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显宏:黄大琮笔下的镇南彝族风情
镇南彝族人口相对较多。黄大琮眼中的镇南彝族形象,蓬头垢面,可信,但有歧视成分,被贬损了。彝族语言他也不可能听懂,自然成了啁啾的鸟语。但他说的羊皮褂,冬天保暖,夏天防雨,还可以铺在地上休息之用,当时是彝族农民最喜欢的劳保用品,一年到头不离身,这是真的。羊皮褂分四脚羊皮和齐头羊皮两种,区别在于齐头羊皮去掉了头和四肢部分。黝面蓬...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30 04:27:56
普显宏:黄大琮笔下的镇南宗教活动
镇南旧时寺庙众多,各种宗教思想活跃,封建迷信流行,民间常用巫术治病。孩子或家人病了,有时不求医,而是不恤钱财请巫婆或大师来跳大神驱鬼,谓之“装神弄鬼”。如果要害人,也有施法术之说,就是“下蛊”或“下歹”。如果破法术,就扎个稻草人,写上咒语,在其身上插满钢针。雨露乡民众,至今仍有烧平安纸的习俗,每逢家中有大事小事,都会去庙里烧纸...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28 04:26:36
普显宏:黄大琮笔下的镇南农林牧业
黄大琮笔下的镇南农业。坝区土地平坦,多种水稻。但杂粮还是种的,特别是五街以南的山区。杂粮种在山地里,因土地贫瘠,产量不高,“种一坯坡,收一土锅”。除荞、麦、豆、包谷、洋芋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岔河还种着稗子米。但当年翻晒稻田的现象也是有的,就是谷子收割后翻耕土地让其晒太阳,闲置半年,这样土壤吸收光照能量,可以来年增产。现在农...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27 04:26:53
普显宏:黄大琮记载的镇南文艺生活
黄大琮笔下的镇南夜晚,有些凄凉恐怖,灯火忽明忽暗,常听到野外豺狼叫唤声。一百多年前,“州城如船”是相对于镇南城墙外形来说的。而城内的布局,就是“东西一条街,南北三条巷”。贯穿东西的一条街连接着古道,从城西的顾家屯、逯家屯达灵官桥。南北三条巷即北巷,现在的老城北街;南大巷,即原来老公安局的那条街;南巷,即通往南华一中,南大门的...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23 04:22:29
普显宏:黄大琮记载的镇南手工业
黄大琮诗中的镇南造锡纸工艺。小时候感觉锡纸很稀奇,亮堂堂的,见得多的是烟壳包装的里层。但不知这么薄,这么漂亮的锡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原来男人用力气捶薄,妇女们将锡纸贴于纸,用于祭祀时折叠金锞和银锞。现在民间锡纸用得最多的地方,也仍然在祭祀方面。下来就是开餐馆的用其包起来烧烤。手艺生涯锡箔捶,细心贴纸妇功宜;祷祈准备千...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22 04:27:20
普显宏:黄大琮诗中的镇南社会风貌
黄大琮记载的镇南人口。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战乱频繁,导致云南人口减锐,这与当时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民起义有关。镇南州是“九府通衢”,滇西要冲,兵害尤甚。镇南本土则以李文学、杞采顺为主的哀牢山彝族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年),南华县马街乡锈水塘村人杞采顺率彝民1000余人起义。咸丰六年(1856年),李文学在哀牢山区弥渡天生营发动彝...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19 04:29:24
普显宏:黄大琮诗中的镇南民族节日
黄大琮笔下的镇南春节。南华民间以农历(阴历)计时,农历大年初一才是一年的开始,而非现在阳历的元旦。过年时家家堂屋里铺青松毛吃饭的习俗至今仍在流传。新年冷淡似平时,陈设翻成雅俗宜;一领青毡铺地厚,层层松叶纷纷披。(元旦松叶铺地作毡。)图为作者登山东泰山(下同)黄大琮笔下的镇南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17 04:27:24
普显宏:黄大琮眼中的镇南战略要地
图为作者在黑龙江漠河游览(下同)在黄大琮眼里,南华的天子庙坡、天申堂、五街、马街、兔街是扼守镇南一方的战略军事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鹦鹉山的二台坡,他一眼就看出是守城必争之地,不愧是名职业军人。盘山苴水古宏图,英武阿雄捍一隅;指画守城资上策,二台坡是驻军区。(城西鹦鹉山,自巅下二百余步曰“二台坡”,枪弹可以及城,故守...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14 04:24:54
黄大琮诗中的镇南鸦片危害
图为作者在黑龙江哈尔滨(后同)《镇南杂咏》中有两首诗是记载鸦片烟对镇南人民健康的毒害。一首写镇南广泛种植罂粟的情况,因为获利是种粮食的几倍,农民不顾毒品危害大量种植,规模为滇省之冠,云贵总督锡良不得不派兵来镇南督查铲除。据省档案馆史料记载,黄大琮来镇南驻军参加了这次铲毒行动,职务官阶为“分省补用县丞”,事后拟议褒奖情...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11 04:30:54
普显宏:黄大琮诗中的镇南人文山水
黄大琮笔下的镇南诸葛营。云南很多地方都有诸葛营,其名缘于三国时期丞相诸葛亮南征,为军队屯驻之地,均习惯称之诸葛营。镇南有两处叫诸葛营的地方,即马街诸葛营和县城东郊大楸树诸葛营,旧垒早已不复存在。乡村振兴,大楸树有立石,上刻张万礼《楸树赋》。张系一退休官员,自称祖籍大秋树,后迁红土坡大旭宇。迢递阿雄接大楸,萧萧遗垒白云浮...
