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以彝族民歌文化推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作者:​宋阿依姆 刘海清 发布时间:2024-10-24 原出处:《民族学刊》2023年6期 点赞+(

摘要:彝族民歌作为我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彝族民歌除旋律特征、演唱风格和歌词内容有着鲜明特点外,还饱含彝族人民对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和生产生活的独特审美与解读。凉山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实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使二者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凉山彝族民歌是促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当前,立足于凉山地区民众的生活,从彝族民歌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丰富的时代内涵,对促进凉山彝族民歌文化振兴、推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田野调查,采集和整理凉山地区毕摩音乐和民歌传承人的音视频,运用频谱信息检索方式,对调式调性、旋律节奏、歌词内容等进行音乐分析,探究凉山彝族民歌的音乐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进而提出传承保护凉山彝族音乐的策略,丰富当地民众精神生活需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彝族民歌;文化振兴;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DSC_3845.jpg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凉山彝族民歌文化发展現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处于川西南,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凉山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传说、丰富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人文研究价值。凉山彝族民歌是儿童时期天真无邪的游戏,是青年时期男婚女嫁的红绳,是老年时期歌声里的暮景桑榆。作为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凉山彝族民歌以不同的表现方式,丰富了彝族精神家园,故而凉山彝族民歌作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而备受国内外的瞩目。凉山彝族民歌作为民间口头活态文化,大致经历了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现代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其早期表现形式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所描述的“原始音乐的形式”,其诗、歌、舞紧密结合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凉山彝族远古时期的“诗歌”通过口头传承以及文字记录流传至今。远古时期的“诗歌”还属于音乐的原始形态。比如上古时期的史诗《勒俄特依》,其既是叙事歌也是祭祀歌;又如中古时期各种毕摩经中的毕摩调、苏尼调,在唱诵过程中“诵词音调也就是前音乐”。这些远古时期的彝族民歌从广义来诠释便是彝族古歌,而近现代时期,随着凉山地区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历史变革,使彝族民歌文化产生了巨大进步,创作出大量的爱情歌、风俗歌、劳动歌、童谣歌等。这些民歌不仅融合了古歌的智慧,还演变出独唱、合唱、对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包罗万象并极具想象力,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彝族的历史来源、神话传说,还可以认识其风俗民情、精神文化。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论是彝族古歌还是民歌,都是以象征性语言表现社会生活,是观念和行为的暗喻系统,同时也是该民族的文化符号,民族精神的象征。然而彝族古歌以诗歌的形式去认识和挖掘丰富的本土民间文化,对民众认知度方面要求较高,需加强教育和传播,提升认知度和满足民众的文化精神需求;民歌则不同,彝族是一个对节日有着特殊情感和敬畏感的民族,一到大小节庆及重要时刻,都会用唱歌来传情达意。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会吃奶就会喝酒,会说话就会唱歌”。凉山彝族一直保持着这个传统民族文化,一生都以歌舞相伴。婴儿出生时有出生礼,由当地最有权威同时也是最有文化的毕摩以唱诵方式为婴儿赐福。幼儿时期母亲用彝语哼唱儿歌助怀里的婴儿入眠,在孩子会说话时,父母或兄弟姐妹就会教其唱彝族儿歌。成年后劳作时,走在田间地头会哼唱彝族小调。恋爱时会在树林间用彝族情歌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心声。结婚时,由当地毕摩诵经祈福,全村上下以对歌或跳舞的形式祝福新人。重大节日,除毕摩诵经祭天祭地之外,当地彝族同胞会点燃篝火、举起火把,通宵达旦载歌载舞迎接新的一天到来。凉山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歌,经过千百年的口头传承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演变、加工、提炼,使之生生不息。凉山彝族民歌普遍具有结构短小、歌词精炼的特征,有着浓郁的民族调式与调性,旋律和节奏准确生动、风格简约朴实。例如凉山布拖县的阿都高腔,曲调悠扬而高亢,一听就直通胸怀、沁人心脾,使人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受。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地区相对闭塞的地理条件,为彝族民歌营造了一种朴实纯良的音乐环境。作为当地彝族人血脉相承的精神桥梁,在神话故事、婚丧嫁娶、生产生活和教育后代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彝族历史社会中,能掌握多少民歌,则是聪慧和学识丰浅的表现,也是衡量文化造诣的重要准尺;一个好的歌者,往往备受人们青睐。“鉴此,在一定程度上,彝族是一个‘歌舞民族’,而彝族社会则是一个以歌舞文化为中心的历史社会。”[1]至今,在凉山地区大山里的彝族,仍然保持着歌舞相伴的民俗习惯,“强调树立家园意识、 重视为人处世方面的教导”[2]等在彝族民歌中也有所体现,彝族民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民族融合越来越紧密,彝族人民外迁越来越方便与频繁,凉山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仍面临巨大困难。”[3]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凉山地区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列为全州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将彝族民歌作为一种“文化战略资源”加以实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在彝族民歌的教育实践、文化建设、保护传承、文艺传播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就。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民歌在教育实践工作中的应用

