏关于少数民族传统聚落[22-24],以及聚居环境与自然协调关系[25-27]的研究,关于西南彝族的研究重心也逐渐向传统聚落空间和传统建筑转移。经过大量学者8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凉山系、红河系、乌蒙系和滇西北系4个文化分区,从聚落布局、建筑设计和细部构造等多个尺度对其聚落空间和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进行解读[28-30],但是对西南彝族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非常欠缺,少有提及的生态智慧研究也都是以传统文化中的“神山”“神树”等思想所体现出的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观念[31-35],以及利用社会公约等形式约束居民行为,强调对自然的保护,聚焦于聚落空间微气候特征的归纳总结等[36]。对于西南彝族生产生活实践的研究则更是凤毛麟角,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农业结构、灌溉用水[37]和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而关乎聚落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生活用水、生产生活方式等资源利用智慧的研究还非常欠缺,亟待完善。本研究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揭示西南彝族生产生活需求与自然资源的协调智慧,并进一步探索其与聚居环境营建的紧密联系,形成的研究成果可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彝学研究,并为山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西南彝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1 传统生态经验的积累和熔铸

彝族是西南地区①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从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中不难发现,西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而彝族在西南地区的分布最广。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分布及人口可知,彝族是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约852万。此外,由于地域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3个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凉山高寒地区,滇中、黔西北温和地区,以及红河干热地区(图1),不同地区的彝族生产生活方式差异显著,为横向对比分析其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协调关系提供了可能。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01.jpg

图1 彝族分布示意

西南彝族源自氐羌,经藏彝走廊南迁进入西南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向凉山腹地、滇南、滇西北和毕节等地区迁徙。在此过程中,在西南地区多样复杂的气候影响下,西南彝族人民积极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并逐渐熔铸积淀于其聚居环境当中,成为其生态智慧的重要载体。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聚居环境主要由山、水、林、田、聚落等聚居活动赖以存在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构成,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其中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与西南彝族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图2)。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02.jpg

图2 聚居环境系统构成

1.2 西南彝族生产生活中的生态智慧内涵

生产生活是传统聚落最基本的功能,是西南彝族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研究以广泛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西南彝族3个不同分布地区的典型聚落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不同自然资源限制下的西南彝族生产生活差异及其在聚居环境上的不同表现,主要包括聚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和聚落空间的营建特征2个方面。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1 样本聚落筛选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数量多、分布区域分散、相互联系少、与其他民族杂居,加之均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地环境中,即使是在彝族传统聚落集中分布的凉山、滇中和红河地区,也无法准确统计彝族传统聚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因此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地方政府推荐等途径对调研对象进行筛选,筛选原则如下。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典型性与代表性原则: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选择在研究区域内具备西南彝族传统聚落典型特征的聚落作为调研对象,并保证在凉山、滇中和红河3个典型地区均有分布。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完整性与活力性原则:选择保存相对完整且仍有居民居住,日常生产生活充满活力,或虽经改造、扩建,其传统空间仍保留较好的聚落作为调研对象。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文化原真性原则:选择彝族集中分布、受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较小、文化特征显著的传统聚落作为调研对象。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2 样本聚落信息获取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研究共完成了12个县、23个聚落的调查工作,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其中典型的5个聚落深入测绘,最终完成聚落测绘图纸5套、建筑测绘图纸12套,获取了翔实的一手资料。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3 田野调查过程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聚落文化层面。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通过整理彝族史诗、史论、论著、论文和县志,研究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内涵构成等。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通过访问彝族博物馆(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毕节市博物馆等)获取彝族的发展历史及相关文化内涵。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通过与博物馆馆长进行访谈,了解彝族的文化发展过程及典型特征,获取彝族传统文化的最新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通过与村民进行访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神话传说、信仰崇拜、社会结构和制度等文化内涵。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聚落及周边环境层面。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无人机航拍采集聚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山-林-村-田-水);通过拍照和绘制草图记录聚落周边环境特征(林地、耕地、农业生产方式等)。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聚落景观要素层面。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自然要素:通过拍照、实地踏勘、绘制草图等形式记录聚落中的植被类型、水系空间结构和重要节点的空间特征,表达不同自然要素与聚落之间的关系。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人工要素:实地测量广场、道路等聚落开敞空间的尺度、形态、结构,绘制相应的草图;结合地形图绘制聚落典型空间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包括建筑、广场、道路、地形、植被、水体等景观要素),表达聚落与林地、耕地之间的关系等。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西南彝族生产生活中的生态智慧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山地资源-生存载体:西南地区复杂的山地环境对彝族聚居环境营建影响显著,由此形成了丰富的聚落空间。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林地资源-农业生产:通过生产生活功能与林地资源的协调维持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具体体现在耕地保护和物资可持续利用2个方面。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水资源-农业生产与生活需求:通过不同的生产生活调水方式,缓解尖锐的人水矛盾,实现聚落的和谐可持续发展。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土地资源-农业生产: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和气候特征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并与聚落的功能空间布局紧密联系。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体而言,生活于西南不同地区的彝族先民面对着不同程度的人地矛盾、人水矛盾及人与资源的矛盾,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运用一系列经验策略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空间。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复杂山地条件下的聚居环境地形适应智慧

