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数字时代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前沿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在数字时代面临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前沿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群体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身份认同等方面均受到深刻影响。通过分析相关理论与案例,揭示数字鸿沟、文化变迁、网络社群构建等问题在少数民族语境中的独特表现及其对学科研究带来的新挑战与机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关键词:数字时代;少数民族;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传承;教育水平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
一、引言
数字时代的浪潮席卷全球,少数民族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从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新空间过渡,这一过程引发了众多值得社会学与人类学深入探究的前沿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与变迁,也对相关学科理论的拓展与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二、数字鸿沟与少数民族社会分化
在数字技术普及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面临着与主流社会不同程度的数字鸿沟。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接入困难、设备匮乏。例如,一些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村落,网络信号弱,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拥有率低。这导致少数民族群体在获取信息、参与数字经济、接受在线教育等方面处于劣势,进而加剧了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种数字鸿沟可能进一步延续和扩大已有的社会不平等结构,影响少数民族群体的社会流动与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数字技能的差异也是数字鸿沟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群体由于语言、文化传统以及教育资源差异等因素,在数字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上存在困难。与汉族或发达地区群体相比,他们在数字软件操作、网络信息甄别与利用等方面能力较弱。这限制了他们在数字时代充分表达自身诉求、参与社会事务以及融入全球文化交流的能力,在人类学视域下,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产生了阻碍,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承模式与文化生态。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
三、数字时代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与传承
数字技术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社交媒体、数字博物馆、在线文化课程等新兴手段使少数民族文化能够跨越地域限制,被更多人所知晓。例如,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通过网络直播销售与展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消费者与爱好者,促进了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然而,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文化异化与肤浅化的风险。为了迎合大众市场需求,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被过度商业化包装,失去了其原本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
在文化传承方面,数字时代的年轻一代少数民族群体成长于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口口相传、家族传承等模式逐渐受到数字媒体的冲击。虽然数字资源如民族文化数据库、电子古籍等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载体,但如何确保年轻一代在数字诱惑下依然能够深入理解、珍视并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学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例如,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在数字交流中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面临着濒危的困境,这反映出数字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础的动摇。
四、少数民族网络社群构建与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为少数民族群体构建了跨越地域限制的新型社群。基于共同的民族身份、文化兴趣或社会议题,少数民族网民在社交网络、论坛等平台上聚集,形成了活跃的网络社群。这些社群在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社群定期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分享民族传统习俗、音乐舞蹈等内容,激发了群体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然而,网络社群的虚拟性也对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身份的构建与呈现更加多元与复杂,少数民族成员可能受到多种文化价值观与身份标签的影响。一方面,他们在网络社群中强化了民族身份意识,积极传播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与其他群体的互动中产生身份困惑或面临文化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种网络社群中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反映了少数民族群体在数字时代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的双重需求,如何在多元文化网络空间中保持独特的民族身份认同并促进和谐共处,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前沿问题。
五、数字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数字技术在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双重性。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平台,使得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知。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产品可以迅速匹配到需求者和爱好者,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和认知。
然而,另一方面,数字时代下的现代文化和流行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瞬时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渐渐被外来文化、现代文化稀释乃至替代。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明显处于弱势和不利地位,这导致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青年断代问题。
(一)数字技术对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影响
数字时代也为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优秀、紧缺的教育资源可以被分享给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例如,“小画眉”生活识字课程在黔东南地区苗族乡村小学中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识字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苗族乡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促进了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尽管数字技术为少数民族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教育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在就业、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因此,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减少教育不平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技术对少数民族社会关系的影响
数字时代对少数民族社会关系的影响同样显著。一方面,数字技术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社交渠道,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互联网平台,少数民族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增强了民族间的理解和包容。