教育实践方面,凉山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彝族训世古歌《玛木特依》中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应用到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比如西昌市民胜乡中心校“在教学楼宣传栏上,摘录《玛木特依》关于教育的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2]凉山地区为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大量与彝族民歌相关的艺术活动。比如,西昌市第四小学围绕彝族地区音乐学科特色组建了“索玛花合唱团”,积极参加省、州、市的文艺汇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凉山彝族民歌教育实践也有关注。 在四川音乐学院皮欢所主编的《歌声飞出大凉山》教学设计中,其中涉及彝族民歌中的儿歌、劳动歌、喜娱歌、节日歌、情歌、山歌等音乐知识。编者从彝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入手,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对彝族经典音乐的聆听、学唱以及参与彝族民间歌舞表演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从小就感受到本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将民歌文化的教育普及到学习生活中。此外,部分歌曲充分反映了凉山彝族孩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幸福快乐成长的写照。 如谱例一,彝族娃娃真幸福,就是其中的代表。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li1.jpg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彝族儿童民歌,以彝族生活服饰来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对少年儿童进行正面合理的教育,对于少儿时期的彝族小朋友音乐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凉山地区学校以彝族民歌里的儿歌为依托,在儿童学习和老师教学过程中,增加彝族服饰、彝族舞蹈来表演,让儿童们更深入了解和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使彝族儿童潜移默化地形成民族文化认同。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演唱过程中,歌词押韵简单、朗朗上口,节拍类型取用2/4拍,节奏欢快活泼,调式取用F调,旋律起伏不大,多在大二大三度或纯五度以内,曲式类型为A+A1型单声部结构,容易学唱,具有良好传唱和传播效果。歌词里唱到“银项链罗阿里里,白衣白帽阿里里,又跳舞罗阿里里,又唱歌罗阿里里”这些美好欢快的歌词,儿童学习起来通俗易懂,同时儿歌的传唱可以增强彝族儿童对彝族社会的初步了解与认知。比如我们脖子上戴的是什么?衣服穿的是什么?嘴里唱的是什么?从朴实无华的歌词中体现了彝族人民当地的民风民俗。孩子们从小就在欢乐愉悦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就了解懂得自己本土音乐文化,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政府对彝族民歌文化建设支持

