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如歌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在乡下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一间茅草屋,再有一小块土地,可以自由耕种,那该多好啊!
常常流放文字,是因为我目前还不能到乡下或野外隐居。上有老下有小,我得就业养家糊口,但终究有一天我会彻彻底底放下自己,找一座山脉,实现我的牧羊梦想。
梦想一座葳蕤的大山。深山里森林茂密,山巅终年积雪,融化汇留下来一泓清澈小溪,雪线之下牧场一望无垠,水草丰茂,鸟语花香。在山脚下独自拥有一小块可以种植燕麦、荞麦、土豆、玉米和蔬菜瓜果的地,一小群绵羊,一间小屋,一个羊圈、一只陪伴我孤独终老的牧羊犬。
白天带着那一只牧羊犬,赶着那一群温顺与惬意的绵羊,一步一步走进深山脚下,游牧四野。有时席地而坐在一个视野、视线较好的山坡上,看着我的羊群像游云一样飘荡在山坡上,山谷中;有时走进幽深的森林里,听一听小鸟叽叽喳喳的鸣叫,或是啁啾的鸣啭;有时趴在草地上,静静观察小虫们爬来爬去、滚来滚去;有时走进五彩斑斓的花草间,看一看蜂蝶们的忙碌身影;偶尔站在一个小山顶,朝向四面大声叫上几句,呼唤几声,呼出所有浊气,放空自己的一切妄想与奢求。
夜晚码一点小文字满足自己遗世的成就感和虚荣心,或是凭窗而读几节文字后沉沉睡去。
那时候过多的物质我也不想再要了,也不想再有了。每年用羊的有机肥点播那几分地,收获一点维持生命就恰恰好。每天喝一点小茶,饿了啃一个小荞面馍馍,兑点燕麦粥喝上几口;或是烧点青椒煮几个土豆对付一天;或是煮几节玉米棒子充充饥。
与世无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自然中静静地度过余生。因为我深深知道我于这个世界毫无意义,我也无力改变什么,因为欲望是一切罪孽深重的根源和动力。
实际上这样的日子于今天的我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是一场日思夜想的虚幻之梦,白日梦。我也深深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想象和虚构,可人类离开想象和虚构就寸步难行。
浮世如歌的今天,我一样活得娱乐至死,也被快餐文化重重包围,深陷尘世,欲罢不能。
我不能改变一些游戏规则和生活准则,我也跳不出这个三界,我依然庸俗不堪,丑陋不堪。今天我活得十分困顿。一方面我非常不情愿出门社交;另一方面浮世太多,我得去办事,我得去求人,我得去参加各种各样婚丧嫁娶,以及无效和务虚的社会活动。
在心理上,许许多多事情让我极度负罪和负累,所以我平时只好用沉醉文字这个方法苦渡我的当下。
一位朋友曾经给我讲:你坚持走路,苦读非常好,而且变化非常大,你在不遗余力推广和传承彝族文化及优秀传统道德的同时,你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虚伪与虚荣了,可你一旦出门在外,偶尔就忍不住去浮躁一下,毁掉了之前所有的努力。我是知道的,根子在我的思想,根源在修性与定力不够,性格决定了命运。
我今天有了双重性格,记忆力锐减,各种疾病接踵而至。之前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交际圈和历史惯性,依然还在影响与左右着我。我只想断了这一切,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小小说,一些熟悉我和我朋友圈的读者朋友说,我写的是我身边的人,他们对号入座了。我非常郁闷。小说的主人公会是社会里活生生的人物,有可能是大家的综合体,里面肯定有大家的影子。可如果一味强调是某某,那只能说明说这个话的那个人缺乏小说的基本常识了,塑造和刻画的主人公是为主题服务而已,根本不与任何人有半毛关系。
这几天我的一位朋友查出有抑郁症,准备辞去职务淡泊名利地过下半辈,抽出更多时间陪护家人,我非常理解他的心理。其实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今天我肯定也有,而且比较严重。
我的思想决定我也很忧郁与焦虑,我在用文字医疗而已。
今天我按部就班地每天做一做工作,闲暇之余走一走路、听一听轻音乐、喝一喝茶、读一读书、码一码字。我的日子有了规律,影响和打破使我非常难受。而且过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生活对我的伤害比较大,今天除了群时守嘴独时守心时外,我也会去伤害它人。
我码字不为沽名钓誉,我活在医疗与治病期间而已。那些超过我的能力与水平,那些超过我承受与底线的事情就别来叨绕了。我会让你们失望的,恳请大家高抬贵手,免开尊口,而且这样下去,我们只会双损,只会增加我的罪孽。
有时候我在想,别人一再指责我逃遁,在逃避现实与社会,但除了闭门不出,闭关修炼,我目前无路可走,我不能再让世俗绑架着我继续犯违心的错误,我只有死寂在文字之中。
也有人说,你的这个思想不是正能量,对年轻后辈成长不利。我只希望大家能够引以我为戒,吸取教训就行,不要重蹈覆辙就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善其身。可浮世如歌的今天,我的锻造与修为何时完满?我永远不会知道结果与结局,但我得首先放下屠刀,放下一切欲望,在平静中救赎自己。
( 2018年7月30日 落笔苦闷居)
