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问》告诉你所不知道的彝族
由四川电视台与凉山州电视台联合央视十套科教频道共同制作的人文纪录片《彝问》,从今年四月份开拍以来,历经半年多的辛苦拍摄,目前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今年12月份将在四川卫视、CCTV—10晚间重要时段和凉山州电视台播出。纪录片《彝问》通过活在当下的一个个生动人物,一个个鲜活故事,去搭建一条影像化的路径,带着观众一起,走近彝族,去探究,彝族的昨天和今天;去感受,彝族的苦乐与悲欢;去描绘,彝族的憧憬与希望……
走近彝族 探秘彝族文化和生活
“彝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传承的民族,却充满了神秘色彩。它的起源和历史,在史籍中只有零星、模糊的记载。使用火葬的丧葬方式,也让它无法留下更多考古学的痕迹。因此当人们想要追溯彝族的源头,解读彝族的文化,总会面临巨大的困难。然而,民族的记忆并没有泯灭。在一代代毕摩吟唱的经书中,在长辈讲述的史诗中,彝族人探寻着自己的前世今生。”《彝问》总导演姜巍对片子做了这样的阐述。
“数千年来,族群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经过了怎样的相互博弈与滋养,最终形成了完整而代代相传的民族性格?又是如何升华出他们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是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艺术,构架起了彝族的骨骼?今天,面对纷杂而仓促的身份认同,彝族人又将如何应对?他们对于生活和未来将有什么样的选择?”带着这些疑问,《彝问》摄制组满怀温情和敬意走近彝族,纪录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感受他们的文化和信仰。
作为《彝问》制片人同时也是分集导演的李维,向记者讲述着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彝问》原本是想做成一部文化历史题材较严肃的纪录片,请撰稿人写出来后不太满意,又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最终决定建立在发现当代彝族地区,尤其是凉山州彝族现实生活、风情百态的基础上,做一部人类学的纪录片。希望我们的片子能让观众更详细地了解这个民族,改变对彝族人一些陈旧的印象。”
5万余公里行程 原生态纪录
李维说,《彝问》里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发生的故事,很少有再现,这也是这部片子的一个特色——纪实性特别强,“比如彝族有毕摩、祭祀,我们拍的是实实在在的毕摩;日本的漆器出名,彝族的漆器技术不亚于日本,彝族人的采木、采漆、上色三个阶段集中在七八九月份,我们都是全程跟拍,纪录整个过程”。
纪录片的拍摄比较艰辛,是众所周知的,更何况是穿行在路况较差的凉山地区,李维说,“拍摄不累,在路上颠簸太累了,今年受天气影响,雨水也多,担心有泥石流,有时候会绕行,加上我们要去到山林、田间地头跟拍最原始的内容,我们3个摄制组总行程有5万公里”。
彝族工匠精神 文明的守望
纪录片《彝问》通过活在当下的一个个生动人物,一个个鲜活故事,去搭建一条影像化的路径,带着观众一起,走近彝族,去探究,彝族的昨天和今天;去感受,彝族的苦乐与悲欢;去描绘,彝族的憧憬与希望……
据李维介绍,片中有一个做月琴的老人,生活在当地一个离金沙江很近的河边,两边是高山,随时都有泥石流的危险,湍急的河水长年流淌,噪音分贝像一列火车开过时的噪音大小,但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那一个地方,“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像月琴老人这样的彝族人,可能生活并不富裕,做的事情看似简单,多年坚守也无利可图,却能坚持下来,这也体现了这个民族的韧性”。
系列人文纪录片《彝问》分为《家园》《血脉》《繁花》《生机》共四集,每一集50分钟时间里,都是彝族鲜活生动的故事!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