凉山州各级政府机关积极为彝族民歌发展创造机会并搭建传播平台。凉山电视台打造的节目“中国彝歌会”,融入众多经典彝族音乐元素,丰富了凉山彝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将本土民族文化与世界相连,为彝族音乐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搭建平台。如雷波县于2004 年被州文化局授予全州“彝族民歌之乡”称号,2005 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特色文化艺术之乡(彝族民歌民乐)”称号,2006 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彝族民歌之乡”称号。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凉山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谱例二《凉山之最》这首彝族民歌,将凉山的三个之“最”——最美丽的“加师瓦拉” (披毡)、最好看的“日麻杏儿布”(帽子)、最好听的“土什火合”(口弦)融入了歌曲。歌词以彝族人民当时特有的生产与生活习惯为背景,歌词朴素自然,反映了凉山地区特殊时期彝族人民贫穷与艰辛的真实生活。如歌词内容所说:“披毡是用羊毛织成的,远远胜过当年的破羊皮。”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li2.jpg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演唱的过程中节奏鲜明且富有动力,曲调轻盈活泼,乐句简短,内容丰富,在彝族人民的心灵上烙下智慧勇敢的性格特点。整个旋律框架以F 调式主音为主,上六度或下四度的旋律结构支撑,音程关系跨幅度不大,易于凉山民众在生活中传唱。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之最》目前后收录于小学音乐教材,在音乐课堂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彝族娃娃展开教学,旋律跳跃性强,适合彝族孩子在学唱的过程中感受彝族民歌的旋律风格,也有助于彝族孩子更好地了解彝族历史。又如歌词所说:“从前只有财主才能披,如今你也有我也有,他也有她也有,因为我们再不用做奴隶。”凉山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压迫者,带领彝族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的彝族人民,身着色彩鲜艳的彝族服饰,跳起舞来唱这支歌,这也是凉山彝族人民当下最为真实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风貌。当前,在凉山各级政府不断的努力和推动下,彝族民歌进入课堂,并持续向凉山各个地区传播,对推进彝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凉山州文化局于2011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通过凉山地区各级政府的有序推进,截止2022年4月,拥有国家级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27项、州级48项,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26名。课题组于2022年初到達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现场聆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毕摩曲比拉火的唱诵。他所吟诵的毕摩音乐集道德教育、知识传授与文艺娱乐为一体,通过象征性传统仪式表达,满足了彝族人民的精神需求。凉山彝族毕摩音乐堪称彝族人民世代相承的“百科全书”,不仅对彝族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有重要影响,同时还渗透到彝族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如谱例三为美姑县毕摩曲比罗罗唱诵的彝族毕摩音乐《圈护调》。彝族毕摩音乐作为彝族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集成了彝族古代的语言、文字、历史、天文、地理、历法、民俗、文学、艺术等内容,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歌曲,只能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吟诵。曲比罗罗在唱诵《圈护调》时,多段为说唱,部分乐段旋律近乎无起伏,句首发音浑厚而高亢,音色转而低沉,强弱对比明显,核心乐段大量出现后附点类型,节奏特征明显,有唱中带说、说中带唱的艺术特征,具有浓厚的音乐叙事风格。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li3.jpg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音乐作为一种由毕摩口耳相传的古老艺术,在彝族文化这片厚实的土壤里发芽,凝聚了彝族民众古老的智慧,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铸造了彝族音乐文化的精神产品,对促进彝族传统民歌学术研究、创新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彝族古歌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有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彝族古歌整理与研究”,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川滇黔彝族古歌调查与研究”。这两个国家级项目的成功申报,标志着凉山地区彝族民歌文化在学术界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地位,在当今彝族民歌文化、彝族史学研究和彝族民歌传承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意义。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歌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创新,离不开国家及凉山地区政府的重视与投入。目前,越来越多彝族民歌通过网络、电视台、舞台被呈现到大众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彝族,了解凉山,使彝族的民族智慧获得充分的展示及肯定,体现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带来的重要价值。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民间文艺组织、音乐人推动彝族民歌发展

彝族民歌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民间文艺组织、个人的积极参与,在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富强、社会进步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民间音乐人勃发的创造力,产生了一大批经典化的彝族民歌。比如汉语歌曲《情深意长》《赶圩归来阿哩哩》《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美丽的杯子举起来》《彝人之歌》《祖国之子》《凉山谣》《阿惹妞》,彝语歌曲如《祖先》《祈福》《赶梦》《牧羊姑娘》《阿依阿芝》《嘿萨妞妞》。陆续产生了一大批深受喜爱的彝族音乐人,“如曲比阿乌、吉克曲布、吉克隽逸、莫西子诗、海来阿木,产生了一大批音乐组合,如山鹰组合、太阳部落、彝人制造、彝人组合、阿夏组合。这些音乐、音乐人、乐队对彝族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创造相得益彰。“民歌与流行音乐、传统唱法(歌手)同网络歌曲(歌手)相映成趣,形成了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彝族音乐盛景,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民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精神生活和音乐需求,从而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了文艺力量。”[4]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下面的这首原唱歌曲《祖国之子》不难看出词曲作者怀着满腔热情创作出了彝族人深深的爱国热情的心声。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li4.jpg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祖国之子》自被创作,就一度被各平台转发。该歌曲以彝汉双语的方式演唱,将彝族传统民歌融合现代流行乐因素,展现出中华民族多文化交融的魅力。在歌词中,“仰望那片蔚蓝的天空,心儿自由自在的飞翔,翻过那座山,跨过那条河,我的梦想已起航。”他们期待走出大山,拥抱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村村寨寨欢歌笑语多幸福,党的恩情温暖心窝窝”。展现了彝族与共产党情深谊长的情感。1935年红军过凉山,彝族头人果基小叶丹亲自为中国工农红军领路,经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通过了彝族居住区,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彝家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在彝海结下了真挚的革命情感。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歌曲的创作中,以E大调作为主调式,节拍类型为4/4拍,乐段音程关系跨度大,音域较广,音程关系由小字组的G至小字二组的E。歌曲开腔引人心弦,曲中取用男女对唱双声部和声的演唱方式,曲间加入歌词说白,且整体运用原生态的唱法为基础,再配以流行乐曲元素,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颇具感染力。大凉山彝族民歌是彝族人民的精神食粮,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他们翻过大山、跨越河流,只为与祖国相拥,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祖国之子”。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祖国之子》是一首符合新时代、新思想的彝族民歌,通过“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举办,得到了更多凉山彝族人民的认可和广泛传播。这首彝族新民歌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地来到大凉山,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村村寨寨,感受到了党与凉山人民紧紧连结在一起的深厚情感。歌曲不仅让各族群众团结一心,还通过无数媒体的传播,走进了千家万户,再次展示了凉山彝族民歌的无穷力量。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情况

