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见证母语诗歌群崛起的重要文本
《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正式出版
2018年5月26日下午,国家民族文字出版重点项目——《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举行了新书发布会。书中收集了310位彝族母语诗人的彝文诗歌作品,分为“守民族之魂·唤诗歌之魂”“萌芽似春笋·前路仍漫长”“深深的足迹·酣饱的笔墨”“言精华之语·思高远之路”“索玛香满山·情感诉纸上”五个部分。该书是彝族母语文学史上第一次最全面收编的彝族当代母语诗歌集,是见证彝族当代母语诗歌群崛起的重要诗歌文本。
彝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数千年来,彝族人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将诗歌作为一种重要载体,时刻将诗歌与自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诗歌从来就是彝族这个古老民族延续至今的最为重要的文化根基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彝族诗人掀起了彝族现代诗创作热潮。在这一时期,一大批优秀的彝族诗人创作的彝文诗歌和汉文诗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诗坛。这些诗歌在深刻地阐释彝族文化的同时,又注入了诗人的自我情感,清晰地展现了彝族诗人的文化内涵与诗歌特征。
全彝文诗歌大系 推动彝族文学传播
5月26日下午,国家民族文字出版重点项目——《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新书发布会在西昌举行,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凉山州作协主席倮伍拉且,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胡华,该书主编阿索拉毅、马海吃吉,以及凉山州彝族作家代表和彝族母语文学爱好者,出席了发布会。
2015年,《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1—4卷)出版问世,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彝族当代诗歌的创作成果,反映彝族文化工作者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之路的建设与探索,而此次出版的《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是这一工作的延续。它既是彝族诗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情感抒发,更是对彝族母语文学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出版的《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采用全彝语模式,更直接、更完美地展现彝语诗歌的魅力。
书中收集的诗歌囊括了规范彝文使用以来,310位彝族母语诗人的彝文诗歌作品,有一部分发表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凉山日报》彝文版、《凉山文学》彝文版、《民族》杂志彝文版等报刊杂志。也有一部分是现在的青年诗人们写的母语诗歌,除此之外,还有首次与读者见面的诗歌作品。该书是彝族母语文学史上第一次最全面收编的彝族当代母语诗歌集,是见证彝族当代母语诗歌群崛起的重要诗歌文本。
为了方便阅读与研究,主编人员从诗人们的出生年代、创作成果、风格、篇幅、诗人性别等几个方面考虑之后,把《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守民族之魂·唤诗歌之魂”“萌芽似春笋·前路仍漫长”“深深的足迹·酣饱的笔墨”“言精华之语·思高远之路”“索玛香满山·情感诉纸上”。
这套书的问世,是无数母语文化爱好者的呕心之作,让我们从中聆听和感受到母语诗人发出的不同声音,也让我们用自己的母语,品味凉山彝族文化的闪光之处。
来自新书背后的声音 诗歌也可以跨越语言障碍
《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主编之一 马海吃吉:
这本书,由彝族青年诗人阿索拉毅我们二人主编,由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担任名誉主编,双语诗人阿库乌雾老师作序。编委有乌其库布、阿如干土、吉火尔股、马海伍达、黑惹子喊、阿克鸠射、邱莫伍萨、吉柳日者、吉洛打则、吉史拉里、木帕古尔、阿索拉毅、我12个人。
《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自真正开始征集到正式出版,已经两年多时间了。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收藏彝族母语诗歌力作,展示彝族母语诗人作家风采和全面展示彝族当代母语诗歌的整体现状与诗写实力以及未来。
我们把这310位母语诗歌收集好之后,很幸运的是,得到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和阿库雾乌两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在四川民族出版社胡华社长的重视,编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上、下卷精装本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借此机会,我深深地感谢,为这本书所付出的领导们,老师们,朋友们。
编委都是青年彝族母语爱好者,其中,吉柳日者、吉史拉里两位编委,当时还在读高三,正在面临高考的时候参与编委,邱莫雾撒还在读大学,吉洛打则和马海伍达两位还在读硕士研究生。我们都只是业余彝语诗歌爱好者,只是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温暖的母语诗歌,从而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所以,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完成这本,最全面、最有历史意义的彝族母语诗歌大系。
但是我们编委均为年轻的母语爱好者,能力有限,经验欠缺,时间仓促,压力巨大。从而在收编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同时,我也很期待有能力、有才华的文学巨匠们再创佳绩,再收编比该书更全面、更精华、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彝族母语诗歌集来补充该书的遗漏。
四川民族出版社汉文中心二编室主任《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责任编辑之一 秦琳:
说起《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的出版,其实源起于两年前《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的出版。当时,阿索拉毅老师作为该书主编,来到民族社,与作为该书编辑的我商讨出版规划。拉毅老师告诉我,他的收集整理工作历时几年,并且数易其稿。听到这里,我非常感动。在编辑过程中,我第一次欣赏彝族诗歌作品,发现彝族作家的汉文诗歌创作的水平一点也不亚于汉族诗人,甚至这些诗歌中所蕴含的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时不时让我有惊艳的感觉。2016年,《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顺利出版。令我没想到的是,该书在作家群里影响很大,许多诗人纷纷发表评论,特别是许多彝族诗人指出这套书的出版对传播彝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媒体也对该书进行了广泛的报道。这对我们编辑来说,算是莫大的鼓舞和肯定,当然也在我们肩上加上了重重的担子,让我们在今后的民族文化出版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报道中,我们看到彝族诗人阿库乌雾说:“选择用自己的母语进行表达,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的诗歌,但诗歌也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阿库乌雾老师的话犹如一位长者的教诲,让我们意识到,之前出版的彝族汉语诗歌选集是不完美的,无法展现彝族当代诗歌的全貌,忽视了彝族有数量庞大的母语诗歌创作队伍,其创作的彝语诗歌作品数量多,在全国范围内也产生了卓越影响。
为了让这个不完美变成完美,我们在2017年初再次与阿索拉毅、马海吃吉老师联系,策划推出一套彝族母语诗歌选集。为此,我们特别组成了一支编辑团队,其中有汉族编辑、彝族编辑,还有藏族编辑,这支特殊的编辑队伍努力从多民族视角来对这本彝族母语诗歌选集的内容板块设计、装帧设计等方面进行完善,争取让这套书能深刻展示彝族文学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经过数月的努力,最后,我们终于完成了《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这套书的出版工作。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召开《中国彝族当代母语诗歌大系》新书发布会,一方面也是为该套书出版工作做一个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向更多的彝族文学爱好者宣传这套书,生动地展现彝族诗人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坚守。今后,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彝族作家能与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彝族文化传播事业努力。
(文/图 西昌都市报记者 李晓超)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