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影视 > 影视要览

乡村小路上的彝族DV(影视)探索者

作者:沙马阿果 发布时间:2006-03-21 原出处:时间纪工作室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用彝族母语来制作影片,是我内心一直的愿望,在呀呀学语的儿时,从母亲的口中传承着彝语的一个个音节,在母语文化中慢慢长大。后来接受了汉语的教育,渐渐消减了对母语的理解。当我再次回到家乡,喃喃的母语音节抚摸着灵魂的时候,即将枯竭的心灵慢慢又复苏了过来。彝族母语是我内心的语言,我希望表达对本土文化的感动,那一直流动在血液里的母亲的语言、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手中的DV让我做了第一次的尝试,因为时间的仓促,制作完成后有很多的缺憾,我知道成长是需要不断实践和努力的,所以大胆的把自己粗糙的处女作做为砖块抛给大家,希望更多的朋友来关注和参与彝族母语文化的发展。在以后的作品中,让大家见证我的成长吧!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梭阿旮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初识阿旮,是在看了她拍摄的影片《林木古偈》后。之后的我们,就经常在一起探讨彝族,探讨母语文化。以下整理自一些和阿旮的谈话中,阿旮的创作思路和文化理想,微见一斑。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阿果(以下简称“沙”):是什么样的一种动力,让你――这样一个瘦小的女孩子,愿意只身深入到彝乡,去拍摄最原生态的画面?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梭阿旮(以下简称“旮”):我想是一种意识的觉醒吧。在这之前,我和大多数彝族同龄人一样,从小接受着汉式的教育,对“我是彝族”这一意识很模糊。但长大后,走南闯北的过来了,见识的东西多了,自我的意识也就更加清楚、更加明确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是彝族”这一意识便根深蒂固了。有这样的意识了,但我能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很是赞同这句话。在异地漫长的流浪结束后,再次回到家乡―美姑,走在乡间里,听到喃喃的音节,身边的每一张面孔都是亲切的,血浓于水,不管我的外表如何改变,血液里流动的母亲的声音,终会将我这个迷失的孩子唤回,,我立刻就知道了,我需要表达的是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传达那种来自血液的亲切,于是,我拿起了DV、相机就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虽然我是只身一人上路,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彝乡的热情,我把自己的激情融入到我所拍摄的作品里,当我把这些自己拍摄的素材导进电脑里,进行编辑的时候,我真的可以不眠不休,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和电脑在一起的时间多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呵呵),我在电脑里编辑着我的感情和我的灵魂,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唤回曾经和我一样迷失的小孩,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捍卫我们母语文化的尊严和美丽,彝族母语是母亲传承给我的声音,我非常喜欢在创作中的感觉。彝语喃喃的音节抚摸着内心,象儿时母亲的怀抱给我迷旎的温暖,我的动力就是――“我是彝族”。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你刚才说到“自我意识”这一问题,在你的作品里,有没有这样的表现?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旮:有。在我最初期的作品里,我表现的只是彝族本身最原始的东西,但越往后走,我发现自己的作品里无意识的加入了“自我回归”的情感,我很庆幸自己的转变,虽然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但我很喜欢这种新的表现。现在,处在任何地方的我,都会将原本无意识的“自我回归”深入意识,融入作品,所以,在我的东西里面,有“回归”这样的一种情怀在里面。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自我回归”这一主题,是很多人都在表现的,在你的“自我回归”主题里,是怎样一种“回归”情怀?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旮:对,“自我回归”是很多人都在表现的,我的“回归”情怀,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回归,是一种回归母语文化的情怀。刚才说了,我从小就接受了汉式的文化教育,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了解简直少得可怜,这是一种惭愧。我现在的回归,就是将自己完全蜕变,重新像一个新生儿一样来接受自己的母语文化,这是一个很难的开始,但在我这几年的努力下,我在民间一些启蒙老师的带领下,我懂了一些些皮毛,虽然不多,但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也希望关注我作品的朋友们能继续关注我的变化,能继续鼓励我。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希望有更多的彝人能找到你这样的回归的情结。在你深入彝乡这么多年来,你对彝乡这几年的文化发展有何见解?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旮:这是一个值得很多人深思的问题。彝乡这几年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外来文化一直影响着本土文化,这造成了很多有价值的民间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销声匿迹,这是一种很可悲的事实,而身处城市中的每一位同胞朋友是根本无法感觉到的。就从母语这一问题来说,现在生活在城里的绝大多数彝族孩子是根本不会说的,这难道就不可悲吗?在彝乡,很多民间的原生态“霍”(歌谣),是很值得大家挖掘的,但没人去发现它、甚至去挖掘它,这是很可惜的,有很多的朋友也提出过这样问题,可惜我们的力量太有限,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很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挖掘更多的本土文化,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这是一个心愿。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你说得很对。我很想知道,在你今后的拍摄中,你准备将什么作为你的目标?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旮:之前,我看过德国自由作家、影视人类学者塔马拉•魏斯(Tamara Wyss ) 的祖父母在 1912年在凉山拍摄的一系列人物照,黑白的,照片让我很感动,里面的人物、眼神是吸引我最多的,其中有一张,画面是一个彝族兹莫(土司)披着查尔瓦,蹲坐在中间,旁边都围着一群披着毡子的男人,兹莫的五官突出,高高的鼻梁像山的脊梁,炯炯有神的眼睛,深邃、明亮。画面印象在我骨髓里,刺激我,感动我,很希望有一天我描绘出来的画面能诠释出彝人时代纯粹的景貌,远古奴隶社会里彝人的文化状态和思想,现代彝乡里同胞的生活状况和情感。表达人性化的思想,表现自己的母语文化,是我的目标。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作品,听到你的心里话,也祝愿我们的母语文化能有更多的人来重视、关注。谢谢你阿旮,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可贵的思想。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记:2005年6月,西昌电视台欢乐旋律栏目采访了阿旮以后,阿旮和她的作品逐渐被众人认知,阿旮的第一部作品《婚礼》和第二部作品《林木古偈.》在凉山地区被广泛盗版,放阿旮作品的茶馆生意火爆,在美姑的毕莫文化节上,老外也对阿旮的作品颇感兴趣。阿旮作品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愿阿旮走出一条彝族影视文化新路!Om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