2.1 地形影响水、林、田等自然资源的分布

山地是西南彝族生存的载体,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复杂地形的影响下,西南彝族聚居环境中的资源分布呈现突出的差异化特征,如聚落周边的农业生产景观主要表现为烤烟农业、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3种类型;自然林地与聚落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融合型、嵌入型和四周环绕型3种类型。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 聚落与地形的协调智慧

聚落营建受地形限制,也呈现出丰富的空间特征。在高山地区,聚落呈现出自由灵活的特点,聚落与水、林、田相互融合(图3);在浅丘坝区,聚落呈现出紧凑丰富的特点(图4);在浅丘河谷,聚落呈现出复杂立体的特点(图5)。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03.jpg

图3 高山地区的自由灵活聚落

f04.jpg

图4 浅丘坝区的紧凑丰富聚落

f05.jpg

图5 浅丘河谷的复杂立体聚落

2.3 建筑与地形的适应智慧

建筑作为西南彝族聚居环境中与地形直接相关的人为要素,其接地形式也因地形的差异而呈现出3种不同的特点:建筑与院落处于同一平台的简单分台接地形式;建筑与院落分离的分台接地形式;层层错叠的建筑接地形式(图6)。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06.jpg

图6 丰富的建筑接地形式

3 生产生活功能与林地资源的协调智慧

3.1 “农田-树篱-农田”的镶嵌景观格局

在彝族生活的西南山地环境中,地形坡度大,保水固土能力差,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智慧的彝族人民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利用林地的生态功能来保持土地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即“农田-树篱-农田”的镶嵌景观格局。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提高农作物生产力。通过树篱的固氮、保水、固土功能,以及枯枝落叶提供的养分可以保持土壤的肥效。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维持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树篱可为大量动植物提供生存空间。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防止土壤侵蚀,净化水质。农田间的树篱可以有效控制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净化农田中的农药和化肥,改善下游河流水质。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田-树篱-农田”的镶嵌景观格局在西南彝族聚居环境中大量存在,根据地域特征可划分为3种典型模式:组团、环状、带状(图7)。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07.jpg

图7 “农田-树篱-农田”景观镶嵌格局的3种模式(7-1 组团;7-2 环状;7-3 带状)

3.2 “林地-聚落”的空间格局

林地除了能够维持聚落农田的生产力外,还是调节聚落气候的“主力军”、聚落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可保障维持聚落的生态安全。在长期的人地互动过程中,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自然林地之间形成了互相协调的友好关系,并因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高山遍布的地区,聚落用地极其紧张,聚落内部植被占比很低,一般为3%~5%,如位于楚雄双柏县的底土村内植被占比仅为3.93%,形成了典型的“四周环绕型”空间格局;在地形相对平坦且规模较大的聚落当中,林地除分布于聚落外围外,还以斑块状散布于聚落当中,形成“四周环绕+内部斑块型”的空间格局,如典型的红河建水县团山村,其植被占比达30.88%;此外,还有林地与聚落融合度更高的嵌入型和融合型2种空间模式,如嵌入型的代表红河泸西县城子村,其植被占比为22.02%,而融合型的典型代表凉山美姑县四干普村,其植被占比高达80%(图8)。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08.jpg

图8 西南彝族传统聚落典型的“林地-聚落”空间格局

3.3 “林地-农田-牲畜圈”的资源持续利用格局

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中存在着层次丰富的资源利用方式,也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流动,并形成了“林地-农田-牲畜圈(聚落)”的空间格局(图9)。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09.jpg

