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什瓦黑的觉醒——瓦其依合《与山》三说
引子
在贵阳,在冷月一弯的宽斋,躺在亲手种植的竹林下,从头到尾,我听了两遍《与山》。第二天去南京的飞机上,邻座是一个戴耳机的中年人,看了他三次之后,他终于取下耳机跟我打招呼。
我给他听了一遍《博什瓦黑》。
我坐在他身边,眼巴巴看着他听。
五分四十二秒后,他取下耳机。
“很纯粹的音乐,哪个国家的?”
“中国大凉山,瓦其依合写的,我们是彝族。”
他望了望我,半边脸狐疑,半边脸羡慕。
他说:“这不像中国人写的歌曲。”
空姐过来交待坐在紧急出口的种种规则,空姐走后,他将耳机收起。
他又说:“也许是我垃圾听得太多了的缘故。”
陌生乘客的评价,我很满足,我闭目靠在头枕上。
这种满足,就音乐而言,我遇到过两次。
一次是在略萨的故乡,在库斯科广场听印第安歌手演奏《老鹰之歌》,一次是在上海听比约克。
一 《与山》的歌词
在这个世上,其实只有两种音乐,一种是听过就忘记的,一种是听过之后慢慢喜欢的。
《与山》,属于后一种。
音乐是客观的,然而个人审美则是主观的。在宽斋,听完第一遍之后,我之所以急切地想听第二遍,是《与山》一反彝族音乐的常见套路及当今话语流行乐坛的种种浮华和呻吟;听完第二遍之后,我之所以迫切地想与别人分享,是《与山》完全抛开了所谓的曲式、调性、主题,它委婉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隔绝了人世的纠葛和城市的喧嚣。《博什瓦黑》是彝语演唱,其歌词大意是:
风不停
雨又不止
唉,博什瓦黑
石头的唇
说不尽祖先的故事
怀揣的心
盛不下一滴泪水
父辈们沿着古老的传说
牵着猎犬骑着骏马重现
唉,博什瓦黑
石头的唇
说不尽祖先的故事
怀揣的心
盛不下一滴泪水
博什瓦黑摩崖石刻在昭觉县瓦其依合的老家。摩崖为唐代南诏时期所营造的大型密宗造像,多年前,我拜谒过。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和一个牧羊人在博什瓦黑,喝了不少啤酒。博什瓦黑是国家级文化遗产,它客观写实的风格,据专家们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依合从小在博什瓦黑长大,他割草放牧的时候,肯定没少在博什瓦黑的巨大石块上晒过太阳或躲过雨。在当地,彝族人敬奉博什瓦黑为神地。那个温暖的下午,牧羊人告诉了我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和禁忌。那些传说和禁忌,今天在《与山》,通过音乐的形式,再一次得到释放。
在这里,我愿意以印第安人的《老鹰之歌》为例。其歌词大意为:
我宁愿是只麻雀,也不愿做只蜗牛
没错,如果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我宁可是支铁锤,也不愿是一根铁钉
没错,如果真的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我愿航行到远方
像来了又去的天鹅
一个人如果被束缚在地上
会向世界发出最悲伤的声音
我宁可是座森林,也不愿是一条街道
没错,如果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我宁可感受大地就在我的脚下
没错,如果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瑞士乐团班得瑞的专辑《寂静山林》中第一首乐曲就是这首《老鹰之歌》。浓郁的安第斯民族特色的旋律和奔放不羁的歌词,长久以来,秘鲁文化学者一直认为,这首歌只是属于安第斯山东麓的印第安人的。当年在秘鲁游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库斯科广场目睹当地印第安人用排箫演奏这首轻缓抒情的《老鹰之歌》。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歌,它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它之所以能够横扫全球,震撼不同语言文化的心灵,成为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音乐之魂,我想,除了它的悠远而神秘,大气而苍凉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之外,其成功主要还取决于它的歌词没有流于所谓的大恨大爱生生死死。它只是安静地倾述,安静地释放。音乐不是说教,但是,任何高级的艺术形式,归根结底体现的都是人性。
而《博什瓦黑》成为一种寄托,一种情绪,一种理想,仿佛是一根入世的拐杖,也可以当作出世的路径,甚至当作理想国。主要在于它打通了我内心的体验与认知活动。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博什瓦黑,是彝汉文化进入“混血时代”的典型实例,而作为歌曲的《博什瓦黑》,它简单干净、从容不迫的述说,一下子将人们从彝族酒歌的喊叫中和空洞的抒情中解救出来,让你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感官感受和无意识的欣赏。它不是教你表达,而是让你懂得。从哲学层面,它已经越过了所谓的彝汉文化的混血而直接进入纯粹的情感世界和认知世界,哪怕你不清楚歌词的内容,但是那种耳得之而为声的苍茫和不需要经过准备的音乐性,得到了准确的感受。歌者好像站在整个世界的背后,在那儿,时间是停止的,万物是那么遥远而又息息相关。我被轻易地带到了久远,带到了仿佛曾经经过,但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时空。在这个时空,整个人不知不觉被掏空,泪水,回忆,忧伤自由地流淌。一种历尽人世沧桑的苍茫,慢慢地从内到外将我包裹。我认为,真正的感动是脸上挂着泪水,但你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哭过。
蕨芨草在广大的西南彝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植物,其生命力强,是很好的草木灰。山野生活的彝人,都和漫山遍野的蕨芨草有过交道。众多具有彝族文化特征的词汇,蕨芨草并不具有多少代表性,用到歌词中,甚而是作为一种抒情或者抒情对象,在依合之前,是很少见的。在今天的大凉山一带,过年杀猪,沿用的仍然是古法,即用干枯的蕨芨草烧掉猪毛。依合钟情于蕨芨草,就歌词而言,在第一段,他是这样表述的:
就地生长
不用言语
在南方或者北方
果实熟透
叶子枯萎
心中自有一方乐土
嘿,像棵蕨芨草一样
像棵蕨芨草一样
一样的活着
你要知道
活着才是新鲜的
活着才是新鲜的