凉山彝族社会民改前遗留下来的部分民间传统习俗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凉山多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如2010年4月凉山州启动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历时三年开展治理环境、改革不良习俗、提倡文明倡新风等新观念;2012年底,凉山出台《关于遏制婚丧嫁娶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规定》等规定,要求“不杀牛”成为了移风易俗的突破口,抓住了移风易俗的“牛鼻子”。如喜德县出台《喜德县关于严禁国家公职人中员办理丧事中大肆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要求丧事简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树立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此外,“凉山把打造‘好风气’作为脱贫攻坚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作用,在11个深度贫困县实施‘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计划,组建村级‘妇女互助队’‘卫生健康宣传队’‘达体舞队’等多支队伍,通过‘最美家庭’‘洁美家庭’评比授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红白事宜互帮互助、文明节俭互评互比活动,推动‘文明习惯进家庭、优良家风进家庭、科学家教进家庭’,妇联组织、妇女群众在移风易俗树新风中的独特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5]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凉山州州委、州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凉山重要指示讲话精神,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進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既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也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如今的凉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物质生活质量与日俱增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迫在眉睫。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地方行政机关积极务实地践行党的指导方针,为加快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1 年10 月,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凉山州开展“树新风促振兴”暨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文件,持续推进文明家庭建设、传承彝族优秀文化等相关活动。 凉山地区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实施儿童教育关爱行动,积极实施“春蕾计划”,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力度,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持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课堂、进家庭,使青少年儿童融入新时代、做好新青年。凉山地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将精神文明与经济建设推进加快建设新凉山,为社会注入鲜活动力。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2年1月12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在国家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不断研讨并实施相关方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有关建设凉山地区彝族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划中,当地的人文风俗、信仰追求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最值得关注的文化战略资源。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地区凝聚多方力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现状已得到明显改善,但建设步伐还应持续推进,还可借鉴较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融合彝族地区特色文化,打造新时代文明凉山。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代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基本的生存需求已在我国全面小康时期基本实现,小康阶段主要面对的是社交需要及尊重需要。当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以后,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就成为人们的强烈动机,希望与人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渴望归属感。彝族民歌文化中,唱酒歌是彝族社交待客时必不可少的礼节。千百年来,凉山彝族与酒、与歌相伴,创造了独具一格的酒歌文化。凉山迎宾酒歌、祝酒歌、敬酒歌、劝酒歌、留客酒歌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豪迈性情,更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此外,凉山彝族从古至今都有踏歌的习俗,这种伴随音乐围圈而踏的歌舞形式,同样受到前往凉山地区旅游的游客青睐,欢快的歌舞将各民族人民的心紧密相连,这是对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归属感的具体表现。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以彝族民歌文化推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思考

彝族民歌文化振兴将促进民族诗歌以及民族音乐的发展。新时期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需要丰富彝族人民的精神娱乐生活,增强民族精神力量。通过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新时代的民歌带到凉山彝族人民的心中,有助于推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歌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洪流不断融合变迁。当前,应结合彝族的历史、民俗习惯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凉山彝族民歌的传承发展,不断丰富当地民众精神生活需求,提升彝族人民生活幸福感,从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实现凉山彝族民歌文化振兴的前提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彝族民歌创新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也是当凉山彝族在自己传统精神家园基础上建设当下精神文明的价值引领。”[7]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时期,凉山彝族民歌需要按照时代特征和需求,进行创新性转化。应紧密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有普遍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彝族民歌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改造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彝族人民所接受、继承和发扬。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实现彝族民歌文化振兴,并起到推进凉山地区彝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立足于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活,从彝族民歌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并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新时期所需要的民歌内涵,是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通过有扬弃的继承,发挥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以彝族民歌文化振兴推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实施彝族民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彝族民歌文化的振兴,需要凉山地区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间存续的“三位一體”发展模式,明确责任与权利。作为“三位一体”的牵头者,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彝族民歌文化论坛、会议,推动出版发表凉山地区彝族民歌音乐集成以及学术论文;定期举办民歌展演活动,促进彝族民歌在人民群众中的推广传播;通过比赛形式激励民间音乐组织、音乐人、乐队、民歌爱好者创新创作,对显著成果应加以表彰;对打工在外的青壮年,在家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需要民歌滋养。彝族民歌作为精神纽带既可以联系传统和家乡,又可以表达新环境中生存的各种情绪。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该在多方面加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并建设相关支撑条件。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政府机制和行政职能的建设和优化

