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工艺美术 > 名家追踪

“凉山彝叟”斯兹木嘎和他的彝文书法

作者:斯兹木柳 发布时间:2021-05-04 原出处:凉山广播电视报 点赞+(

已经谢世多年的“凉山彝叟”斯兹木嘎先生,是少有的研习彝文书法的佼佼者。他将毛笔的软尖适当修除,让笔的硬度基于毛笔和传统的硬笔之间,然后用这种笔进行彝文书法创作,经过不断探索,创作出了字体庄重大方、骨劲神丰、风格突出,特色鲜明的彝文书法作品。其作品深得民众的赞赏喜爱,也为海内外友人所收藏。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image.png

“凉山彝叟”斯兹木嘎先生

彝文,史称“爨文”、“罗文”、“倮倮文”、“夷文”,彝族自称为“诺苏布玛”。古彝文与甲骨文、埃及文、玛雅文、苏美尔文、哈拉般文统为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更重要的是,彝文是现存古文字的唯一活体。6q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斯兹木柳深受其父斯兹木嘎的影响,在凉山,斯子木嘎和斯兹木柳父子是书法界的双子星座。

彝文传统书写工具主要有:竹、杉木、麻杆、羽毛等直接制成的笔。古彝文书法由于器材工具的原因,几近于硬笔书法,呈现出浑厚粗犷、坚画直钝、刚劲有力、笔挺墨重、稳健质朴的高古气韵。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审美意识的凝聚与外现,是情感的宣泄与想象力的延伸,是作者基于对书法的深切体验和多重修养的艺术创作。彝文书法也当如此。彝族先民创造了彝文,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筛选书写工具器材;积累书写方法和经验;定夺文字的笔画结构;谋划篇章的体式和布局,才得以形成足量的彝文字体字型和书风。6q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6q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诸多原因,研习彝文书法者寥寥,而既能识彝文又可以进行书法创作并达到相当造诣的可谓凤毛麟角。已谢世的多年的“凉山彝叟”斯兹木嘎先生,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斯兹木嘎,又名孙学刚,1923年生。幼年习得彝、汉双语,上世纪四十年代毕业于国立康定师范,期间就以彝文书法在当地展览而名噪一时。解放后在历任凉山州文教、语委首任行政领导及凉山民干校首任教育长时,更是对彝文书法进行了潜心研习。哪怕就是在文革遭受迫害,劳动改造时也未曾放弃。拨乱反正后,他虽然没有官复原职得到完全“落实政策”,但依然热情不减,在州文化局社文科长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八十年代初,他和当时凉山州的几位知名书法家一道发起并创建了凉山州书法家协会,他主要负责彝文书法的推动与指导。这是他双语书法创作的黄金阶段和高峰时期,尤其是他的彝汉文对照书法、彝文书法水平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彝文书法作品的频频获奖,给凉山书法创立了鲜明特色,给凉山文化艺术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彝文书法艺术创作生涯中,他始终带着对母语文化强烈而纯正的民族情感,无时不刻地为彝文的普及;现代彝文书法事业的起步、发展、壮大;也就是当下与未来,存活与前景所涉及的各类问题而禅精竭虑。他以身作则、默默耕耘,苦苦坚守,面对气势磅礴的汉文书法,身居弱势的彝文书法,他并不气馁,他相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践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练得一手很好的颜体毛笔字,便将颜体的一些结体运笔的精妙用于彝文书法;他继承古彝文书法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将毛笔的软尖适当修除,让笔的硬度基于毛笔和传统的硬笔之间,然后用这种笔进行彝文书法创作,经过不断探索,终于创作出了字体庄重大方、骨劲神丰、风格突出,特色鲜明的彝文书法作品。斯兹木嘎先生的彝文书法作品深得民众的赞赏喜爱,也为海内外友人所收藏。他不愧为凉山现代彝文书法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不愧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人。6q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6q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原载:《凉山广播电视报》2016年5月18日

所属专题:

彝族文字与彝文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