图9 西南彝族传统聚落“林地-农田-牲畜圈”的空间格局

1)林地-农田。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然林地中的各种资源被充分利用为农田的肥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自然林地的枯枝落叶或腐殖质可直接作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此外,智慧的彝族人民还将林地中的草木树枝置于田间地头,压在山上挖来的肥沃土壤之下,从土缝中点燃,用熏黑的土块和燃灰给土壤增加肥效。(2)割杂草晒干,并烧成草木灰。如阿细人把草木灰撒在地里做肥料,“扎把烧好了,要撒扎把灰了,撒扎把灰的时候,你在我面前撒,我在你旁边撒。灰已经撒过了,要撒种子了”②。(3)林粮间作。在农田中的高大乔木或者一些灌木会被保留下来,有的甚至还会在耕地中播撒树木种子,形成农林混合系统,植物生长虽然会带走一部分养分,但是其枯枝落叶及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对土壤肥效的补充,植物根茎的生长对于松土、涵养水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林地-牲畜圈。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林地和畜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产物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肥料,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林地作为重要的牧场。自然林地是彝族的重要牧场,牛羊啃食地面的草本和灌木,排出的粪便可促进牧草和植被的生长,而生长起来的植物不仅可作为圈肥使用,还可作为草木灰直接用于施肥。(2)枯枝落叶作为厩肥。彝族谚语有云:“人类勤奋的好,牛羊喂养的好,土地施肥的好。”每年冬季落叶季节,每户人家都会到山里把落叶背回来堆放在牲畜圈附近,每天往牲畜圈里垫放树叶,久而久之便成了很好的厩肥。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农田-牲畜圈。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田当中的秸秆,一般是玉米秸秆、燕麦秸秆、荞子秸秆和黄豆秸秆,将其垫于牲畜圈中,经微生物分解后再作为肥料用于施肥。此外,也有将放牧与作物种植结合起来,以此增加土壤肥力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在作物收获之后,晚上将羊赶至山地中歇息一晚,晚间将羊群惊醒,使其排出粪尿,第二日晚上再换一块土地重复上述步骤,如此,羊群的活动不仅给土地增加了粪肥,也踩碎了土地,帮助混合土与肥,提高了土地的肥效。还有诸如利用羊群啃食麦苗来促进麦苗生长、利用猪拱地疏松土壤等做法,都是西南彝族居民经过长时间的农业实践探索出的生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智慧。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生产生活需求与水资源的协调智慧

4.1 生产生活与自然协调的水资源管理

水是调节自然环境的重要生态因子,在西南彝族聚居环境中因地制宜地利用不同类型的排水、蓄水、净水等物质空间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涵养和存蓄,保障聚落生产生活的用水安全,也是下文将提到的彝族居民各种调水智慧的基础。只有在保证聚落基本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去思考如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聚落的生产生活水平。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尽管在不同的水系空间结构中,聚落生产生活空间与水系的关系不尽相同,但是其中蕴涵的核心生态思想是一致的,即形成生产生活与自然相协调的水资源管理过程(图10)。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10.jpg

图10 生产生活与自然协调的水资源管理过程

4.2 不同生产生活节点的调水智慧

1)分井分类的生活用水智慧。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省玉溪市塔甸彝村龙潭边的一块《源远流长井规碑》中有如下记载: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头井挑饮,勿容泡捅物件;二井洗菜;三井洗衣服,勿容僭越,亦不得将土石填涨井内;再者,每月三十日,龙头当撤洗井内洁净。以上井规,各宜谨守。违者罚银三两三分入公[38]。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严格的功能划分使得来源于高山融雪的溪水或泉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为日常的各项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带来便利(图11)。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11.jpg

图11 分井模式图解

2)刻木分水的生产用水智慧。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面对有限的溪水和泉水资源,尤其是在干旱少雨的季节,人水矛盾尤为突出,为保证用水公平,实现聚落和谐发展,西南彝族人民制定了刻木分水的灌溉用水管理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在水道上安置有若干“水槽”的原木或石块,以保证流入每户农田中的水量相同。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立于楚雄市吕合镇大天城村土主庙内的《水例碑记》中详细记载了石鼓官沟的分水制度:“将叁夜水规,自坝口至杨显吾口壹夜,杨显吾口至漆树口壹夜,漆树口至龙树口壹夜,自龙树以下,放日水五日,上旗贰昼,下旗叁日,周而复始,不得紊乱”,详细说明了其分时分段的分水方法和智慧,采用“周转灌放”的形式解决了石鼓官沟沿线居民的生产用水矛盾。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水田彝族的坡地蓄水智慧。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水田彝族是西南彝族重要的一支,与“高山彝族”相对应,其主要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坡地区域从事稻作农业生产。据彝族典籍《估折数》中《种子根由》篇记载:“就去筑水塘,一塘又一塘,都播下稻谷,都获得丰收……水塘渐渐变为田,稻谷水里栽,稻谷田里种,大米出水中。[39]”由此可见,水田彝族的生产过程主要经历了偶然性的丰收-筑水塘-涨水-水田-水稻-大米等几个重要阶段,利用河水涨落的自然规律在河谷坡地上筑塘蓄水以进行水稻生产(图12)。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12.jpg