通过凉山州委、州政府牵头,充分发挥凉山州歌舞团、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等软硬件优势,持续投入支持彝族民歌产业发展,同时由凉山州文化部门、精神文明办、西昌学院联合落实以彝族民歌文化振兴推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方针政策。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凉山地区各部门协作,构建可持续的领导架构,可以更好地将凉山地区彝族民歌传唱出大凉山,使凉山彝族民歌作为政府宣传的特色名片,提升当地文化知名度。政府还可与凉山传统节日火把节相结合,通过以彝族特色民歌为载体做好文旅宣传,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彝族民歌文化,打造当地特色文旅文化,推动凉山地区可持续发展。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跨行业的专业支持

引导学术界支持凉山彝族民歌发展。鼓励学术界积极参与编写彝族民歌相关音乐集成与论著,定期举行彝族民歌文化交流会,组织专家进行彝族民歌书籍的编订,使凉山地区彝族民歌文化在政府、专家和学者的帮助下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彝族传世民歌》,共收纳了凉山彝族传世民歌158首,是凉山彝族民歌文化的珍贵资料。 在《彝族传世民歌》中,相关歌曲大都来自久远的年代,其中不乏婚丧嫁娶、祭祀仪式的相关歌曲,可是在如今无法进行有力的传唱。在后续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川内各资源,持续投入发展,将编订发行教材进入地方校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进行反馈,使彝族民歌在凉山地区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积极加强地方民歌产业建设,鼓励民间音乐人才走出去。由凉山州政府牵头,组织州歌舞团、民间音乐组织、独立音乐人、乐队到全国各地及国外举行民族艺术展演活动,以“音、画、舞”相结合的形式,创新表演方式,融入历史与未来的画面感,结合彝族民歌与彝族历史文化、新时代中华精神文明结合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与了解彝族民歌,增强凉山彝区群众的文化自信。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省、凉山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对彝族民歌的持续挖掘和保护。首先,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需要继续重视对非遗文化及传承人的推荐及培养工作,同时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监督,通过各级展演活动对其进行充分推广;其次,持续对民间彝族古歌、民歌口传文本进行搜集整理,对没有文本的音乐进行采录、记谱、保存;最后,定期举办非遗培训班,邀请当地民歌非遗传承人对民歌爱好者进行培训,使更多人掌握彝族民歌的演唱技巧及方法。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让更多受众接触和认识彝族民歌。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大众的休闲娱乐时间逐步被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占据。通过凉山州各级政府的官媒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歌者网络账号进行宣传推广,让大众耳濡目染彝族民歌,对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宣传方式上还可借鉴《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纪录片,将彝族民歌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大力宣传抢救、传承、保护、发展地方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可以使彝族民歌文化更好的呈现在公众视野里,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推动凉山地区彝族民歌发展,发挥彝族民歌在凉山地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凉山州以项目为依托开展重点扶持工作

