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大田堡上的花果山

作者:​付建华(彝族) 发布时间:2022-06-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团山堡的后面,有一座不大的山,村民叫它“大田堡”。
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田堡是我们村的天然牧场。小时候,每逢暑假,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到这里放牛,四周茂盛的草,根本不担心牛会走远,尽管放心地玩耍。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田堡山上高大的树木不多,灌木林比较多。半山腰上有一块平地,大约有40平方米。在这块平地上,有一棵老槐树。它的躯干很粗,我们五六个小伙伴手牵手才能合围,躯干上斑驳的树壳,说明它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岁月。在它的躯干上树枝上,横七竖八地绿纠缠交错着手腕粗的藤蔓。最让我们喜欢它的,是它向外延伸的枝叶,如一把巨伞,能够荫庇几乎半块平地。炎炎夏日,这个山腰上的平地,有了这棵老槐树的庇护,无疑就是一个天然的避暑之地。何况,老槐树的根部还有一股水冒出来,尽管细小,却很清澈,关键是非常的甘甜,喝上一口能让人有种透心的凉。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夏天的大田堡,除了放牛外,也是野菌丛生,野果遍野的时候。在这里放牛,有吃的,有喝的,还有玩的,自由自在的,感觉很安逸。来的时间多了,就恍如到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境地。这天玩耍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看过的电影《大闹天宫》,便为这个地方取了一个新名字——花果山,竟然得到了小伙伴们的一致赞同。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既然是花果山,我们就更要象齐天大圣一样,更要讲究“吃喝”了,因此,我们就常常在这里野炊。野炊是有分工的,腿脚快的负责找野生菌,善于攀爬的摘野果,年龄小些的清洗野生菌,力气大点的找柴生火烧土豆及野生菌。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花果山上的野生菌,夏季随雨而生,鸡枞、鸡油菌、木耳、蘑菇……一般情况下,都能捡拾得到。山上的野果比较多,但我们通常情况下,只采摘两种,一是酸(山)楂。成熟了的酸楂,又脆又酸,没有完全成熟的,直接吃会把牙齿“酸掉”,但如果蘸一点盐,就另有一番风味,能让人爱不释口;二是野荔枝。红得象小灯笼,表皮有许多小鼓点,光是看就惹人喜爱,它的汁水特多,吃在嘴里感觉到又香又甜。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里的娃娃,动手能力都比较强。不到一会儿,一道道野外大餐就大功告成了:有酸楂、野荔枝等野果子;烧熟的野生菌撒上盐,让人胃口大开;烧好的土豆看上去是黑糊糊的,但还是掩盖不住特有的香味,只需用一截小木棍,轻轻地剥掉外皮,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吃。吃到后来,每个人的嘴巴都是黑乎乎的,一些调皮的还用黑黑的手去抹别人的脸,在你来我抹的过程中,大家都成了“小黑猫”,看着对方,都觉得对方有一张可笑的脸,便在一阵哈哈大笑中蹲在泉水下简单地清洗清洗。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种大餐,让大家的肚子吃得圆鼓鼓的。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时至今日,我再也没有吃过味道这么纯正的食物了。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吃了喝了,当然还要玩,在这里我们玩得最多的,是荡秋千。要想荡秋千,先要做秋千。我们把垂下的两根藤条死死的扣在一起,做成了一个简易的秋千,人坐上去两手抓牢左右两边的藤条,后面的伙伴用手一推,就会荡出五六米远。这个时候,眯上眼睛,山风阵阵袭来,感觉自己就像是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真是太刺激了。就算是不小心掉下来,也不用受伤,因为下面是软绵绵的草坪。但还是有些小伙伴胆子很小,只能在后面当“发动机”,作“推手”。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有一种游戏也是大家比较喜欢的,那就是爬藤条。这种游戏有比赛性质。四根藤条像是从空中垂下,约有八九米长,四位伙伴早已经双手抓住藤条两腿微弯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看谁爬得快而高,最慢的人是要惩罚的,惩罚的方式就是去把牛赶回来。我的角色通常是发令员、裁判员,在我一声“开始”的发令后,在我们的呐喊加油声中,他们像是一只只敏捷猴子向上攀爬。这天,大家正玩得高兴,突然大家听到一声“吱吱吱”的清脆响声,吓得大伙拔腿就跑,以为是树枝断了。跑了几步,回头一看,树枝、藤条好好的,仔细一看,才发现阿布的裤衩有了条长长的口子。原来是阿布因用力太猛,加之他身体有点胖而裤子又有小,所以在争分夺秒、你争我赶的过程中,裤衩被扯开了的口子,在小伙伴们上气不接下气的大笑声中,老槐树上的几片叶子掉了下来。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夕阳的余晖映下,我们赶着老牛,愉快地踏上了归途……dr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付建华 彝族 米易县民族中学校 教师)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