图12 坡地蓄水过程图示

4)高山彝族的“雷打田”智慧。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雷打田”主要是指高山彝族利用低洼地汇聚雨水种植旱水稻的做法。尽管是一种“靠天吃饭”的原始生产方式,但是为了使生产效率最大化,西南彝族人民同样开发了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整地-导水-犁田-蓄水-插秧”等过程。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生产生活方式与土地资源的协调智慧

5.1 烤烟农业

烤烟是西南彝族旱作农业重要的经济产物,尤其是在滇南山地聚落中种植非常广泛,在楚雄双柏县、红河泸西县等地区都有分布,这主要得益于滇南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烤烟是一种喜温植物,以22~28℃最宜,每天的光照时间为8~10h,滇南地区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量达到了5 000MJ/m2,温度和降雨与烤烟生长所需条件刚好吻合。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烤烟生产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在烤烟产业的主导下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聚落空间关系(图13、14),以满足烤烟生产的便利性,并减少对聚落内部生活的影响。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13.jpg

图13 烤烟农业影响下的聚落功能组织

f14.jpg

图14 聚落空间结构与烤烟生产过程的协调关系

5.2 稻作农业

稻作农业属于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产量更高,同时对土地资源条件要求也更加苛刻。西南彝族种植的水稻都是单季稻,而适宜种植单季稻的地区气候主要有以下特征:年降水量1 071~1 332mm,稳定气温18℃持续日数40~104d[40]。在西南彝族分布的滇中温和地区和红河干热地区,除哀牢山北麓地区外,年降水量都达到了1 000mm以上,而且日照充足,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西南彝族的稻作农业主要分布于滇中和红河地区,尤以灌溉便利的红河河谷为甚。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将尽可能多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聚落多沿两侧河谷紧凑布局。此外,水稻收获后需要大量的晒坝晾晒,这又与紧凑的聚落布局相矛盾,在此背景下,西南彝族将建筑屋顶开辟为聚落的晒坝空间,作为晾晒和临时储藏粮食的空间(图15、16)。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15.jpg

图15 稻作农业影响下的聚落功能组织

f16.jpg

图16 聚落空间结构与水稻晒坝功能的协调关系

5.3 旱作农业

与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在高寒的凉山地区生产条件困难,该地的彝族居民主要继承了氐羌的游牧文化,以半牧半耕的生产方式为主。凉山地区海拔较高,地形坡度较大,耕地灌溉不便,且年均温度不足16℃,不适合水稻生长,因此凉山地区的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土豆等旱作作物为主。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受游耕文化和土地资源的影响,聚落均呈散居分布,进而形成了散布的聚落空间结构,这也是西南彝族在应对耕地稀缺、灌溉困难等各种地形、气候挑战下的一种妥协。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上,受土地资源的影响,西南彝族聚居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并因不同产业生产过程的差异而形成了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不同的空间结构。由此可见,西南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地域性土地资源特征紧密相关。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 结语

在西南地区复杂的地理气候环境下,彝族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巧妙地化解了人地矛盾,不仅实现了聚落生产资源的持续获取,还在维持生态稳定、营造舒适生活空间、应对极端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南彝族的生产生活智慧不仅对彝族聚居环境的营建与发展有重要影响,还对类似环境下的聚落资源利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1 倡导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西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彝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便利的物资获取条件,将农业、畜牧业生产与自然林地有机结合起来,既维持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也充分发挥了自然林地天然“肥料工厂”的作用。目前,随着现代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运用,传统资源利用智慧正日渐式微,但“农田-树篱-农田”的镶嵌景观格局及循环堆肥系统不仅能够降解污染物,还能控制生产成本,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农业生产依托于土地资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景观。西南彝族立足于梯田、水田、旱地的差异性特征,分别进行烤烟、水稻、旱作等不同的农业生产,并调整聚落空间结构,使二者达到平衡,实现高效生产。由此可见,针对资源的不同特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利用方式,是实现聚落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2 构建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的紧密联系,实现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应当受到地域环境的制约,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在自然的恩惠下,以谦逊的态度营建自己的聚居环境。西南彝族深谙与西南山地环境的相处之道,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型,克服尖锐的人地矛盾、人水矛盾和人与资源的矛盾,形成了多样化的聚居环境,同时也化解了复杂的社会矛盾,实现聚落的和谐可持续发展。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研究传统聚落并非是要完全继承,而是要树立扬弃的思想,发扬其中的精华、摒弃糟粕,进而形成可为现代聚落营建提供启示的经验。这种经验正是本文开始所提到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熔铸于聚居环境中的智慧,是历代先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GO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注释:
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分区,西南地区主要涵盖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5个区域,由于西藏自治区无彝族聚居,因此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畴,故本文所指的西南地区主要涵盖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
② 引自: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阿细的先基[M].昆明:云南新华,1959:187-188.

原载:《中国园林》2021年7期;文稿来源: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