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彝诗馆(诗歌) > 诗集档案

对“传统”的体认、回望和精神承载——评阿苦里火诗集《肺叶压不住浮上水面》

作者:​沙辉 发布时间:2024-12-1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20241210155333.jpg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苦里火是一个诗人,一个属于大凉山的大凉山诗人。
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什么要强调他是一个诗人,并且是一个大凉山诗人?这是因为我们要真正了解他,真正走进他的诗歌,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就要首先得知道他是一个之前已出版过一部诗集的诗人,是一个属于大凉山的大凉山诗人。之前出版过诗集,可以证明他是一个一贯热爱着诗歌的诗人;说他是属于大凉山的一个大凉山诗人,是想说明,他不仅是地理和籍贯意义上的“大凉山诗人”,作为出生于大凉山腹地“东五县”之一的金阳县的人,阿苦里火不管从他的精神禀赋还是从“大凉山”的确切大小概念上来说,他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凉山诗人。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了解作者的这一身份,我认为是打开并解读他的这部诗集的一个大前提,是打开和解读它的一把钥匙。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觉得阿苦里火对于“传统”的体认和自我身份意识的确认,是促使产生这部诗集的精神根本和原初动力、出发点。对于“传统”的体认和自我身份意识的确认的书写,我认为这也是阿苦里火诗集《肺叶压不住浮上水面》最重要的主题内容、最大的特点,也是最独特之处和与别人(包括其他所有大凉山诗人)作品的最大区别。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传统”,它包含的远不止于传统文化,它还囊括了传统精神、传统思想以及传统美德、传统习俗、道德秩序等的一切优良传统,它指代的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和生活化的传统,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方面、一个维度上的传统。因为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体认,除了后天的学习教育,更多的是直接来源于自己所处的环境,而这个所处环境,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广义上的“传统”所包裹着的,于是这样的传统对于我们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和日常生活化的。阿苦里火作为一个生长于大凉山的彝族诗人,“大凉山”“彝族”这样的词汇成为他成长史上极具分量的足印,成为描述他的成长史的关键词。这里的风成为了他的呼吸,这里的大山成为他的骨骼,这里的一切事物深刻地烙进他的骨血。可以说,这里的一切,成为了他的“最初”,他的一切都缘自这里:不管后来如何,不管后来的后来如何,尽管人生在于“前行”而不是停滞不前,尽管后来或许我们离最初的自己越来越远,但是我们的最初,将永远依然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诗人的天职不仅要“往前看”,更要“往后看”,从过去中的自己看出一个完整的、饱满的、真实的自己。就像我们来到湖边,从粼粼波光中可以映照出自己的面貌一样,诗歌写作可以映照出我们本来的精神样貌,对于写作者而言,这也是诗歌写作极其有趣和极有意义的一面。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歌写作让我们从精神的层面而不是生活的层面看见一个真实的阿苦里火,看见一个良善的、有追求有坚守的阿苦里火。诗歌写作也让阿苦里火自己看见自己,从内心的潭底、从精神的影像、从生活的深处。阿苦里火在诗歌写作中探知自己,他从这里感知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和遮蔽于生活之下的自我的真实的精神世界,以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志趣、审美能力,还有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对于世界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对话自己、认同和接纳自我。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自我和自我身份意识的完全体认和接纳,我觉得是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身份意识,即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和反思,它不仅涉及个体如何定义自己,还包括个体如何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选择。阿苦里火对于自我的民族文化即彝族文化具有深刻的认同,他的诗歌展现的就是彝人的精神世界,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彝族文化传统对于他的滋养。甚至彝族文化传统中的许多人生哲理和生活哲学,以及教育谚语,成为他思想的根基和“座右铭”般的行动指南、立世之本。例如他说“即使我的良善曾被刺伤,但也不会死去”“不听父言母语,误行深谷错走山岭”“一根手指捡不起豆”“肺叶压不住浮上水面”……类似的经典语录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凡接受过彝族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的彝族人都是这些经典的受教者,而对此如此密集地直接入题写成诗、反复书写的,或许还不算多见。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凉山诗人的阿苦里火对于自我民族的“传统”深刻体认、对自我文化深刻认同的体现。而阿苦里火的孜孜以求于此,也足见“传统”之于我们的强大“吸附力”和重要意义,而这,又算是阿苦里火诗歌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启示了。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是基于这样的传统体认和文化认同,阿苦里火的诗歌便显得独特而不同于常人。阅读理解他的诗歌,是需要一定的彝学知识储备的,并且特别需要对于彝族谚语和俗语的谙熟,比如面对这本书的书名“肺叶压不住浮上水面”就是如此。否则面对那些有似于“翻译体”的诗句时,便会陷入一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一当透彻了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则会一下子“恍然大悟”,明了其意。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从彝语体系中转换和生发一些经典、精髓和诗意到汉语体系中是存在很大的难度的,而阿苦里火对自我的民族文化认同和耳濡目染——艺术来源于生活,诗人当然要写自己所熟悉的、渗透到了自己骨血里的事物——使他面对这样的难度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采取了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的精神,他因此成为了我们彝族诗歌界的“这一个”,而不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诗是生活和思想、意绪。而文字是一种媒介,它是提供我们上爬的“枝桠”,是提供我们上爬望见远方、高处和“你所指”的地方的“枝桠”。语言媒介“提供”好了,读者就会“准确地”看见你所提供的或者说你所想提供的“东西”,甚至是有了更多的更好的“望见”。相反,则无法到达你预期的目的、目标,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创造即是“提供”,提供这样让人上爬以“望见”的枝桠。我对阿苦里火的诗歌是非常非常熟悉的,我们在编辑部同事几年,我见证甚至参与了他对于他这部诗集两年多以来的反复修改、锤炼、提升的整个过程。阿苦里火的诗歌创作,就是上面我们所说的这样一种“提供”,他提供了这样的文字媒介即诗集,以让我们望见他想让我们望见的东西,结果也的确让我们望见了他想让我们望见的东西,比如他对于“传统”的深刻体认、热爱,比如他对于人生经历的一些思考、总结和书写,比如他对于社会以及自我世界观的观照和他对于生活的一些体悟和哲理性思考、传达,等等。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来说:“对于每一个写作的人来讲,如何把深厚的文化传统转化为一种深层的文学表达,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责任。”(在第九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上)在我看来,阿苦里火的诗集《肺叶压不住浮上水面》,正是一部“把深厚的文化传统转化为一种深层的文学表达”的作品,或者说是为此而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努力的作品。5M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4-11-16,2024-12-10略作补充)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彝族作家沙辉专题