分类: 评论 点击: 日期: 2024-10-09 04:28:47
普显宏:黄大琮为何来镇南
黄大琮,一个福建人,在清军中服役,是军队中有一定学识的军事官员,为何会从四川巴东突然调往边疆云南?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搞清楚了,对我们读懂他写下的这些诗作,大有裨益。细致考证分析一番,不难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图为作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晚清政府腐朽无能,对内压迫剥削人民,民不聊生;对外丧权辱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这...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4-10-06 04:36:19
普显宏:黄大琮五首镇南地理诗
图为作者在沈阳采访留影《镇南杂咏》一书开端为自序,正文一至五为记述南华山川河流特征的五首地理诗。因一个区域的山川地貌一般几百年不变,仅有行政区域划分会随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故诗中的记述仅有一些文学意义,而留下的史学信息意义有限。镇南州,古蛮夷地,濮落蛮所居,川名欠舍。清末姚州举人甘孟贤称镇南:濮夷故国,欠舍旧疆,内分四...
分类: 散文 点击: 日期: 2024-09-30 04:31:30
南华郑和研究重大发现——咸阳王后裔世居镇南
南华是航海家郑和故里,郑和4-11岁就生活在我们南华。一百多年前,著名爱国将领、历史学家李根源通过考证,以“三碑一庙二书一后裔”,向世人宣告镇南(今南华)为“郑和故里。即立了三块“郑和故里碑”,城东城西城门外各一块,逯家屯石门山石刻一块。改灵官桥西“灵官庙”为“郑和庙”。在《滇西兵要界务图》一书中特别注明:“明三保太监郑...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4-06-24 04:28:43
普显宏:值得楚雄人读的一本书
《从高原湖走向世界海》一书是自2012年以来,南华文艺界人士不断研究、挖掘“郑和与南华”取得的一次成果汇编,是自1911年著名爱国将领李根源考证出镇南(今南华)是郑和故里一百多年来各地专家学者关于“南华是郑和故里”的论述总结,对弘扬郑和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在这本书中,有几个关于郑和研究的新...
分类: 书讯动态 点击: 日期: 2024-04-20 05:44:32
普显宏:梅花老人与红军科长
镇南晚清举人郭燮熙(1868—1943年),字理初,号称梅花老人。历任鲁甸知县、盐丰知县,主笔编修《盐丰县志》、《镇南州志略》,完成《云南光复纪要》一书《援黔篇》、《迤南篇》、《建设篇》的写作,受到蔡锷“著有荣勋,且学问与经验具备”的评价。据郭燮熙之子郭荫远回忆,1936年4月16日,由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过我们镇南(...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12-19 05:48:18
普金华:红军攻克镇南(今南华)县城战斗经过
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军团入滇,国民党军下令沿途各州、县加紧防范,企图配合国民党军主力将入滇的红军“聚而歼之”。镇南(今南华)县县长史直书奉命修筑城墙,构筑工事,征调壮丁和县常备队、政警队千余人,分兵把守,妄图堵截红军。...
分类: 史海 点击: 日期: 2023-12-16 05: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