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平:写在小文刊出之际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12月26日早上,无意中看到普显宏老师在彝人网发的一篇文章:《陡嘴村史小记》,看着这个标新立异的标题,马上点开阅读。然而,才看了开头,就感觉哪里不对。文章说他回陡嘴彝族村,觉得村里老辈人说自己的祖先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人氏,据他考察,村里的普姓彝族祖籍,绝对不会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看到这个结论,我感觉一惊。关于彝族的祖籍的问题,我因为喜欢写历史散文的缘故,也曾经看过许多书籍。彝族是云南原生土著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云南高原这块红土地,繁衍数千年,形成了一整套彝族文化和生活方式。最著名的是名字一般父子联名。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也根据自己生活的地区地名(比如牟定的普姓彝族)为姓,或者被上官赐姓(比如罗婺彝族的凤姓)等等。至于彝族的祖籍,老辈人说自己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人氏,根据我以前读过的资料,认为还是可能的,于是写了《就“陡嘴村史小记”与普显宏商榷》一文,发在楚雄文学艺术沙龙微信群,从而引起文友们的共鸣。
普显宏老师看到我写的帖子后,首先表示支持争鸣。下午接到普老师电话,说我的文章获得一些文友支持,希望我投稿《彝人网》,在更大范围就这个问题大家展开讨论。我把文章修改后传给他,今天上午,就看到文章在《彝人网》登出了。
对普老师这种严谨的治学方式,我感到由衷的敬佩。普老师经常在群里,晒芮增瑞等老一辈编辑,当年对自己就文学问题的讨论信件原稿,信件中,可以看到老一辈编辑对文学青年的爱护和培养,令广大文友对老一辈文学家们肃然起敬。而这些老一辈文学大家的风范,今天在普老师身上得以体现、传承,实在是彝州文坛的一件幸事。我为彝州文坛这种光荣传统感到高兴。彝州正是有芮增瑞、普显宏等这样的文学大家,彝州的文学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远。
(2022年12月27日)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普显宏/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