然而,另一方面,数字时代下的社会边缘化问题也值得关注。由于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和使用能力的差异,部分少数民族群体可能无法充分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导致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如何推动数字技术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普及和应用,减少社会边缘化现象,是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的重要议题。
六、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针对少数民族群体的问卷,内容涵盖数字设备拥有情况(如智能手机、电脑等)、网络使用频率、使用目的(如社交、获取信息、文化传播等)、数字技能掌握程度(如软件操作、在线学习能力等)。例如,在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放问卷,了解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少数民族个体对数字技术的接触与应用状况,以量化分析数字鸿沟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针对少数民族网络社群成员发放问卷,询问其加入社群的动机、在社群中的交流行为、对民族身份认同的认知变化等,探究网络社群对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构建的作用。
2.深度访谈法
选取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人物进行访谈,包括部落首领、文化传承人、年轻的网络意见领袖等。例如,与藏族、傣族的贝叶经传承师傅探讨数字技术对贝叶经绘制技艺传承与传播的影响,了解他们如何利用数字平台展示作品、吸引学徒,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的问题与机遇。
对少数民族网络社群的活跃成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虚拟空间中如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民族身份,以及在与其他民族成员互动时的体验与思考,深入挖掘网络社群中身份认同建构的微观过程与情感内涵。
3.田野观察法
深入少数民族村落或社区,观察数字技术引入前后当地社会生活与文化传承场景的变化。如在贵州的侗族村寨,观察传统歌会在有了网络直播介入后的组织形式、参与人群、文化展示内容与效果等方面的改变,记录数字时代如何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实践的具体细节与动态过程。
参与少数民族网络社群的线上活动,观察成员之间的互动仪式、符号使用、话题讨论方向等,分析网络社群如何通过这些互动强化或重塑民族身份认同,从人类学的视角理解虚拟社群中的文化现象与社会关系构建。
(二)数字鸿沟分析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或全国平均水平在网络接入率(如宽带覆盖率、移动网络信号强度优良率等)、数字设备普及率(如每百人智能手机拥有量、电脑拥有量等)方面的差距,并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分布等因素与数字鸿沟的相关性。例如,发现某少数民族自治州网络接入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且与当地人均GDP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济发展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影响。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少数民族群体数字技能得分(根据问卷中关于软件操作、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等问题的回答赋分)的均值比较,分析数字技能在代际之间的差异。如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地区30岁以下年轻人的数字技能平均得分比50岁以上人群高出2倍以上,反映出数字技能传承与年龄因素的紧密联系以及在少数民族群体中开展数字扫盲教育的紧迫性。
(三)文化变迁与传承分析
利用内容分析法对少数民族文化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例如,收集某一时间段内抖音平台上关于蒙古族文化的视频,分析视频主题(如传统服饰展示、马术表演、民俗节庆等)的分布频率、视频点赞数、评论数等指标,评估不同文化元素在网络传播中的受欢迎程度与传播效果,判断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热点与趋势,以及文化异化现象是否存在。若发现大量关于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视频存在过度追求时尚化而忽略文化内涵解读的情况,则可作为文化异化的证据之一。
对比传统与数字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变迁数据。如统计某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20年中,通过传统师徒传承方式学习民族手工艺的人数变化趋势,以及近年来通过在线文化课程学习该手工艺的人数增长情况,分析数字技术对文化传承模式转变的影响程度。若传统传承方式的学徒人数逐年递减,而在线课程学习人数呈指数级增长,则说明数字时代文化传承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且数字平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网络社群与身份认同分析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少数民族网络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构建社群成员的关系矩阵,通过节点度中心性(衡量成员在社群中的影响力)、中介中心性(反映成员在信息传递中的桥梁作用)等指标分析社群中的意见领袖与核心成员,以及他们在民族身份认同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例如,发现某少数民族网络社群中一位具有较高节点度中心性的成员经常发布关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度解读文章,且引发大量成员的讨论与转发,说明该成员在强化民族身份认同方面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编码与分析,提取关于民族身份认同的主题与观点,并统计不同主题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如在对彝族网络社群成员的访谈分析中,发现“文化自豪感”“传统习俗坚守”“与其他民族和谐共处”等主题频繁出现,且成员在阐述这些主题时情感表达强烈,表明网络社群在促进彝族成员民族身份认同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在多民族网络环境中对和谐民族关系的追求。
七、结论
数字时代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在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引发了一系列前沿问题。数字鸿沟问题凸显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在政策制定与资源分配上给予更多关注与倾斜,以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文化变迁与传承方面,需要在利用数字技术传播文化的同时,注重文化内涵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体系。少数民族网络社群的构建与身份认同研究则为理解民族关系、文化融合与社会整合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推动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未来,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者应持续关注这些前沿问题,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为少数民族在数字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参考文献和资料:
1.《数字社会学》:作者[澳门]狄波拉·勒普顿著,王明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22年版。
2.《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科重构与大数据分析》:任国友著,科学出版社出版,2023年版。
3.《人类学研究》:庄孔韶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版年。
4.数字社会发展与治理丛书之《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产业》、《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作者:杜晓宇、郭万超、张钦坤、尹丽波、吴朋阳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22年版。
5.《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赵莉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2024年版。
6.《社会学研究》:斯宾塞著,华夏出版社,2022年版。
作者简介:管鹏,男,彝族,1978年12月12日生。工作单位:丘北县文化和旅游局民族文化传承展演中心。酷爱文学、音乐和文化。长期扎根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写作题材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新闻、歌曲写作及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等。在《人民日报》、《歌剧》、《云南日报》、《云南政协报》、《云南民族》、《今日民族》、《民族音乐》、《民族时报》、《云南群众文化》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500余篇/首/则,受过多次表彰,有部分作品获奖。
图片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