作者简介:一心走路(ꉌꊢꈛꎼꌺ),彝名沙玛尔坡惹,曾笔名一支诚实的笔、群时守嘴独时守心。一位四川大凉山毕摩后裔,出生于俄尔则俄雪山脚下,早年游学成都平原,现蜗居彝地安宁河平原。喜欢漫步山野或闲庭静读,独立思考者,边缘文化人,时不时码一点散淡文字。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常常流放文字,是因为我目前还不能到乡下或野外隐居。上有老下有小,我得就业养家糊口,但终究有一天我会彻彻底底放下自己,找一座山脉,实现我的牧羊梦想。
梦想一座葳蕤的大山。深山里森林茂密,山巅终年积雪,融化汇留下来一泓清澈小溪,雪线之下牧场一望无垠,水草丰茂,鸟语花香。在山脚下独自拥有一小块可以种植燕麦、荞麦、土豆、玉米和蔬菜瓜果的地,一小群绵羊,一间小屋,一个羊圈、一只陪伴我孤独终老的牧羊犬。
白天带着那一只牧羊犬,赶着那一群温顺与惬意的绵羊,一步一步走进深山脚下,游牧四野。有时席地而坐在一个视野、视线较好的山坡上,看着我的羊群像游云一样飘荡在山坡上,山谷中;有时走进幽深的森林里,听一听小鸟叽叽喳喳的鸣叫,或是啁啾的鸣啭;有时趴在草地上,静静观察小虫们爬来爬去、滚来滚去;有时走进五彩斑斓的花草间,看一看蜂蝶们的忙碌身影;偶尔站在一个小山顶,朝向四面大声叫上几句,呼唤几声,呼出所有浊气,放空自己的一切妄想与奢求。
夜晚码一点小文字满足自己遗世的成就感和虚荣心,或是凭窗而读几节文字后沉沉睡去。
那时候过多的物质我也不想再要了,也不想再有了。每年用羊的有机肥点播那几分地,收获一点维持生命就恰恰好。每天喝一点小茶,饿了啃一个小荞面馍馍,兑点燕麦粥喝上几口;或是烧点青椒煮几个土豆对付一天;或是煮几节玉米棒子充充饥。
与世无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自然中静静地度过余生。因为我深深知道我于这个世界毫无意义,我也无力改变什么,因为欲望是一切罪孽深重的根源和动力。
实际上这样的日子于今天的我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是一场日思夜想的虚幻之梦,白日梦。我也深深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想象和虚构,可人类离开想象和虚构就寸步难行。
浮世如歌的今天,我一样活得娱乐至死,也被快餐文化重重包围,深陷尘世,欲罢不能。
我不能改变一些游戏规则和生活准则,我也跳不出这个三界,我依然庸俗不堪,丑陋不堪。今天我活得十分困顿。一方面我非常不情愿出门社交;另一方面浮世太多,我得去办事,我得去求人,我得去参加各种各样婚丧嫁娶,以及无效和务虚的社会活动。
在心理上,许许多多事情让我极度负罪和负累,所以我平时只好用沉醉文字这个方法苦渡我的当下。
一位朋友曾经给我讲:你坚持走路,苦读非常好,而且变化非常大,你在不遗余力推广和传承彝族文化及优秀传统道德的同时,你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虚伪与虚荣了,可你一旦出门在外,偶尔就忍不住去浮躁一下,毁掉了之前所有的努力。我是知道的,根子在我的思想,根源在修性与定力不够,性格决定了命运。
我今天有了双重性格,记忆力锐减,各种疾病接踵而至。之前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交际圈和历史惯性,依然还在影响与左右着我。我只想断了这一切,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小小说,一些熟悉我和我朋友圈的读者朋友说,我写的是我身边的人,他们对号入座了。我非常郁闷。小说的主人公会是社会里活生生的人物,有可能是大家的综合体,里面肯定有大家的影子。可如果一味强调是某某,那只能说明说这个话的那个人缺乏小说的基本常识了,塑造和刻画的主人公是为主题服务而已,根本不与任何人有半毛关系。
这几天我的一位朋友查出有抑郁症,准备辞去职务淡泊名利地过下半辈,抽出更多时间陪护家人,我非常理解他的心理。其实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今天我肯定也有,而且比较严重。
我的思想决定我也很忧郁与焦虑,我在用文字医疗而已。
今天我按部就班地每天做一做工作,闲暇之余走一走路、听一听轻音乐、喝一喝茶、读一读书、码一码字。我的日子有了规律,影响和打破使我非常难受。而且过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生活对我的伤害比较大,今天除了群时守嘴独时守心时外,我也会去伤害它人。
我码字不为沽名钓誉,我活在医疗与治病期间而已。那些超过我的能力与水平,那些超过我承受与底线的事情就别来叨绕了。我会让你们失望的,恳请大家高抬贵手,免开尊口,而且这样下去,我们只会双损,只会增加我的罪孽。
有时候我在想,别人一再指责我逃遁,在逃避现实与社会,但除了闭门不出,闭关修炼,我目前无路可走,我不能再让世俗绑架着我继续犯违心的错误,我只有死寂在文字之中。
也有人说,你的这个思想不是正能量,对年轻后辈成长不利。我只希望大家能够引以我为戒,吸取教训就行,不要重蹈覆辙就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善其身。可浮世如歌的今天,我的锻造与修为何时完满?我永远不会知道结果与结局,但我得首先放下屠刀,放下一切欲望,在平静中救赎自己。
( 2018年7月30日 落笔苦闷居)
作者简介:一心走路(ꉌꊢꈛꎼꌺ),彝名沙玛尔坡惹,曾笔名一支诚实的笔、群时守嘴独时守心。一位四川大凉山毕摩后裔,出生于俄尔则俄雪山脚下,早年游学成都平原,现蜗居彝地安宁河平原。喜欢漫步山野或闲庭静读,独立思考者,边缘文化人,时不时码一点散淡文字。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