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显宏:我与《楚雄日报》
作者按语:作为本地党委机关报,《楚雄日报》也是我这辈子投稿最多的媒体,早期一批编辑记者张飙、杨宏、周永源、李湘举、周应新、高丽明、李忠能、李阳喜等都打过交道。我1984年在吕合煤矿成立“煤海文学社”,经州委宣传部批准,先是主编出版《星星》刊物两期,为了缩短印刷周期,出版到第3期时改为8开四版报纸印刷,为此我还抽空跑到《楚雄报》编辑部学习报纸排版,与报社要了二十多张版纸,在布满小格子的版纸上按字数编排稿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楚雄报》改版成立“周末特刊部”,我应聘到吴玉华手下任记者,当时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吴玉华就看中了莫文华和我两人,莫是原州委书记吴朝顺女婿。这段时间,在吴玉华的带领下,我们每周都要研究社会热点,搞主题策划,做出选题,然后出去采访,推出每期的“重点关注”文章,把一张“周末”办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读者喜闻乐见,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次搬家,翻到1984年《楚雄报》“马缨花”副刊编辑杨宏写给我的一封回信,显得十分珍贵。杨宏老师的这封信,是我初出茅庐时,关于《任山老爹的扣子》这篇小小说的修改意见,真诚中肯,非常负责任。小说按杨老师的意见修改后,发表在《楚雄报》1984年7月24日”马缨花“文艺副刊上。后来我又写了该小小说的续篇:《任山老爹的心愿》,发表在1987年5月23日的《楚雄报》上,这也是报纸少有的先例。
小普同志:你好。来信和来稿都收到了。从我编“马樱花”文艺副刊以来,收到了你的许多稿件,很多都没能刊用。我想,你爱好文艺创作,热情很高,应帮你一下。
《任山老爹的扣子》这篇小小说,我想你一定是花了不少的力气。我认为,选材还基本可以,就是在结构和节奏上还要下点功夫。
是否可以这样改:
开头部分,要写任山老爹鱼塘的情况,包括鱼长大了,老人的欢喜心情以及鱼丢了老人的不安。
第二部分,写老人一连几天晚上守鱼塘,后来家里有事,他想起了支扣子的办法。
最后一部分,写被扣后的情况,还应加上乡政府或有关部门应给起支书处分一事,这样人们看了解气。对邪恶的东西,应得到应有的惩罚。仅有任山老爹的这种惩罚是不够的。
望你抓紧时间改,改好后,最好有空送来给我,我星期一、三、五下午都在办公室。如果星期天上街,可到州委后院我家找我。州委后院在楚雄县电影院对面届,一个巷巷里进去,一问就知道了。
此致 敬礼
《楚雄报》社,杨宏,1984年7月2日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普显宏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