建设彝族民歌传承人队伍。首先,在四川省内可以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昌学院等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人才,设立相关专业,加大对彝族民歌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凉山彝族民歌传承人的综合文化水平,为更好传承彝族民歌奠定基础。其次,部分传承人经济条件较差,政府可对传承人进行扶持。如提供社会相关工作,引进相关文化企业支持等,壮大传承人队伍,推动彝族民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彝族民歌文化产业,为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而服务。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立常规化舞台和表演机制。彝族社会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歌与舞的世界”,歌舞与彝族人民相依相伴,彝族民歌具有记录历史、教育世人、陶冶性情,传情达意的作用,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给予彝族人民力量。利用节日庆典活动传承彝族民歌。比如在火把节前可举办“索玛花开”歌唱比赛或歌曲创作比赛。通过彝族特色曲调的传唱及歌曲的创作,丰富彝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当地特色文化的输出;“推出更多的‘明星式’歌手以获得社会各界对彝族民歌的关注,形成阵营效应。”[8]再如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将彝族民歌纳入凉山地区文旅项目,依托各界力量举办彝族民歌赛歌会、传习班以及展演;利用彝族节庆、仪式的民歌排练现代社会主义音乐剧进行乡村巡演,凝聚民众、鼓舞人心,树立现代文明的社会价值观,推进凉山彝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进程。“以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要领,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增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素内涵。”[9]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歌《悬崖村》(谱例五)中,彝族人民用最真诚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凉山地区翻天覆的的变化和村村寨寨旧貌换新颜的美好气象。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li5.jpg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音乐中,一个地区的音乐特色往往会受地理特征、历史因素的影响,传统彝族民歌常常表现出“苦”的听感。《悬崖村》这首歌里唱道:“从前把房屋,修在悬崖之上,从前把家园,建在悬崖之上。”新时代后凉山彝族民歌受主流意识的影响,呈现出“欢”的味道。再例如歌词:“只想把生产建在丰收之上,只想把生活建在幸福之上。”从中歌唱共产党,歌颂美好新时代。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民歌《悬崖村》创作于2017 年,由倮伍拉且作词、陈川作曲,是一首彝风舞韵,小巧精致,喜悦欢快,上口易记的群众歌曲。通过音乐演唱的形式反映了“悬崖村”乃至凉山地区的变化。旋律以降E大调为主调式,热烈奔放、唱腔优美,颇具感染力,乐段音程跨度平稳,同曲调演唱内容不同,节奏简单爽口,可以让人们反复歌唱而不会产生疲倦,且以男女同唱、旋律不同的演绎方式将彝家人民不断奋斗,过好彝家生活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新时代气息。在国家的扶持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下,政府将有隐患的道路铺设钢架,且部分村民住上了政府分配的房屋。悬崖村已经从一个偏远小山村变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村。每年吸引超过15万人前往旅游,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人文和历史的发展,使凉山地区的彝族人民生活越过越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今日的“悬崖村”,已成为众多国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入云的天梯上,还承载着一个通往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我们还要让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表达形式和弘扬渠道跟上时代发展步伐。”[10]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利用大数据保护并开创智慧民歌的创新之路。着力创新、创作与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相关的民歌。结合彝族先民的历史、节庆活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彝族民歌为创作基础,谱写和传播新时代的凉山彝族民歌。鼓励音乐界专家、人才积极参与彝族民歌的文化振兴工作,编写与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相关的民歌。还可通过当地文化馆、图书馆可以与科技公司联合搭建大数据平台的方式,在平台内将凉山地区特色民族文化进行分块上传,使民众更加便利地查询学习。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结语

凉山彝族民歌文化是通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长期发展积累而成。经过历史积淀,许多经典彝族民歌至今已成为凉山彝族民众的重要精神记忆。在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其特有的文化教育功能,成为了推进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凉山彝族民歌文化开展研究,以符合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同时满足当下人们审美形式的创新要求,使之成为当代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和文化产品,实现彝族民歌文化振兴,并将其作用于凉山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民歌文化振兴,赋予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以凉山彝族民歌推进凉山地区文化建设发展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促进凉山地区经济增长,不断提升凉山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因此,凉山地区应着力加强彝族民歌的收集整理,加大彝族民歌文化产业的开发,有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P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參考文献:
[1]周志列.对彝族民歌分类法之宏观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1991(01):52-59.
[2]吴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彝族训世诗《玛木特依》为例[N].中国民族报,2020-09-29(001-006).
[3]宋阿依姆.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8(03):100-104.
[4]沙辉.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彝族音乐高地[J].民族文学,2023(02):204.
[5]马海伊生. 移风易俗,一场艰难的嬗变[N]. 凉山日报(汉),2020-09-16(001).
[6]黄群慧.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主编寄语[J].经济研究,2021,56(07):2+209.
[7]罗曲.论彝族当代精神家园建设[J].文史杂志,2019(04):23-29.
[8]宋阿依姆.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凉山、楚雄两州的彝族民歌为比较对象[J].民族学刊,2019,10(05):64-72+118-120.
[9]高永久,冯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J].民族学刊,2023,14(01):1-12+140.
[10]李建军,李宗赫.以共同历史记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民族学刊,2022,13(11):1-8+141.

原载:《民族学刊》2023年6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彝族人网,摄影:黄平山。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