这样的歌词,在浮华的乐坛,特别是对当下以成堆的阿老表之类的酒歌歌词和以痛苦痛悲等大词为代表的彝族音乐来说,它确实上升到了理想的高度。在这里,允许我再次不厌其烦地以同样因为保罗·西蒙而成为经典的《斯卡布罗集市》为例。其歌词大意是: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香菜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请代我向他问候
他曾是我的挚爱
请他为我做一件棉衬衫
香菜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不能有接缝,也不能用针线
这样他就可以成为我的挚爱
请他为我找一亩地
香菜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地必须位于海水和海岸之间
这样他就可以成为我的挚爱
请他用皮制的镰刀收割
香菜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用石南草捆扎成束
这样他就可以成为我的挚爱
你正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香菜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请代我向他问候
他曾是我的挚爱
《斯卡布罗集市》是一首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民歌,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原唱。莎拉·布莱曼翻唱之后,在中国大陆受众更加广泛。两相对比,《蕨芨草》流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对于人生,世事的体悟和态度。《蕨芨草》与《斯卡布罗集市》的歌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干净,纯粹,没有表面化的要死要活。要知道,在口水歌和伪抒情大行其道的今天,依合能够移情于毫不起眼的蕨芨草,这是《与山》可贵之处,也正是《与山》的过人之处。
二 《与山》的制作
在今天的大陆,超男超女那些内容空泛,深受广场舞大妈以及农民工兄弟喜爱的农业重金属及乡村非主流音乐,占据了乐坛大半壁江山。这类歌曲,去文艺,去乐理,大量使用话糙理不糙的口语、俚语作为歌词,空泛的内容,明快的节奏,不用过脑的重复,几乎全部以情情爱爱为至上原则,在快餐爱情时代的今天,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互联网低门槛的蓬勃发展,政治、文化艺术被消解,中国特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全民一下子进入娱乐时代,32分之1节拍的狂暴节奏,切分音几乎都是音墙的气势,杀猪般的黑嗓嘶嚎,或病态的哭嚎,东北二人转或信天游的合声(好在彝族民间音乐还没有被他们玩坏),歌手每分钟几百转的甩头频率,再加上音乐之外的各种形色八卦,某些低俗音乐一反常规得以迅速传播。
在《与山》专辑里,上述这些流行元素基本上看不到,或者说被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刻意抛弃。它的音律、时值、节奏、调性变换、旋律、声音设计,从声乐角度,都是中规中矩,旋律和节奏的变化起伏,完全是为情感服务,毫不拖泥带水。每一首歌曲,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有着周密的构思,其对比、变奏、重复都是一点一点地铺展开,词与曲,相辅相成,没有丝毫杂乱之感。我个人的感觉,《与山》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的有机使用,使得歌曲的形象更加丰满,旋律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得到意想不到的强调,每一首歌曲都明显地获得了此起彼落,前后呼应的效果。
三 《与山》的演唱
据说,人是唯一事先知道自己会死的动物。对死亡的所有认知,都是在生的时候开始和形成。《与山》里的《爱》、《时间》这类歌曲,对生死、离别进行了细致的倾述,而这些倾述,更多的是理智的反思,或者说表述的是喧哗过后的宁静。歌者娓娓道来,什么甩高腔,走滑音之类的花哨唱腔,在《与山》里,半点痕迹也找不到。有的是歌者对不同泛音娴熟的把握,决定了一个个特定的音色。而这些特定的音色,稳稳地引导着听众的情绪,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和他一起起伏,和他一起同忧共苦,和他一起享受音符所传达的悲欢离合。此时,音乐即情绪,情绪即音乐。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生理时期以及不同的时间场地,人的音质音色都不同。瓦其依合在处理作品的时候,更是把发声学的精髓运用到了极致。音色的不同,音乐也因此而分门别类出诸多流派。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摇滚还是民通,无论歌剧还是说唱,音质干净准确是第一要素。《与山》音色的识别度极高,甚至依合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有他独到的表现,让人过耳不忘。单就唱腔而言,歌词不是重要,旋律也不是重要的,甚至技巧、伴奏、和声也不是重要的。一个歌手,如果世间能够找到只属于他的声音,或者那个声音只属于他,那么,毫无疑问,他是无敌的。
四 尾声
多年前我在珠海采访《彝族舞曲》的作者王惠然先生,问及他对当下彝族音乐的看法,他沉吟良久说,彝族音乐还停留在酒歌的水平。这让我很长时间耿耿于怀。我也因此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看待在火把节和彝族年又唱又跳的歌手们。是的,过年过节,我们是需要有人大喊大叫,婚丧嫁娶,我们是需要有人一唱三叹。但是,别的不说,上万年的彝族文化,上千万的彝族人,确实太需要一些纯粹的音乐家,一些能向经典致敬的音乐家;我们实在太需要一些把彝族音乐从酒歌中升华出来的伟大作品。我们优秀的传统,我们灿烂的文化,毋需置疑,它是我们音乐的灵魂而不是面具,而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能力的歌者,我们更不应该一天天躺在祖先所创造的辉煌里,聊以自慰并且固步自封。
十年一剑的标杆之作《与山》,它的出世,将是彝族音乐的里程碑。标志着彝族音乐从民间到殿堂,从自我到普世,也标志着瓦其依合从一个歌手到音乐家的华丽转身。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